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救了你

法治救了你

发布时间: 2021-02-10 08:13:53

A. 法治格言警句10句

1、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专罗曼·罗兰(法)《属哥拉·布勒尼翁》

2、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8、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9、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B. 如果不是法治社会救了你,你早都死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法治社会不允许杀人

C. 关于法治安全的歌谣,只要四句

如今安全事故多,

电话号码要记牢,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如需报警110。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3)法治救了你扩展阅读: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D. 关于法治的名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5、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7、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8、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
9、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13、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14、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15、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16、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17、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18、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22、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
2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
28、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29、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
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30、有损害即有赔偿。
31、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
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3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5、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E. 法治征文450字左右作文

法在我心中 当第一缕晨曦映照在大地上,当第一颗繁星闪烁在夜空中,大自然的法则无时无刻不支配着穹苍。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社会的法则也无处不在地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从原始的氏族规则,到文明社会的法律,“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大众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立和谐,不是华章中的时髦,不是媒体的点缀,它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谐的建立,靠你、靠我、靠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心中有法,行为遵法,自然和谐。“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若反其道而行之,背离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和谐可言。列车失去轨道,只能导致灾难;河水离开河床,只能造成泛滥。君不见,餐桌上染红染绿的食品,吃得人“花花肠子”,劣质装修害得小儿也惨遭白血病。这些人眼中,哪有什么国家的法,简直无异于谋财害命;君不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动干戈。这些人眼中,又哪有法的影踪。连几千年前古人都懂得的仁义礼信,当代人是否需要重新温习? 法为大事,它关系到安邦定国;法又是细微如丝,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细枝末节。只有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时候,才知道《环境保护法》的中肯;只有遭到变质食物危害的时候,才知道《食品卫生法》的真谛。守法从每一个人始,守法 从每一细节始。唯此,个人的守法就变 为大众的守法,小和谐就能汇聚成大和谐。 同时,事物总有两面性,执法的公正和执法的艺术也是构建和谐的另一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法规能对弱势群体再多一些的体恤,我们的执法力度再实在一些,而不是敷衍塞责、互相推委,那么,警察、119官兵就不会再为讨回工钱而不惜高空跳楼的民工紧急施救了;如果“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理念在我们的法规中再得到切实的贯彻,黑心老板还敢对劳工恣意欺辱?今年全国“一把手”大接访活动,把多少“千钧一发”化为“千恩万谢”,把多少积怨变成对政府的感激便是明证;如果在执法中多一些人性化,对群众多一些感情,复杂的问题也可能变得简单。有人说:法不容情,其实有些地方法和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即使是罪犯,从砍头到枪毙到价格不菲的行刑车,正是体现了执法的人性化。人民内部更是如此,在接访的日子里我们的干警主动接近群众,消民怨、帮民困、解民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化解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矛盾,社会就增加一份和谐。 遵法守法是建立和谐的基础,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的保障。二者不可偏废,二者的结合就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体现。 法在我心中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
┏ (^ω^)=☞

F. 法治伴我成长 作文

法制伴我成长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将怎样从一只没有长满羽毛的小鸟逐渐变成一群准备高飞的雄鹰呢? 因为在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与我们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必须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只有我们懂得了法律,才不会误入歧途,如果不懂法,将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几年前,一个仅有七八岁的小男孩被他爸爸的两个好朋友骗到山坡上,原来那两个人早已染上了毒品,在无可救药的情况下,他们想利用这个小男孩得到一笔金钱来吸毒,于是他们就向小男孩的家里打电话,叫家里拿钱来赎回儿子,但是,小男孩的父母还没赶到,他们就用绳子活生生地勒死了一个无辜的生命。当小男孩的父母和警察赶到现场时,小孩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只见小男孩的两手深深地抓在泥土里,并且带有鲜血的指甲都向上翻了起来,绳子还紧紧地勒在他的脖子上,看到这种残忍的情景,他的母亲晕了过去。由此,许多家长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如此遭遇。虽然这两个人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但是他们这种恶劣的行为,却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他们犯下的错误,警示了我们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朋友,并且告诉了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做一位社会的好公民。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认真学法,改掉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被利益所驱动去尝试本来不可以做的事情,让我们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我们要同法律做朋友,与犯罪作斗争,让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材之材吧!

G. 铁子法制社会救了你啥意思

铁子一般是是关系好的朋友。东北人喜欢这么说。意思是说法律社会救了他,要不然不一定要出什么事情。

H. 关于法治内容

第十三章法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一、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第一,社会是法律的基础。

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

社会是法律的基础。如果相反,以法律为社会的基础,那么,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已经被这一社会生活条件及物质生产本身宣判无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恒不变的东西。

第二,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法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调整手段主要有三种:即法律、道德和宗教。

当然,法律不是万能的。

首先,在某些社会关系领域,法律的控制不是唯一的手段,或者说不是最佳的手段。

其次,我们还应当看到:徒善不足以为 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所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号召民众守法,更重要的还在于教育民众用法。只有人人都善于使用法律,法律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法与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可能自发地实现,有关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需要一系列方针和措施来体现,其具体要求也 必须通过有效手段来实施和保障。

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和保障。

首先,和谐社会的原则精神与基本目标和要求不仅涉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且还关系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们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通过法律来体现,以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

其次,由于涉及上述复杂关系,和谐社会的原则、目标和要求在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甚至破坏,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总之,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法也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法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 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第二,法通过确认并保障正义标准的实现,协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法可以为诚信友爱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四,法为激发主体的活力创造制度条件

热点内容
劳动法停产放假规定 发布:2025-07-04 23:19:32 浏览:945
安徽文得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04 23:16:22 浏览:700
博道德经 发布:2025-07-04 23:14:08 浏览:264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发布:2025-07-04 23:14:05 浏览:398
八岁民法 发布:2025-07-04 23:14:05 浏览:943
行政法律关系视频案例 发布:2025-07-04 23:08:33 浏览:452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理解 发布:2025-07-04 23:07:28 浏览:492
刑法第七部224条69800 发布:2025-07-04 23:01:12 浏览:402
网络道德与文明 发布:2025-07-04 23:00:12 浏览:415
70年代的教育行政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5-07-04 22:58:45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