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法学动态
Ⅰ 求北京所有有法学的学校
北京有法学专业的学校太多了,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中国政法大学吧。
Ⅱ 北京大学法学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法学院本科生用教材:
一、法学院9字班版本法学绪论(入门课):沈宗灵《法理学》(不常用)
宪法学:许崇德《中国宪法》(不常用),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民法学(1)(总论部分、物权):马俊驹《民法原论》(主要是上册) 民法学(2)(合同法):崔建远《合同法》(修订本)
刑法学(1、2):张明楷《刑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 婚姻与继承法学:杨大文《亲属法》、同系列的《继承法》
中国法制史:叶孝信《中国法制史》(新编本) 知识产权法: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
商法学(1)(商法总论、公司法): 王保树《中国商事法》(同时也是商法学2) 王保树《中国公司法原理》等等(主要是这两种)
外国刑法学: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王保树《经济法原理》
国际法:Akehurst's Morder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二、法学院0字班版本(更新至2004年)1 法学绪论/法理学(高鸿钧、王晨光,许章润老师)
《法学绪论》使用张文显主编的21世纪课程系列,北大/高教版。 但实际上基本不讲教材。许章润老师的《法理学》课有参考书单。 2
比较法总论(高鸿钧老师) 《外国法制史》,由嵘编 《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较法研究》,沈宗灵 3
刑法学(张明楷、黎宏、周光权老师)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黄色封皮的。 4 宪法学(王振民、程洁老师)
许崇德《宪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黄色(灰土黄色封皮) 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田思源老师)
姜明安主编的两本,一本是21世纪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硕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块钱的那本。
两本教材各有特点,似乎教师更推崇后者,因为比较新,收录了很多新法规。 6 民法学(师资众多,不一一列举)
历史上曾经使用过马俊驹老师的《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九五规划教材。 物权、债权、侵权法请往下看。 7 国际公法(李兆杰老师)
无教材,主要看讲义。李兆杰老师的教材据说年内会出版。 8 国际私法(李旺老师) 李旺《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黄色封皮的。
9 国际经济法(车丕照、傅廷中老师)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 物权法(程啸老师)
2001级使用《物权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规划教材。
2002级是程啸老师自编讲义,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编的《物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 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法(傅廷中老师)
王传丽的《国际贸易法》政法大学出版社 12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鸿钧老师)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谷春德主编,
另有凯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为重要参考书,法律出版社。 13 债权法(崔建远、韩世远老师)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远老师的《合同法》(新版是黄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韩世远老师出的《合同法总论》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张广兴先生的《债法总论》老版本。 14 侵权行为法(程啸老师)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修订版)》,政法2003 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Ⅲ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学)比较
这个就看楼主自身的情况了,现在楼主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还没有全身心的进入考研的准备,尚在犹豫徘徊阶段。现在十月份马上就过去了,剩下也就三个月左右的复习准备时间。如果楼主自认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底子还算不错,或者是刚刚经历过司法考试什么的,可以选择考法学硕士,毕竟你前期已经有很好的法学基础在,虽然时间有点短吧,但是拼一把也是有可能上位的。退一步说,如果楼主的法学基础一般的话,这三个月的时间还是报法律硕士吧,因为法律硕士英语应该考英语二,相对于英语一来说要简单很多,众所周知,英语复习在考研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精力,到了现在这个时间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的复习英语,所以英语二会为楼主剩下很多的精力去攻克专业课的学习。其次我建议楼主考法律硕士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学校的法律硕士都是两年制,相对于法学硕士的三年制,早就业,节省时间和金钱。虽然说法学硕士招人少,就业前景好一些。但是法律硕士一个班20几个同学这以后也都是丰富的人脉关系啊,而且基本也是一个导师带三四个学生,跟法学硕士差不多,其实目前法律的就业状况想想也都知道,早一年毕业也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这只是我从个人经验总结的个人看法,仅供楼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你如果想考研的话,现在就不应该再浪费时间了,应该马上下定决心好好准备了。不然等到初始成绩出来后,别的同学都再享受收获的果实的时候,楼主的心里就会感到遗憾的~呵呵呵~~~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勉励和支持!加油哦!祝好运!
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详情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在他们当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7%,在法学院的教师中,有英国访问学者,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法学硕士。教师担当了全国法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税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商务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等重要学术职务。此外,教师中有北京市各级法院的陪审员、兼职律师,还有的教师具有法官的职业经历。
法学院为提高知名度和提高全系教科研水平,除下大力量帮助本系教师进一步深造外,还聘任了一批社会知名人士为法学院的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
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要求其有理想、有信念,自身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作为一名“法律人”,必须具有正义感、具有理性,克制自己的欲念,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精神,因为,作为一名法官,公平之剑就握在你的手中;作为一名律师,维护公平正义就是你的天职。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熟悉、掌握贸易规则是法学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去向非常广,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还可以是各大企业。在世界500强的CEO中,有相当人员是法学学科的专业背景。所以,法学系的学生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舞台上必将充当重要角色。
Ⅳ 北京各大学的法律系的排名情况!!!
