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书法学校
❶ 哪所大学有书法系
鲁迅美术学院
经过70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现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464181平方米。
学院现有11个系: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摄影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和一个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设有21个专业及方向:中国画、书法、版画、水彩、油画、雕塑、摄影、影视摄影、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美术史论、文化传播与管理。大连校区还设有16个专业工作室: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装饰艺术品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商业摄影、陶瓷艺术、二维设计、三维设计,UI界面设计、动漫产品系列开发设计、网页互动设计、虚拟现实及游戏设计。学院各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各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专业设置:中国画专业、书法专业。
学制: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同等学历硕士二年。
现有教师总数:25人。
现有学生总数:238人。本科生197人,研究生:41人。 ■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 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强化书法的学科意义,丰富中国画教学的内涵,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9月增设书法专业,立足培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的高级人才。2003年始,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实行岗位择聘、教授会指导、主任导师负责制度。 专业结构:注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专业技法与专业理论和书画艺术的和谐互动、有机结合。
主要专业课程:真、行、草、隶、篆刻、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技法理论等(具体课程内容设置详见教学简介部分〈中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主要课程设置一览表〉)。 学制: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同等学历硕士二年。
现有教师总数:9人。
现任领导:主任:赵宝平(兼教学主持)、副主任:范景怡(行政主持兼支部书记)。
书法专业名誉教授:杨仁恺
教授会人员组成:赵宝平、姜澄清、章祖安、徐 炽、刘小晴、李连仲。教学简介:
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中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主要课程设置一览表专业基础课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篆刻。专业理论课书法史、印学史、古代书论导读、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画鉴定、书法题跋、书法技法理论、画家书法研究等。专业文化课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古文学学概论、艺术文献学、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等。绘画必修课白描、速写、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山水小品、水墨人物等。文化共同课鲁迅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开设的共同课注:硕士研究生课程根据不同的选题研究方向,专题设置。
任课教师:赵宝平 教授:书法创作、画家书法艺术、楷书、水墨山水。
姜澄清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美学、诗词选讲、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章祖安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批评、行书、隶书。
徐 炽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史、楷书、行书。
刘小晴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技法理论、楷书、行书。
李连仲 教授:书法创作、水墨人物画、书画题拔、草书。
周文英 教授:古代汉语。
马新宇 讲师:在读博士 书法创作、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古代中国书法史、文献学。
牛 子 讲师:书法创作、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篆刻现有研究方向: 1、笔墨造型研究导师:赵宝平、张 晖
2、水墨人物画研究导师:李连仲、晏 阳
3、大型人物主题画创作研究导师:许 勇
4、工笔人物画研究导师:王义胜
5、山水画语汇研究导师:韩敬伟
6、花鸟画研究导师:刘东瀛、李 巍
7、书法创作研究导师:徐 炽兰亭书法学院书法学 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书法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文化、新闻出版等相关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篆书、隶书、楷书、篆刻、行草、古代汉语、中国书法史、创作实践和毕业论文、书画鉴定概论。
三、就业方向
(1) 能够胜任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书法和相关艺术素养、从事书法和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教师;
