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法院
❶ 缅甸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缅甸,在西方的干涉下,刚成立了议会,建立人权委员会,允许成立工会,特别是刚选出民选总统,披上了民主光鲜的外衣,但好景不长,温敏总统、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就被军方发动政变扣押了。
只玩了1年11个月的民主,缅甸又重新回到了军人执政的老路上,意味着缅甸的民主之路被军人打断了,军人不愿自身的权力被民选政府削弱,要维护军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利益。
现阶段,缅甸军人的地位难以撼动,军方掌控了缅甸的国民经济,烟草、采矿、酒类、酒店、航空、银行、运输等缅甸境内最赚钱的行业,都在军方和退役的老兵在经营,军方由此获得了国防军费之外的大量收入。
目前,缅甸军方最高实权人物,也即军方一号人物,就是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的敏昂莱将军,其军中职务是国防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军衔。
敏昂莱大将,仰光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从缅甸军队轻步兵第44师作战参谋起,敏昂莱就抱住了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三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丹瑞大将的大腿,从此在军中平步青云,先后担任缅甸三角军区总司令、国防军第二特战局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等。
妙吞乌上将,曾担任军方情报机构主管,缅甸首席军事安全会主席,国防部参谋处陆军特别战役指挥官;在担任陆军中将时,妙吞乌率部参与了对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克钦独立军等5个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的围剿军事行动,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在军中拥有崇高的威望。
在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时,晋升为陆军上将,被外界认为是军中最有希望接替即将退休的敏昂莱的人选,其军中的地位就已经超越了国防部长盛温中将,成为缅甸军方实际上的二号人物。2月1日,妙吞乌被缅甸国防军任命为国防部长,成了缅甸军方稳妥的二号人物。
❷ 黄炎培的作品一二
天地示人真善美;
山河还我北南东。
(抗日战争期间自题春联 )
公朴为民主而死;
民主为公仆而生。
(黄炎培挽李公朴)
聚以成仁,民之主也;
青天白日,人可杀乎。
挽李公朴、闻一多
大量容人,小心处事;
正身率物,屈己为群。
(自题 )
死生以之,为中华民主奋斗;
知行合一,是先生教育精神。
(代民盟中央挽陶行知)
向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中心,今后当结合国际主义;
向以一般青年为教育对象,今后应特重工农青年。
(题厦门集美鳌园)
毋忘孤苦出身,看诸儿绕膝相依,已较我少年有福;
切莫奢侈过分,闻到处向隅而泣,试问你独乐何心。
(自题书斋)
名理孕异梦,髫年抱秋心
(对联赠喻的痴)
蒿目时艰,痛公等罹难,已成社会国家之悲惨损失;
伤心永别,感吾侪后死,应为团结民主而加倍辛勤。
(黄炎培挽叶挺、王若飞等“四·八”死难烈士 )
生平多莲幕文章,立功在定国先,惟吴下云阳尤不朽;
余事作枌乡教育,下笔尽惊人语,开江南风气而非师。
(黄炎培挽邹芸巢)
学生在学校里座谈,暴徒在群众中掷弹,是谁指使那个凶手;
最高学府何等尊严,青年生命何等宝贵,请你扪着自己良心。
( 黄炎培挽昆明“一二·一”惨案遇难烈士 )
几百青年,三间老屋,如此鞠躬尽瘁,到死方休,为人可以师矣;
廿年朋友,万方风云,回忆亡命归来,望门投止,道义何敢忘乎。
(黄炎培挽原上海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氏 )
物则棉铁,地则江淮,盖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凡在后生,宜知勉矣;
早岁文章,壮岁经济,所谓不作第二人想非耶,孰弗我有,孰是我有,晚而大觉,尚可憾乎。
(黄炎培挽张謇)
四十年交好,到老犹壮,最难赤手成功,万方衣被,付与儿曹好模范,惟自力乃获生存,由来富厚场中,几见飞黄上进;
五千里流亡,相依为命,不意刚肠招祸,永别尘缘,处分家事尚从容,信暴敌必然败复,料定凯旋门外,会看扶榇东归。
(黄炎培挽穆藕初 )
锁铜烟尘白日昏,端阳风雨叩圜门。长城万里梅千树,随意挥毫见国魂。
(1937年5月5日,黄炎培不顾风险,到苏州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看望国民党逮捕的“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沙千里、史良、李公朴、王造时,不仅与他们合影,还赋诗一首)
千山万水我何曾,解放追随愧此生。双鬓斑斑知未晚,大群改造作新人。
(1961年,84岁的黄炎培于5月1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晚会时)
长征队伍未身参,解放来归我自惭,卅六周年建军节,何曾共苦只共甘。
(1963年8月1日,黄炎培赋诗以纪念八一建军节)
黄氏后代
黄方刚黄炎培长子,哲学家,梁思成清华同学。美国卡尔登大学获文科学士学位(1901~1944)
黄竞武黄炎培次子,革命人士。清华大学毕业,去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经济硕士学位。(1903—1949)
黄万里黄炎培三子,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无头衔的学界泰斗 真正的学者。(1911—2001)
黄大能黄炎培四子,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1916— 2010)
黄必信 黄炎培五子,大连工学院电机系讲师。(1925—1966)
黄方毅黄炎培六子,美国杜克大学硕士,长年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经济研究,并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自,黄炎培堂兄黄洪培的儿子,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1904—1938)。
黄孟复黄炎培之孙,黄竞武之次子,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黄观鸿黄炎培之孙,黄万里长子,天津大学教授。
黄鲁淳 黄炎培之孙,黄万里三子,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
黄培英, 黄炎培堂妹,黄炎培的族叔黄士焕(伯文叔)之女,中国30年代知名的绒线编结专家。
❸ 什么叫涉军案件
涉军案件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的以军队单位和军人军属为一方当事人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
军队单位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其编制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军人是指现役军(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
军队中的文职人员、非现役工勤人员、在编职工,由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按军人对待。
军属是指军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其他与军人有法定扶养关系的亲属。
(3)建军节法院扩展阅读: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措并举公正高效审理涉军案件
2015年7月23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判工作情况,并公布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发布的十起典型案例涵盖了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民事纠纷。既有判决结案,也有调解结案,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角度和方向各异,对于审判实践中类似纠纷的解决及裁判有着较强的指导示范作用,对社会公众也具有普遍的法治教育意义。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法院高度重视维军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多措并举,“维军权、稳军心”,在案件审理方面,开辟了涉军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军案件,妥善处理军人军属在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方面的纠纷。
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黑龙江省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涉军案件436件,审结421件。其中,调撤结案371件,调撤率达85.1%,努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此外,黑龙江省各级法院还相继开展了法官进军营、法官献爱心等活动,千方百计为涉诉军人、军属提供热心、周到便利的司法服务,切实维护了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❹ 私闯民宅,欧打警察,8月1日建军节深夜12点40,歹徒作案,实事清楚,公安怎么判案,只是拘留吗
