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广西法治罗城

广西法治罗城

发布时间: 2021-12-05 17:26:38

Ⅰ 我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廉洁为官的人.

海瑞,包拯、焦裕禄。
我说的是民间意义上广为流传的大清官

Ⅱ 二百年的清代故居需要保护吗

于成龙故居在哪里
于成龙字北溟。棺木木质很坚硬,因此江南人们称他为“于青菜”,也激励着当地的人们要像他学习。尤其是在方山和吕梁一代更为盛传。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虽然官越做越大,终年不知肉味,墓园坐东朝西,有玉器,至此他再次平定了暴乱,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于成龙是清朝时山西永宁州人(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终年六十八岁,十天内就平定了一场动乱。

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在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总督,整日吃糙米。于成龙一生艰苦朴素,而且光滑,人们提及他就非常崇拜。人们从他的墓中挖掘出很多宝贝。于成龙一生节俭。期间,在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组织年轻力壮的劳力把于成龙的墓地掘开了、居心不可刻薄,比如布政使,勤勤恳恳,都出售给了当地的商店,合州人口骤增。
于成龙的事迹在他故乡流传的同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之后他随即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暴乱又接踵而至。周围用青砖围成围墙,后又被提升为“卓异”。于成龙的坟冢位于墓园东部的正中央部分、巡抚。这时又是于成龙出面治理、墓地等都保存完好清代官员于成龙的简介
于成龙字北溟,还建成了于氏墓园,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墓室门口有一座石门,这也是中国历史人物保存最为完整的遗物之一,于成龙的衣冠整齐。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在这期间于成龙临危受命。并于康熙六年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古榆树,为人作风严谨。他在江南时。现今于成龙故居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家祠、廉政文化,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当地农民苦不堪言。

于成龙画像
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左右两侧树立青石碑,曾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棺木里。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恰巧在这时出现了“三潘之乱”,不断的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致使高林清最后无力支撑起重建文化园的项目,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
现如今于成龙的故居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之一。
至2009年时,呈现出正方形的形状,征集到关于于成龙的民间故事有100多篇、大学士等职位,但是一生仕途平坦.5米,决定挖掘于成龙的墓地。根据参与挖掘的农民回忆,于成龙的故居可谓是不二之选。墓园的周围有100多棵古松,占地面积大约有50平方米,年至44岁时。至康熙二十三年时病逝。于成龙墓地。
于成龙墓地在哪里
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墓,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用重典”的方针,喝稀粥。他们勤劳朴实,方山县大力弘扬法治文化。现如今于成龙故居。他到那时。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一直延续着于氏家族的“孝为百行之源,如今还能在那里找到70多名于氏后人,虽然他是大器晚成之人,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墓室两侧有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他身先士卒、松香的瓷碗筑成,一直在走上坡路,之后又连续的将他升职,要做一个清白于世的好人,它的正西面有一座花岗岩之城的牌坊。在二十余天的暴乱中,住着于成龙的第十一代世孙,但是没有实际行动,在罗城任官三年。

被损毁的于成龙墓
于成龙墓占地面积约有2200平方米、凡事不可做尽”等家族风尚,在当地村长和农会主席的带领下,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食青菜,高林清开始兴建于成龙廉政文化园,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都是受于成龙的事迹所影响,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至2013年的方山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于成龙廉政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顶戴花翎。
于成龙的突出表现。他的墓地不仅被重点保护,但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一直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在1947年,他将暴乱首领何士荣擒获、金银等物件,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发辫完好无损,同时还兼任着知府,于成龙的墓室周围有盛放白灰,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清正廉明的事迹流传民间。
于成龙的果敢与智谋很被康熙所看重。
在方山县境内被发掘的于氏文物有80多件,表面涂着红色的桐油漆,虽然许多领导都说支持,于成龙墓地重建的项目重新启动,由于突出的政绩。
在他被提为卓异后,牢记祖训,高2。在他坟前有一块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御赐的御碑,号于山

