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瑞士自由立法

瑞士自由立法

发布时间: 2021-02-10 04:29:56

『壹』 为什么瑞士的法律很多,但是人们都很自由

从一方面简单来说,法律完备且被大多数人尊重(认真遵守执行),大多数人就会感到自由。

『贰』 瑞士联邦宪法的经济

第二十九条联邦关税的征收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进口税:
1.对国家工农业所必需的原料征收尽可能低的税;
2.对生活必需品也同样处理;
3.对奢侈品征收最高关税。
除非有重大障碍,否则同外国签订贸易条约时也要遵守这些原则。
二、出口税应尽量减轻。
三、关税立法应包括有利于保证边境和市场贸易的规定。
遇有特殊情形,联邦可临时采取非常措施,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第三十条关税的收入属于联邦。
第三十一条
(一)保障联邦全部领土上的商业与工业自由,宪法及有关法律另有限制规定者除外。
各州关于商业与工业活动的条例以及与此有关的税收条例继续有效。但是,这些条例不得违反商业与工业自由的原则,除非联邦宪法另有规定。各州的专利权仍予保留。
第三十一条
(二〉在宪法规定的权限内,联邦可采取能够增加公民一般福利和带来经济安全的措施。
联邦在维护国民经济普遍利益的同时,可以制订关于商业和工业活动的条例,并可采取有利于某些经济部门或行业的措施。联邦应尊重商业和工业自由的原则,但第三十一条〈三〉另有规定者除外。
联邦出于普遍利益的正当理由,有权在必要时为下述目的制订违背商业与工业自由原则的条例:
一、为维护其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经济部门或行业,并发挥在这些部门或行业开展独立活动的人员的专业特长;
二、为维持足够的农业人口,保证农业生产力,并巩固农村土地所有制;
三、为保护其经济受到威胁的地区;
四、为扭转卡特尔或类似集团造成的经济上或社会上的有害影响;
五、为维护国家经济而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在出现严重饥荒而经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加以补救时,保证全国物资和重要服务的供应。
有关经济部门和行业只有在采取了理所应当的互助合作措施之后,才能享受以第一、二两项为基础所制订的条例的保护。
根据第三十一条〈三)第一、二两项所制订的联邦法规,应有利于维护建立在互助基础上的集团的发展。
第三十一条
(三)各州有权通过立法,要求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本人条件合格者才能开办咖啡馆和饭馆,并在此类行业的生存受到过分竞争的威胁时,根据需要限制这些企业的数量。与此有关的法规应充分考虑各种企业对公共福利的重要性。
此外,联邦可在其立法权限内,允许各州就一些勿需联邦出面立法但各州又尚无立法权限的事项制订条例。
第三十一条
(四〉联邦有权制订有关银行体制的法律。该项法律须考虑各州银行的作用和特殊处境。第二十一条(五〉联邦可采取措施保证经济行情平衡发展,特别是预防和消除失业与涨价现象。为此联邦应与各州及经济界进行合作。
如有需要,联邦可在采取与货币、信贷、公共财政和对外经济关系有关的措施时违背商业和工业自由的原则。联邦可强制企业建立危机储备金,该项储备金可享受免税待遇。储备金到期后,企业可按照法律规定的目标自由决定如何使用。
联邦、各州和市镇可根据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制订各自的预算。为了保持经济形势的平衡,联邦可采取临时措施,征收额外联邦税赋,或者实行减税。
征收额外税所得资金应予严格控制,其期限根据经济形势需要而确定。联邦直接税将随后个别偿还,间接税则用于补贴免税或用于开创就业机会。
联邦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应予注意。
联邦可根据经济政策的要求开展调查。
第三十一条
〈六〉联邦在维护国民经济普遍利益和尊重商业及工业自由原则的同时,应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利益……
