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立法机关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与协定。
宪法的内立法机关是第容一届全国人大的第一次会议,具有最高效力。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效力低于宪法。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效力低于法律。
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特别行政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港澳特别法,属于对法规和法律的变通性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制定规章,国务院部门也可以制定部门规章,效力低于法规。
(1)国际立法机关扩展阅读:
广义上的法律有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法律(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省一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行政规章(省一级政府)、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括号内为立法机关。
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保障。
2. 联合国有哪些司法机构
联合国只有一个国际法院,是按照国际法判的。而有一些事件背景复杂,或者比较回大,就单独审理,所以前南法庭,答什么的只是为了审理单一案件而成立的,只不过复杂,庞大,时间长,所以感觉好像很独立。但这个案件解决就解散。
如东京大审判。就是东京刑挺判的,判二战日本的罪行。判决完毕就解散,
3. 国家的权利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代表统治阶级行使统治权力的机关。在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的国家中,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议会与行使行政权的总统和行使司法权的法院处于制约与平衡的地位。在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有权控制内阁(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干预司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监察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中文名
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
统治阶级、国家
地位
最高地位
快速
导航
国家机构
我国全国人大职权
基本类型
由于国体、政体不同,各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也不同。
在君主专制国家,君主一般认为自己受命于天,所以君主自动地集中掌握国家权力,并通过其军政官僚机构对国家实行统治与管理。
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国家权力一般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部分,分别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与平衡。但这种理想化的三权分立事实上难以完全实现。
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所以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议制机构。例如苏俄和苏联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新中国的的人民代表大会,东德的人民议院。这样完全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机关,避免内耗,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工作。
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有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从实践上看,我国也存在着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职能的区分。机构的分离,权力的分工,以及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政诉讼纠正政府机关的违法行为等权力制约关系。
我国全国人大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中属于最高地位 它代表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
2、全国人大的职权:
(1)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2)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3)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4)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4. 外国的政府机构有哪些
美国政府机构设置:
美国政府的机构设置框架,源于美国联邦宪法。政府三个部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各自行使特定的职责,同时相互制约。
一、立法机关(美国国会)
联邦政府的所有立法权力被赋予由两院(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由每州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共100人。参议员任期六年,每逢双数年便举行选举,改选参议员的三分之一。参议院主席由副总统担任,但除了在表决相持不下时,副总统并是没有表决权。众议院由各州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众议员。美国国会设置的其他重要机构,还包括总审计署和国会预算办公室。
二、司法机关
美国的司法机关主要由最高法院、11个上诉法院、91个地方法院、以及三个有特别裁判权的法院以及联邦司法中心等机构组成。
最高法院和联邦法院的院长和法官由总统提名,由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一级法院,也是联邦宪法特别设立的唯一法院。最高法院由一位首席大法官和8位大法官组成。
每个上诉法院有3-15名上诉法官。
地区法院是联邦法院系统的基层法院,每一地区法院有1-27 个法官。
三、行政部门机构设置
美国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分为两部分:总统的办事机构和联邦政府的各部。
(一)总统和白宫
1、总统
2、总统内阁
内阁成员由处理具体的国家及国际事务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官员组成。除副总统和国务卿外,还包括13个部的部长
3、白宫“政研室”
1)国家安全委员会
主席由总统担任,其他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帮助总统制定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军事、情报和经济政策。
2)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
委员会由主席1人和委员2人组成。委员会主席也称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三名成员都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同意。委员会有专业工作人员19名,任期1-2年。其任务是:为总统分析全国经济情况,为制定国内外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协助总统准备提交国会的年度经济报告,为总统收集经济发展与动向的情报,评价联邦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与活动等。
3)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办公室编制20人,设有两名 副主任以及负责预算、立法、行政、经济政策、能源(自然资源、科学)、国家安全和外交等事务的多名主任助理。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审查各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协助总统维持一个有效的政府;制定有效的协调机制,协助总统,加强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帮助总统准备预算和制定政府的财政计划;审查和控制政府的预算,帮助总统制定改革政策,尤其是及时向总统报告政府的财政负担。
