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是什么诉讼

人民法院是什么诉讼

发布时间: 2022-02-28 23:36:07

㈠ 什么是人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㈡ 法院起诉流程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在我国,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称之为原告,原告在提起诉讼时首先应当提交起诉状;并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交证据应当尽可能做到能够证明案件基本事实以及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应当制作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来源和证明目的;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办理立案手续,通知原告预缴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并排期开庭;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如果人民法院立案庭经审查发现案件不在其管辖范围内,也会明示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 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 状副本发送原告。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由此可知,如果作为被告应诉,则应该积极与法官联系,按照法院的指示和法律规定积极应诉,被告同样具有辩论权利、抗辩权利,同样可以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㈢ 中国人民法院主要审理什么类型的案件

主要是民事,刑事,行政三大类,以前把经济案件,也就是商事纠纷单列一类版,现在早已不这样了权,而归入民案.
除了这三类,还有一些非诉讼案件,如申请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选民资格案件,申请支付令,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公示催告(申请票据失效)案件,破产案件等,虽然都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但实际适用的是不同于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且不象民事诉讼案那样有原告和被告,具有非诉讼性,所以可以单列一类.
另外,国家赔偿案件介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也适用特别程序,海事案件(只在海事法院有管辖权)要适用不同于民案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但这二者仍属于诉讼案件.
也有人把民案的执行列为非诉讼案件,但我认为它应属民案的一部分.

㈣ 什么诉讼由最高人民法院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诉讼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这是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㈤ 法院起诉是什么意思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宵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嵩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单位。

(5)人民法院是什么诉讼扩展阅读:

法院起诉步骤如下:

一、立案受理

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

二、庭前准备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三、开庭审理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确定金额或者价额。

《民诉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

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起诉

㈥ 诉讼中心和法院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法院是审判机关,法庭是审判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法院是独立的法人,法庭则没有法人资格。在我国法院设在县级以上行政区或特定区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基层人民法院。法庭则设在各级法院,分为审判法庭(审判场所)和业务庭(内设机构),在基层法院可以在辖区内划定若干区域设立派出法庭或巡回法庭。派出法庭、巡回法庭以基层法院的名义行使审判权,以基层法院的名义出去法律文书。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三条 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由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实施地、损害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裁定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交由具备审理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由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或者指定的专门法庭审理。

㈦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什么流程

我个人认袭为:
第一、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可能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案件,分别适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的规定。
第二、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向当地的区县级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包括正文内容、证据等。除此,还应携带您的身份证。
第四、您向法院的立案庭提交起诉状后,还应按照要求缴纳诉讼费用。交纳诉讼费用,适用《诉讼费用缴纳办法》,通常情况下,诉讼费用由您预交,如果您胜诉了,法院将返还诉讼费用。
第五、法院受理案件后,在每个相应的步骤(比如领取对方的答辩书、开庭、调解、领取法院的判决书等)之前,都会主动通知您,您只要按照法院的要求参与诉讼活动就可以了。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㈧ 人民法院实行什么审判制度

人民法院以二审终审为原则,以一审终审为例外!

一审终审,不能上诉的案件有:回
1,最高院作的一审民诉案件:
2,不服答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
3,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4,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5,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6,依照破产程序审结的案件;
7,一审以民事调解书结案的案件;
8,所有的决定都不能上诉。
9、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小额诉讼

㈨ 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1、书写民事起诉状,写明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内所、联系方式等信容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你要起诉的对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