在关于非正当竞争的立法规定限度内,消费者组织享有与行业和经济集团同样的权利。
各州应制订简便而迅速的调解程序或司法程序,用于处理由于最终消费者与供给者所签之合同而引起的价值在一定限度内的争端。该限度由联邦委员会确定。
第三十一条
(七)为了防止胡乱定价现象,联邦可以制订条例,对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和组织、特别是卡特尔及类似的公法和私法组织所提供的物资或服务的价格或建议价格实行监督。为达此目的,必要时可使其降价。
第三十二条
(一〉上述第三十一条(二〉、第三十一条(三〉之第二节、第三十一条(四〉和第三十一条(五〉只能通过法律和全民表决同意的法令的形式加以规定。在经济动乱期间发生紧急情况时,则应实施第八十
九条第三节的规定。(注:第八十九条第三节已废止,由第八十九条(二)所取代〉
在制订实施法规时应与各州协商。一般来说,联邦法规的实施由各州负责。
在制订实施法规时应与有关经济组织协商,并可要求它们在执行实施法规方面予以合作。
第三十二条
(二)联邦有权就蒸馏酒精饮料的制造、进口、精馏、销售与征税制订法规。此项法规的目的是减少烧酒的消费,因而减少烧酒的进口与生产。联邦鼓励生产食用水果和利用适于蒸馏的原料来生产食品或饲料。联邦可通过协商赎买手段减少蒸铺设备的数量。
蒸馏酒精饮料的工业化生产可经特许由合作社或其他私人企业经营。授予许可权时应促使企业利用水果种植业、葡萄种植业和甜菜种植业的废料,以及那些只能在蒸馏业得到最合理利用的过剩水果和土豆。
允许现存的家庭蒸馏室及流动蒸馏室利用水果、果皮核、苹果汁、葡萄酒、葡萄皮、酒渣、龙胆根以及其他类似原料从事烧酒的非工业化生产,条件是这些原料完全来自生产者种植所得或是采摘的本国野生植物。如此烧酒系生产者的日常生活或农业生产所必需,可予免税。在本条款通过十五年后如家庭蒸馏室仍然存在,则应申请特许权才能继续生产。特许权可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免费获得。
用蒸馏核果、葡萄酒、葡萄皮、酒渣以及同类原料制造的特种酒应予征税。恒生产者可从本地原料中提取公正的价格。
除特种酒和一定数量的免税家庭消费用酒外,其余的国内所产烧酒应上交联邦,联邦应以公平价格接收。
出口、过境转口产品不予征税。
对各州境内的酒店和零售商征税所得的收益属于各州。各州问及国际间的贸易须经联邦许可,其相应收益应在各州间按其常住人口的比例进行分配。
联邦从酒精饮料征税所得收入的一半须在各州间按其常住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应至少将其所得的百分之十用于防止酣洒和治疗酒精中毒。征税所得的另一半应根据第三十四条(四〉第二节中的第二款加以使用。(注:见暂行条款中的第十五条)
第三十二条
(三)苦艾烈性酒的制造、进口、转运、销售和库存,在联邦境内一概禁止。此项禁令可扩展适用于一切模仿苦艾酒的饮料,而不论其名称如何。但过境转口和供医药用的苦艾酒不在此限。
上述禁令在规定通过两年后生效。联邦立法可依照此项禁令制订必要的条例。
对于其他任何含有苦艾、危害公众的饮料,联邦有权通过法律颁布同样的禁令。
第三十二条
(四〉各州有权根据公共福利的需要,通过法律对经营酒精饮料的旅店业和零售商施加限制。
所谓零售,就非蒸馏酒精饮料而言,是指两公升以下的贸易。
各州可在第三十一条第二节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法律批准二至十公升的非蒸锢酒精饮料的贸易,但此项贸易应缴纳少许费用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
各州对销售非蒸馏酒精饮料者不得征收除许可征税以外的其他特别捐税。
法人应享有与自然人一样的待遇,其所受优惠不应少于自然人。葡萄酒和苹果汁生产者可不经许可并不缴手续费出售自己制造的两公升或两公升以上的产品。
联邦有权制订关于非蒸馏酒精饮料两公升及两公升以上的贸易的法律。此类规定不应含有任何违背商业与工业自由原则的内容。
禁止沿街叫卖或以其他流动方式贩卖酒精饮料。
第三十三条对想从事自由职业者,各州可要求其出示能力凭证。
联邦法律应规定,此等人可取得在联邦全境有效的能力合格证书。(注:见暂行条款第五条〉