4)政策研究办公室
由国内政策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组成,它们都负责向总统提供建议,帮助总统制定、协调和执行国内经济政策,同时也在其他的政策方面向总统提供建议。
5)环境质量委员会
设在总统行政办公室。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担任办公室主任,由总统任命。委员会负责评估、协调联邦政府的行动,向总统提供有关国内和国际环境政策方面的建议,为总统准备向国会提交的年度环境质量报告。还负责审查联邦政府各机构和部位执行有关国家环境政策的各法案的情况。
6)国家药品控制政策办公室
办公室编制14人,目前的实际成员有8人。
7)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
设在总统行政办公室。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负责为总统提供科学、工程和技术分析报告,以及有关重要的政策、计划和联邦政府的各种项目。 从科学方面,对各个领域的问题,包括经济、国家安全、医疗、对外关系和环境等问题,向总统提供建议。对于联邦政府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努力的规模、质量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8)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负责处理贸易协定,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美国贸易代表相当于大使,直接对总统负责,全权负责处理有关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切活动,包括讨论、召集会议和谈判,以及在OECD内涉及贸易和商品问题的事务,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其他多边机构中涉及的贸易问题和其他多边和双边的贸易谈判。另设有副代表四人,三位在华盛顿,一位驻在日内瓦。其他成员包括:纺织品谈判首席代表、特别贸易谈判代表、负责农业、亚太地区、中国、国会事务、环境和自然资源、欧洲和地中海、日本、监督和履行、北美事务、政策协调、媒体、WTO和多边事务、西半球事务的多名贸易代表助理。
(二)部的构设置
美国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分为两部分:总统办事机构和联邦政府的各部。
1、 美国总统的办事机构
美国总统的办事机构共有17个,大部分是代表总统进行政策性领导工作。其中比较重
要的是白宫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中央情报局、国内事物委员会等。
白宫办公室:美国总统办事机构的中枢。它是总统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它负责汇总情况,拟定方案,以备总统决策的机构。办公室由总统顾问、助理等人员组成,其主要人员为总统的幕僚和亲信。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掌管美国军事和外交政策的机构。它的基本职能是:协助总统协调政策和统筹政策的执行;与国务卿密切合作,协助总统制定长期的外交政策;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为总统提供有效的军事安排。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该局既是总统编制和审核预算的助手,又是总统了解政府各部门活动情况的耳目。
中央情报局:该局的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情报,以及为总统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该局的预算是秘密的,年支出估计为100亿美元。
国内事物部:由总统任主席,成员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等人组成。其职责是就国内问题估计需要,了解情况,制定计划,向总统提出政策建议,合理部署国内资源。
2、联邦政府各部和独立机构
美国现在有13个部。它们是: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司法部、内政部、农业部、商业部、劳工部、卫生及人民服务部、房屋及城市发展部、交通部、能源部、教育部。
除上述13个部级机构外,美国政府还有其他许多行政机构协助其工作。这些部门不属哪一个部管辖,直属总统;故称为独立机构。这类机构有130多个,主要的机构有:文官委员会、联邦储备系统、美国新闻署、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美国邮政总局、核管制委员会、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联邦贸易委员会、退伍军人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国家劳工关系局、小企业管理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艺术和文学基金会等。
5. 国际公法的性质是什么
国际公法的性质是:
国际公法也称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法主体是指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资格,并直接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关系到谁可以作为国家法律关系中平等的一员、独立参加国际交往、享受国际权利、承担国际义务的问题。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有:国家、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和某些国际组织。
其中,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法主体。这是因为,没有国家,也就没有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必须同时具备四个主要因素,即:有一定数量确定的领土;有一定数量定居的居民;有一定的政权组织;具有独立处理内外事务的主权。
拓展资料:
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与国内法相比,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包括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某些特殊状况下,个人也能够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不是国家之上的法律。即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法律然后强加于各国。国际法中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是由国家通过协议制定的。
3、国际法不存在超越国家的强制实施法律的机关,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国际法主体本身的行为。当国际法遭到破坏、国际法主体的权利遭受破坏时,国际法主体通过自助或集体制裁,以捍卫国际法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国际法的实施。
6. 国际委员会是不是国际法的立法机关
不是的 国际法主要表现为国际条约 国际惯例和一般法律原则 所以国际委员会不是国际法的立法机关 其实 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通行于全世界的法律 国际条约仅对缔约国有约束力 国际惯例对所有国家都有约束力
7. 中国立法机关是否有权推翻国际条约
可以的。
每个主权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跟国际条约有冲突的部分。
8. 国际法到底是不是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法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具有阶级性。国际法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于国家的阶级性。各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归根结底,不同国家的不同阶级的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阶级关系,国际斗争是阶级斗争在国际关系中的反映,是各国统治阶级之间在国际范围内的斗争。但由于在国际范围内,不是一国的统治阶级在统治,而是许多国家的统治阶级在起作用,因此,国际法的阶级性不可能象国内法那样明显。
