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孙豪法学

孙豪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07 04:03:16

『壹』 我国著名的法学家都有谁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史尚宽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的法学家,不仅从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担任了民国时期的"立法委员"、"考选部部长"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余复从事著述",涉猎的领域广泛,几乎包含了法学的大部分领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劳动法等。 2.肖蔚云先生是中国著名法学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留学苏联4年。先后担任香港、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是北京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3.商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4.张释之(生卒年不详),字季,汉南阳郡堵阳(今南阳市方城县)人。西汉廷尉,中国历史上著名法学家。公元前179年,被选为骑郎,后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他处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纵,不偏不倚,敢于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权在内的一切特权,提出了“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5.韩非: 河南新郑人,战国后期著名的法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中国现代著名法学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 叶中 许 崇德 韩 大元 胡 建淼 胡锦光江 必新 姜 明安 罗 豪才 马 怀德 陈 云生 方 世荣 张 庆福 张 树义 莫 纪宏 浦 增元 童 之伟 王 名扬 王 叔文 吴 家麟 肖 蔚云 杨 海坤 袁 曙宏 张 光博 朱 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 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贰』 请教一个关于哈佛的老电影,主人公考取哈佛法学院,经过努力获取成功。老师放过一些片段。但找不到

律政俏佳人

『叁』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其他

2011年9月23日上午9时,庆祝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建院30周年大会在校音乐厅隆重举行。黑龙江大学校党委书记杨震、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法学研究》杂志社主编张广兴、《中国法学》杂志社副主编李仕春、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中华、杨春雷、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张文志 、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徐伟、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盛美军、哈尔滨市法学会会长陆文君、黑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秘书长杨涛、绥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吉国、哈尔滨市司法局局长张丽欣、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吴蕴欣、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步延胜、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国刚、哈尔滨市司法局副局长邵晓春、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宫立新、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于大海、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反贪局局长刘坤、哈尔滨市法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熊滨、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剑秋、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崔珣、黑龙江省法学研究所所长王元庆、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于世忠、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赵大利、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建华、苏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胡亚球、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利民、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蔡道通、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马洪、东北林业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耀先、东北农业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学平、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秦亚东、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福友、大庆师范学院法律系主任丁启明、孟繁旭律师事务所主任孟繁旭、远东集团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文义、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尚立娜、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系主任沃云、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张恩学,以及法学院的全体师生、校友代表和社会各界嘉宾600余人出席庆祝大会。会议由法学院党委书记贺轶文教授主持。
法学院院长于逸生教授作重要讲话。他回顾了法学院所走过的三十年风雨历程,评价了法学院在黑龙江省以及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了法学院三十年艰苦奋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并对建院之初的各位老前辈、法学院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广大校友、全国各地的兄弟法律院系、其他组织、机构和个人,尤其是司法实践部门和律师实务领域对法学院的发展壮大所给予的关注、支持、信任和帮助表达了感激之情。他高瞻远瞩,冷静大气,在建院三十年的重要时刻,面对中国社会转型和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对法学院的存在价值和历史定位作出正确评估,对现实作出了严苛审视,对未来进行了深长思索,总结了法学院再创辉煌尚需解决的问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法学院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展现了一位法学教育家的厚重学养和豪迈气魄,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道义与坚守,使此次盛典成为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盛会,赋予了此次盛典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退休教师代表吴方正教授对在校生、校友和后辈给予了谆谆教诲。他回顾了建院之初的艰苦岁月和苦中作乐并耐人寻味的生活,他高度评价了法学院这十年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后学之士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好身体保健,保持良好心态。
教师代表董玉庭教授谈到2000年来法学院工作后的深刻体会,他非常珍惜和热爱法学院这个集体,对学生寄予深切期望,他代表法学院全体教师表达了今后将继续坚持、努力、奋斗、传承的决心。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代表广大校友作了题为“感恩的心”的发言,他用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感激之情,通过对点滴生活、学习过往的回忆刻画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生活场景。他的发言将在座校友的思绪都带回了大学时代,很多人眼里都闪着泪光。他们留恋那时老师的关爱、同窗的情谊和课上课下的青春时光。他们决心继续努力工作,以更多更好的业绩回馈母校。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建华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赵大利教授、哈尔滨市检察院宫立新副检察长分别代表兄弟法律院系和司法实务部门致辞,他们借法学院30华诞之际向法学院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表达了真挚的祝贺,并对法学院30年发展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联系和交流合作,共同为中国尤其是东北的法治发展做贡献。
最后,黑龙江大学校党委书记杨震教授作重要讲话,他代表黑龙江大学全体党政领导向法学院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并向参加庆祝活动的嘉宾、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黑龙江大学70年的发展历程,对法学院为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认可,对法学院30年发展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法学院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过去、继往开来,继续秉承大学法学院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推进法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力所能及的推动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进程。
还有部分校友即兴自由发言,他们真情实感,感怀大学生活和青春时光,表达了对母校深切而朴素的热爱,对恩师的感念与崇敬,对同学友谊的珍视与回味。 黑龙江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9年9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已有12位博士后进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民商法学、宪法行政法学、刑法学、法学理论等专业领域;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北方法学》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法律出版社等国家重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5部。
黑龙江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在法学院,法学院现有法学、治安学二个本科专业,民商法学、行政法学、法学理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经济法学、获刑法学、法律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法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教师中有博士36人,在读博士11人。教师中有中国法学会各专业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8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其中杨震、马长山、王妍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孙光妍、王歌雅为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杨震、于逸生、马长山、董玉庭、董惠江、钱福臣、孙光妍、王歌雅等教授在全国法学界有重要影响。
法学专业教师重视科学研究。2006年以来,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家级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8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期刊转载或论点摘编20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18篇。教师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项目10项,司法部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3项,厅级项目21项,教师获校级以上科研奖励45项,其中省社科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黑龙江省高校文化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9项。
合作导师:杨震、于逸生、董玉庭、王歌雅、马长山、董惠江、钱福臣
在站博士后情况: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毕业后在我校任教的教师,亦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院校教师。

