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网上接见当事人
A. 法院立案庭应该什么态度接待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面的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按理来说,立案庭对起诉材料只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审查是否可以立案,但在实践中,立案庭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审判员的角色。除了看是否具备立案的基本条件外,还会帮你预计你这样起诉是否会胜诉,然后凭他的判断决定你这个案件是否可以立案。初想,立案庭的法官是在为原告考虑,减少你败诉的风险,你还得感谢法官的。但是,是否可以立的案件原告就一定能够能胜诉呢?如果你这样问法官,他一定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仿佛你是外星人一样。 法官审理案件,必须经过庭审质证等一系列程序,对案件事实有了充分的了解,才会作出公正的判决。立案庭的法官如何就凭原告起诉的材料预测案件的结果呢?立案庭法官的审查工作是否做过头了呢?不可否认,立案庭法官的适当的解释工作对于不懂法律的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掌握一个度。立案庭法官过多的对案件实体进行审查,一来拖延了案件的立案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来立案时就对案件发表倾向性意见,这是对被告的不公平。
B. 当事人可以到法院与法官见面吗
可以的,一般法院都有会见室的
当事人一般禁止和法官单独见面,特别是私下回,就是在单位之外答
但是,可以在单位见面,在单位没有禁止
见面要提前预约,碰到开庭或者出差的会让你很不舒服
要有正常理由,无理由或者纯粹问问结果,别人是不见你的,现在的案件多的没法办,他们经常加班,半夜还写文书呢
另外,最好让律师替你去,很多专业问题,律师能搞明白,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不明白
C. 法院可以在网上公布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吗
你好。法院不可以公布当事人的身份证、居住地址等具体信息。
D. 法院网站上当事人登陆账号是指什么
按照法律规定,只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执法机关可以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最长期限6个月,逾期自动撤销冻结。根本没有什么解冻期,只要执法机关要求的冻结期限一到或者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不需要什么时间。银行冻结资金的原因只可能是接到了法院,检察院等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的账户二种是,原来要求冻结的执法机关将加盖有县级以上执法机关公章和负责人签字的《解除冻结通知书》递交银行,银行收到后会立即解冻。1、可以申请诉前保全,然后在15天之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直接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2、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的精神,现在常州范围内保全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现金担保,具体可以咨询案件受理法院。法条参考:《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E. 法院不把庭审实录公布网上,当事人可以要求公开吗
并没有法律强制要求法院一定要把庭审实录发布到网上的,公开审判允许公民旁听,并非一定强调网上公布。
F. 法院强制执行时法官需要接见双方当事人吗
是执行法官吗?如果是,当然需要把双方当事人都叫来,执行是可以和解的,采纳谢谢
G. 网上立案成功后法院并未与当事人约定具体的立案接待时间怎么办
立案后会给排期,应该会收到传票啊,按照传票上的时间去开庭就好。实在有疑问,打电话到法院问问,法院官网就有号码。
H. 法院强制执行时法官需要接见双方当事人吗
法律对此并没有规定,一般法官会根据具体案件执行的需要对案件双方进行调解,在执行阶段,有执行和解的程序,所以法官的行为也是正常的。
法律对此并没有规定,一般法官会根据具体案件执行的需要对案件双方进行调解,在执行阶段,有执行和解的程序,所以法官的行为也是正常的。
你可以不同意调解。
可以,是法官合理的执行方式、措施。
I. 人民法院规定接待当事人应在专门的接待室接待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目前为止,该做法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实践中,一次不规范的会见,损害的不仅是法官个人的名声,更多的是法院整体的形象和权威。因此,各地法院积极应对,很多地方法院规定:审判法官不准在法官办公室接待案件当事人,接待案件当事人一律在法官接待室进行。为此,有的法院设置带有监控设备的法官接待室,这种做法有利于在群众中树立法官公正办案的良好形象。
法院在接见投诉、举报人时,法律规定,法院应设置专门接待室。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工作办法》
1、第二条 举报中心受理对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机关其他工作人员,高级人民法院正、副院长以及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下列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
(一)贪污受贿;
(二)徇私枉法;
(三)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隐瞒或者伪造证据;
(五)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秘密;
(六)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七)故意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八)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九)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十)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
(十一)乱收费、乱拉赞助等违反诉讼费管理规定的行为;
(十二)为案件指定律师或者为律师介绍案件;
(十三)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2、第三条 举报中心设立接待室、公开举报电话和公开举报信箱。受理举报人采用电话、电报、信函、面谈等方式进行的举报和代为他人进行的举报。
3、第六条 举报中心接谈举报人,应当分别单独进行,接待人员应当做好笔录,在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可以录音。举报中心接受举报电话,必须细心接听,如实记录。举报中心对举报信函和提交的书面材料,应当逐件拆阅、登记。
4、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举报人的举报和打击报复举报人。
J. 一般案件法院是否有权利在网上公布当事人姓名
你好: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一般的法律判决书都上网的。因为法律规定要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网上公布判决是不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