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怎样执行担保人
Ⅰ 担保人无力还款,法院怎么执行
如果你是连带担保人,无论贷款人是否能还款,你均有偿还贷款的责任。你和你母亲共同的房产,你母亲不是担保人,法院执行起来也比较麻烦。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你只有一套房子,法院是不能进行拍卖的,但可以查封属于你一半的房产产权。
没有可以执行的财物,法院只能中止执行。
另外的担保人,也要执行。
无论执行了谁的财产,法院就可以结案,然后你们再起诉被执行人追索。
拓展资料:
担保人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
参考资料:网络_担保人
Ⅱ 担保人追偿法院如何执行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被执行后,以何种方式向被担保人追偿,实现版权利呢?实践中有三权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担保人承担了连带清偿责任后,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担保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担保人。因为担保人在未实际承担连带清偿前,其责任仅是督促被担保人履行义务,并承担约定连带责任,一旦被担保人履行义务后,担保人的使命即告完成,与被担保人之间的约定民事法律关系便告消亡。担保人一旦为被担保人实体上承担了清偿义务后,即获得了到期债权,也就是说担保人与被担保人之间的担保关系转化为了债权债务关系,担保人获得了诉权和胜诉权。因为,该担保行为是在人民法院执行中发生的,一旦担保人代被担保人清偿了义务后,担保关系迅速转为债权债务关系,而且这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标的数额,经人民法院查核过,被担保人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提出异议。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Ⅲ 法院执行被告、担保人顺序
一般担保,担保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也是是说,担保人可以要求法院先执行债务人的财产,连带担保则无,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并无先后顺序,但是担保人承担后可向债务人主张返还
Ⅳ 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吗
一般情况下,可以的,若法院的判决书判决债务人还款,那么在债务人没有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担保人的财产。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Ⅳ 法院怎么执行公积金贷款担保人
如果公积抄金贷款人不能按时归还公积金贷款,那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法院如何执行,需要看具体情况。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的法律风险:
1、风险:如果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担保人,那将从此与被担保人一起承担公积金贷款一切风险的连带责任。被担保人不偿还贷款,或逾期未偿还,都是由作为连带责任人先予以偿还该贷款。
2、影响:一旦同意担保了,首先,在没有解除担保责任前,自己是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其次,如果被担保人违约未能偿还公积金贷款,立即需要担保人负连带偿还责任时,同时还影响到担保人银行信誉。哪怕担保人代为偿还了该贷款,也对担保人今后进行银行贷款等造成一定影响——已经有了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
Ⅵ 我是担保人 关于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 我该怎么办
法院下了船票,一定要去法庭应诉。法院判决强制执行时,只执行相关责任人的资产,不会执行你父母的资产,你可以放心。由于你名下没有资产,不符合担保人资格。所以,建议你委托律师,向法官阐明你不具备担保人资格、不懂得担保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名下又无资产,再向法官提出你的担保人资格无效、免去你的连带责任。
如果法院判决你承担担保人责任是,你需要和朋友一起还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七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6)法院怎样执行担保人扩展阅读:
担保人
特殊规定
第一,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但是,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是公民的一种特殊形态。因此作为保证人的公民,也可以是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三,可以充当保证人的包括: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第四,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第五,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充当保证人。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第六,国家机关在接受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提供的贷款的过程中,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作为保证人。其他情况下不允许作为保证人。
Ⅶ 强制执行了,担保人该怎么办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如果找不到被执行人,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者,法院可以公告送达执行通知。逾期被申请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如果在法院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则可由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Ⅷ 法院对担保人应该怎样判
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就属于连内带担保,就要对全容部的债务及利息等承担保证责任。
所以,法院会判决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债务人不能偿还的情况下,由担保人偿还全部债务。
Ⅸ 借款担保人法院怎么强制执行还款
去法院起诉拿到判决后,如果担保人拒不还款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担保人的财产进行强执。但是如果担保人的财产无法执行的话就没有办法了,例如:房产是的担保人的唯一房产,或房产中有老人、未成年人等无法执行的人员居住等类的情况。
Ⅹ 法院执行担保人的程序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需要担保人承担相关的担保责任的,可以将其列为强制执行的对象;法院一般会通过采取查封、或冻结、或者扣押、或者变卖、或者拍卖、或划扣等等措施,执行担保人名下的一些财产;对拒绝不履行的担保人,还会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的方式或者限制其出境等等相关措施。如果有擅自违反以上限制的担保人,则会涉嫌犯罪,人民法院可以按刑法进行判处。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裁定,以及刑事判决或裁定中的财产部分,被执行人如果没有按照执行的通知,履行法律文书中所明确的义务,人民法院则有权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查封、或扣押、或者冻结、或拍卖、或者变卖的形式处理;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