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道德心
⑴ 究竟是人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泯灭是指彻底抛弃人类善良品性的行为。
道德沦丧是指严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近几年来,经常有人利用“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泯灭”这类词语杜撰黄色新闻、兜售不良信息,包括“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1、联系:人性扭曲包括了道德的沦丧,道德沦丧是人性扭曲的严重表现。
2、区别:有些人性扭曲不涉及人际关系和他人利益,就不是道德沦丧。
请注意:经常查找不良信息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甚至道德的沦丧。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⑵ 伪善,道德绑架,假宽容的人要远离:世上从没有
这个社会,总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好人,他们嘴上说着一些到崇高的话,对于别人做的一些事情,总是处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价别人,他们打着善良大度为你好的名义,即使别人已经触犯到你的底线甚至伤害到了你,依然要求你去包容原谅。可如果有朝一日这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他们的做法却总是跟自己当初说的话是背道而驰的。
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感同身受这件事,针不扎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有多疼,于你于我,只有冷暖自知。
2
闺蜜琪琪曾经遭遇过这样一件事情。有天她坐卧铺从北京回南方老家,当天不舒服有些发烧,琪琪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就躺下睡觉了,半夜火车停靠站,一个年约40岁的妇女带着孩子上来,直接把正在熟睡的琪琪推醒了:
“小姑娘,我的孩子座位号是上铺,但是上铺太高太危险了,万一小朋友摔下来就不好了,你给我换一下吧,你去上铺睡。这样我带着她都在下铺,方便点。”
瞬间琪琪有些懵逼,觉得这女人也太不讲道理了,但还是很有礼貌的说:
“不好意思我有点发烧,不太想挪动,你问问别人吧。”
这个女人依旧不依不饶:
“发烧和换位置有啥关系啊?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这样啊,没看见我带个孩子吗?你给我换下能死啊?”。
然而,琪琪始终没有答应她的请求,后来这个女人找乘务员来解决,乘务员说,如果乘客不愿意换的话,只能严格按照座位来坐。再后来,这个女人一直唠唠叨叨了一夜,发着烧的琪琪只能用被子把身子和耳朵捂住,却依然没怎么睡着。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你我都曾经历过:
夜间,你在飞机上、高铁上想睡觉,后排的父母抱着孩子一直在吵闹不停,你礼貌性的一句:哥们,能不能让孩子别这么吵,大家都在休息。却换来父亲的拳头以及母亲的白眼:一个大老爷们和一个4岁娃娃过不去,还是不是男人?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这一次,你败给了“可爱的孩子”;
超市排队结账,医院排队挂号,银行排队办业务,遇到老年人插队,他们会说:年轻人,让我先来吧,我年龄大了不能站太久。你心有不服站出来理论,会遭到周围的人说:你也有老的那一天,怎么不懂得尊敬老人呢?这一次,你败给了“年迈的老人”;
你赚了钱,北上广买了房,回到老家,一群昔日为你赴汤蹈火的“老同学”在等着你,借钱、借车、来北上广旅游借你的房住、宰你吃大餐。他们觉得是你举手之劳,而你也碍于情面一一答应,可是后来殊不知:借钱可以不还,借车刮坏了车身可以不修,住你的房子可以为所欲为,宰你吃大餐可以没有终结,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是有钱人。这一次,你又败给了“没钱的穷人”。
“举手之劳”是别人的谦辞,而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他的说辞。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善良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可是遗憾的是,这个社会上,劝别人无底线的包容、大度、善良的伪善之人太多,在我看来,这种自以为是的善良,比恶更可怕。这一类人,大都是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3
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两个故事:
有次我在路上偶遇了几个姑娘,他们说自己钱被偷了,没钱回家,出于好心,我借给了她们,她们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事后一定会还。后来我得知,她们都是学生没什么钱,爸妈给的生活费被偷了也不敢给家人说,只好问表哥表姐借钱还给我了。可是,我在网上说了这个事,居然有几个人留言说我没良心没爱心,问我这个钱你也敢要啊。我tm就不明白了,我借钱给人,她们还钱给我,我收钱回来,就这个怎么就不道德没良心了,就那帮人头猪脑的圣母神父你们的逻辑在哪里???Excuse me????