『叁』 瑞士,意大利,法国,荷兰。中采用民商分立立法体制的是谁

意大利,荷兰,法国,他们都采取民商分立立法体制,是谁他们才记得我家主要是荷兰这个国家?

『肆』 瑞士联邦宪法的公民权利义务

第四十三条各州的公民均为瑞士公民。凡瑞士公民,在其选举人资格验证无误后,可在其居住地参加所有联邦选举和投票。任何人不得在一州以上地区行使政治权利。居住国内的瑞士人在其居住地享有该州的一切公民权,并因此享有市镇自由民的一切权利。但是,参予市镇自由民和行会财产管理权和纯属自由民内部事务的表决权不在此列,除非各州立法另有规定。
关于州和市镇事务,定居在该州和市镇三个月以后即有投票权。
各州关于定居问题以及关于定居公民在市镇的选举权问题的法律须经联邦核准。
第四十四条关于因出生、婚姻和收养而取得或丧失公民权,以及丧失和恢复瑞士国籍等事项,由联邦加以规定。
瑞士国籍也可通过在某州或某市镇办理入籍而取得。各州可在联邦批准后宣布接受入籍。联邦可确定入籍的最低条件。
入籍者与该州和市镇公民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如州的法律有所规定,入籍者也可参与自由民和行会财产的管理。
第四十五条
〈一)凡瑞士公民均可在本国的任何地方定居。凡瑞士公民一律不得被驱逐出国。
第四十五条
(二)联邦有权加强侨居国外的瑞士人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并支持为此目的而设立的机构。
考虑到侨居国外的瑞士人的特殊情况,联邦可制订关于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行使政治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的条例以及关于援助事项的条例。在通过这些条例前应征询各州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在瑞士定居的人,一般在涉及民法事务方面要服从居住地的司法和立法管辖。
为执行此原则并防止对公民双重征税,得由联邦法律作出必要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由联邦法律确定定居与寄居的区别,并制订关于寄居瑞士人的政治权利与民事权利的规则。
第四十八条寄居者需要援助时,其所寄居的州应予援助,费用由原居住地所在州负责。
如果与前居住地所在州或原籍州发生争执,可由联邦处理解决。

『伍』 瑞士政体

《瑞士政体》

国家元首:

联邦委员会主席为瑞士的国家元首,由7名联邦委员每年轮任,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一般由上年副主席升任。

宪法:

瑞士先后有过三部宪法。第一部宪法制订于1789年,第二部宪法产生于1815年8月,其正式名称为“瑞士二十二州联邦条约”。上述两部宪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很不完善。瑞士现行的联邦宪法是1848年9月12日由联邦“参政会”通过的,1874年曾进行过一次全面修改,在军事与法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1891年又将“公民倡议权”列入宪法,1947年补充了保护经济的宪法条款。1967年,联邦议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决定对宪法再次进行全面修改。翌年,成立了以前外交部长瓦伦为首的、由40名专家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近年来,议会虽曾一再提及此事,但新宪法草案至今仍未提交议会讨论。
现行瑞士联邦宪法规定瑞士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各州为“主权州”,是独立的政治实体。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和州旗。在联邦宪法范围内,各个州可制定本州的宪法,但联邦的全国性立法对各州均有效。各州宪法均需服从联邦宪法,联邦有权监督执行。
联邦立法范围:国际条约、战争与和平、对外关系、海关、武器管理、货币、邮电和舆论工具(广播、电视和报刊等)、铁路、航空、水运、原子能、国防(州参与执行)、度量衡、汽车和脚踏车、民法与商法刑法、户籍登记、养老与孤寡保险、失业保险、动物保护、人与自然的保护等。
联邦与州共同立法范围:鼓励建房、领土整治、修筑小路、公路与桥梁、水力开发利用、狩猎和渔业、酒精专卖、疾病与事故保险、工商业、防治传染病、外籍人入境与居留、外国人入籍、农业、捐税、公立学校、自然与风景保护等。
州立法范围:宗教、警察(联邦警察除外)、社会救济、堤坝和森林的治安保卫。
市镇是最低的政治实体。州有关市镇的立法中规定,市镇在管理本地的公立学校、公共救济、水电与煤气的供应、道路、桥梁、地方警察、公共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方面均享有主权。

联邦议会:

瑞士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CONSEIL NATIONAL)由具有同等权力的联邦院和国民院组成,是联邦的立法机构。
联邦院由46名议员组成,宪法规定每个州选派2名议员,每个半州选派l名议员,与各州人口的多少无关。他们在议会中代表各州的利益。联邦院议员产生的办法和任期各州不尽一致。大多数由直接选举产生,纳沙泰尔州则由州议会选举。格拉鲁斯、格劳宾登和下瓦尔登三州每三年改选一次;其他州则每四年改选一次。联邦官员(联邦委员除外)可被选为联邦院议员。
宪法规定,国民院由200名议员组成,议员的数额根据各州人口按比例确定,每州组成一个选区。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大体每3万人可选一名,居民不足此数的州也有权至少选出一名议员。每届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但联邦院议员和联邦官员不得兼任国民院议员。选举时间通常是在议会任期届满那一年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国民院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但选举方式各州不完全一样。有些州(乌里、上瓦尔登、下瓦尔登、内阿本策尔、外阿本策尔和格劳宾登)实行“多数选举制”,即某个党的选票如超过规定的比例数,则该党可占有分配给该州的全部国民院议席。其他州则基本实行“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各党所获选票数来分配议席。
议会两院分别选举本院的议长和副议长各1人,任期1年,不得连任。一般都推选副议长轮换任议长,再选出新的副议长。
议会两院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即三月、六月、十月和十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分别同时召开会议,历时三周。如有四分之一的议员或5个州提出要求,或联邦委员会提议,可召开临时特别会议。两院均需绝对多数议员与会,方可有效地审理提案。议会的会议向公众开放,设有记者席和听众席,外交使团人员可出席旁听。瑞士和外国的新闻机构大都在联邦大厦派有常驻记者。
联邦议会每季会议前,联邦委员会(全体或部分)都要同联邦议会各议会党团主席一起,就当前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协调立场。议会讨论的问题一般由联邦委员会和议会的各个常设委员会或专门委员会提出,通常是两院议长商定由两院之一先行审议,然后将审议结果交另一院讨论,遇有分歧则各自重新审议,再分别通过。
如其中一院最终否决,则议案无效。若两院达成一致意见,而在规定的三个月内没有被对此提出异议而发起的公民投票所否决,法律或决定则开始生效。议会固然行使通过或否决法令和政策的权力,但无最终决定权,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可能被公民投票所否决。
议会两院在国民院议长主持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联席会议。根据需要,选举联邦委员、联邦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联邦办公厅主任和副主任;任命联邦法院、联邦保险法院和高等军事法院的组成人员;审议法案(立法)、制定联邦预算,通过决算、行使特赦权和审理联邦机构权限争执;议会有权宣布战争或媾和,战时可选举一名将军任总司令,统帅全军。但全面或部分修改宪法、通过与宪法有关的法令,以及签订有效期在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等重大问题,两院通过后尚需交付全国公民投票表决。议员有权向联邦政府提出个人倡议、质询、请愿、紧急提案等,政府必须作出书面或口头答复。
联邦两院选举产生各自的常设委员会,任期4年。
国民院的常设委员会有:财政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请愿书和州宪法审查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研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公共卫生和环保委员会、交通与运输委员会、社会保险委员会、能源委员会和建设小组。
联邦院的常设委员会有:州宪法监督和选举委员会、财政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请愿书委员会、外贸委员会、酒精(专卖)委员会、交通与运输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科研委员会。
此外,议会还可为处理某些特定问题而临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专门委员会。议会的一切事务一般都预先经过上述常设委员会或专门委员会讨论,然后再交两院全体会议分别进行实质性辩论,并做出决定。议会休会期间,由两院的常设委员会或专门委员会审议法案,但无权做出决定。议会秘书长受两院议长委托,负责处理议会日常事务。
瑞士联邦议会从两院议长到一般议员都不是专职人员。他们平时从事各自的职业,开会期间按会期长短给予津贴,如因议会工作影响其收入,则可另外得到损失补贴。国民院议员的补贴由联邦政府支付,联邦院议员的补贴由各州负责。议员的补贴按物价上涨指数自动调节。在议会开会期间,议员享有“豁免权”。
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两院拥有5个议席的政党,方可组成一个独立的议会党团,不足此数的可与其他政党联合组成一个议会党团。1995年10月大选后组成了以下8个议会党团(括号内系各议会党团在两院的议席数):社会党(62)、激进民主党(61)、基督教民主党(49)、中间民主联盟(38)、绿党(11)、自由联盟(9)、瑞士社会党(5)、独立联盟和人民福音党(5)。

联邦委员会:

