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❶ 太上老君为什么又叫做道德天尊
什么鬼?一大篇大篇 老子创立道家思想 他本身随道而去 万不曾想后世会有个道教版 道德天尊 就因为道德经呗权 哪有那么多琐碎的东西 道德经本就分为道经与德经 一讲何为道 是为世界观 二为如何实践道 是为方法论 大道至简 何必那么繁琐
❷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谁的地位最高衣服的颜色代表什么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
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肉体。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道德天尊
道教的创始人,也称:老子、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骑为青牛。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灵宝天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元始天尊〕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灵宝天尊〕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❸ 太上老君到底等不等于道德天尊
史典记载
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教奉为教祖。
据《史记》载,老子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秦汉之际,黄老道德家推崇黄帝老子为先王圣哲,与儒家之尧舜周孔相仿。汉初关于老子的传言不一,司马迁作《史记》已不能确指。此后因黄老道的渲染,老子日渐神化,东汉楚王英、桓帝都曾仿佛教法式祀老子。
延熹八年(165),边韶作《老子铭》说 :“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因为有这种社会传言作背景,五斗米道经书《老子想尔注》乃称“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南北朝(420~589)时 ,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则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传七部经教体系中,道德天尊所说洞神部经是《三皇经》,老君所说《道德经》是太玄部首经。唐太宗时焚禁《三皇经》,以《道德经》代之。高宗、玄宗又先后为老子加封尊号,推为宗室远祖,并建太清宫专奉老子,仪规同于朝廷,而实为宗室祖庙,太上老君遂最终确定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东汉以后,老子化身故事很多,宋元时道士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集成其说。
《云笈七签》云,“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故曰:吾生于无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长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出虚,出入杳冥。观混沌之未判,视清浊之未分,步宇宙之旷野,历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❹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徒弟都有那些呢 详细点
据<老子化胡经>,<太上老君开天经>.有尹喜,天竺各城主(被点化),释加,太初,太始,伏羲等. 有不少,很多记不得了,自己看下吧.
❺ 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是什么关系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是一个人
❻ 道德天尊和太上老君是一个人吗
按照《封神演义》和阐教十二金仙来说
鸿钧老祖三位徒弟:
太上老君:太清仙境大圣道德天尊。创立人教
元始天尊:玉清圣境大罗元始天尊。创立阐教
通天教主:上清真境大圣灵宝天尊。创立截教
这三位也就是我们通常在道教圣地如江西三清山、四川青城山等道教圣地均有三清殿供奉此三位神仙。
而所谓的阐教十二金仙均为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分别为:
广成子 其弟子:殷虹、
赤精子 其弟子:殷郊
玉鼎真人 其弟子:杨戬
太乙真人 其弟子:哪吒
黄龙真人 其弟子:不详
文殊广法天尊 其弟子:金吒
普贤真人 其弟子:木吒
慈航道人 其弟子:不详
灵宝大法师 其弟子:不详
惧留孙 其弟子:土行孙
道行天尊 其弟子:不详
道德真君:其弟子:杨任、黄天化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
元始天尊门下的文殊广法天尊成了佛教文殊菩萨 其坐骑为青毛狮子
慈航道人成了观音菩萨 其坐骑为金毛吼
普贤真人成了普贤菩萨 其坐骑为白象
均来源于《封神演义》中破了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阵,降服通天教主的徒弟后。元始天尊赐给他们作为坐骑的
而佛教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王菩萨 为佛教四大菩萨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 其中三人均师承元始天尊门下。
所以: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为鸿钧老祖的徒弟,互为师兄弟
而 玉清道德真君是元始天尊的徒弟 是太上老君的师侄 两个不是同一人。
本身这些道教传说和历史就是有冲突的
按照历史书的记载 我们后世认为春秋时期的老子 李聃为太上老君
但是在《封神演义》中 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西方接引道人 准提道人和阐教十二金仙共破了通天教主的诛仙阵。
这两位“太上老君”前后可是相差了几百年的。如果我们尊崇历史书上的后世的李聃为太上老君,那他怎么可能在几百年前去兴周灭纣。所以从严格的历史上说有些传说本身就是靠不住的。
❼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分别是谁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分别是:盘古、玉晨道君和太上老君。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被世人称之为道教的三清,是道教中三位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们的总称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指的是道教所尊崇的玉清、上清和太清的三清境界,也值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其中元始天尊代表的是自然之气。
自然之气宇宙和大地万物之前,在道教中即使天地全部被毁灭元始天尊也会毫发无伤,所以元始天尊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
(7)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扩展阅读: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棍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
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 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
此时,还只有有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 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
道教三清灵宝天尊: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
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肉体。
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老君骑牛法相,简称老君。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
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
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无有有无之祖,大道化身。
居于在三十三天之上,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开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国道教的演变史中,一直担任着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
❽ 太上老君的形象是怎样的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吗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太上为道之祖,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者,万物之所尊,在圣为众圣之尊,在真为万真之先,在地为万国帝王之师,在法界为无上法王,在教为万教之祖。
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变,谁能识真?"老子是老君爷的第十八次世化身。著有震古烁今的万经之王《道德经》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
一气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虚无。谁将周礼东传孔,谁入函关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万亿镇玄都。
❾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
元始天尊是太上老君的师弟。
元始天尊是道教公认的鼻祖,是“三清”之一,又名“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说通俗一点他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道教说他在混沌未开之时便已经存在,后来用天道教化众生,所以被称为“元始天尊”。
在三清观中,坐在中间的是元始天尊,而太上老君则坐在一旁。在《封神演义》里太上老君是大师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是师弟。
其实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本来是“三清”中地位最低的,但是后世认为道教为老子所创,故而其地位应该提升,尤其是李唐王朝时期,太上老君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往后太上老君便成了元始天尊的大师兄了。
(9)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扩展阅读:
元始天尊的法宝:
元始天尊作为诞生于天地之初的三清最高神之一,其神秘尊贵不言而喻。在封神榜中,元始天尊实力高强,当属众仙之首。他与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共同拜于鸿钧座下,在鸿钧分宝时,得到众多珍贵法宝的元始天尊更是如虎添翼,强大的实力为神明之首。
1、诸天庆云,是开天辟地盘古心中浩然正气化成的,在盘古身化世界万物后,被鸿钧道祖收为防身,后又赠与元始天尊。诸天庆云威力巨大,催动法宝,诸邪辟易、万法不沾。无视任何宝物奇兵的攻击,免疫一切神通法术的伤害,其防御力仅次于混沌钟与玲珑宝塔。
2、混沌珠,是鸿蒙本源所化的宝物,其内蕴含了三千大道的法则,相传其内部蕴含一方鸿蒙世界。它与开天神斧、创世青莲以及造化玉蝶并成为四大混沌至宝。盘古幡,元始天尊法宝中威能最为强大的法宝,是元始天尊证道至宝。
❿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什么在西游记里那么懦弱无能
老子春秋时下界转世为人教化世人又带同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帮助多宝(内也就是容后来的如来)创立小乘佛教,为了分大乘接引之气数估计用尽手段可能如来的功力也大半来自于他、而封神之战是在商周,所以要实力排名要重新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