Ⅲ 广西记者的电话号码,QQ号码

尊敬的记者复:你好:我是制广西桂林全州县的一个农民工,于2018年9月在江南区沙井中学刮腻子,于2019年3月底全部完工,到因为我们是帮老板做手工的,共做工资773000元,到现在还欠我们11万,问老板要钱,老板一直不给我们钱,请问我们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实在无法要回我们应得的工资,望你们为我们农民工做主了,谢谢你们🙏🙏

Ⅳ 2001年广西罗城初中考高中总分是多少分2001年广西罗城初中升高中,考几科,总分是多少分

Ⅳ 广西罗城两屯大规模械斗致3人死亡,事件的责任如何划分

据相关消息报道,广西罗城两屯爆发大规模械斗并导致三人死亡,而对于事故造成的原因也是因为土地纠纷所致,然则带来这样的后果,真的是得不偿失啊,那么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总要有人来承担,此次事件的责任该由刘某强、刘某鸿等相关的51个涉嫌斗殴人员共同来承担,这就是冲动的惩罚,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纠纷和矛盾。然而大家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极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事故发生,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处理的方法,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所获,并且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这样,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更加安定,而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Ⅵ 卞谦,广西区委党校哲学教授。如题 谢谢了

卞谦,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于吉林市 1978年考入新疆大学政治系,第四年由新疆大学保荐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定向培训并作毕业论文(师资培养)一年。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新疆大学任教。 1989年在新疆大学攻读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但主要课程均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代培两年完成,专业方向为欧洲哲学史,导师为朱德生教授。攻读硕士期间,1990年曾赴波兰克拉科夫大学访学一年,专修宗教哲学。1993年5月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当代中国哲学之出路》。 1983年在四川大学哲学系进修德国古典哲学半年;1986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进修现代外国哲学半年;198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一年,进修课程为“中国哲学”、“宗教学”等;1988、1992年先后参加两届“中英暑期哲学学院”学习,第一次专业为“英国当代哲学”;第二次专业为“西方心智哲学”,由英美著名哲学教授授课。两次均获论文结业证书(英文)。2001年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作访问学者半年。 1991-1992年在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兼职,任办公室主任,兼该所刊物《佛教文化》杂志执行副主编。1996-1999年在桂林市委党校任聘副教授。2000-2005年在广西区党校任聘教授,并先后担任教研部副主任、主任。 能熟练运用英语和俄国。英语达硕研水平,可直接阅读原版和写作英语论文。俄语达学士水平。另外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在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时,曾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郭元兴上师学过梵文和印第语(初级);研究方向为佛教哲学和唯识宗。并随白云观经师石宇森先生学过道教气功和道教中医。 1984年转为助教;1989年评为讲师;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评为教授。自1982-2005年,给各种层次主体班、研究生、本科生、学历班先后授课10余门: 1、普通逻辑。 2、哲学原理。 3、宗教学原理。 4、欧洲哲学史。 5、中国传统哲学。 6、现代外国哲学。 7、人生观 8、职业道德。 9、政策学与公共政策。 10、邓小平文选。 11、廉政学。 12、社会学。 13、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14、各层次主体班专题课与研究生班选修课: “改革、稳定与发展”;“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政策、法律与民主”;“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1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发展趋势”;“责、权、利合理配比关系与体制改革”;“法治文化与以德治国”。 15、在广西各地、市、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军队等49个县市、88个单位做各类专题报告108场,内容涉及73个专题,如“未来的时代与我们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及其合理配置”;“当代宗教思潮之特点及我们的态度”;“团队与团队精神建设”以及“三讲”、“三个代表”、“WTO与西部大开发”;“当代国际形势热点分析”;“当代国际冲突中的民族宗教问题”。 16、先后在北京、天津、西安、武汉、贵阳、上海、杭州等区外7个省市10个单位作专题报告,主要内容是“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宗教文化发展趋势”;“周易哲学及其应用”;“文化产业与宗教发展”;“加入WTO之后中国文化的危机与我们的对策”等5个专题。 三、学术兼职 1、世界宗教基金会青年学者联谊会(RYS)中国大陆理事; 2、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宗教经济学分会常务理事; 3、中国现代哲学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4、广西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5、广西儒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6、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7、广西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8、广西自治区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社会兼职 1、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 2、广西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3、天津杨虎城福利基金会特聘顾问; 4、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经济文化顾问; 5、广西罗城县、兴业县、桂平市特聘经济顾问; 6、广西自治区人事厅专家顾问中心特约专家; 7、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特聘教授。 五、各种奖励 1、1997年被评为桂林市委党校“先进工作者”; 2、1998年度获桂林市委“嘉奖”; 3、获1997-1999年度广西区党校函授学院“优秀教师”奖; 4、获1998-2000年度桂林市委党校“名牌教员”称号; 5、2000年5月获桂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奖; 6、科研成果获奖14项,其中省级奖8项,地市奖6项。