“还生气了还,我是开玩笑呢,你咋这么开不起玩笑……”这是我遇到的最多的道德绑架,不能同意更多!还有一个是,当年我大学时获得了奖学金,居然被同学说我没有大度的让给别的更有需要的同学???我想说:我那是奖学金,不是助学金,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为什么要让?何况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我爸爸生病出院,还欠了好多外债,我也很需要这笔钱。我不是生气,只是觉得好笑,凭啥要让给别人????
不要把别人的情分,当成你的福分。不要把别人的客气,当成你的运气。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4
8岁大的孩子用小刀将施工者的安全绳割断;飞机晚点孩子大骂乘务员畜生。大人们说“还是孩子”。
地铁里年轻人不给一个大妈让座,大妈向年轻人恶言相向并吐口水;
广场舞因和年轻小伙子的篮球场地起冲突,一群大爷大妈殴打男生;周围的旁观者说:他们年龄大,别跟他们计较。
老公出轨、家暴、偷女方的项链拿出去当掉,甚至性侵老婆的妹妹,旁人会说:都结婚这么多年了,不容易,忍忍吧,他会改的。你要离婚了带着个孩子上哪找对象去啊。
别再用“还是孩子”“年纪大了”作为自己缺德的理由,也别用同样的理由却无底线包容一个人,年龄不是没教养的理由。你要知道每一次屡教不改的背后,都是这种没有原则的包容。你没有必要为这种不要脸而买单!
在我看来,这就是伪善。伪善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自己推向一个道德至高点,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是为了改善事情结果。若理性不存在,则任何善良都是无意义的。
电影《驴得水》截图
学生时代老师就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依旧没明白什么恶是道德。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更多的是律己,而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以为是的准则,遇事双标,绑架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网上一句很经典的话: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只有遵从法律才是对的。
真正的善良,是很温暖的,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而不去对你不了解的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不知道别人的三观和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和理解,这就是最大的善良。
希望你的宽容、你的善良,总会带着锋芒。
⑶ 什么是道德良心
道德在人的化身就是良心。
许多人都喜欢用“良心”这字眼。当他们要向人证明自己行为正直时,便说:“我问心无愧”或说“我是凭良心做事的”,而把一些坏蛋形容为“没良心”“心地坏”,心术不正,丧心病狂。他们认为人只要“平生不作亏心事”,便可“半夜敲门也不惊”了。他们认为修养的重点是诚实:对己、对人、对神、对良心都要诚实,虽然明知没有人会发现,也坚持应“不欺暗室”,不作自欺欺人的勾当。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的作用。即是所谓的仁、义、礼、智。是每人都拥有的天生本能。使人能爱能憎,能分辨善恶。他以为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所谓“丧尽天良”的地步,是因为人不懂得保养,维护自己的良心,反而用各种不义的行为去砍伐、伤害它;好像人天天到山上砍树木。即使是最美的、最苍翠的山峦,也会变的不美了。“牛山之木尝美矣……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於木也。目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人人都喜善恶恶,我们欣赏善的行为,愿意和品格高尚的人交朋友。相反,我们谴责恶行。为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感伤。对品格低下的“小人”,即使他们在谄媚,逢迎我们,我们也会感到恶心和憎厌。
良心的拉丁文是conscientia。是又介系词cum(同)及名词scientia(知识)所组成。意思是“具有知识”,指人在行动时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圣热罗尼莫(ST、Jerome340-420)把良心比作火花,认为良心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亮点,照耀人生,人可以藉着良心,达到伦理成熟的地步,使人格获得圆满的发展。