断案件没有那么快,都有办案流程的,二三天你让他们怎么判,如果是刑事案件,就检察院介入,然后有法院判刑,不会如此快的,没几个月,拿不下来。
❺ 2016年松江区人民法院八一建军节放假么放几天
八一建军节不放假的。
❻ 考社区工作者~~什么是公文写作
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写作公文不能离开政策和法律,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只有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文质量,使公文发挥它的特殊的功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 10 批复; 11 函; 12 会议纪要。 根据中央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 10 批复; 11 条例; 12 规定; 13 函; 14 会议纪要。
以上两个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制发的依据,同时也成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等选择通用公文文种的依据。当然一些专职机关,如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的机构另有一些专用公文。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⑧销毁。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是拟稿。
二、公文的格式与要素〖HT〗〖KH*3/4〗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
(一)发文机关(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记。目前我国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俗称“大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江省人事厅文件”。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关的版头。
(二)公文份号 〖HT〗公文份号是同一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位于版头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用以掌握每份公文的流向。绝密、机密公文应标明份号。
(三)秘密等级 〖HT〗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由发文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办、局制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确定,标注在版头左上角“公文份号”之下。其具体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没有标上保密期限的,绝密、机密、秘密分别可按30年、20年、10年认定。
(四)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分为“特急”、“急”两种,标注在版头左上角“秘密等级”下。电报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五)发文字号 〖HT〗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发人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机关负责人在审定文稿后签上姓名表示同意印发;二是报送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必须注明签发人。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签发人的姓名署于版头红线之上发文字号的右侧:“签发人:×××”。为使公文显得对称,发文字号应相应向左移位。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必须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
(七)标题
公文标题位于版头下面居中的位置,通常在版头与标题之间,用一红线作区别标志。如一份公文没有版头,标题置于公函纸首端机关名称下的红线稍下居中位置。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这里“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事由;“决定”是文种。事由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和表达主要内容的词组组成介词结构。
拟写公文标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批转或转发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批转或转发机关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部分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情况报告的通知》。批转和转发公文的标题,应杜绝出现介词和文种的重叠,如“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同时应注意,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2、事由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某市人民政府对历年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应予废止的共有几十件,发文时如将这些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全部列为事由,显然不可能,即使仅写一个,后加“等”字,也嫌过长,但概括为“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就显得既明确又简洁。
3、在拟写标题时,一定要准确选定和标明文种,不能自造文种。
4、标题排列要对称、美观,除字数较少的一行字标题外,两行以上的可排成宝塔形,也可排成长短一致的双平行形或三平行形。在转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机关名称等专用名词乃至词拆开。
5、公文标题中除书名号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例如:
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
(八)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除了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公文之外,公文一般均应在正文之前标题左下方顶格书写主送机关的名称。
确定主送机关应注意:
1、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方可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直接行文。
2、请示的公文,应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不能多头主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批复下级请示,只能主送原请示机关(单位),对相关机关(单位),用抄送。
4、普发公文,主送机关应写规范化统称,如××省人民政府普发文件,主送机关写为“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九)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正文紧接主送机关之后,提行空两格书写。(写法见后)
(十)附件
附件是根据正文的需要附加的公文或材料,用以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或提供参考资料。附件附于正文之后。
(十一)印章
印章是机关权力的象征。公文加印,是制文机关确认公文效力的凭证。印章盖于公文右下端落款处,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印章要清楚、端正。联合上报的非法规类公文,由主报机关加盖印章,但在首页要注明会签机关的签发人姓名。联合下发的公文,都应加盖印章。以行政首长名义行文的公文,前具职务,后盖签名章。 党的文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文件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这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一大不同。
(十二)成文时间
一般就是公文的签发日期,标注于正文右下方。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时间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应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并写上会议名称及届次,以圆括号括入,标注于公文标题之下。