(2) 能够在各类文化部门、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服务,具有书法和相关艺术素养及专业能力的工作者;
(3) 能够面向社会、自主择业,在各种社会艺术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书法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
❷ 才知道朋友跟着水墨画家林曦在网上学书法,自己也心动了,大家说说林曦教课怎么样
你好,本人现在是林曦线上直播课程的学生,最开始是比较担心的,毕竟是线上学习,总担心教的不认真,不就白花钱了嘛。事实上,到现在每节课学习比想象的要态度负责认真,林曦她很细心,备课都很充足,讲解得很细致很透彻,也是真正的直播课程,我还觉得比上学老师要严厉的多呢,不上课的时候觉得跟朋友一样,人很好,你可以关注一下。另外作业也会有助教老师抽查认真审阅,是个满分老师。
❸ 书法艺术生可以报考那些大学
可以考
中国美院
书法系是以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攻专业方向的教学单位,是国内高等院校最先成立的书法系。书法系教学主要目标:培育具备文史和造型基础素质、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书法鉴赏能力的专门人才。该系规划有三个专业方向:书法篆刻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目前还设立的有:书法篆刻创作、书法理论与教育。
现有在校学生117人,其中本科生103人,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8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
主要课程: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古玺、汉印、流派印,古文字学,古代汉语,中国画书法史、印学史,金石学,历代书论,历代印论等。
现任系主任:祝遂之;副主任:沈浩
中央美院的中国画系有书法工作室
书法工作室承担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的教学主持工作,以立足书法,带动篆刻与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作为本工作室的专业主张。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支点,重新审视与解悟民族传统,努力发掘书、画、印三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的独特性,提高艺术审美观念与实践能力作为本工作室的主导思路。
注重相关的人文理念与艺术修养,把握传统艺术精神,借鉴当代艺术新观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多样化的创作风格是本工作室的教学原则。
通过研修书、画、印史论、古文字学、诗词题跋与现代形式构成等课题,培养具有较高人格素质与创作能力,致力于发展当代书、画、印创作的艺术人才。
书法工作室主要课程有:书法基本技能训练,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中国画基础、中国画写生、古典印章的研究与临摹、篆刻创作、平面构成、古文字学基础、诗词题跋等。
现任工作室主任为王镛教授。
天津美院的中国画系书法专业
简介
通过对一定的文史、国画、哲学、古文字学、字画鉴定、美学等方面知识的深入全面的学习、研究,培养对中国书法具有全新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能力的人才。
鲁迅美院的中国画系也有书法专业
专业基础课 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篆刻。
专业理论课 书法史、印学史、古代书论导读、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画鉴定、书法题跋、书法技法理论、画家书法研究等。
专业文化课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古文学学概论、艺术文献学、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等。
绘画必修课 白描、速写、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山水小品、水墨人物等。
文化共同课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开设的共同课
任课教师:
赵宝平 教授:书法创作、画家书法艺术、楷书、水墨山水。
姜澄清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美学、诗词选讲、中国古代哲学概论。
章祖安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批评、行书、隶书。
徐 炽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史、楷书、行书。
刘小晴 教授:书法创作、书法技法理论、楷书、行书。
李连仲 教授:书法创作、水墨人物画、书画题拔、草书。
周文英 教授:古代汉语。
马新宇 讲师:在读博士 书法创作、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古代中国书法史、文献学。
牛 子 讲师:书法创作、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篆刻。
❹ 培养青少年学习水墨书画有什么作用
国画:
1、接触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身心和修养都有很大好处。让我们终身受益。
2、国画讲究的是意境,讲究内涵,讲究真,善,美的表现。培养气质,陶冶情操。
3、国画和其他画种不一样,如素描油画可以随时修改;国画则落笔成形,不可更改。所以可以锻炼判断能力。培养“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4、学习国画需要耐心。所以可以让我们静下来。
5、国画中的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形象,不同于摄影。摄影和油画等基本上是现实形象的直接呈现。国画形象是表现性的形象,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是经过概括了的提炼的形象。是现实的升华和内心的表达。所以,学习国画会让我们学会一种更高的艺术的思维方式。
6、学习国画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最重要的是,国画注重的是神似,国外的油画注重的是形似.国画神韵最重要,这样可以锻炼眼力,而且画国画多数要站起来画,不容易近视,同时练习了臂力和耐力.