宪法规定,联邦委员会(CONSEIL FEDERAL)即联邦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在议会监督下,负责联邦内外安全、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中立;保护联邦在国外的权益,负责对外关系;在议会两院享有谘询权,对议会审议的议案和议会常设委员会准备提出的议案均可提出建议;向议会提出法律草案或法令、年度预算和决算案、作国内外形势报告,并提出工作建议;保证各州宪法的实施和领土安全;审查各州制定的法律和法令以及各州间或各州同外国签订的条约,监督各州有关部门的工作;领导和协调联邦各部的工作;战时对军队发布动员令。
联邦委员会具体管辖范围包括外交、国防、财政、金融、货币、司法警察、海关、铁路、邮电、能源、环境保护、卫生、领土规划、全国性公共工程、疾病和事故保险、养老与孤寡保险、劳动和失业保险、保护租房者和消费者、监督物价等。此外,苏黎世联邦高等工学院和洛桑联邦高等工学院、职业教育、外籍人在瑞士的居留与就业、瑞士在国外侨民的管理也由联邦负责。
联邦委员会共7名委员,由联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议会再从7名联邦委员中选出联邦委员会主席(即联邦主席)和副主席各1名。7名联邦委员协商决定分任联邦7个部的部长,并按照其当选为联邦委员的时间顺序轮流担任联邦主席,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期满后经议会冬季会议进行形式上的选举,由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升任,并另选新的副主席。
联邦委员会的7名委员分任7个部的部长,实行集体领导。7名联邦委员还分别交叉担任另一个部的部长代表,当某一联邦委员因故(如生病成外出访问)不能主持该部工作时,则由部长代表出面代其履行职务。
联邦委员若在任期内因故辞职,则应由该委员所属政党先提出继任的候选人,并与其他执政党协商,取得各方同意后再经议会两院进行形式上的选举认可。7名联邦委员分管的部门一旦协商确定后,在本届任期内一般都较稳定,即使在换届时变动也不频繁。若出现中途辞职而使某部部长职位暂时空缺,在补选新的联邦委员前,当选时间较早的联邦委员有权优先选任这一空缺的部长职务,虽仍需议会选举确认,但仅仅是履行法律手续。
联邦主席对外代表国家,派遣驻外使节和从事诸如接受国书等外交礼仪方面的活动,对内则负责主持联邦委员会会议,但无裁决权。瑞士联邦主席的职权极其有限,既没有一个国家元首的权限,也没有一个政府首脑的权限,只是履行一些代表性的职责。瑞士真正的国家元首是由7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这个整体。联邦主席一般不出国访问。如有必要,也只是以其所任部长的身份出现。外国国家元首到瑞士进行国事访问时,则由7名联邦委员集体出面接待。
联邦委员会7名委员相互协调,实行集体领导,委员的权力是平等的。联邦政府每周举行一次例会,集体讨论决定其职权之内的重要事情。每个联邦委员虽分别担任某个部的部长,但无权对本部的重大问题单独做出决定,而必须通过联邦委员会指定的三人小组研究,再交联邦委员会讨论,经多数(至少4名委员)同意方能生效。
联邦委员会现设有外经、经济政策、财政、外交、军事、科研问题、农业、交通运输、领土整治、能源、联邦与各州任务分配、舆论工具和地区政策等13个三人组。三人小组的成员均系联邦委员,每小组设主席1人。每个联邦委员分别参加与本部有关的3—9个小组的工作。
按照宪法规定,瑞士议会选举7名联邦委员时任何一个州均不得同时有两名联邦委员(关于联邦委员所属州的含义,过去一直以出生地论,1987年改为以本人从事职业和政治话动的所在地为准),因为它必须考虑整个联邦委员会的组成在语言、宗教信仰、地区和政治倾向等诸方面予以平衡。从地区上看,自1848年以来,通常都有1名联邦委员来自瑞士最大的三个州(苏黎世、伯尔尼和沃州),而较小的州数十年内也不一定能有一人出任联邦委员。瑞士现今7名联邦委员分别来自激进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社会党和中间民主党联盟四大主要党派。
瑞士联邦委员的职位很稳定,只要本人不自动离职或所属政党不要求其辞职,就可连续任职直到法定退休年龄。联邦议会有权否决联邦委员会的某项措施或法案,但不存在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弹劾政府的问题,也没有迫使某个联邦委员辞职的可能性。联邦委员会也从未提出过辞职,但它也无权解散议会。即使某个联邦委员在任期内因故辞职而改选他人,政府的政策也不会随之改变,其下属也不会受诛连。政府的人事相当稳定,许多重要职务由专家多年连任。
在联邦7个部中,仅外交和经济两部各有1名相当于常务副部长的国务秘书。联邦7个部分别是:
联邦外交部 机构设置:外交部长、外交国务秘书兼政治司司长、办公厅、国务秘书处、政治司、瑞士驻国外的外交和领事代表机构、国际法司、发展和合作司
联邦内政部 机构设置:联邦内政部长、办公厅、联邦男女平等办公室、联邦文化局、国家水文和地质局、联邦档案局、瑞士气象局、联邦卫生局、联邦统计局、联邦社会保险局、联邦科研局、联邦科教局、联邦军事保险局、联邦科技领导小组(直属联邦委员会)
联邦司法警察部 机构设置:联邦司法警察部长、办公厅、联邦司法局、联邦警察局、联邦外国人员事务局、联邦检查署、联邦私人保险局、联邦土地规划局、联邦测量局、难民事务所、联邦知识产权研究所、法律调解研究所
联邦国防、民防和体育部 机构设置:联邦国防、民防和体育部部长、办公厅、联邦测绘局、最高军事法院、体育局、民防局、总参谋部、陆军部、空军部、装备部
联邦财政部 机构设置:联邦财政部长、办公厅、联邦财政事务管理局、联邦人事局、联邦保险事务管理局、联邦税务局、海关总署、联邦酒类管理局、联邦信息局、联邦建筑和后勤服务局、银行委员会、联邦财务监督局、两院财政委员会秘书处
联邦国民经济部 机构设置:联邦国民经济部部长、经济国务秘书兼经济总局局长、办公厅、物价监督局、经济总局、劳动司、经济促进司、世界贸易司、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司、一体化办公室(与外交部共设)、特别任务处、联邦农业局、政策指导司、经营和特别服务司、生产总司、直接支付和农业结构总司、研究培训及咨询总司(下设:阿旺诗联邦种马场、联邦畜产品研究所、联邦农业生态和培植研究所、联邦奶业研究所、联邦水果葡萄种植及园艺研究所、联邦植物培植研究所、联邦农业经济和技术研究所)、联邦兽医局(下设:动物健康司、肉类卫生及屠宰业司、动物保护司、国际交往司、病毒性疾病和防疫研究所)、联邦职业培训和技术局、联邦国家经济供给局、联邦住房局、竞争委员会
联邦交通、邮电和能源部 机构设置:联邦交通、邮电和能源部部长、办公厅、联邦交通局、联邦民航局、联邦水利经济局、联邦能源局、联邦公路局、联邦通讯局、联邦环境森林和风景局

