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先后
① 同一法院不同法庭先后立案后由哪个法庭审理
法院每个派出法庭都有自己主管的片区,被告所在地在他那个片区他才能立案,你先内要确定被告在这两容个都已经立案的哪个法庭管辖的片区,然后到哪个法庭立案。当然,这都是基层法院才有的情况,按法律规定只要被告所在地是在基层法院管辖的范围内基层法院就能审理,即每个法庭都能受理。但是基层法院内部又会有分工的,如果出现上述状况建议咨询法庭立案人员情况,他们自己协商确定由哪个法庭立案办理即可。
② 我被起诉了,法院已经立案,下一步怎么个流程
被起诉了,法院已经立案,下一步法庭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发送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2)法院立案先后扩展阅读: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等规定的诉讼权利,同时必须遵守诉讼秩序,履行诉讼义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诉讼的,应当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资格证明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书。自然人参加诉讼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
需要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的,应当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③ 法院立案后还有那些程序
立案==缴费==案子移至业务庭==负责人分发到具体承办人==承办人送达副本/举证通知书等==送达开庭传票==开庭审理==判决==判决生效==自动履行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④ 关于公安局的立案通知书与法院的判决先后
关于公安局的立案通知书与法院的判决先后,不影响本人负连带责任向B赔付。
本人替A担保向B借款,后来A消失,B起诉本人并胜诉,法院判定本人要负连带责任向B赔付若干元,法院的做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条和第十二条等依法判决的。
在B起诉本人的前不久,本人怀疑A诈骗,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但是此时本人不可以持立案通知书到法院请求撤销对本人财产的冻结。因为借款合同目前判断是有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无效条款规定,没有合同无效的证据,因此A即使诈骗行为成立,也不能对抗第三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六条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第十二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⑤ 同一法院不同法庭先后立案后由哪个法庭审理
法院每复个派出法庭都有自己主管的制片区,被告所在地在他那个片区他才能立案,你先要确定被告在这两个都已经立案的哪个法庭管辖的片区,然后到哪个法庭立案。当然,这都是基层法院才有的情况,按法律规定只要被告所在地是在基层法院管辖的范围内基层法院就能审理,即每个法庭都能受理。但是基层法院内部又会有分工的,如果出现上述状况建议咨询法庭立案人员情况,他们自己协商确定由哪个法庭立案办理即可。
⑥ 同一个案件,同一法院可不可以先后两次立案审
可以的,如果出现重复立案的情况,一般由最先立案的侦查机关继续侦查,另一方内将案件容移送最先立案的侦查机关;如双方对管辖有异议,不愿意采用前述方式,那么由双方的共同主管机关决定。主管机关可以决定由哪个机关继续侦查或者指定其他侦查机关管辖。
⑦ 法院立案流程,成功后面要做些什么
立案以后等待开庭就可以了,开庭没来人的,法院可以拘传或者缺席判决的,公告送达对案子没有影响的;法院是已经立案了的,不立案不会向被告送达公告的,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第一百四十四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7)法院立案先后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开庭后庭辩的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二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⑧ 同一个案件,同一法院可不可以先后两次立案审理
你好,这是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重新起诉;内 第二容,一案在判决生效之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再行起诉。 从法院角度讲,就是不得再受理。 所谓“一事”是指同一当事人,就同一法律关系,而为同一的诉讼请求。因为这个同一事件已在法院受理中或者已被法院裁判,当然就不得再起诉,法院也不应再受理,避免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也避免当事人纠缠不清,造成讼累。当然,一审撤诉的,可以再行提起诉讼。
⑨ 法院立案流程
一、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
二、去法院立案程序有以下内容:
1、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2、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3、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4、严格执行立案标准。禁止在法律规定之外设定受理条件,全面清理和废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土政策”。
拓展资料: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