(十三)附注 〖HT〗附注用以说明在公文其它区域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或用于表示公文的阅读范围、使用方法等内容,标注于落款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位置。其中阅读范围是对阅读对象的规定,还应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发至省军级〕、〔发至县团级〕等。
(十四)主题词 〖HT〗主题词是由对这一公文内容所述及的主题用规范的词加文种组成,以便日后按公文的主题和文种进行检索。制订公文主题词表,是为准确选用表中的词目提供方便,防止随意性。上报的公文,应标注上级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中所规定的主题词。一件公文的主题词至少用两个,一般不超过七个。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这一公文,主题词就有“企业”、“经营”、“效益”、“通知”四个。从这里也可归纳出,主题词必须正确无误地反映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要有层次性,并且不要与标题混同。
(十五)抄送机关
民工抄送机关是指虽然不主办,但应该了解这件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抄送机关名称应写在“主题词”后公文尾部的两条等长平行细实线内。
(十六)印发机关和时间
印发机关,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印发时间,一般为印刷时间,放在抄送机关细实线下。
以上的公文格式要素在一份公文中要根据规定,合理安排,以示公文的严肃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实现,格式要素和编排更为严格规范,同时还将新增一些格式构成要素。
三、公文正文的写作方法
草拟公文正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就要切实可行,并需另纸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
(四)公文中的数字,在坚持同一公文中保持数字使用前后一致的前提下,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1”、“(1)”。
(六)公文中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七)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并加圆括号。
(八)用词准确、规范。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九)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公文正文的写法主要有两条: 第一、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
公文的行文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公文的正文一般是分叙事、说理、目的(或结论)三个方面来写的。叙事是摆事实,说理是讲道理,目的(或结论)是指要求对方做的事,或是对某一事项所作的结论。应该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具体来说:
(一)向上级机关写请示性的公文,一般先叙述情况,再提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要求,请上级机关审批。
(二)写陈述性的公文,一般是先陈述情况,再写做法,最后请领导机关或请上级对下一步做法给予指示。
(三)向平级机关写商洽性的公文,常常是先提出因为什么事情,再根据什么规定,最后请示协助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向下级机关发布指示性的公文,通常是先写根据什么情况,再提应该怎样解决,最后提出具体办法,要求下级贯彻执行。
(五)写复文(对下级请示的公文的批复),一般先根据来文所要求解决的事项,再写明审核的意见,最后要求下级按批复执行。
通过叙事、说理来表明目的,就是要深入调查,真正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使理由充足、观点正确,提出的目的既考虑到实际的需要,也考虑到可能性。因此,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论据确凿,说理符合政策、方针,又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这样,公文的目的就既明确又具体。
第二、文字表达简明、确切、条理清楚。
简明,是指简洁、明确。公文除综合性报告外,采取的是一文一事制。写作时,应反复地、认真地压缩文字,去掉可有可无的空话。较长的公文也应“开门见山”。同时,公文比一般文章对明确的要求更为严格。它的用语以语体文为原则,力求通俗,能说明问题。不准使用自造的简体字。它的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还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确切,是指准确、贴切。公文必须符合准确性的原则,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表达上既重视内容的正确性,也不忽视形式的准确性。从内容到形式,从篇章结构到用词造句,都要与主题高度均衡、统一。
条理清楚,是指公文的布局和其它文章同样重要。一切较长的公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后,再作必要的解释。长的公文分为几段时,每段亦应采取此法。一份公文有几层意思或几项要求时,必须注意条理,分清层次,以数目字标明段落和项目。这样就可以使公文的正文做到纲举目张,条理分明。
第二节 通知与函的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
通知是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通常属于下行文。它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一)通知的类别
根据功用,通知可分以下类别:
1、发文通知
①批转性通知 对下级机关来文如呈转性报告、意见等上级机关用通知批转下级各有关部门执行。例:《××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部分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情况报告的通知》。
②转发性通知 对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本机关用通知转发下级各有关单位执行。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接待中不摆烟酒等问题的通知》;《建设部转发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建设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③发布性通知 发布本机关制定的各类规章及其它材料,使之产生直接的行政效力。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2、知照通知
用于向有关单位、部门传达、晓喻、告知有关事项或情况。如任免或聘用干部、设立或调整机构、启用或更换印章、迁移办公地点等等。例:《关于×××等四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设立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实行夏时制的通知》。
3、事项通知
①布置性通知 就某些具体事项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下达任务、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例:《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
②规定性通知 上级机关对要求下级机关执行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以便遵照执行。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改变研究生学习期间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
③会议通知 告知某机关或部门将召开某一会议,同时提出与会的相关要求,故这类通知兼有告知和布置作用。例:《关于召开××座谈会的通知》。
(二)通知的写法
1、标题
通常情况下,三大类通知的标题都由发文机关、事由及文种三部分组成。视具体场合和内容,发文机关可以省略,文种亦可变“通知”为“预备通知”、“正式通知”、“紧急通知”等。在发文通知里要准确使用“批转”、“转发”和“印发”,发布本机关自制规约文书,对重要的规章应由“颁发”、“发布”等动词提起。除发布的规章应用书名号,其余均不使用书名号和标点符号。要具体处理好“关于”引起的介词结构和文种表述,杜绝重复出现“关于”和“的通知”字样。
2、主送机关
视通知内容,有些应具体写明受文单位名称,有些属普发性的则应写上规范化的统称。虽不属普发公文,但主送机关较多的,也可用相应的规范化统称。
3、正文
一般起草时要先交待发文的原因、意图或目的,然后写清通知的具体事情、办理要求、注意事项及时限等。