政 党:

瑞士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大小政党共有 30多个,主要有社会党(在德语区则称社会民主党)、激进民主党(简称激进党,在德语区则称自由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简称基民党)、中间民主联盟(在德语区则称瑞士人民党)、绿党、民主自由联盟(又称自由党)、独立者联盟、瑞士劳动党等。现今,前四大政党在议会中占据70%以上的席位,即:在200名国民议员中分别占57、44、34、31个席位;在46名联邦院议员中分别占5、17、15、7个席位。从1959年起,均由这四个政党联合执政。在由7人组成的联邦政府中,激进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社会党各有2名联邦委员,中间民主党联盟有1名联邦委员。瑞士政局多年来一直相当稳定,因反对党均势单力薄,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有利于保持其政策的连续性。
社会团体:
工会联合会
瑞士农民联合会
瑞士工商联合会
瑞士妇女组织
瑞士青年组织联合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直接民主:

瑞士实行着一套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就是以“公民表决”和“人民倡议”为表现形式的直接民主。这是瑞士政体除联邦制之外的又一特征,即瑞士公民通过对国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一些重大事情行使表决权和倡议权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早在1874年,这种直接民主就被载入了联邦宪法。
(1)公民表决,亦称公民投票。此议案由政府或议会提出。根据联邦宪法规定,凡全面或部分修改宪法和通过与宪法有关的法令,以及签订有效期在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都需经全国公民投票,由公民和各州的双重多数通过方能生效。
(2)人民倡议。此议案由人民提出,即政党、团体或公民如要求修宪,在联邦宪法中增加新的条款,或提出新的宪法文本,可发起全国性的人民倡议。从倡议发起之日开始,18个月内若征得10万人签名,则可向联邦办公厅递交人民倡议,联邦政府有义务受理提案,并在一年之内提交议会,议会决定后,或按原提案或同时提出对案,交付全国公民表决,需经选民和各州双重多数同意后才能通过。
若对联邦法令或议会决议有异议,在90天之内组织到5万人签名,或8个州联名,即可要求举行公民表决。瑞士修改宪法,正酝酿提高人民倡议的法定签名人数。
联邦宪法还规定,在战争期间,联邦政府有全权,所有法令可不经公民表决。和平时期,如遇紧急情况,联邦政府也可以紧急法令为名,不交付公民表决。但这类法令有效期仅一年。一年后如被公民投票表决否定,法令则不再有效。通常情况下,联邦范围内每年要举行4次公民投票。

『陆』 瑞士立法禁止活煮龙虾,“人道烹饪”是人类应有之义,还是滥情

滥情

『柒』 为什么瑞士人希望国家允许老年自由死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下面是相关资料

瑞士是一个人口704万(二战期间为400多万),土地面积41284平方千米的中欧小国。但是在二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仍然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道:“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 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

