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观念毒

道德观念毒

发布时间: 2021-11-25 03:34:24

㈠ 我老家有个九十岁的老人他眼光非常毒辣,他说人根本就没有好坏之分,所谓的道德修养不过是自欺欺人自我掩

人格境界决定眼光。君子和小人的修养不同还是要承认,自己不承认有什么用,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要别人来评价的。。。

㈡ 关于禁毒的知识。

1、接受毒品基本知复识和禁毒法律法制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不进歌舞厅,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㈢ 社会上目前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道德是做人的心理底线。法律是做人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一种自我约束。法律是带有强制性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愿意讲道德的民族。从古代一直讲到现在。事实证明,只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下,社会的道德水准才是最高的。如果做不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道德就是空谈,就是说假话。道德就会成为一种欺骗的道具。

第三,对外开放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门打开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而人,从而腐蚀和毒害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西方敌对势力会利用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如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等,也会对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㈣ 关于道德的看法.

道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道德高尚的人是多么令人景仰啊!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吧。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国城乡未成年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当代未成年人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广大未成年人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少年时期是长身体时期,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帅”(司马光语),思想道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导,关系到他们将来成为什么人,走什么路,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要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按照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打牢道德基础。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愿。亿万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而仅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提高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养成自制力,防止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抵制色情、暴力、赌博、毒品等丑恶现象的诱惑,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避免危害。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仅仅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市场竞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自立于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家庭幸福了,社会才安定和谐。
全团带队是共青团的责任,服务青少年是共青团的职能。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要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和社会各方面踊跃参与,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影响和号召广大未成年人的响亮主题,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品牌。
当我遇到你

㈤ 道德缺失带来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世纪之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人类正饱受干预自然而带来的各种苦果: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导致各种怪病不断涌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滥用化学物品……造成森林、绿(湿)地大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被破坏,许多生物物种正在灭绝;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候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另一方面,随着拜金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沦丧,人们精神世界日渐空虚,吸毒、暴力犯罪、艾滋病……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身心正饱受着痛苦的煎熬;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大,强权政治、种族歧视、民族纠纷、武装冲突……各种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人类自相残杀的惨剧愈演愈烈。人们呼唤着理解、同情和爱心,向往着和平、健康和安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修养道德的东方文化,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老子热”,《道德经》风靡全球。
老子的《道德经》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
学习《道德经》的好处:
一、它是中国文化瑰宝,学习它有主与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
二、它是善人的哲学,学习它可以纯洁我们思想,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三、它的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全面,学习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为人处世能力。

㈥ 急求那句什么“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么,是什么节目里面的,急求!

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出处:

出自中内央十二套以前的容一个节目,叫做《道德观察》!

(6)道德观念毒扩展阅读:

《道德观察》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主打节目之一,每天于21:39 CCTV-12播出,每集20分钟。为了给观众搭建一个展示个性观点、探讨道德观念的平台,突出体现栏目的“观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栏目组以普通人、公众人物、具争议性人物为对象,讲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观众的现身说法,还有嘉宾的平民视角参与,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针引线,节目流畅而又有节奏。

㈦ 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吗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道德取得统治地位。但是还存在着剥削阶级道德残余,存在着公与私、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或多或少地使不良道德反映到青少年的头脑中,形成道德品质不良。学生道德品质不良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我国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是在某种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学生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分析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与心理因素将有助于教育上来取预防与矫正的措施。

一、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客观原因。

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家庭环境的不良往往是造成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某少管所对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不检点的家庭占27.5%,不廉洁的家庭占26%,不健全的家庭占30%,不和睦的家庭占70%。因此,可以说犯罪和家庭环境就像人和影子一样密不可分。

社会上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侵蚀: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不仅自己作案而且常常使用欺骗的手段诱使教唆少数青少年学生作坏事,使他们心灵受毒害,从而沾染上不良的品德和恶习;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坏书、坏故事、坏风俗,以及残存的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意识观点,也可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从外边飞进来的“苍蝇”、“蚊子”对于缺乏分析能力的学生如果没有及时的指导也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教育观点上的错误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提供条件。

二、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主观原因

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就可能被强烈的个人欲望、要求所驱使,结果就可能会发生不考虑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学生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的学生可能使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而不合理的个人欲望却驱使学生做出某些粗野、消极、利己的事情。

不良行为的习惯作用:从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表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不良行为在开始时常常是偶然发生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便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习惯。错误道德观念的影响:“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这些腐朽甚至反动的道德观念,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产生不道德行为。

三、矫正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方法消除学生对教师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要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是真心善意的,教师应当怀着深厚的爱心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同时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善意。

教师可明确地告诉学生“一旦从头做起,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从而激励犯错误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不但缺乏自尊心,而且也缺乏集体荣誉感,因此,他们对教师的批评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主要是他们经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应当更多地采取赞许、表扬、奖励、或给予信任性的委托,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利用严格要求,组织舆论和奖惩分明的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所谓严格要求就是提出的要求要切实可行,一经决定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在执行中作出对每个人的评价,这样可使学生明确地体会到什么是正确和高尚的行为,知道应该怎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所谓组织舆论就是通过教室墙报、板报、讨论会、小评论、演讲、文艺节目等提醒、督促学生形成是非观念。所谓奖惩分明就是有奖有惩,奖,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惩,使学生受震动,感情上产生自疚。奖惩分明不仅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是非感的一种手段。

经验证明,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必须防微杜渐,从细微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终会使学生改正不良品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㈧ 道德观念是什么

积极向上的心理,积极进步,关爱家人和友人,以善为美!

㈨ 封建毒害就是道德毒害吗

对,可以这么理解,一般是和领导活政治有不同的看法时,就被认定为是受了封建毒害,但是我认为,这种乱扣帽子的行为本身,就是封建毒害的行为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热点内容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题库 发布:2025-05-26 11:48:49 浏览:875
经济法课程思政示范 发布:2025-05-26 11:48:14 浏览:191
香港结婚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6 11:18:55 浏览:832
涉及法律知识的文学作品 发布:2025-05-26 11:09:35 浏览:461
医院法律顾问服务方案 发布:2025-05-26 11:07:26 浏览:231
司法思想汇报 发布:2025-05-26 11:06:37 浏览:286
新婚姻法房产继承人 发布:2025-05-26 11:00:03 浏览:7
再审新证据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6 10:45:19 浏览:934
美国的法学 发布:2025-05-26 10:45:13 浏览:90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发布:2025-05-26 10:36:00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