正文的表述除篇幅简短者多数通知用条款格式,即分条分款将内容按一定逻辑标准排序,做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由于通知种类较多,各体正文写法、篇幅长短等差异较大,恕不一一。
4、落款
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二、函的写作
函属于平行文。它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根据主动与被动,函有发(去、问)函和复函之别。根据形式和规格,函又可分公函与便函两类。公函与便函都是处理公务的文书,但公函的内容往往比较重要,涉及行使权力,故行文郑重,具有完整的公文格式。便函为单位、领导之间处理具体事务时用,格式如同一般书信,不加标题,不编文号,不需存档,但亦需加盖公章。
(一)函的类别
本教材专指公函的分类。
1、联系函
①商洽性函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商量、接洽工作和委托对方办理某一事项。例:《××学校关于商洽×××同志调动工作事宜的函》;《××县人民法院关于×××遗产纠纷案托查的函》。
②询答性函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询问或答复问题。例:《××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询问贯彻全省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情况的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悬挂国徽等问题给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复函》。
3、告知函
主动将有关信息(如问题、意见、情况)告知对方。例《中国科学院关于学部委员增补结果的函》。
2、请批函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用请批函。这里的“主管部门”是指与发文机关不存在有行政上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请求批准的只限业务事项。例:《×××××学报关于申请广告许可证的函》。
(二)函的写法
1、标题
函的标题量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门组成。发文机关视具体情况一般可省略。发函的文种不管是联系函还是请批函,均可写成“函”,但也有写“公函”字样的。属答复性质的函,文种均须标明“复函”。
2、主送机关
顶格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标冒号。复函的主送机关即来函单位。
3、正文
开头 发函的开头应简述发函的缘由或目的;复函的开头应引述来函的日期、文号或标题等。
主体 发函要写清商洽、询问、告知、请准的主要事项;复函则要针对来函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答复。不论去函还是复函主体的内容都要求明确、集中、单一,做到一函一事。
尾语 发函一般用“专此函告”,“敬请函复”等作结;复函多用“此复”、“特此函复”等为结尾。尾语应根据内容、要求来拟写。
落款 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正文除做到一函一事外,还要求语言得体,视内容、行文方向等掌握用语分寸并符合身份,做到多用雅语,既热情诚恳又务实直陈,有利办事。
第三节 报告与请示的写作
一、报告的写作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报告的类别
1、呈报报告
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①综合报告 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例:《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专题报告 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迅速及时的特点。例:《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
这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例:林业部《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
这是用于答复上级的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答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事项用函作答即可。例:××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是“八·一”建军节前开展专项活动的回复性报告。
(二)报告的写法
1、标题
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
报告主送机关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
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呈转性报告则会提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的要求。
4、落款
正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一)请示的类别
1、请求指示
如对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指示等不甚理解;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依据原先规定难以处理;平行机关间对某一工作发生意见分歧无法统一,需要向同一上级机关请示作出裁决等等,这些都属于请求上级指示的政策性请示。例:《关于确定××市高校行政级别的请示》。
2、请求审批
对涉及经济、编制、物资、人事等下级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或解决的;对本单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统一规定执行需变通处理的,这些都属于请求上级审批的工作性请示。例:《关于××建设项目需用资金的请示》。
(二)请示的写法
1、标题
请示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且只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请示。如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应根据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超过的上级机关。
3、正文
请示正文一般由请示起因、请示事项和请示尾语三部分构成。请示起因一般先说明行文的目的、依据,强调请示的必要性,为请示事项的提出作好必要铺垫;请示事项是请示的核心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地指出,并做到既符合政策、法规,又具有建设性、可行性;请示尾语一般有“特此请示,望于批复”,“以上请示请批准”等惯用语。
4、落款
正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三)报告与请示比较
相同点:①两者都属上行文。②为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对行文负全责,上报的报告、请示首页须注明签发人。③通常情况下,报告和请示的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
相异点:①性质和行文目的不同,报告属陈述性公文,其行文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询问等,故不要求上级机关回复;请示属呈请性公文,其行文目的在于请求指示或审核批准,需要上级机关给予答复。②上级机关处理原则不同,对待报告上级机关只在认为有必要时才予批复,而对请示上级机关不管同意与否均应批复。③篇幅容量不同,对报告虽也提倡一文一事,但像综合报告等显然多为一文数事且篇幅较长;对请示则严格要求一事一请,篇幅相对较短小。④行文时间不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行文;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
文章来自: 东子精品文摘(www.wenzhai.org) 详文参考:http://www.dongzi.net/wenzhai/jingdianwenxue/xiezuo/1104.html
❼ 转业军人八一建军节要休假吗
不休假。转业军人,要按照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休息。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相关规定,八一建军节属于我国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现役军人8月1日可以放假半天。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每年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当年8月1日,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举行了历史上第一个“八一”纪念活动并且当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马岗举行了红军阅兵式和分列式。
❽ 有高手能帮我分析个案例分析不
①镇政府的拥军活动及为此而要求企业缴费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为什么?