『肆』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的协会概述

荣誉是促进协会持续发展、不断追求的动力。法协以“活跃法学学术氛围,历练学子实务能力,丰富校园第二课堂”为目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弘扬法义、挥洒豪情的舞台,始终开展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同学的活动。从当初十几个人的学习兴趣小组到现在几百人的“全国十佳社团”,一代代法协人不断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共同见证了法协的成长与辉煌。四年来,我们的宗旨始终不变:完善自我,拓展视野,服务同学。
如今,法协在团委老师的领导下,遵行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后确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章,以三百余名现有会员为坚实的根基(法学院学生为主体),以韩大元、龙翼飞、莫于川、马小红等兼具人格和学术魅力的教授为指导老师,以分别来自四个年级的学生组成“顾问—会长、副会—部长、副部—核心会员”工作团队,现已拥有秘书处、学术部、实践部、新闻部、外联部五大部门。
“特色、组织、规划、民主”是法律协会发展的四大特点。
特色。法律协会除组织法院旁听、案例分析会、读书会、法律影片放映、法律讲座、普法宣传等常规活动外,亦创办学术沙龙论坛、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对抗实战式模拟法庭、模拟立法听证会、高校联合法律文书大赛等校园特色精品活动。寒暑假期,法律协会组织会员进行法律单位实习和社会调研。很多活动皆为法协首创,密切联系同学,极具特色。
组织。社团的健康发展,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法协有着完善的组织机构,“顾问—会长、副会—部长、副部—核心会员”由不同年级同学担任,实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确保了协会高效运转。我们还确立了严格的例会制度、培训制度、信息传达制度和财务报账制度,完善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
规划。法协每学期都经过各部门分别提交、共同讨论形成每学期工作规划;每个活动亦有成文详细的工作策划,活动过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施中,协会根据具体事情进行调整,最终创办出一系列受同学欢迎、能够丰富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
民主。从每个活动的策划到执行,从例会的形式到协会的组织架构改革,可以说协会的每一件大小事,任何一个核心会员都有充分的发言权,都有充分的参与度。民主决策是协会的最大特色,也是法协能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伍』 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的豪才律师好律师