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小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限制法国,反法同盟通过了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声明,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瑞士的中立和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的出版物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也都是德国人。因此,它们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瑞士人口中64%属于德意志民族)。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与这种反动的种族主义鼓噪相呼应,在瑞士德语区出现了亲纳粹社团,其中以“国民阵线”以及“瑞士国社党人”两个极右组织势力较强。得到希特勒政权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对瑞士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威胁着瑞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外,德国还威胁要切断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当二战已经迫在眉睫时,瑞士议会于1939年8月30日通过决议,重申它将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希望能帮助到你,请采纳哈,不懂可以再追问

『捌』 瑞士的法律是怎样的

瑞士可被描述为一个多党联邦议会民主共和体,其中瑞士联邦委员会是最高政府机构。 行政权由政府和联邦行政机构行使,而不集中由任何个人掌管。联邦立法权被授予政府和联邦议会两院——瑞士的联邦院和国民院。司法独立于行政和立法。

宪法的任何修改均需要经过公民投票,而法律的任何修改可以要求公民投票。公民可以通过行使复决权而质疑由联邦议会表决通过的任何法律,以及通过行使立法动议权而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改。

瑞士联邦委员会是由7名委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主管联邦行政机构,作为联合内阁和集体领导运作。联邦委员会委员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

联邦主席和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由联邦议会从联邦委员会委员中选出,任期1年,两个任期同时计算。

自1848年以来,瑞士行政机构从未同时更换过,因而保持了长期的延续性。

瑞士设有一个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该法院的职能是审理对州法院的判决或联邦行政机构的行政裁决的上诉。

在瑞士的26个州中,各州均有自己的宪法、行政机构、议会、法院,而且在本州的立法决策上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立法权被赋予联邦议会和联邦委员会。但几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法案不是由议会议员而是由联邦委员会提出的。

每一项新法案必须经联邦议会两院辩论和批准。立法程序主要包括提出立法动议、拟订草案、审议、表决和生效。

经联邦委员会拟订的所有成文法草案连同官方报告均在联邦公报上公布。经联邦议会审议后,所有法案均再次在联邦公报上公布。从此次公布之日起的100日内,为进行公民投票而征集50,000人的签名。如果没有人要求投票复决,或公众投票接受新法案,该法案就被收进《联邦官方法律汇编》出版。在新成文法生效后,如有必要,其文本将与现行成文法整合,并补充进《联邦系统法律汇编》。联邦委员会和其他联邦主管机构的联邦法规也通过《联邦官方法律汇编》和《联邦系统法律汇编》出版。当然,联邦宪法的所有修订案也是如此。大多数州立法也遵循类似程序
关于知识产权(IP)的执行,瑞士常驻代表团于2003年8月12日以第IP/N/1/CHE/2号通知书对世界贸易组织通告了州民事法律程序法典和州刑事法律程序法典。该通知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63.2条的规定做出。

在关于州民事法律程序法典的通知中,其载明:“瑞士的各州和半州(共26个)拥有民事法律程序法典,对法律救济和执行措施程序进行了规定。在知识产权领域,每个州都根据民法规定的程序指定了相应的一审法院。”

在关于州刑事法律程序法典的通知中,其载明:“各州负有对犯罪进行起诉的责任。每个州或半州均需拥有一部根据瑞士刑法典(第365条)和联邦刑事法律程序法(第247 ff条)制定的刑事法律程序法典。26个州的刑事法律程序法典均包含涉及临时措施的条款。”

