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进小区
A. 湖南女法官周春梅遇害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最终的到了什么处罚
杀害湖南女法官的凶手向慧,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了死刑。凶手向慧与女法官周春梅本来是同乡同学,杀害女法官的原因,竟然是怪罪这个同乡同学没有给她托人情打招呼!
这个判决结果与网友的预期是一致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凶手杀害的虽是一个人,但这个人是一名维护法律尊严和人间正义的法官。两人之间并没有个人恩怨,杀人动机仅仅是被害人没有违背原则为她托人情打招呼,将自己败诉的原因归咎于毫不相干的人。凶手的行为是对司法权威的暴力挑衅,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B. 长春市绿园法院执行庭法官
他叫王守礼,长春市绿园法院的一名执行法官,也是一名抗疫志愿者。疫情当前,绿园法院干警不仅全力下沉社区一线进行抗击疫情,而且不断努力推动审判执行工作。今天让我们走近王守礼,了解他工作的一天。AM 8:00
行亮小区以往的核酸检测在早上7点开始,由于新核酸检测系统上线,今天这第八轮检测已推迟到下午。王守礼正好利用有效时间,在线学习全场景核酸检测系统培训内容,进一步熟悉核酸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扫码、录入信息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王守礼通过智慧执行app系统,全面梳理未结案件,积极与申请执行人及时沟通档迟宽,反馈执行进展,并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进行分析,不断推进执行工作。
PM 13:00
核酸检测开始,小区居民按照通知,陆续来到核酸检测点。半个小时前,按照社区要求,王守礼准时来到小区广场核酸检测点,换上防护装备。为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王守礼不时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保持两米安全距离、事先准备好吉旦樱祥码等注意事项。同时,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居民,及时上前提供帮助......
PM 21:00
“扫楼”工作开始,王守礼对社区分配的楼栋挨家挨户排查。对能下楼检测却未检的或行动不便的人员,及时做好登记,摸清底数,做到不漏检一人。
PM 22:40
夜深人静回家,王守礼看到被执行人家属发来的微信。这是他承办的一起刑事财产刑执行案件,执行中发现被执行人在北京市有一处房产,前期已委托当地法院进行查封。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实地踏查现场,为加快财产处置进度,王守礼多次联系被执行人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今天被执行人家属已主动完成腾房,并微信发送房产现状全程录像。下一步,王守礼将对房产启动网络询价,进行司法拍卖。
这是王守礼的抗疫一天,也是全院法院干警的抗疫缩影。披上法袍就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穿上“大白”就是抗击疫情的守护者。逆流而上,“疫”往无前,我们愿做岁月静好的负重前行者!
C. 女法官地下车库被刀刺脖颈身亡,死者家属上诉的诉求是什么
女法官由于拒绝开后门而被同乡,同学刺死在地下车库,事件发生后女法官的家人上诉要求除了对被告公平公正的审判之外,还提起了民事诉讼请求。
向某准备杀害周春梅是蓄谋好了的,他在案发前的一个多星期就混进了周春梅所住的小区,成为小区里的一名保洁,摸清了周春梅的作息时间后,在案发当天,周春梅在地下车库取车的时候,向某袭击了周春梅,这位善良,正直,的法官就这样被向某杀死了,身后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她的父母家人,凶犯虽然被捕,但是一个好法官,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女儿却再也回不来了,作为家属只能要求法律能够严惩凶手,让悲剧不再重演!
D. 因拒绝“打招呼”,女法官被同乡杀害案一审宣判,案件的始末到底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今年年初,这位女法官因为拒绝打招呼,然后就被残忍的杀害了。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社会各界对这起事件都非常的关注,现在一审已经宣判了。被告人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然后被告人应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38781.5元。他人是湖南省人民法院的一位女法官,而凶手就是他的同乡,也是他的校友,因为凶手有一个案件,希望女法官帮助她打个招呼,结果女法官给拒绝了,然后心里就生了怨恨,后来就残忍的报复这位女法官。
法律是严肃公正的
我们社会能有如此大的进步和法治,发展到今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有无数个像这位女法官一样,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然后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恪守自己的职责。这件事情的发生无疑是非常恶劣的,而这位凶手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只是非常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法官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法律可以维护和平,可以解决纠纷,每一个人都要遵守法律,这是底线,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价。
E.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说说法院加班的那些事儿
最近,法院巨制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中,时间关系,确实没有观看,不敢写出啥剧情评论文章。不过,这是近些年法院少有的热推司法题材影视之一,据说其中创新不断,剧情里闪烁着不少近些年社会热点案件的演绎。很多法院人也评价不低,称剧情中贴地气的反映了一些法院内部的“吐槽”事项,比如说领导少办案、工作加班多、上级法院案件少等等。例如,以下的这个剧情截图:
法院近些年加班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打开“法院加班”的搜索项目,成百上千条的,都是各地法院,尤其是中基层法院加班的官宣。尽管屡受吐槽,诸如天天给人家裁判加班违法,自己却在行政命令加班;年底加班也就罢了,已经发展到全年常态化的加班;一边是不断爆出积劳成疾突发猝死的新闻,一边还在不停的通知加班等等。
在文章的留言区,“通知:本周六周日正常上班,执行考勤纪律。政治部2022年9月23日”;“今天周六,我们全员加班,还是强制加班,院领导要督查通报的”;“最新通知领导开个短会,通知国庆节不休息了,继续结案。长时间的高压,也不知道我和战友们还能坚持多久!”.;“九月开始,二四六加班”;“今年除了七月,都在加班,孩子要傻了”.....