豪才律师是山东房地产律师联盟的发起者和服务者,使全省的房地产专业律师拥有回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答台。
豪才律师长期以来与各种新闻媒体保持着友好的合作状态,我们在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普及的同时,豪才律师的品牌也逐渐在大众的心目中具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豪才律师的行动总是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包括裁判机关也总是给予更多的研讨机会。
豪才律师事务所在2010年4月,举办全国建筑工程与房地产法律论坛;2010年6月,入选山东省国资委备选库中介机构;2011年5月,豪才所成立了济南第一个律师工作室——李威工作室;2011年6月,豪才所取得了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注册中介机构执业资格等。
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现为济南大学法学院疑难案件研究中心;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优秀单位;济南市法学会建筑法学研究会;山东省住宅中介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单位;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归侨侨眷台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济南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山东电视台生活帮公益律师团;荣获 2009年度济南市优秀律师事务所;2010年度济南市司法局先进集体奖;2010年4月承办全国性房地产法律论坛。

『陆』 法律圈内这四者目前的社会地位状况如何——法官、检察官、律师、教授。

初春,我被派到上海培训一个月,这座繁杂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街女孩子们非常时尚的装束,处处可见的工人们的蓝色外衣,地铁里攒动的人头和冷漠的眼神,新天地里交错的觥筹与混杂的语言,各式优雅豪华的新旧别墅,以及阴暗的弄堂、潮湿脏乱的共用卫生间和厨房。所有这些城市的贫富元素都在这里自然地混合了。当我在上海的同学请我吃那些赤酱重油的上海菜时,他一再给我解释这不是本帮菜,本帮菜更清淡适口。我到他的住处看过,狭窄的楼道上去,是十分局促残破的小房间,却必须支付每月一千元的租金。他自豪地告诉我,这边是浦西的黄金地段啊,浦东虽然便宜但上海人都不愿意住那边。我可以理解他作为上海人的自我优越感,但却无法接受在普遍的生活重压下仍然自我陶醉的井底之见,他对其他城市的轻视根本不需要理由。

有一个周末,我曾经站在上海的街头,看人群汹涌地从身边流过。我这小城市里来的人真的是有些吃惊,我仿佛可以听到这座城市因为负载这么多的人流而喘息着。当突然下起大雨时,整个市区的交通都瘫痪了,满街的车子摩肩接踵地挪着,喇叭按得震天响。在半夜里,我也常常被这样的喇叭声惊醒,在我们那个城市早已禁鸣很多年了。而且我常常被这里不高的服务水平惹得生气,我也试过在下班高峰时去挤公共汽车,几乎全部以最后打的告终。如果我是游人,我或许只会看看外滩和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但我突然有兴趣去更深地了解它。当我离开时,我在这座城市感到一种狂躁的气息,我因此感到十分疲劳,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只能呆在小城市里。

从上海回来已是晚上,雷来敲我的房门,说看到我家的灯亮了。他给我煮方便面时,我累得歪在沙发上不想起来。当热腾腾的鸡蛋面端上来时,我忽然觉得十分感动。我兴致勃勃和他谈起在上海的所见所闻,他不太专心地听着。后来他告诉我,我们庭的审判员王因为涉嫌受贿而被检察院正式立案了。我非常震惊。对于我来说,王是一位和蔼的大叔,因为一进法院我就是他的书记员,他可以说是我的师傅了,他对我的帮助我从来感激。雷并不很了解具体案情,只是知道已经被确认的数额有两万,这已经够关上几年了。

我去上班的时候果然没有看到王,我问同事们关于他的事,大家都直叹气。过了几天,王到院里来。四十岁出头的人,却突然变得十分苍老,他客气地和同事们打着招呼,匆匆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走了。我不知道如何与他对话。后来王被判了三年徒刑,没有缓刑。这件案子不止牵涉他一个人,中院的一个法官和银行的一个处长也同时被指控,而咬出他们来的是一名和他们相熟的律师。为此全院又开了一次廉洁自律的思想会议,院长并没有过多地谈论王的事情。我听说王并不是胆大之人,收到的贿款他都整整齐齐的藏在家中,到案发时一分钱也没动。有人因此说他笨得可以,我却觉得有些难过。为了那几万元钱,王的人生已经被拦腰切断了。