有关良心的几个事例: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望夫石》盼夫归家的妻子,按自己的良心,对爱情忠贞不变,化为石。
2、拾金不昧的黑人约翰逊,拾到24万美元。小额钞票可以私藏。却送还失主。邻人耻笑,朋友蔑视,被迫搬家。
3、圣摩尔1477-1535天主教殉道者。忠于良心,反对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斩首而死。且安慰刽子手,抱歉自己脖子太短,为刽子手增添麻烦。
二、 圣经内的良心 《呼召与回应》p324
圣经视良心是和整个人分不开的(良心是人的一个官能)。圣经不把人分解为分开的部分,却视人为一整体。实在,尤其关于良心,只能以概括的看法来谈及它,因为在良心内,而正是在生活的天主面前,人整体显露出来。
1、旧约的良心
“良心”一词在旧约内只出现一次(智17:11)。虽然仅此一次,但天主不断召叫选民忠于盟约的呼声,却贯彻整个圣经。充满了认识良心的事实。例如,原祖犯罪后,天主问“亚当你在哪里”?加音杀亚伯尔后的逃亡,打围犯罪后,先知的劝告,尤其以“邪恶的良心显示出来”。
旧约良心的意识有两种特征:首先,良心常是在天主前的良心。人处在天主前,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和圣善的的,或是错误和邪恶的。第二,在良心的行为内是整个人行动,而非只是人的任何一个“官能”。咏17:3“但你考验我的心灵,夜间来视察我……你总找不到我的邪恶”。
旧约把良心视为有位格的天主对人所发出的呼声,经由良心对人说话。
2、新约内的良心
1)、福音内的良心
福音和旧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词语来指示良心,它被置于人的内心深处,而这内心深处是以灵魂或心来表达,耶稣强调的重点,由外在行为转为内在的意向。“凡注视妇女的,已在内心奸淫了她”,福音尤其认识做恶事后邪恶的良心的事实。例如,在浪子、犹大斯、背主后的伯多禄的例子里;法利塞人构成的顽固和败坏的良心的例子。
福音内给予正直的意向较外表正确的行为更大价值,无形中更强力彰显良心的负责任的决定和忠于良心的重要性。
玛5:8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玛18:35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谷7:6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
路6:45善人从自己心中的善库发出善来,恶人从鹅库中发出恶来,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
2)、保禄关于良心的思想
A、保禄用希腊文Syneidaesio一词来表达良心,但此词有不同的含义,在新约中共现34次,,保禄书信中占19次之多。
*首先此词表示人心灵深处的一些重要活动,人在这里常处于天主面前。
*其次表示和天主共容的真诚的和反省的自觉。宗23:1 24:16
*也表示圣神在保禄心灵深处对他的讯息的真实性的作证。 罗9:1
*表示人的宗教和伦理的认知官能。 格后4:2
此词也表示有伦理意义的良心,罗2:15 法律已刻在人的心上;光明磊落的良心(弟前1:5),纯洁的良心(弟后1:3);污秽的良心(铎1:15)。保禄在其他地方,不用此词也能谈及良心,例如罗14章。
B、保禄关于良心的主要的断言
有着宗教和伦理意义的良心,在下列集体问题上的论断:罗14章,吃肉合法与不合法,格前8章吃祭过的肉的伦理性质。格前10:14:参与外教人的祭祀筵席和私下吃祭过神的肉。
* 每个人该按自己的良心行事
“各人对自己的心思应坚信不疑”(罗14:5),行为的伦理性质断然依赖行为是否与内在的信念相吻合。“那在自己认为可行的事上,问心无愧,才是有福的,但谁若怀着疑心吃了,便被判有罪,因为这不是出于信心做的,凡不出于信心做的,就是罪。(罗14:22 格前8:7)
* 良心可以不符合客观的真理
良心是决定个人具体行为的伦理性质的准则,但它不是唯一的准则,也不须和客观的真理一致。它甚至可以不领略客观真理。“在基督耶稣内,我知道,并深信:没有什么本身是不洁的,除非有人想什么四不洁的,那东西为他才是不洁的。”(罗14:14,20)“至论吃祭邪神的肉,我们知道:世上并没有什么邪神,也知道,除了一个天主外,没有什么神……不过这种知识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知道如今因拜惯了邪神,认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为他们的良心软弱,就受了玷污”(格前8:4,7)。
* 良心和团体有关系
怜人良心的决定(尤其是教友弟兄):虽然和一己的决定相冲突,也该诚实地被尊重。“那吃的不要轻视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判断吃的,因为天主已接纳了他。你是谁,竟敢判断别人……你为什么判断你的弟兄?或者你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罗14:3-4,10)
