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民法
① 不满8周岁纯获利行为有效吗
不满8周岁纯获利行为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因此,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行为是无效的,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独立进行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交易或合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接受赠与、领取奖金等。这样的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防止他们因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而遭受经济损失或其他不利影响。
纯获利行为的法律效力:
1、纯获利行为定义:指未成年人不满8周岁时单方面无偿获得财产的法律行为;
2、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纯获利行为是有效的;
3、保护机制:此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确保他们可以无条件接受赠与等利益;
4、监护人角色: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责任管理未成年人因纯获利行为所得的财产;
5、法律行为限制: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的除纯获利行为之外的其他法律行为通常是无效的,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或代理。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其独立进行的纯获利行为被视为无效,这是为了确保他们在法定代理人的保护下,避免因判断不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不利后果,从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② 民法典孩子8岁可以变更抚养权吗
法律分析:孩子已满8周岁的,不是一个法定变更抚养权的理由,必须有正当理由才可以更改。孩子已满8周岁,并且孩子愿意和另一方生活,父母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协商不成的,只能由法院进行判决,孩子已满8周岁,并且愿意和另一方生活,同时另一方有抚养能力,法院应当变更抚养关系,将抚养权变更为另一方。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第五十七条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③ 法律有规定超市不可卖东西给八岁儿童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第二十条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里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意义、性质以及后果的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针对这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活动。也就是说,超市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的情况下,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烟花爆竹等商品,导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的,超市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④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改为8岁了吗
《民法典》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十周岁改为了八岁。也就是说,现在但凡满八岁的未成年人。当他实施一个民事行为的时候是无效的。怎么样才有效呢?就要看他的法定代理人是否进行他的行为追认。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改为8岁了吗?
《民法典》总则篇延续了民法总则的规定,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起始时间由10周岁调整为8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据此,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且,其实施的超出其年龄、智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不必然导致无效,而是属于效力待定,如果事后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则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总则中关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再规定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意味着,对于完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这与此前传统还是有细微变化。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综上所述,《民法典》已经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从十周岁调到了八周岁,也就是说,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就已经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要他进行了民事行为,他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就要看他的法定代理人是否进行追认,如果追认他的行为就是有效的,如果不追认,他的行为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