那个春天于是变得特别寒冷。本来很爱睡懒觉的我却在每天凌晨醒来,在阳光还未刺破薄雾的时候就已经走在上班的路上。那潮湿的空气沾满我的发梢,裸露的耳朵一摸总是冻得冰冷冰冷的。我开始喝咖啡,虽然只是速溶的,但却一天可以喝几杯,雷为此劝我要小心胃。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关心我的单身问题,对他们来说,我即使还不想结婚,也应该有个稳定的男朋友了。自从杨结婚以后,我发现身边未婚的同学越来越少。男生们有些都抱上儿子了,我们这些女生就显得越发是老姑娘了。

可是日子过得这样快,我虽然有时觉得孤单,却心情平静地不起一点涟漪。自从丁常常向我抱怨她的男友早出晚归后,我对现代的爱情方式提不起一点劲来。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雷的若即若离。我不知道我们这样的关系维持下去会变成什么,可能还没有绽放激情就淡成友情了。我不了解他的想法,他似乎很关心,又似乎很愿意与我保持距离。我现在习惯了他的偶尔出现,有时仍会想念他,但没有了惴惴不安的激动和费尽心思的揣测。丁气急败坏地搬到我的住处后,雷来得更少了。

丁的那位行政主管四处寻欢的事迹败露以后,他彬彬有礼地向丁提出分手。丁已经辞掉了工作,因为恼羞成怒而窝在房间里几天不出。她会在半夜点一支蜡烛,穿着白色的睡袍,幽幽地坐在窗前。我第一次看到那情景,差点给她吓个半死。我不理她,任她终日"表演失恋"。一开始我让她吃饭,她总以怨妇的眼神看看我,再摇摇头。饿了两天后,她就受不了了。那天我下班回家,看她一个人坐在地上,抱着肯德基的全家餐正在啃最后一个鸡翅。我很喜欢丁这种没心没肺的个性。半个月后她找到了租处,并开始在一家外资银行上班。当她再次光鲜亮丽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丁的交际广泛,我又与陈取得了联系。陈在我的生活中本来已经销声匿迹了许久,我也很少再想起他。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十分惊讶,他向丁要的我的号码,说他有个朋友有些事想向我咨询一下。他介绍来的朋友正是我曾见过的在出版社工作的蒋。那个清瘦的姑娘坐在我的面前,很少抬眼,她慢慢地喝着茶,长时间的思考着。蒋告诉我,她们出版社的副总编,一个好色的欧吉桑,常常乱摸她的手,有时甚至掐她的屁股,她忍了很久,但现在想告他,但该怎么告呢。蒋有些雀斑的小脸涨得通红,再三斟酌着她的语句。她说,这个副总编对去他们出版社请求出版的年青女作者们都常常非礼,大家为了出版都只有隐忍。我告诉蒋这是性骚扰,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作为女人,我提醒她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此事公开,作为未婚的女孩,她将面对巨大的压力,唾沫星子会淹死人。蒋告诉我她在此案后将离开这个城市,所以她已不畏惧面对羞辱。

已经谈及了这么敏感的问题,我们彼此觉得十分亲切。后来我们讲起了陈。果然,蒋曾经希望能与陈成为恋人。但是不行,她低垂着眼睑说,陈是因为导师著作的出版之事而认识她的,陈一直对她很好,她也以为这种好有着特别的含意。但是后来陈发现她在出版社不但没有任何权力,而且性格相当懦弱时,就疏远了与她的关系。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蒋知道陈有利用她的意思,却并无半点怨恨,仍然十分信任和依赖他,她一定将性骚扰的事告诉了陈。蒋叹了口气说,陈是她不可企及的男人,她早就预感到这样的结果,但应该说从头至尾陈并没有欺骗她,这就足够了。这就足够了吗?我深为触动。

后来蒋离开这个城市时,我和陈都去送她,她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朋友。陈告诉我,他对蒋并非没有一点感情,这么多年,由于她的依赖,陈常常感到充实。但是对陈来说,蒋的过分依赖让他对未来没有信心,他不愿意因为这样的恋人而让生活变得很累。他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展开他还没有开启的人生蓝图。一直在读书的陈,就像不断鼓张的风帆,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傲气。我很佩服这样的勇气与理想,但我并不苟同男人们对爱情如此理性的处理方式,陈是这样,杜是这样,雷也是这样。陈说过一句话,让我对自己十分疑惑。他认为我这样的女孩是现代男人的理想伴侣,有着独立的思想与务实的态度。但我并不认为我具有那样的优点,而且至今并没有哪个男人愿意选择我为终生伴侣。