答:法院以此为由的裁决是错误的,因为拥军属于地方行为,不属于国家的国防行为。
②此案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院是否应受理此案?说明理由。
答:对于以各种名誉的摊派行为都是增加企业负担的违法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撤销。
❾ 几国概况(急需!!!!!)
波兰概况
[国名]
波兰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oland)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
[国庆日]
5月3日(1791年)和11月11日(191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国徽]
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国家政要]
布罗尼斯拉夫·科莫罗夫斯基:总统。2010年7月当选。
马莱克·尤莱克:众议长。1960年6月生于大波兰戈茹夫市。毕业于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历史系。70年代末起为大学生独立联盟领导成员。80年代在地下杂志社工作。1989年参与创建基督教民族统一党,先后任该党最高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曾任波第1、4届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副主席。1995~2001年任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主席、委员。2001年参与创建右翼联盟,并任该组织政治委员会主席。2002年右翼联盟并入法律与公正党后任该党副主席。2005年10月当选波第5届众议院议长。已婚,有3个子女。
博格丹·博鲁塞维奇:参议长。1949年1月生于瓦尔米亚玛祖里省。无党派人士。毕业于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人文学系。70年代从事反对当局的民主运动,曾被捕入狱。1977~1978年参与创建海岸自由工会及《海岸工人》杂志。1980年为革但斯克造船厂罢工的组织者之一。1986年再次被捕入狱,1988年获释后继续从事罢工活动。1990~1991年任团结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波兰第1、2、3届众议院议员,先后任团结工会议员团主席、战时状态特别研究委员会主席以及情报委员会主席。1997~2000年任内务行政部副部长。2001~2005年任滨海省副省长。2005年10月当选波第6届参议院议长。丧偶,有2个子女。
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总理。1949年6月18日生于华沙。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行政系,法学博士。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事反对派活动,曾任团结工会中央领导机构顾问、委员。1989~1990年任《团结周刊》主编。1990~1992年任瓦文萨总统办公厅国务秘书。1990~1998年任中间派协议会党主席。2001年创建法律与公正党,2003年接替其弟弟莱赫·卡钦斯基任该党主席。波兰共和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第二、三、四、五届众议院议员。2006年7月14日就任波兰共和国政府总理。未婚。
唐纳德·图斯克:新任总理。2007年11月5日,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正式向总统提出内阁总辞职。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11月9日下午在总统府任命公民纲领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为新总理,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
[自然地理]
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
3863.2万(2001年底),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首都]
华沙(Warsaw),人口161.5万(2001年),年平均气温9.6℃。
[行政区划]
波兰克拉科夫市著名的教堂及其广场
1998年7月,波兰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全国49个省改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目前的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10月,全国举行了三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
[简史]
华沙的犹太人英雄纪念碑。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是德国法西斯于1940年设立的,区内犹太人最多时曾达到45万人,他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1943年4月19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区内起义,后被纳粹残酷镇压,大批犹太人被杀,隔离区也被希特勒军队摧毁。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由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政治]
1997年5月,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10月17日,新宪法生效,它取代了1952年的宪法。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总统和政府拥有执法权,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权;波经济体制的基础为经济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则;波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事务中保持中立。新宪法保证公民权和经济自由权,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议会得到下院3/5的票数就能推翻总统的否决,赋予宪法法院强有力的权力,议会不再有权否决宪法法院的裁决。总统选举法规定,如某一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的得票率超过有效选票的50%,即可当选;如无一人达到50%,则由获选票最多的前两名进入第二轮继续竞选,得票较多者当选。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府——贝尔维德宫。
[宪法]
1997年4月,波兰国民大会通过新宪法。新宪法于1997年10月生效。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总统和政府拥有执法权,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权;波经济体制的基础为经济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则;波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事务中保持中立。根据新宪法,如总统否决了议会或政府提交的法案,议会可以五分之三的多数否决总统的决定。
[议会]
