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绑架的
㈠ 谈谈对道德绑架的措施
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道德绑架现象
健全社会制度,合理分配资源
加强网络监督力度,适当纠正舆论导向
加强民众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网络文明教育
公民个人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明辨是非
㈡ 道德绑架是什么意思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么都称之为道德绑架的人,等于连这样的道德底线和道德义务都要取消。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
㈢ 对于道德绑架,你有什么看法
我个人觉得,道德这两个字意义深远,每个人都有这不一样的理解和批判,只是站在位置和角度不一样,没必要去指着或拿道德去诋毁她人。
㈣ 对道德绑架的看法
写作思路及要点: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内心所想。
正文: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补充内容:其实不是圣人的标准,圣人也不一定掏钱救助所有有困难的人,应该说用是超乎人类和说话人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
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㈤ 如何应对道德绑架
当你面对道德绑架的时候,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事情你应该做到不屑一顾,这样的话面对他是最好的。
㈥ 如何对待道德绑架100
道德绑架都是强加于别人的行为
㈦ 对你道德绑架的人你怎样对待
我会对她视而不见,打着对我好的幌子,其实就是她自我的想法,不尊重我的意见。
㈧ 对待道德绑架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有感“道德绑架”】
时报副刊8月31日《道德绑架与道德散架》一文 ,对我很有感触,一提绑架二字 ,谁都对这罪恶的贬义词鄙弃、排斥,若把它配在高尚的道德褒义词上实属不妥,因为道德不是硬 性的法律强制,而靠自觉的善举。道德是法律之母 ,就像个健全人内心无形的道德惩 戒法庭,共居的人类社会,谁能脱离德与法的庇佑呢?人在遇险危难时谁都想来人解救,当被别人解救时,一般都会心生感激而怀他日报偿以达心平,如果能报而不报,定会受到良心责备,尤在夜眠不寐时那脱不掉地内心道德法庭,会无情的叩问着良心,受着愧疚、懊悔、不平的煎熬。道德又象基金入伙“救助会”,遇到难处可救急,在为别人好时也是为自己好,这种伦理道德在家庭、亲友、邻里间,都普遍有约定俗成的规范着,你怎能脱离这些“绑架”呢 ?
但作为人性的道德标准,就不能只强调“礼尚往来”的伦理平衡了,而是必须要求“施惠勿念,受恩没忘“的高尚情操,不图报偿的利他利众的科学思想和言行,“助人为乐”主要乐在感到胸襟宽畅、充实、坦荡,常做好事不做坏事,到死也感无愧于心,含笑九泉。人生不都追求快乐和幸福吗,其实能使心情快乐与否,主要还在受人们的赞许与唾骂之间,不顾脸皮的卑劣小人有几?斯宾诺莎的“做善事必有快乐相随”不假,所以“道德绑架”思想应改为“我爱道德、使我快乐”。 天津。86岁卢建申[email protected]
㈨ 对于道德绑架你是怎样看待的
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内般是做了的也少容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绑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舆论具有足以杀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不自愿的捐款和满含委屈的道歉。中国是一个道德社会,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应该说具有西方现代文化理念的人,与传统的道德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确会经常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然而,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如果你适应了,还会去依靠它。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说公众对他或对教师群体进行了道德绑架。在任何时候,教师保护学生的利益,都属于公众正常的期待,也属于相关法规的正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