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委托立案调解管理
① 在法院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应找谁立案
1、如果按照你说的法院的确没有立案的话,那么你可以自己直接去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立案。
2、所需材料:诉状、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副本(各两份)。
3、这个案由应该是相邻关系中的排除妨碍纠纷。
4、若立案庭不给你立案,你请他们出示不予立案裁定书。这是法律规定,他们不予立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出裁定!
② 法院在立案前调解出手续吗
你好,立案前的调解属于诉前调解,一般是不出具调解书的,但可以就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③ 民事诉讼中的委托调解是诉讼调解还是非讼调解
1、
“委托调解”的法律依据是2004年11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调解规定》)第3条对《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规定》第3条的内容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
2、其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正式立案,是否有一个正式的民事审判案号,是否依照民诉法审理
3、不是一个意思。
审前调解是诉讼调解
诉前调解是非诉。
④ 法院调解时限有什么规定
民事调解为立案三到六个月。属于双方自愿,只要一方不同意,调解马上结束。
法院调解的期限,即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时所要遵守的时间和期间限制。由于《民事诉讼法》并未对调解期限做出明确规定,但是法院调解也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的方式之
一,结合调解制度的立法本意,法院调解期限至多也不能超出民事诉讼法关于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相关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九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三、小结
1、调解没有期限,属于双方自愿,只要一方不同意,调解马上结束
2、审理有期限
3、简易程序不超3个月,普通程序不超6个月
4、需要延长的需要院长审批
(4)上海法院委托立案调解管理扩展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第九十八条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2000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第一百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第一百零一条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⑤ 委托律师网上申请立案后法院说调解,三个月时间过去了,调解员总是说还需要和对方沟通没有调解员的消息
调解员拖沓的情况下,你可以向法院立案庭了解一下你的案件分配给哪个调解员,要到联系方式。之后联系调解员,表明你不愿调解,要求立即将案件转入诉讼立案程序,否则就投诉调解员,则调解员就将你的案件移回法院立案。
⑥ 法院起诉前的调解算不算法院立案
诉前调解不算立案。
只有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和相关证据资料,回法院立案庭收到答这些资料,进行了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出具加盖法院公章的“受理(或立案)通知书”后案件才算立案。
另外,还应当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用。所以,只有具有“受理(或立案)通知书”的案件才算了立案,没有这资料的就不算立案。
(6)上海法院委托立案调解管理扩展阅读:
诉前调解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调解,在立案庭专设调解法官,负责主持诉前调解工作。另一种就是适度社会化调解。由调解法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委托相关基层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优势,为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为法院减轻负担。
为了与诉讼程序衔接,诉前调解的法院应当是对调解事项有管辖权的法院。对诉前调解的案件,立案庭在起诉后应当登记,以便纳入流程管理,同时也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能够中断诉讼时效。调解过程中应当制作笔录,把诉前调解与证据交换结合起来,保全、固定证据,归纳争议焦点,即使调解不成,也可以为诉讼程序做好铺垫。
⑦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关于诉前(委托)调解的规定》的详细条文,高分悬赏
是这个吗
⑧ 你好,现在上海法院已经对委托执行立案了,经办程序和时间要多久谢谢
针对您的描述,从法律的角度为您作如下分析: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如果法院已经受理,一般会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案件重大复杂的,时间另外计算。
⑨ 法院委托调解可以是法院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人员吗
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由人民法院直接管理,属于法院内部人员,可以担任专职调解员,从事指导和委托调解工作。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法院送达的所有送达方式都必须要两名法院工作人员参与。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