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而思想道德修养离不开法律为基点来约束。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的知识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法律,修养不是最主要的。如果对你有帮助 请点好评 谢谢 ” ”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考的重点简答题,谢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40.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1.简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和根本途径。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类型?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结合实际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当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2.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什么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简述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论述大学生怎样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7.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7.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历年的简答题、我周六也要考试了、有兴趣交流一下?283670183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重点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适应人生新环境、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专题一:时代新人篇
新的学习理念、确立成才目标、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1.教学内容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专题二:人生与理想篇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化
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学生践行中国精神的主动性。
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价值观自信。
追寻生命的意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选择、理想的确立与实现。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想为现实,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专题三:中国精神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坚定价值观自信。
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紧密结合,突出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化理
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紧密结合,理清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传承弘扬
专题四:核心价值篇
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评价与选择、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讨论相关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践行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如何有效学
想为现实的途径。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讨论相关
如何践行和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2.教学重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的课堂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讨论相
专题六:法治篇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道德的含义及功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如
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品质的锤炼。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对难点内容的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
道德理论概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紧密结合,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
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时代价值,在实践中如何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及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专题五:道德篇
讨论相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
六、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原则、方法、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的课堂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讨论相
理清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自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教学难点
道德的作用与功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道德品质的锤炼。
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紧密结合,理清道德的含义及功能,中华传统
本课程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形成性评价(平
会主义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能够正确的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容及内在联系及其时代意义,增强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