望采纳。

『玖』 瑞士的民主制度模式以及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运行

这个国家不但没有位高权重的领导人,甚至也没有职业性的政治家。联邦议会的议员都是“兼职议员”,换言之,除了每年召开四次为期三周的议会会议之外,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本职工作——公司经理、工程师、律师或教师。从事政治性的活动只能带来很少的收入,生活来源仍然依靠本职工作。尽管这样的安排在今天也遭遇了很多质疑,但瑞士人依然支持这种制度,因为它能使“官员”更贴近民众,而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讨论国事,也更有利于集思广益。 们早上坐车上班或是周末外出旅行时,很可能会偶遇“国家领导人”——联邦委员。由七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其主席便是瑞士的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七人逐年轮换,但每任主席不享有任何特权,仍旧只负责本部门的公务。在公开场合,他们没有安全人员护卫,任何人都可以上前与之谈话。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瑞士某一年的国家元首是谁,但这种非个性化的执政风格却使瑞士的政治形势始终平静、波澜不惊。 这个国家不但没有位高权重的领导人,甚至也没有职业性的政治家。联邦议会的议员都是“兼职议员”,换言之,除了每年召开四次为期三周的议会会议之外,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本职工作——公司经理、工程师、律师或教师。从事政治性的活动只能带来很少的收入,生活来源仍然依靠本职工作。尽管这样的安排在今天也遭遇了很多质疑,但瑞士人依然支持这种制度,因为它能使“官员”更贴近民众,而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讨论国事,也更有利于集思广益。 “民主权利为所有国民所享有”,世界各国的法律可能都会有此规定,但选民真正在几乎所有政治领域都可直接发言、而非通过代表发出声音的民主,可能惟有瑞士最为完善。瑞士民众参与权利之广泛,在发达国家中似乎也罕有其匹。 无论是国防这样的国家大事、环保这样的社会事务、还是动物屠宰方式这样的道德问题,只要能收集10万个公民签名,便可就相关立法提请全国投票。一项法律在正式公布100天之内,如能收集5万个公民签名,便可对之提出挑战。公民可以直接挑战议会或政府做出的决定,但即便是政府的政策受挫,也不会引发政治危机。上层与民间的互动早已根植于瑞士民主的精神之中,成为一种惯常性的程序,不会因为人事更替而波动,也不会受政党交接的冲击。 然而民主时而也会影响政治效率,一项公众建议经过复杂的投票程序最终成为法律,其间可能需要多达5年的时间。一个极端性的例子是妇女选举权法,1959年议会通过的该项法律,在随后进行的全民公决中,为纯由男性组成的选民所否决,由此导致瑞士妇女直到1971年才拥有选举权。但直接民主的支持者仍然认为,这种体制可以促使政府在通过法律或决定时更加考虑民众的反应,并促使普通人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 民主也存在于瑞士社会的基层。市镇构成了瑞士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在总共26个州中,有大约2900个市镇。市镇管理机构通过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每个瑞士公民都首先是市镇的一员,而任何外国人如果要申请入籍,首先必须向他所居住的市镇提出请求。市镇首先行使自己的自治权利,然后才是执行州或联邦的法令。市镇居民也可以组织集会,就重要的社区问题投票做出决定。 直接民主带来的长久政治稳定、高质量的教育、面向全球市场的经济和高科技创新,为瑞士维持了良好的经济竞争力。2006-2007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将瑞士、芬兰和瑞典列为世界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瑞士经济并不依靠大规模的制造业,而是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技术的工人精工细作,以专业化的产品占领世界市场。其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在世界上也居于前列。 一个三分之二的国土为森林、湖泊、冰川和岩石覆盖、资源禀赋极度缺乏的国家,如何建立享誉世界的产业?一个国民说着不同语言、文化习惯各异的国家,如何维持内部团结?一个历史上处在四周强国环绕、纷争不息环境中的国家,如何保持长久的中立与和平?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瑞士驻华大使丹特·马提内利(DanteMar-tinelli),请他讲述瑞士的“处世之道”。

『拾』 瑞士有个州立法规定:植物是和动物一样有感觉的,能感知痛苦,所以不能伤害植物。

这节课,刘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鹰之重生》,里面提到鹰其实可以活到70岁,内但是当鹰活到容40岁时,要做一个困难而重要的决定,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重生的过程。
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不得飞翔。鹰首先用它的喙去敲打岩石,使喙完全脱落,等待新的喙再长出来。喙长出来后,鹰会用喙把趾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等待新的趾甲再长出来。最后,鹰会把羽毛一根根地拔掉。五个月以后,它便可以飞翔。重新度过30年。
如果鹰不拔掉羽毛、指甲和喙,鹰就只能活40年,为了再活30年,它必须要完成蜕变。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放下旧的包袱,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和与再生的决心。

热点内容
项目部法律顾问职责 发布:2025-07-04 23:38:44 浏览:396
司法处罚法条 发布:2025-07-04 23:38:33 浏览:551
上海政法学院法学经济法 发布:2025-07-04 23:38:29 浏览:849
民事诉讼法上诉期 发布:2025-07-04 23:27:25 浏览:438
科三的法规 发布:2025-07-04 23:26:46 浏览:927
劳动法停产放假规定 发布:2025-07-04 23:19:32 浏览:945
安徽文得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04 23:16:22 浏览:700
博道德经 发布:2025-07-04 23:14:08 浏览:264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发布:2025-07-04 23:14:05 浏览:398
八岁民法 发布:2025-07-04 23:14:05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