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诚信重要性

道德诚信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1-12-20 10:43:03

① 诚信与道德的关系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② 讲诚信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③ 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它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一、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致,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

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支撑社会道德的支点。

二、诚信是法律规范的道德诚信原则逐步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始自《罗马法》,后来被法制史中重要的《民法》所继承和发展,比如法国民法、德国民法、瑞士民法等。如《瑞士民法典》总则中的第二条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诚实信用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诚实信用”并非一般的道德准则。在诚实信用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因此,诚实信用又是支撑社会法律的支点,是法律规范的道德。

三、诚信是治国之计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无信、掩人耳目、弄虚作假,社会就无从安定。古有“欺君之罪”,“欺君”不仅是冒犯尊严,而且会误导决策、祸国殃民。“欺民”亦不可,所以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说。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中国古代思想家更是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唐代魏征把诚信说成是“国之大纲”。可见诚信的重要性。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是诚信为政的体现,也是对我国优秀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落实“以德治国”,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时代的要求。

四、诚信是行业立身之本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讲信誉、守信用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无信不立”,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同样只有守信用、讲品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行业品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④ 诚信对一个国家有什么重要性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则更为重要。一个不讲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

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里。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追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以诚实守信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

讲求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很多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

可以说,它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事里,一旦人丢掉了诚信,人性就显得可恶、可怕、可耻。本不稀罕的更稀贵了,从而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良知良心的迷失。

⑤ 诚信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⑥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是什么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1、在企业方面,“诚实守信”是企业的镇馆之宝。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刚刚创办公司时,因一次意外而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更是损失了客户的利益。在此关键时刻,他没像别人一样避而远之而是勇敢的面对。他亲自到每个客户家中致诚道歉,并承诺赔偿损失。

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订单如雪纷至沓来,企业在客户的帮助下度过难关。企业良好的信誉为企业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诚信挽救了李氏企业,也成就了商界神话。

2、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3、诚实守信还是“举政之本”,是外交之本。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见证。若一个国家能恪守诚信,能够严格按照国际公约或合约行事。在世界上的声望将会重如泰山,举足轻重。

(6)道德诚信重要性扩展阅读:

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形成了诚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铸就了诚信的心理趋向和道德传统。诚实守信的人,绝不会做有损德行的事。在一个诚信的氛围里,做人也不会感觉那么的累。勾心斗角,不会产生任何效益,只能是损人不利己。诚实守信的人,才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人。

⑦ 诚信有何重要性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开金库的钥匙。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

他们追求“富贵不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优秀的道德文化系统,并在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

身袭一灿烂,心系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千百年来被我们的祖先所推崇和发扬。

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我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

多数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美貌”、“才学”、“金钱”、“荣誉”,而“诚信”这端却被人们高高翘起,诚信在人们的心中变轻了。

因为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所代表的不仅是自身,还有家庭、集体和国家。

因此我们应时时诚信,处处诚信,诚信他人。

如果我们表现得不好,别人批评的不仅是自己,也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所在的国家。

所以有了“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的说法。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荣誉”、“金钱”七个包裹。

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过了没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差点翻船,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年轻人你必须丢弃你一个包裹才能渡过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弃,艄公又说:“有弃就有取,有失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丢进了水里面。

艄公凭着娴熟的技术将年轻人送到了彼岸。

艄公淡淡地说:“年轻人,我跟你来个约定,当你不得意的时候,就回来找我。”

年轻人随意地答应着,却不以为意,他以为有了身上六个包裹,他是不会有不得意的那一天的。

不久,他就靠金钱和才学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凭着荣誉和机敏,他闻名商界,而健康和美貌让他娶到了貌美如花的妻子,他也逐渐地忘记了摆渡的艄公与被抛弃的“诚信”。

后来,他以自己的荣誉欺骗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对手和亲人;他还多次将商品以次充好,他承包的过的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他透支着荣誉和才能,劝说身边的所有人投资于他,而他却把资金用于贩毒和酒池肉林;他的健康和美貌悄然飞逝,他一掷千金、豪赌无度,他又背负妻子,频频外遇。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没有诚信!因为没有诚信,他失去了荣誉、金钱、事业以及爱情等。

这时,他才想起艄公说的话。

从监狱出来,他直奔渡口,艄公已经不在了,只有一条小船依稀当日模样,那时的年轻人也变成垂垂老矣。

从此,渡口多了一个老艄公,无人过渡时,人们总能看见他独自在摇晃的风浪中,似乎在寻找什么。

⑧ 诚信重要性

1、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2、交友之基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3、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8)道德诚信重要性扩展阅读:

诚信的相关故事

1、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

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2、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

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⑨ 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中国古代将诚信当作了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诚信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

再次,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诚信本质上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是道义论与功利论、目的论与手段论的合一。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总之,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源。

⑩ 大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

同学,你也下午考思修吧!
诚信和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回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答继承和发扬。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道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学习品质、立身处世的个别本原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信实用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道德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热点内容
法律咨询银行贷款 发布:2025-05-11 02:24:54 浏览:416
法律援助是下列哪 发布:2025-05-11 02:24:15 浏览:436
民事诉讼法243条规定6 发布:2025-05-11 02:20:41 浏览:45
法院人说法院 发布:2025-05-11 02:19:16 浏览:201
教育法规看法 发布:2025-05-11 02:19:15 浏览:615
道德重要词 发布:2025-05-11 01:50:15 浏览:144
若言律师 发布:2025-05-11 01:45:44 浏览:440
知识和道德 发布:2025-05-11 01:40:11 浏览:794
直接损失合同法 发布:2025-05-11 01:40:09 浏览:154
璧山特别法院 发布:2025-05-11 01:40:08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