当我对自己的爱情生活沮丧不已时,丁已经开始了一种崭新的尝试。她去参加了八分钟约会的活动。也就是几对男女由主持人摆弄着,每八分钟换一个人交谈,然后确定自己的心宜对象继续交往。真是超级无聊的爱情游戏,不过丁却兴致勃勃。她和我描述了约会的每一个细节,并夸张地模仿着那些参加约会的男人们的特点。一星期后她欣喜若狂地跑来告诉我有三个人选中了她,我随手给她泼了一桶冷水,参加这种游戏的能有好男人吗。她居然也叹气说,这个岁数了,好男人都被抢光了,只能作次优选择。她突然提到雷,令我措不及防。丁认真地告诉我,雷算是男人中的上佳品类,不过由于过分随和平易的个性,很能招蜂惹蝶。这丫头看男人还是有一套的。

我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对于雷来说,我到底算什么呢?雷从来没有问起我的生日,所以我生日的那天只有丁打来了电话,丁正在和新的对象约会,说晚点才会来看我。我一个人坐在家里,这时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单调。我想起刚毕业时,同学们常常联系,周末扎堆地吃饭。前些年法院财政宽松的时候,庭里也常组织活动,同事们一起去郊游、打保龄球或聚餐。但现在这样的集体活动越来越少了。我总是觉得失落,周末在网上打牌有时一打就是一天,也不是觉着好玩,只是生活无可排遣而已。我也很少买衣服,因为上班总是穿制服,周末又常常在家不见人。

那天我没有给自己买生日蛋糕,也没有吃晚饭。我在脸上蒙上面膜,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发呆。我也觉得自己这样不行,这种狭窄的生活方式,只怕真的到三十岁也嫁不出去。电视里每个台都在热播各种各样的电视剧,而公安检察官法官律师正在成为电视剧里的主角,可能这是十分时尚的职业吧。但我很少能看得下去此类片子,它们所歪曲的正是我的工作与生活,叫人如何下咽。我宁愿看无厘头的古装片,反正假得彻底点,不会拿腔拿调。雷在外面敲门时,我一开始并没听到,后来他叫我的名字,我也没有应声。我大睁着眼睛,面膜在脸上早已干得拉紧了肌肤。我一动不动地看着天花板,耳边是电视嘈杂的声响。

丁来的时候,带来了蛋糕,说是敲诈她的新男友的。我很爱吃冰淇淋奶油,但却因为身材有些胖起来而开始忌口,不过那晚我还是吃了很多。丁劝我应当走出这个自我的世界。我苦笑了一下,说,走出去,去那种八分钟约会的场合啊,我可不行,我是法官,要注意形象,被人发现可怎么办。丁开始嘲笑我的法官袍,说我穿起来像判官,只见脑袋,不见身体。我对那件不中不洋的法官袍也确实没好感。在报纸上,我还看到很多学者在探讨是否应当将审判席做得比原告席和被告席要高一个台阶。这真是画虎只画皮的做法,如果要保持法官的威信,就不要在门口挂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幅,也不要让当事人每天都能进入我们的办公室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我去过我们院的执行庭,十几条汉子要承担两千件的执行案,大多数又确实很难执行。但当事人才不管这一点,他们每天来找法官催着法官,于是执行庭不大的办公室每天都像菜市场,当事人的声音大,法官的声音要比他们更大。执行庭的法官们烟抽得厉害,粗话挺多,有时喉咙都喊哑了,真是可怜死了。

『柒』 有一个学法律的女朋友会有什么感觉呢

可能很多人对于学法律的女生比较好奇,我身边就有学法律的女生朋友,而她们的男朋友提到她们时感触还挺多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所以能够有一个学习法律的女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不过也有人对于学习法律的女生存在偏见,觉得她们过于苛刻,过于死板。但是我觉得因人而异,总之对学习法律的女生我始终会有好感,也希望所有的女生都可以被善待,就算是学习法律的女生,他们在感情中同样是渴望美好爱情的。只要认真的对待这段感情,相信双方的付出都不会变成徒劳。