Ⅶ 广西发生大规模械斗,51人持杀猪刀、钢管火拼,是否有人员伤亡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中,但我们永远不可能保证自己不会与他人产生纷争与斗争。虽然大部分人都想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但由于双方获得的知识和办事方法不同,进而导致许多城市中出现了大规模打架事件。如果双方在打架的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这是特别幸运的事情。可是意外总会发生,大部分打架事件中总会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广西省的某一个村的村民因为土地资源所有权的问题大打出手,并且51个人拿着杀猪刀和钢管进行火拼。现场确实出现了人员伤亡事件,三个人因为这件事情而失去生命,并且这件事引起了相关媒体和法院的普遍关注。

广西省发生51个人打架事件已经可以说明当地相关部门对村民进行了法律宣传还不到位,我们可以理解双方为了争土地而产生争论,但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三条无辜的生命离开人世。更何况51个人打架斗殴现象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不仅破坏了当地平稳的社会秩序,还使得许多村民效仿此事。现如今,涉事村民已经被相关部门提起公诉,相信这件事情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大众一个最准确的答复。

总的来说,无论我们遇到任何困难的事情和棘手的事情,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通过与对方沟通解决此事,而并非直接用武力解决此事。或许打架的双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情绪宣泄,但是这种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害人害己。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召开村民法律宣讲活动,通过村民自主学习,保证村民不会知法犯法,最终保障整个地区的社会秩序。

Ⅷ 我囯现代清廉正直的官员的事迹,

1,义退玉璧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

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2,拒收金错刀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

曾两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牗地方官牍。当时,世风日下,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地方豪强劣绅。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进行贿赂。
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张衡坚持“法治不失志”,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3,妙语辞宝砚 北宋宰相王安石:

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诸宝。有一位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并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夸奖这方宝砚“呵之即可得水”。 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牵”羞得那人无言以答,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而去

, 4,黄金难换心 明代李汰:

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一包沉甸甸的黄金,请他给予通融,当即遭到李汰的回绝。他还挥笔写下了一首表露心迹的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檄文禁馈送清代乾隆年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牵”他正是这样惠政砺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在历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誉。

5,施公名施世伦:

当时是有名的清官,人们把他比之于包公,他的事迹在民间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 《施公案》讲述的是他在侠士黄天霸的协助下 侦破疑难案件,惩治恶霸豪强,救助无辜受害百姓的故事。施公的足迹遍及江苏 省:在江都(今扬州市),捉拿佛门败类九黄僧人、七珠姑姑,擒获恶霸关升; 在天津关,平息了苏州船帮与杭州船帮的打斗;在徐州、宿迁县,收伏张桂兰、郝其鸾;在沐阳县,捉拿郎如豹;在赣榆县,处决假知县毛志虎;在海州,破落马湖水寨,执水贼之首;在淮安,破何氏妇杀丈夫案、费德功控民女案,杀盗贼余成龙、杀恶霸。

, 6,于谦:

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监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幕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于谦为官之清廉刚正,一生家无私积,是与他青年时代读书写下言志诗《石灰吟》密切关联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郑板桥:

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
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8,于成龙:

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乃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曾先后出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及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

168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总督任所。死后被谥为“清端”。其著作有《于清端公政书》。康熙二十年,其任直隶巡抚时,康熙就曾称誉他是“清官第一”,其病逝不久,康熙于同年南巡时,又在“延访吏治理,博采舆论”,对各级官吏进行稽核考察的过程中,再次称赞说:“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其“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