国民大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任期4年。众议员460名,参议员100名,均通过直接选举产生。本届议会于2005年10月19日成立,共有六个党派进入议会。众议院的组成是:法律与公正党155席,公民纲领党133席,自卫党56席,民主左派联盟党55席,波兰家庭联盟34席,农民党25席,德意志少数民族2席。众议院议长马莱克·尤莱克(Marek JUREK,法律与公正党),2005年10月26日当选。参议院的组成是:法律与公正党49席,公民纲领党34席,波兰家庭联盟7席,自卫党3席,农民党2席,独立参议员5席。参议院议长博格丹·博鲁塞维奇(Bogdan BORUSEWICZ,独立参议员),2005年10月20日当选。
[政府]
2006年7月14日,卡钦斯基政府成立。政府总理和部长名单如下:部长会议主席(亦称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内务和行政部长路德维克·多兰(Ludwik DORN)、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长安杰依·莱佩尔(Andrzej LEPPER)、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民教育部长罗曼·盖尔蒂赫(Roman GIERTYCH)、外交部长安娜·福蒂加(Anna FOTYGA)、国防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Radoslaw SIKORSKI)、财政部长斯塔尼斯瓦夫·克卢扎(Stanislaw KLUZA)、运输部长耶日·波拉柴克(Jerzy POLACZEK)、建设部长安东尼·雅什查克(Antoni JASZCZAK)、司法部长兹比格涅夫·焦布洛(Zbigniew ZIOBRO)、文化和民族遗产部长卡齐米日·米哈乌·乌亚兹多夫斯基(Kazimierz Michal UJAZDOWSKI)、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米哈乌·塞维林斯基(Michal SEWERYNSKI)、不管部长兹比格涅夫·瓦塞曼(Zbigniew WASSERMAN)、不管部长普热梅斯瓦夫·戈谢夫斯基(Przemyslaw GOSIEWSKI)、经济部长彼得·沃希尼亚克(Piotr WOZNIAK)、国库部长沃依切赫·雅辛斯基(Wojciech JASINSKI)、环境部长扬·什史科(Jan SZYSZKO)、卫生部长兹比格涅夫·莱利加(Zbigniew RELIGA)、劳动和社会政策部长安娜·卡拉塔(Anna KALATA)、体育部长托马什·利别茨(Tomasz LIPIEC)、地方发展部长格拉日娜·耿西茨卡(Grazyna GESICKA)、海洋经济部长拉法乌·维海茨基(Rafal WIECHECKI)。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院对下属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法官由总统任命,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莱赫·加尔多茨基(Lech GARDOCKI),1998年10月就职。1990年3月,波众议院通过检察院法,规定检察院作为一个司隶属于司法部,由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
[政党]
根据1998年实施的新政党法,必须收集1000名以上成年人的签名才可建立政党。目前已注册登记的政党有200余个,有影响的政党有:
(1)法律与公正党(Prawo i Sprawiedliwosc):执政党。2001年6月成立,党员约3000人。该党在政治与社会政策上主张实行政治家财产公开制度,建立反腐机构,同犯罪现象作斗争,严惩犯罪分子甚至主张临时恢复死刑;实行向家庭倾斜的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奉行近欧亲美、睦邻周边的方针,同时大力拓展全方位外交,强调在对外交往中维护本国利益。2003年1月,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当选法律与公正党主席。
(2)自卫党(Samoobrona):执政党。主要政策纲领:取消参议院,禁止用国家预算资助政党;反对过度私有化,扶持中小企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严厉打击腐败;在欧盟内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利益。党主席:安杰依·莱佩尔(Andrzej LEPPER)。
(3)波兰家庭联盟(Liga Polskich Rodzin):执政党。主张彻底推翻波制度转轨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建立“第四共和国”;国家控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型企业,反对向外国人出售土地;国家资助多子女家庭,反对堕胎、同性恋;波应退出欧盟,反对欧洲一体化。主席罗曼·盖尔蒂赫(Roman GIERTYCH)。
(4)公民纲领党(Platforma Obywatelska):在野党。成立于2001年1月。2000年,参加总统选举的独立参选人奥莱霍夫斯基和分别退出团选联和自由联盟的众议长普瓦任斯基和参议院副议长图斯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组建“公民纲领派”选举委员会,并在大选后将其改建为政党。该组织具有中右、温和的自由保守性质。主要纲领为:发展教育和经济、与贪污腐败作斗争、使国家非政治化及对农村进行结构改造。主席多纳尔德·图斯克(Donald TUSK)。
(5)民主左派联盟党(Partia Sojuszu Lewicy Demokratycznej):在野党。1999年4月成立,党员约8万。该党的奋斗目标是:把波兰建设成为公正、平等、持久和均衡发展的国家。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在经济上,主张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实现把市场经济同国家干预相结合,把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均衡发展。2005年5月,沃伊切赫·奥莱依尼查克(Wojciech OLEJNICZAK)当选民左联党主席,格日格什·纳皮耶拉尔斯基(Grzegorz NAPIERALSKI)为总书记。
【团体】
(1)团结工会(NSZZ Solidarnosc):1980年成立,1982年12月,波当局宣布实行军管时被取缔。1989年4月恢复其合法地位,同年6月议会选举中获胜并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政府。在1993年9月的议会大选中未能进入议会。1996年6月,联合基督教民族统一党、中间派协议会等35个右翼政党和团体组成团结工会选举联盟,团结工会主席马利安·克萨克莱夫斯基(Marian KRZAKLEWSKI)出任联盟主席。在1997年的议会大选中“团选联”获胜,并与自由联盟组成联合政府。2001年,由于执政联盟内部矛盾以及改革措施不力等原因,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下降,不少党派和议员纷纷宣布退出“团选联”。在2001年的议会选举中,“团选联”未能进入议会。10月,团结工会召开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做出决议,禁止任何政治组织使用“团结工会”这一名称和标志、禁止工会领导人同时担任政党的领导职务,克萨克莱夫斯基继续担任团结工会主席。2002年9月,雅努什·西尼亚德克(Janusz SNIADEK)当选团结工会主席。
