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技术规范一
Ⅰ 法律中的“应当”是什么意思
应当,必须。“应当”与“必须”的含义没有实质区别。法律在表述义务性规范时,一般用“应当”,不用“必须”。
示例: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应当”是和“可以”是法律上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换而言之,就是说“应当”就是强制性规范,“可以”就是选择性或者授权性规范。
(1)立法技术规范一扩展阅读:
法律语言规范示例
和,以及,或者
“和”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无主次之分,互换位置后在语法意义上不会发生意思变化,但是在法律表述中应当根据句子成分的重要性、逻辑关系或者用语习惯排序。
示例1: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示例2: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高等院校和宾馆应当设置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
“以及”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有主次之分,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后位置不宜互换。
示例1:开庭应当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当事人约定不公开的除外。
示例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或者”表示一种选择关系,一般只指其所连接的成分中的某一部分。
示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Ⅱ 法律上4月10之前包括10日吗
一般是不包括的,除非有另外的明确表示。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之规定,法律法规中的“之前”和“之后”,是否包括本数,本部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不包括本数。
(2)立法技术规范一扩展阅读
《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第24条中关于期间的规定如下:
24、以上,以下,以内,不满,超过
规范年龄、期限、尺度、重量等数量关系,涉及以上、以下、以内、不满、超过的规定时,“以上、以下、以内”均含本数,“不满、超过”均不含本数。
示例:盗窃、作骗、哄抢、抢夺、敲作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Ⅲ 哪些是刑法分则体系建立的立法技术要求
构建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在立法技术上的要求:
(1)教育法内律规范表现形式配套容:
不同层次的教育规范性文件形成自上而下的实施体系。
(2)教育法规内容全面:
教育法律规范所涉及的教育活动及其行为要全面;不同类型的教育法律规范要全面。
(3)教育法律规范的要素完整:
教育法律规范内部的逻辑结构要完整。
Ⅳ 拒收人民币可以报警吗
可以。
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公告要求,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促进文化传播及在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预期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非现金支付是在现金基础上的发展。二者兼容共生,和谐发展。同时,消费及支付方式创新要坚持有利于畅通支付流通环境、有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鸿沟”。
现金收付生态规范
现金收付经营主体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指导和规范现金收付相关行为,不得出台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收付管理要求相悖的管理规定。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主动对接基层社区开展宣传,发挥基层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现金流通环境。
公众享有自主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因现金支付受到排斥或歧视的,应保留证据,并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反映,依法维权。公众应培养良好的现金使用习惯,自觉爱护人民币、维护人民币形象。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彻底无现金?央行人士:拒收人民币现金涉嫌违法
Ⅳ 关于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关系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其中涉及两处不一样的规定,即“以投资总额确定注册资本”和“以注册资本确定投资总额”,两处规定虽然角度不同,但是说明的比例是相同的。学会计论坛
(一)以投资总额确定注册资本
1987年3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其主要内容是:(1)投资总额在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2)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 000万(含1 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3)投资总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上至3 000万(含3 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 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4)投资总额在3 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 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l 200万美元。
(二)以注册资本确定投资总额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的内容,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对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以下比例确定投资总额的上限:(1)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7;(2)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上至5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3)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 2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4)注册资本在1 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三)两处规定的适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一)的规定比较早,(二)的规定其实可以取代(一),很多人认为这两处规定的区间不同,其实随着我国立法水平的提高,目前(二)的规定立法技术比(一)要高很多,这两处区间规定应该是相同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二)中的“以上”应该是包括本数的,虽然规定中并没有明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演算来推算出来。
1 、投资总额为41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
根据投资总额决定注册资本的区间,当投资总额大于300万美元而小于420万美元的,那么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可以看出,以上数据在这里是符合规定的。
根据注册资本决定投资总额的区间。当注册资本正好等于210万美元时,并没有规定适用哪个区间。