『捌』 各位律师好。我是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大家看看这个案件我分析的如何

1、是否过了诉讼时效?从故事来看,林与李有了一个小孩,很可能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2、以李先生为被告,应该可以诉讼胜利。请看婚姻法解释,李先生属于有过错一方,应当在离婚时给予无过错方补偿。

『玖』 我国著名的法学家都有谁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叶中 许崇德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陈云生 方世荣 张庆福 张树义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朱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名誉教授

·万鄂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马原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
·王胜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王景荣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前副秘书长
·公丕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前任校长
·田期玉 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
·石泰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任建新 全国政协前任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前任会长
·刘复之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任检察长
·刘家琛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
·孙琬钟 中国法学会前任常务副会长
·江必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
·张文显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张军 司法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张耕 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
·张思卿 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景宇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
·肖扬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首席大法官
·邹瑜 原司法部部长、中国法学会前任会长
·邹哲开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罗锋 公安部前任副部长
·罗豪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
·姜颖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前任局长
·姜伟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祝铭山 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
·胡康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唐厚志 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席
·唐树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唐德华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
·顾昂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前任主任
·高卢麟 国家专利局前任局长
·尉建行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曹建明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
·曹康泰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
·梁国庆 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任副检察长
·鲁平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前任主任
·端木正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副院长
·蔡诚 司法部前任部长
·安守廉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马赫穆德·谢里夫·巴西奥尼 国际刑法协会主席、教授
·保罗·布歇法国行政法院大法官
·史蒂芬·布莱登巴赫法兰克福传播学研究所主任、法兰克福维德林纳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弘毅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
·钟期荣 香港树仁学院校长、博士
·阿道夫·迪茨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外国与国际专利、著作权及竞争法研究所所长
·葛维堡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特别代表
·诺伯特·豪格德国国家专利商标局前任局长
·格鲁夫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埃利希·豪依赛尔 德国国家专利商标局前任局长
·博克哈德·汉斯 德国图宾根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田中和夫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部教授
·久冈康成日本立命馆大学常务理事、教授
·克劳斯·辉勒 德国巴斯夫公司专利商标和技术转让部部长
·胡鸿烈 香港树仁学院校监、全国政协常委、大律师、博士
·小口彦太日本早稻田大学常务理事、国际部部长、法学教授
·梁美芬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李世光联合国秘书处法律顾问办公室首席法律顾问、法学博士
·克里斯蒂安·路易特 法国艾克斯-马赛法律、经济与科技大学名誉校长、欧亚研究所主任
·玛瑞莉·戴尔玛斯·玛蒂 法国大学研究院院士、巴黎-大刑法学教授、国际刑法协会副主席
·松浦晃一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长田丰臣 日本立命馆大学校长
·梁定邦 香港大律师
·西原春夫 日本早稻田大学前任校长、青少年育成国民会议会长
·西村清次 日本立命馆大学理事长、法学教授
·沼田安宏 日本东京沼田律师事务所所长
·奥岛孝康 日本早稻田大学前任校长、法学教授
·米切尔·沃森菲尔德国际宪法协会主席
·约尔根·沙德 德国专利商标局局长
·森清范日本京都清水寺贯主、北法相宗馆长、宗教法专家
·史蒂芬·苏本美国东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皮埃尔·特律什 法国最高法院前任院长
·王贵国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前任院长
·吴绮剑 美国东北大学法学院教授
·佐藤文男日本专利局前任审判长、审查部部长、专利局工业产权研究所所长、科学振兴财团理事
·威因弗雷德·哈塞默尔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副院长、著名刑法学家
·松宫孝明 日本著名刑法学家

热点内容
道德经孩子 发布:2025-05-19 22:16:33 浏览:24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党 发布:2025-05-19 22:15:51 浏览:780
论法律责任的规则与免责 发布:2025-05-19 22:12:21 浏览:830
新行政诉讼法规范性文件民事 发布:2025-05-19 22:12:09 浏览:896
2017期货法规 发布:2025-05-19 22:10:25 浏览:907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发布:2025-05-19 22:02:23 浏览:176
婚姻法2016 发布:2025-05-19 21:58:32 浏览:355
劳动法的加班怎么区分 发布:2025-05-19 21:58:25 浏览:227
办案经验法院 发布:2025-05-19 21:58:22 浏览:758
法防法规 发布:2025-05-19 21:43:23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