(2)全波工会协议会(Ogolnopolskie Porozumienie Zwiazkow Zawodowych):成立于1984年11月,拥有约80万会员。主张维护职工利益,反对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普遍私有化的政策,提出提高超额工资累进税、增加退休人员收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等关系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求和主张。2004年11月,全波工协召开特别大会,纪念工协成立20周年,会上选举扬·古斯(Jan GUZ)为主席。
[经济]
主要矿产有煤、硫磺、铜、锌、铅、铝、银等。2000年硬煤储量为453.62亿吨,褐煤139.84亿吨,硫磺5.04亿吨,铜24.85亿吨。琥珀储量丰富,价值约近千亿美元,是世界琥珀生产大国,有几百年开采琥珀的历史。工业以采煤、机器制造、造船、汽车和钢铁为主。2001年有农业用地1839万公顷。2001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8.3%。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28.3%。波兰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这里的人懂得森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角,因此他们爱林如命。波兰的森林面积为88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近30%。初到波兰的人,常常会被这诗情画意般的绿色世界所陶醉。旅游业已成为波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人民生活]
2004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工资为2273兹罗提,工业部门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2293兹罗提,退休金和抚恤金月平均为1141兹罗提,分别比上年增长4%、3.9%和4.4%。2003年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4.87张,医务人员2.3名,牙医0.28名,小汽车294辆。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2.2m²,农村24.1m²。
[文化]
波兰古城克拉科夫的游览马车。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上游左岸,距华沙约250公里。它是中世纪古都、波兰第三大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以历史名城和文化中心而闻名。
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闻出版]
波兰报刊实行私有化以来,报刊发行情况变化不定。2001年底全国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5837种,其中主要报刊有:《选举报》,是波兰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共和国报》。此外,还有《论坛报》、《政治》周刊、《直言》周刊、《NEWSWEEK》等。国家主要通讯社有波兰通讯社、波兰国际新闻社。国家主要电台和电视台是波兰广播电台和波兰电视台。1990年10月,波兰众议院通过关于允许开办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法令。目前波兰有近180家私营广播电台和26家私营电视台。
[军事]
1943年10月12日建立波兰人民军。1990年更名为波兰军队,将8月15日定为建军节(1920年8月15日,波兰军队在华沙近郊击退苏俄红军进攻并转入反攻)。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总统任该委员会主席。国防部作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议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行政保障,部长由文职人员担任。总参谋部是国防部领导下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军队的指挥和训练。总参谋长米耶齐斯瓦夫·切纽赫(Mieczyslaw CIENIUCH)上将。
2004年波武装力量总人数为13.07万人,其中职业军人7.08万。从2005年7月起,义务兵服役期为9个月。
2004年国防开支为110.27亿兹罗提,占国家总预算支出的5.6%。
捷克概况
[国名]
捷克共和国(The Czech Republic)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蓝、白、红三色组成。左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是两个相等的梯形,上白下红。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民族喜欢的传统颜色。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这个王国把红、白两色作为国色,其中白色代表神圣和纯洁,象征着人民对和平与光明的追求;红色象征勇敢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奉献的鲜血与取得的胜利。蓝色来自原来的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省徽章的颜色。
[国徽]
分大小两种。大国徽为方形盾徽,盾面分四部分: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红地上白色的双尾狮,狮子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代表波希米亚;右上方为蓝地上红白色相间的鹰,代表摩拉维亚;左下方为黄地上头戴金冠的黑鹰,爪为红色,胸前绘有白色月牙,十字形和三叶形饰物分别位于月牙中央和两端,代表西里西亚。捷克包括历史上的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地区,这枚盾徽形象地揭示了捷克的历史渊源。小国徽为盾形,盾面为红色,上有一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的双尾狮。
[国家政要]
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Vaclav Klaus) ,2003年2月当选捷克总统,同年3月宣誓就职,任期5年。总理内恰斯,2010年6月被任命为总理。
[自然地理]
捷克共和国原属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连斯洛伐克,南接奥地利,北邻波兰,西与德国相邻,面积78866平方公里,由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3个部分组成。它处在三面隆起的四边形盆地,土地肥沃。北有克尔科诺谢山,南有舒玛瓦山,东部和东南部为平均海拔500—600米的捷克—摩拉维亚高原。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下,有拉贝河平原,比尔森盆地、厄尔士山麓盆地和南捷克湖沼地带。伏尔塔瓦河最长,流经布拉格。易北河发源于捷克的拉贝河,可以通航。东部摩拉瓦河—奥得河上游河谷地区是捷克盆地与斯洛伐克山地之间地带,称为摩拉瓦河—奥得河走廊,自古是北欧与南欧之间通商要道。全国丘陵起伏,森林密布,风景秀丽。国土分为两大地理区,一为位于西半部的波希米亚高地,另一为位于东半部的喀尔巴阡山地,它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山脉组成。最高点是海拔为2655米的格尔拉霍夫斯基峰。
[人口]
捷克民居
1021万人(2004年5月)。主要民族为捷克族,占原联邦共和国总人口的81.3%,其他民族有摩拉维亚族(13.2%)、斯洛伐克族、德意志族和少量的波兰族等。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