满满的都是法院人自己正在加班的回应。有的称,剧里说的已经客气了,周六周日加班之外,平常工作日也要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了。也有法院非正式人员留言,享受司法待遇的加班也就罢了,临聘人员拿着1500元的工资,也要让天天跟着加班,难怪书记员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剩下的都是不差钱也不干活的了。
在很多人印象里,加班加点,是敬业的表现。除了法院加班多之外,据烟语君所知,很多公职单位,近些年加班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乡镇,基本没有周末概念,春天防火、夏天防滑陆汛、秋天扶贫、冬天换届,更别说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包村驻点、企业走访、保户联系等等了。
问题是,偶尔的突发情况加班加点,确是工作的需要、敬业的表现,但常态化的加班加点,会产生高效率、高质量吗?有多少人加班加点从事的是必须性的工作?
如电视剧《底线》剧情截图交代的,周六法院加班从事的,是去小区普法宣传。法院到居民小区搞现场普法宣传,有必要吗?如今都进入了手机物联网时代,法院公开一个典型的案例庭审直播,公开一份辨法析理、弘扬正气的裁判文书,网上的点击量就会动辄成百上千万次,还用一份一份去发法律宣传单吗?再说了,各级都有专门的普法部门,法院去针对具体居民的现场普法,是不是也有违法院的中立性呢?......
为了完成普法任务,而让一大堆案件没有审完的法官去小区加班普法法律规定;宁可选择低效率的现场普法,而不是扩大网上公开庭审直播、裁判文书范围,是不是也是一种舍近求远、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加班呢?
携埋2018年2月20日,《人民法治·法律实施》曾经刊载过一篇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勤国撰写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法官不堪重负,必然导致司法制度失去活力。
文中提到,各地法院都在追求法官多结案、快结案,但法官的思维和程序的限制都占用时间,日均一案的法官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能和心理都不可能长期为之,这是一个生理常识。我国的诉讼程序是大陆法模式,再简单的案件也得讲究程序,法官必须交代完该交代的,必须让当事人、律师、公诉人说完该说的,这是一个时间常识。
有限的法官和不断增长的案件的矛盾之下,法官所能从事的工作不限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出现人少事乱的局面。依照目前的办案压力,法官能有多少精力关心参与合议的案件、精心维护自己审判案件的质量?
电视剧里说法官经常加班,反映了事实,但说是法官进小区普法,有点言过其实了。现实中,进小区普法的,多是宣传人员和司法辅助人员,最多有个带队领导法官就不错了。法院加班的做多的理由则是——结案!加班时间,少有安排开庭的,有限的法官,个个都是忙于加班写判决。动辄百分之九十多的结案率,工作时间不是安排开庭,就是接听电话,大多数判决是出自法官的加班时间,不是有法官回家写判决猝死的新闻吗?
于是乎,谈法官加班,离不开的话题是,各级法院对于结案率等各种率的追求。犹如本号一直说的,靠加班加点赶出来的结案率,一则数据的真实性已经偏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长此以往,轻则导致数据失真上级决策失误,重则让同级法院、各个法官之间陷入恶性竞争甚至虚假结案。
二是疲于应付结案任务的法官,在身心健康受到辩让蚂影响、个人考核利益密切挂钩和案件审判质量之间,会作出如何的选择呢?会不会出现为了结案,该查明的事实不查明、该开庭的案件不予开庭、该正常受理的案件直接裁定驳回不予受理呢?
看到那些拄着双拐打着石膏腰疼站着开庭、拔下吊瓶直接就回单位去加班、手术之后不遵医嘱赶紧报到上班的法官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是为了工作,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身体健康。感动之余,又有几人深思过,他们为何这么拼命的加班呢?他们加班要完成的工作,是出于不合理的考核要求,还是真正的使命感使然呢?
很多当事人、律师抱怨法官态度不好、处事潦草、工作应付,可能想不到的是,他们面对处理案件的法官,可能是因为结案数太少,正在面临着纪律处分的恐惧;可能是已经连续工作了半个月没有休班,晚上做梦都会做起来在写判决;可能家里的孩子或是老人正在生病住院,自己牵肠挂肚却没有时间去陪护等等。如此的状态下,能要求他们和蔼可亲、耐心细致的处理案件吗?
综上,法官的长期加班,不仅对他们,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上文中的那份判决,大家猜,是不是出自某位法官的加班之作呢?)事实证明,历经了司法改革数年之后的理顺和稳定,法院还是陷入了案多法官少的境地,各地法院疲于加班应付,已经说明了问题。是不是该考虑增加员额法官数量了?
F. 周春梅同志获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她是如何获得这一称号的
周春梅是一个非常公平正直的法官,她面对案件从来不夹杂私心,能够给予每个案子一个公平的判决,所以获得了“全国模范法官”称号。
《中国法官法》第三十条法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1、在审理案件中秉公执法,成绩显著的;2、总结审判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审判工作有指导作用的;
3、对审判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4、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损失,事迹突出的;
5、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事迹突出的;6、提出司法建议被采纳或者开展法制宣传、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效果显著的;
7、保护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有显著成绩的;8、有其他功绩的。
她面对案件从来不夹杂私心,能够给予每个案子一个公平的判决。
而就是这样一个好法官,却遭到恶人的报复,并且被刺身亡,这是令很多人都感到痛惜的事情。
但是,国家不会让好人痛心。恶人终将得到惩罚,周春梅法官也得到了应得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