(1)如果适用的是2倍的话,那么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42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是符合规定的,没有问题。
(2)如果适用的是10/7的话,那么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30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就是不符合规定的,同一组数据是不可能在一边符合规定另外一边不符合规定的,由此可以推断,210万美元只能对应的是2倍。
2、 投资总额11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
根据投资总额决定注册资本的区间,当投资总额大于1000万美元而小于1250万美元的话,那么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可以看出,根据此区间的定义,以上举例的数据是符合规定的。
根据注册资本决定投资总额的区间。当注册资本正好等于500万美元时:
(1)如果适用的是2.5倍的话,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125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符合规定。
(2)如果适用的是2倍的话,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又不符合规定了。
Ⅵ 立法技术规范及其说明失效了吗
立法技术:是指立法活动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有关法律的制定、修改、废版止和补充的技能、技权巧规则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包括立法结构技术和立法语言技术。本章仅介绍宏观立法结构技术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发布的属于法律渊源的文件。
Ⅶ 法律上某日前包括当天么有无相关法律条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四条 【期间的计算】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与期间计算有关的术语】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7)立法技术规范一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五十四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Ⅷ 如何制定一份规范的劳动规章制度
在实务中,要制定一套完备的劳动规章制度,不仅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还需要符合技术要求。就劳动规章制度的技术要求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有依据性和针对性
就内容而言,一个规章的正文通常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应包含三个部分:(1)劳动规章制度的目的或原则,明确告知员工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和制定原则是其制定的基础;(2)劳动规章制度的适用范围,针对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员工或不同地域的分公司、子公司等,其所使用的劳动规章制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需要明确其适用范围;(3)劳动规章制度的相关术语解释,这是对劳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补充。
2.主文
主文部分应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权利、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劳动规章制度中的权利规定了员工应该享有什么权利,即在双方保持劳动关系期间应当做什么,是劳动规章制度的核心部分。例如,企业的奖罚制度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员工有权获得奖励。劳动规章制度的义务明确了员工在和企业保持劳动关系期间必须做什么。例如,企业的考勤制度规定了员工需要履行公司上班时间的义务。责任是当员工违反了劳动规章制度中对员工义务的规定后应该承担的后果。
3.附则
负责部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劳动规章制度的解释、修改;第二部分是劳动规章制度的追溯力;第三部分是劳动规章制度的生效时间。在第一部分中,劳动规章制度应明确具有解释、修改权利的主体,以及进行解释、修改的原则;在第二部分中,要明确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具有追溯力,即现行颁布的劳动规章制度对于企业成员以往的行为不具有规范力;在第三部分中,同国家制定的部分法律有所不同,劳动规章制度的生效日期可以自颁布之日起即行生效。
(三)语言严谨
在语言表述上,首要的一点就是做到“明确”即文字表述明白、准确,不产生歧义,否则这些条款无法得到正常执行。
为了体现劳动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文字表述必须要严肃、规范:
第一,尽量使用“应当”、“必须”、“禁止”等带有强制意味的词语,避免“不可以”、“尽量”等口语化和建议性的词语。
如,某公司关于出差报销的制度有这样一条:“公司建议员工出差后7个工作日内到财务部报销有关费用”,此处的“建议”用得不妥,应改为“规定”。再如,某公司关于档案管理的一条规定:“各部门档案管理员请于每季度结束时将本部门的档案移交到公司性质部。”此处的“请”暗含了一种请求、祈使的意味,与该条文所应有的命令语境很不协调,应使用“应当”或“必须”。(常用词语规范具体可参考附件国家立法技术规范)
第二,用词需规范,劳动规章制度的用语必须是正式的、规范的书面语言。不使用方言俚语、不使用不规范的简称,不滥用冷僻词语等。
如,某公司的劳动规章制度中充斥着诸如“公司总办”、“公司副总”、“公司总助”等简称,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等。此外,涉及具体业务的专门用语时,需运用规范的行业术语。对于一些尚把握不准的提法和难以阐明的定义,不要勉强写入,以免造成歧义。总之,劳动规章制度是由具体的语言文字组成的,写作时必须字斟句酌,认真把关,不能认为这些是细枝末叶而所有忽略,否则便削弱了劳动规章制度作为法规性文书所具备的约束力。
第三,除了严肃和规范之外,劳动规章制度的语言还必须是严密、无懈可击的。
有些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表述前后矛盾,语言漏洞较多,因而难以严格执行下去。劳动规章制度的周密性,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面面俱到,在文字表述上则是全面周到。每一章节、每一条款甚至每一词语都必须有确定的属性,人们对每一条款、每一词语的理解必须是一致的,文字表述不严密,则会出现盲区和误区,影响执行效果。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严重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情形定义,务必结合以下因素进行考量:公司自身所在行业特点、岗位性质与职责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现况、自身企业所处的国家、地区特别规定与要求、员工自身情况(民族、种族、性别、性格、收入情况、自身经济承受程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员工可能产生的不良行为的规定等将有可能在将来出现的违纪情形进行列举式规定及兜底性条款规定,以免出现阿里巴巴的技术人员抢月饼事件、厨房女工使用菜盘洗经期内裤事件、酒店员工私拿三卷手纸被违法解雇事件的不当处理导致的潜在风险。
第四,语言表述言简意赅。劳动规章制度的文字既要做到语言简洁,又要做到文意完备。
第五,语句应前后照应,不自相矛盾。所谓前后照应,是指相关的词语要搭配得当,连续使用的限制词要口径一致。
(四)应当载明所需的其他条款
1.起草者。注明起草者是为了给予起草者荣誉,并且明确责任主体。
2.主办单位。表明执行或者承担全部劳动规章制度的责任归属。
3.相关单位。表明劳动规章制度的适用对象,并提醒其遵守劳动规章制度。
4.审议程序。表明该规章制度的制定渊源。通常是表明制定(审议)者及其制定的时间(包括通过的案号)。一方面可以取得公信力,另一方面也方便日后查阅。
5.公布程序。公布的程序一般标明公布的人或部门,公布的时间以及公布的案号。
6.相关规章。规章的数目非常多,规章之间必须保持统一和连贯。因此,援用一项规章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相关的其他规章。交代相关的规章可增加适用规章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