国际法是法律的一个特殊部门。与国内法相比较,国际法有三个主要法律特征:①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和在一定范围内还有其他国际法主体,即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主要是在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并正在形成国家的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个人则是国内法的主体,而不是国际法的主体。②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各国通过协议而制订对国家有拘束力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它没有、也不应有超国家之上的立法机关来制订任何对国家有拘束力的所谓“国际立法”。③在强制实施方面,它没有象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无论海牙的国际法院,还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执行行动,都没有形成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构或措施。国际法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由于这一特征,有人认为,国际法不是真正的法律,而是所谓“国际实在道德”。实际上,国际法象法的其他部门一样,具有强制力,它的效力有外力保证。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则是世界各国政府早已公认的。
分类 国际法按其适用范围,有一般国际法和特殊国际法之分,一般国际法是对所有国家具有拘束力的国际法,特殊国际法是对两个或少数国家具有拘束力的国际法。从地理上分,有普遍性国际法和区域性国际法,普遍性国际法是对全世界各国都有拘束力的国际法,而区域性国际法是仅对某一地区国家有拘束力的国际法,例如“美洲国际法”、“拉丁美洲国际法”。这些是国家之间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表现。但是,从本质上说,只有一般的、普遍性的国际法才是通常所说的国际法,而所谓特殊国际法或区域性的国际法都必须受一般的、普遍性的国际法的制约。
9. 联合国有哪六大机构,功能是什么
联合国六大机关为: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大会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都派遣代表出席大会。大会是一个“世界议会”,开会审议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每一会员国享有一个投票权。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接纳新会员国、制定联合国预算等关键问题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其他事项以简单多数决定。近年来,大会作出特别努力,通过协商一致而不是通过正式表决作出决定。
大会在2001/2002年的会议上审议了180个不同的议题,包括全球化、艾滋病、非洲的冲突、环境保护以及加强新的民主体制等问题。大会无法迫使任何国家采取行动,但大会的建议是世界舆论的重要呼声,代表国际社会的道德权威。
大会每年9月至12月举行常会,必要时举行续会或就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举行特别会议或紧急会议。在大会休会期间,大会的工作由六个主要委员会、其他附属机关和联合国秘书处进行。
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宪章》授予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每当和平受到威胁,安全理事会都可随时召开会议。所有会员国都有义务按照《宪章》的规定执行安理会的决定。
安理会有15个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国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其他10个理事国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近年来,各会员国正在讨论改变安理会成员组成的问题,致力于反映当前政治经济现实。
安理会需要有九票赞成才能作出决定。除关于程序问题的表决外,只要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票反对(否决),安理会就无法作出决定。
安理会在审议威胁国际和平的问题时,首先探讨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安理会可提议解决的原则或进行调解。在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安理会争取实现停火。安理会可派遣维持和平特派团协助各方维持休战状态,将敌对部队隔开。
安理会可采取措施强制执行其决定。安理会可实行经济制裁或命令进行武器禁运。在极少数情况下,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包括集体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以实施其决定。
安理会还就秘书长人选和接纳联合国新会员国问题向大会提出建议。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通盘领导下协调联合国及联合国系统各组织的经济和社会工作。作为讨论国际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拟订政策建议的中心论坛,经社理事会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经社理事会还同非政府组织协商,使联合国与民间社会之间保持关键的联系。
经社理事会有54个成员,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经社理事会整年都举行会议,每年7月举行主要会议,其中包括一次部长级特别会议,讨论重大的经济、社会和人道主义问题。
经社理事会的附属机构定期开会,并向经社理事会汇报情况。例如,人权委员会监测世界各地尊重人权的情况。其他机构重点处理社会发展、妇女地位、预防犯罪、麻醉药品、环境保护等问题。五个区域委员会在各自区域负责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托管理事会
设立托管理事会,是为了对由七个会员国管理的11个托管领土实行国际监督,并确保采取适当步骤为托管领土的自治或独立作好准备。到1994年,所有托管领土都已实现自治或独立,有的成为单独国家,有的加入邻近的独立国家。最后一个实现自治的是由美国管理的太平洋岛屿托管领土帕劳,成为联合国第一百八十五个会员国。
托管理事会现由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鉴于其工作已大致完成,托管理事会已修订议事规则,使其能够在需要时开会。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亦称世界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由经大会和安全理事会联合选出的15名法官组成,负责对国家间争端作出裁决。国家自愿参与诉讼程序,但一国如果同意参与,就有义务遵守法院的裁决。法院还根据请求向大会和安全理事会提供咨询意见。
秘书处
秘书处根据大会、安全理事会和其他机关的指示,执行联合国实务工作和行政工作。秘书处首长是秘书长,负责提供通盘行政指导。
目前,秘书处设有几个部和一些厅处,经常预算编制内的工作人员约有7500人,特别经费编制的工作人员人数不相上下。工作人员来自170多个国家。工作地点包括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维也纳、内罗毕和其他地点的联合国办事处。
联合国系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12个称为“专门机构”的其他独立组织按照合作协定与联合国保持联系。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也属这类机构。这些机构是根据政府间协定设立的自治机构。这些机构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和有关领域负有广泛的国际责任。其中一些机构,如国际劳工组织和万国邮政联盟,创立时间比联合国更早。
此外,联合国一些办事处、计划署和基金,例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负责改进世界各地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这些机构向大会或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
10. 将更加国际化国家立法机关和快乐吗
如飞简化方法互访弧度防洪日光灯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