书法:
1、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2、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3 、培养耐力和自信心。
4、 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5、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6、练好字,有面子气质。
学好毛笔书法,不仅让你拥有一手让人羡慕的漂亮字体,更丰富了你的国学修养,沿袭了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充实内在修养。在博大精深的书画文化里,有非常多的智慧和知识等待你认识和发扬。
❺ 学书法和国画哪个快
书法中国人对汉字都比较熟习国画要一定的美术基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有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王铎、柳公权、 苏轼、于博、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等。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
书法是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日本、韩国等书法艺术也很流行。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已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已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
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中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另外,有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以及源于中华汉字书法派生的日本书道。
学习方法
描摹
执笔姿式: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
常用方法: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临写
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临写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许多爱好书法的人迟迟未能迈入书法圣殿的大门,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临写方法。 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五千年来的书法家无数,他们虽然留下了相当多的书法佳作,但是却没有留下写字的科学方法,例如为什么临写的像?为什么临写的不像?来自大连的小学教师刘向东提出了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撰写了《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从而解决了汉字临写的根本难题。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汉字的临写,也适合于世界上一切文字的临写。《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背临
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创作
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书写出来的新作品。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的一中画。
造型特征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国画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类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 、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构图方法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其他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的。
1、水平线构图法
就是将所有形象在水平线上展开。这种构图给人以庄重、严肃之感,易造成单调的感觉,但能给人平静、稳定以及开阔、宽广之感。这构图法与幼儿绘画表现特点一样,因而比较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审美习惯。构图时要注意形象的疏密变化和大小变化。
2、倾斜构图法
就是将主要形象置于一条斜线附近,使画面充满变化和动感。此种构图适宜表现体育运动、舞蹈、游戏等题材。
3、“s”线构图法
此种构图属传统构图。它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这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成出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构图时,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后摭挡、相互响应、协调统一。
4、自由式构图法
自由式构图法如同中国画里运用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自由而灵活,丰富且有变化。构图时,要体现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要避免形象之间的距离相等。
5、叠层式构图法
形象层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之分,大小之别。在视野上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互有穿插和对比。
画作形式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条幅
成一长条形的字画成为条幅,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无论书法或国画,可以设计为一个条幅或四个甚至多个条幅。常见的有春夏秋冬条幅。各绘四季花鸟或山水,四幅为一组。至于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成,亦可分裱为条幅,颇为美观。
横批
也称横幅,长条形,横着作画装裱而成,可独立悬挂房间。
小品
所谓小品,就是指体积较细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较细墙壁或房间,十分精致。
镜框
将字画用木框或金属装框,上压玻璃或胶片,就成为压镜。现代胶片有不反光及体轻的优点。至于不反光的玻璃,不会影响人对画面的欣赏,所以很受欢迎。
卷轴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扇面
将折扇或圆扇的扇面上题字写画取来装裱,可成压镜。由于圆形或扇形的形式美丽,所以有人将画面剪成扇形才作画,然后装裱,别具风格。
册页
将字画装订成册,称为册页。近代有文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成本,以供人即席挥毫。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长卷
将画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多是横看。而画面连续不断,较册页逐张出现不同。
斗方
将小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成为斗方。可压镜,可平裱。
屏风
单一幅可摆与桌上者为镜屏,用框镶座,立于八仙桌上,是传统装饰之一。至于屏风,有单幅或摺幅,可配字画,坐立地屏风之用。
❻ 请问丹阳有画水墨画及书法好的老师
楼上回答得很好国画老师可找马黎,杨潮.杨荣皋,刘震州,李大觉,陶伯安,徐俊,蒋丹等,书法老师可找余康宁,王云翔,庞玉萍,殷农,邹伟辅,吴文俊等,[]
❼ 今年全国有多少学校艺术类考书法或者国画(水墨画)的不包括彩画和素描。都什么时间考 在哪考
我是考书法的,很多啊,我们还培训了,时间还没通知,大概3\4月份,你是什么省的,没通知吗
❽ 考中国画专业的院校
以下是中国美术学院的简单介绍,这个学校差不多是最好的了.