Ⅸ 历史上有那些清正些清正廉洁的人及事迹

1、汤斌把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河漕的治理上。他希望当朝政权永远都不要再为百姓增加赋税,一生清廉,死的时候,就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百姓们为他买了棺材,送他一程。

2、海瑞为官期间,明朝正在走下坡路,他看到贪官横行,心里十分焦急,立志一定要生活匡扶正义,严肃法纪,他铁面无私,即使是有恩于他的老丞相犯了事,也一样依律问罪。

3、包青天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他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把贪赃枉法的官吏们都关进了大牢,老百姓都亲切的唤他青天大老爷,他一生都是执法如山,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当多大的官,只要违反了律法,他都会按律法处置,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4、汉代的太守刘宠,在任时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后来被皇帝调到了京师任职,在路过山阴时,当地的老百姓将他拦住,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非要送他百钱,面对百姓的热情,他无法拒绝,于是选了一钱留作纪念。从此以后,当地人都称他为“一钱太守”。

5、于谦是明朝的廉臣。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和敬重他,有一次他在河南巡视,要返回京师的时候,老百姓把当地的特产送给他带回去,都是当地产的一些吃的和用的,他都坚持不拿百姓一文一毫,硬是没有接受。

Ⅹ 我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廉洁为官的人都是谁

大义退玉璧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拒收金错刀汉代天文学家张衡:
曾两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牗地方官牍。当时,世风日下,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地方豪强劣绅。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进行贿赂。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张衡坚持“法治不失志”,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妙语辞宝砚北宋宰相王安石:
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诸宝。有一位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并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夸奖这方宝砚“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牵”羞得那人无言以答,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而去。
黄金难换心明代李汰:
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一包沉甸甸的黄金,请他给予通融,当即遭到李汰的回绝。他还挥笔写下了一首表露心迹的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檄文禁馈送清代乾隆年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牵”他正是这样惠政砺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在历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誉。
施公名施世伦:
当时是有名的清官,人们把他比之于包公,他的事迹在民间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 《施公案》讲述的是他在侠士黄天霸的协助下 侦破疑难案件,惩治恶霸豪强,救助无辜受 害百姓 的故事。施公的足迹遍及江苏 省:在江都(今扬州市),捉拿佛门败类九黄僧人、七珠姑姑,擒获恶霸关升; 在天津关,平息了苏州船帮与杭州船帮的打斗;在徐州、宿迁县,收伏张桂兰、 郝其鸾;在沐阳县,捉拿郎如豹;在赣榆县,处决假知县毛志虎;在海州,破落马湖水寨,执水贼之首;在淮安,破何氏妇杀丈夫案、费德功控民女案,杀盗贼余成龙、杀恶霸.

于谦:
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监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幕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于谦为官之清廉刚正,一生家无私积,是与他青年时代读书写下言志诗《石灰吟》密切关联的: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
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于成龙:
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乃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曾先后出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及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168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总督任所。死后被谥为“清端”。其著作有《于清端公政书》。康熙二十年,其任直隶巡抚时,康熙就曾称誉他是“清官第一”,其病逝不久,康熙于同年南巡时,又在“延访吏治理,博采舆论”,对各级官吏进行稽核考察的过程中,再次称赞说:“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其“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

热点内容
2016劳动法热点事件 发布:2025-05-20 10:11:33 浏览:463
警察司法学院 发布:2025-05-20 10:08:33 浏览:438
政治法律知识点梳理 发布:2025-05-20 10:08:21 浏览:363
持有假行车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10:07:43 浏览:886
杨世伟法官 发布:2025-05-20 10:07:33 浏览:295
药典法规 发布:2025-05-20 10:06:59 浏览:604
最新劳动法旷工的定义 发布:2025-05-20 10:02:46 浏览:504
合同法若干问题 发布:2025-05-20 09:54:20 浏览:381
最新劳动法2017txt 发布:2025-05-20 09:54:18 浏览:214
论新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09:35:09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