必须尽量避免因自己按良心指示行动,而令近人绊倒:“你应拿定主意:总不要使弟兄失足或跌倒……如果你因着食物使你的弟兄心乱,你便不是按照爱德行事。基督为他死了,你不可因着你的食物使他丧亡……更好是不吃肉,不喝酒,不做什么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罗14:13,15,21)“但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这自由的抉择,成了软弱人的绊脚石。因为如果有人看见你有这知识,在邪庙里坐席,他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是受到鼓励而去吃祭邪神的肉吗?那么这软弱的人,基督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而丧亡!你们这样得罪了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为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格前8:9-13,10:28)
从整个新约来看,良心是指在信仰的关照下,才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对于生活中的道德意识和个人处境的监督。
三、良心在历史上的诠释
1、希腊哲学
把良心看成道德判断中的自我意识,而不把良心局限在对与错的抽象知识上,也看出良心云做不只在事后,也在事前及事中。
2、多玛斯学派的理智判断(多玛斯—亚里斯多德)
圣多玛斯(1225-1274)是将良心纳入反省批判的伦理神学中的第一人。多玛斯学派把人的理智放在首位。因此,在良心的作用里,重要的工作是由理智发展的。用三段论的过程: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在具体的环境内被引用在行动上,对具体行动的伦理性质要做判断,所以,良心的决定本质上是一种理智的判断。
3、方济学派的意志优先论(文德—奥斯定—柏拉图)
圣文德在人的意识中,把重点放在意志和爱情上。结果,良心便被视为向善的冲动,而良心具体的决定被视为这种冲动的实现。
康德把良心视为人在正义法庭的意识。(KENT 1724-1804)
4、自然论者的良心意识
良心是人面对那在他们处的环境中,令生命为他变成可能的和为他促进生命的事物时所采取的立场。
尼采:认为凡不能成功确立自己为主宰的人,便是在良心上和自己作对。“我认为邪恶的良心有如重病,在这病中,人不得已受不了那变动的压力而跌倒,这变动是他所遭受的一切变动中最深切的,又因这变动之过,他结果自觉受社会和受和平摆布……”。
佛洛伊德:良心在于吸纳父母的权威,尤其父母中一方的权威,他妨碍婴儿对另一方的感情趋向(伊底帕情结)。那种由外面施于婴孩身上的压迫被他吸收,这便是超我的来源SUPER-EGO:即良心、决定和支配人。
5、社会学的良心意义
认为人的良心是由环境塑造成的,把良心系于环境。例如,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此种社会学的人类学为了着重团体而不赏识个人的价值和自主。个人在任何环境中该把自己的判断和集体的判断看齐:个人在集体内要完全淡薄自己,这便是他生存的意义,独裁统治的“人云亦云”。
良心如能澄明,即可彻悟天道地德。
⑷ 什么是道德心
我心中的就是力所能及的吧,现在有道德心的人太少了,道德心包括很多了,例如保护环境,帮助老人,其实我们只要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尽量帮助别人就可以了
⑸ 什么叫道德心怎样才算符合道德心
要彼此尊重为最好,能坚持三纲五常是最佳
⑹ 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怎么样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感,陌生人之间会变得冷漠,如果亲人再发生这样的变故什么的,那么这个人就没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了,他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会停止成长,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无法认真的工作学习,那样对社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作用,甚至成为社会的累赘。道德感会催生幸福感,而幸福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共同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