中国画系历史上集聚了现当代最有艺术成就的一批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齐白石、黄宾虹、王雪涛、郭味渠等曾受聘任教,尤其是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四大教授,更是中国画系学术品格和艺术高峰的象征。他们在人物、山水、花鸟画方面的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无疑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以及美术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画系坚持立足传统、紧跟时代、吞吐古今、涉猎中外、鼓励独创的教学方针,抓住从传统到现代、从生活到艺术、从基本功到创造性这三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和“临摹、写生、创作紧密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热爱祖国,以学养、才识、人格、创造为一体的能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中国画专门人才。
中国画系的教学以中国画的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践为本,传统课的核心是创造性地领悟中国意象美学的内涵;写生课的核心以体验中国艺术的创造精神为基础;创作课的核心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立足时代,开拓中国人文美学的新境界。
本科生以一二年级教学为基础课程学习,学习掌握传统绘画技法,体悟传统美学精神。课程设置:素描、线描写生、山水临摹、花鸟临摹、白描临摹书法、水墨构成、社会实践等。
三年级分别进入水墨人物画、工笔人物画、 山水画、花鸟画四个专业方向学习(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巩固、提高基础能力,正确掌握、理解专业绘画技法语言,加深对传统美学精神的认识。
四年级进入工作室,在工作室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
现任系主任为田黎明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唐勇力教授,副主任为胡伟教授。
中国画系四年级学生开始选择专业工作室,实行个人申报、工作室录取的双向选择原则。
中国画系已成立书法工作室,近期将成立写意人物画、工笔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材料与表现等工作室(材料与表现工作室面向研究生和研修生授课)。工作室教学以巩固、完善、 提高基础性综合技法语言为切入点,探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 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注重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其才能。
书法工作室
书法工作室承担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的教学主持工作,以立足书法,带动篆刻与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作为本工作室的专业主张。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支点,重新审视与解悟民族传统,努力发掘书、画、印三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的独特性,提高艺术审美观念与实践能力作为本工作室的主导思路。
注重相关的人文理念与艺术修养,把握传统艺术精神,借鉴当代艺术新观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多样化的创作风格是本工作室的教学原则。
通过研修书、画、印史论、古文字学、诗词题跋与现代形式构成等课题,培养具有较高人格素质与创作能力,致力于发展当代书、画、印创作的艺术人才。
书法工作室主要课程有:书法基本技能训练,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中国画基础、中国画写生、古典印章的研究与临摹、篆刻创作、平面构成、古文字学基础、诗词题跋等。
现任工作室主任为王镛教授。
❾ 水墨画家林曦如何看待孩子学习软笔书法和水墨画,是不是只要孩子练习就一定能练出来
林夕画室,我们这边也有也有很多孩子在那学习画画和书法。但是能不能练出来是你想要孩子练出什么样的一个程度?这个不一定,我觉得勤奋一定能出结果,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有天赋在家勤奋,那一定没问题。但是我觉得学医学没有什么坏处,孩子能多掌握一门技术一门技巧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❿ 高考书法艺术生,是怎么考的
书法属于艺术类,一般是包括在美术里面,也有单独考的。有的学校招收,有的不招收,但招收的都包含在艺术学院里面,书法艺术生一般招收的是毛笔书法,似乎没有招收硬笔书法的,考试内容有书法、篆刻、古汉语三门。对于书法,最主要的是楷书、篆书、行书。隶书的可变性较大。对楷书来说,最好是欧阳洵、褚遂良一路的,比如:《九成宫碑》和《雁塔圣教序》《倪宽赞》等碑帖,篆书一般以清篆为主,如邓石如、吴襄之的艺术风格,作为基础性要求,对于秦篆如李斯的峄山刻石也会有所考察,根据考试者各人的情况选择;行书以“二王”一路风格为重,基本上是《兰亭序》、《圣教序》二帖,考生掌握好这两个帖子,一般没有问题。所以要具有一定的对临或背临的能力。对于篆刻,大体上是白文印和朱文印的考察,白文印一般是考汉满白文,朱文一般是圆朱文或者如西泠八家一路风格。对于汉满白文来说,要注意它们雄浑、古朴雕刻艺术风格的塑造,朱文印的线条则要注意它的节奏和丰富性,切勿单薄和浮华。篆刻的刻划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要深入刻划。书法考试用纸通常是半生半熟的四尺宣纸,常用尺寸是四尺竖对开,文字内容一般是二三十个字的唐诗宋词。书法考察的目标主要是用笔和结构,用笔要求笔划厚重、凝练,中锋行笔,还要注意书写的节奏,尽量避免书写习气的出现。结构来说,结构匀称、章法工整,整体感强是基本的要求。篆刻考试的石材统一发给,刻刀印泥等工具则要考生自备。篆刻考试时往往时间比较紧张,应注意调节,考试一般以创作为主,需要掌握印文上石的技术。
艺术类考生进入学校后是不可以向普通类转科的,且书法类考生的毕业去向很不明了,工作也很难找哦。
至于有哪些学校要招收书法类考生,建议你找一本今年你省的招生简章,这个简章目前还没有出来,但出来后会每个考生人手一份的,你可以与高三的同学联系,让他们用完以后送给你,那个上面就有很详细的信息,你可以自加在那个上面找找,看有哪些学校要招收书法类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