北大,人大,清华,政法,中央民族,北师,北交,中农,北林等,基本上每个大学都会有法律专业。
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法学怎样啊
一般吧,不过在北京学法律,你可以去很多法院旁听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也是要到你大二才是可以的啊
Ⅶ 首都师范大学法学怎样
首都师范大学的法学专业比较一般,在首都师范大学的专业当中属于比较弱的,毕竟,首都师范大学的专长并不是法学
Ⅷ 北京的法律系大学有哪些
法律系比较出名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
中国人民大学是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
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对外经贸大学”、“贸大”,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市。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96年2月,被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列为“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四十所高等学校之一。
198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当时主管其的部门“对外经济贸易部”得名。2000年6月,与原中国金融学院合并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资料
网络-中国人民大学
网络-北京大学
网络-中国政法大学
网络-清华大学
网络-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中央财经大学
网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Ⅸ 马耀骥的对首都法学研究的贡献
1991年5月24日,北京市法学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北京市法学会章程,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并选举马耀骥同志为会长。马会长在任期间,有效地组织了首都法学界和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法治”与“人治”等重大学术理论问题,为后来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当“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时,马耀骥当时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参加了全国人大的表决投票,随后留诗曰“法治入宪入党章,人民意志为纲常;消除恶习人治祸,严惩贪腐保安康。治国理政非易事,绕过暗礁破风浪;众志成城齐奋进,实现法治盛世昌”。
马耀骥同志担任北京市法学会会长期间,组织领导法学会的学术研究的主要特色如下:
着力配合二五普法规划的开展与落实,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学研究。
自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经市法学会第二届同仁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二个五年规划,要求从1991年起开始实施。市法学会在马耀骥会长领导下,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教育工程。在市政法委领导下,大力开展普法宣传,以推动北京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当时正是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不久,面对上个世纪90年代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他要求学会各部门和下属研究会,以及《法学杂志》都要把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学术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改善学术研究风气。例如,他结合《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召开首都法学界、司法界和法律界人士参加的对《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的回顾和展望等法学学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信念,振奋马克思主义学风,为首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发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取向。
1993年8月19日至21日。马耀骥会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北京市法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并邀请了中国法学会、市人大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法学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集中研究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会上有十位学者专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问题作了系统发言,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即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前提;各级人大抓紧市场经济立法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当务之急;搞好普法宣传,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观念,实现法律体系的转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该遵循的法律原则等八项有价值的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后来有些已进入了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决策层。
在深入宣传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上下功夫。
马耀骥会长始终把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工作为学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多次召开法学家座谈学术讨论会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当中有关民主与法制思想。例如,1993年11月27日由他主持召开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法理研讨会”。会上有10名法学家作了系统发言,分别论述了毛泽东同志的宪政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军事思想等。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表达对毛泽东同志崇敬之情的基础上,一致表示要在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的同时,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民主与法制的精辟论述,即关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思想、“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法”思想、“监察工作主要是监察干部,包括比较负责的干部”思想、“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靠教育、要靠法制”思想等。马会长还经常运用邓小平理论号召法学家们来提高法学研究的水准和质量。
开展与加强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
马耀骥同志于2002年12月撰写过一篇回忆录,题目是《与首都法制界同仁谈“法治”与“人治”》。文中指出“不清除人治思想就难以实现法治”。在他的回忆中提及:“我在市法学会组织首都法学界和实际工作者研究治国理念始于1995年。那时我们就已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题进行研讨,取得共识,上报简报(通过中国法学会用简报上送中央)。马耀骥同志曾当选为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分别在这几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带领其他同志联名提出“依法治国”的议案。“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大计,引起各方重视。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决定转变党的执政方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治国方略,并于1998年正式写入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坚定地确定“法治”,彻底地摒弃“人治”,这也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随后,马耀骥同志又多次主持召开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深入研究如何落实的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原因,“人治”思想影响着我国社会各方面,仍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人压法,以身试法及法院判决执行难”的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和人治思想影响有关。当然,彻底消除“人治”思想在社会各层的影响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马耀骥同志组织首都法学家研讨该问题,在实行依法治国的条件上,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但又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
也就是说,要适应新的形势,就要改变领导方式,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再是必须转变观念,要从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要求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党政分开的论述。马耀骥同志在其文章中强调指出:“倡法治、废人治”是和治党紧密相联系着的。治党反腐倡廉“靠自律,更靠他律,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吏是治党治国的首要问题。需要制定和实施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治吏法律,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必须做出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努力。马耀骥同志在其文章的结尾表示:“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大大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