[首都]
鸟瞰布拉格
布拉格(Prague)
[简史]
1993年1月1日,在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境地区的一个村庄,一名斯洛伐克边防士兵取下写有“捷克和斯洛伐克”字样的边境徽章。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共和国成为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公元623年建立萨摩公国。公元830年成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成为第一个包括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和其他斯拉夫族在政治上联合聚居在一起的国家。公元9世纪,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同是大摩拉维亚帝国的组成部分。10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解体,捷克人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家——捷克公国,12世纪后改称为捷克王国。15世纪,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革命运动。1620年捷克王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失败,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区。1781年废除农奴制。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在人民的要求和捷克资产阶级政治家马萨里克的推动下,于1918年10月28日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从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开始拥有自己共同的国家。第二次大战开始后,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利用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后又宣布斯洛伐克为所谓“独立国家”。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了共同国家。1946年成立以哥特瓦尔德为首的联合政府。1960年7月,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3月初,两民族共和国将原名中的“社会主义”取消,分别改称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同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名改称为:用捷克文书写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用斯洛伐克文表达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即一个国家两个名称。1990年4月20日,捷联邦议会又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更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全国大选,政治主张和经济纲领截然不同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两党都成为两共和国的执政党。两党就国家体制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双方都确认在联邦国体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最后于7月23日在布拉迪斯拉发达成联邦解体、国家一分为二的协议。1992年11月25日,捷联邦议会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捷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1993年1月19日,联大接纳捷克为其成员国。1999年11月24日,斯洛伐克和捷克两国总理在布拉迪斯拉发签署关于解决两国财产分割遗留问题的条约及其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捷克政府归还斯洛伐克4.5吨黄金,同时免去斯洛伐克政府所欠的258亿克朗(约34克朗合1美元)的债务。至此,捷克和斯洛伐克1993年分别成为独立国家时遗留的财产问题已全部解决,两国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得以扫除。
[政治]
1992年12月16日捷克民族议会通过第一部宪法。宪法确立捷克共和国是一个主权、统一、民主与法制的国家。宪法规定,立法权归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必须获得一半以上多数票才能当选。总统须年满40岁,任期5年,最多连任两届。政府为最高行政权力机构,对众议院负责,众议院有权对政府表示信任或不信任。独立法院代表共和国执行司法权。共和国设宪法法院,维护法制。宪法法院由15名法官组成,法官任期10年,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同意。
捷克总统克劳斯2007年1月9日在布拉格宫再次任命以公民民主党主席托波拉内克为总理的新政府。这是克劳斯自2006年6月捷克大选后第二次任命新政府。新一届政府由公民民主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人民党和绿党组成,共有18名部长,其中公民民主党9名、基督教民主联盟—人民党5名、绿党4名。
[经济]
捷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酿造均闻名于世。工业基础雄厚,二战后,改变了原来的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钢铁、重型机械工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0%(1999年)。捷克是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其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斯洛伐克、波兰、德国、奥地利和美国。1996年啤酒总产量达18.3亿升。1999年捷克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161.1升,比啤酒消费大国德国多30升。以人均啤酒消费量计,捷克连续7年位居世界榜首。通讯业发展迅速,1998年底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10%,移动电话用户达93万,赶超了某些西方发达国家。货币名称:捷克克朗 (Czech Koruna)。
[军事]
捷克和斯洛伐克于1993年1月1日独立后,原联邦国家军队和武器装备按2:1分配,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2004年9月,捷克众议院通过了政府关于取消义务兵役制的提案 ,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化军队。根据政府提案,从2005年年初起,捷克军队实现全面职业化,最后一批义务兵将于2004年12月22日离开部队。义务兵役制也将于2004年12月31日结束。
❿ 太卜寺期法院建军节休息吗
一般机关建军节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