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谷神不死
Ⅰ 老子《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何意
【谷】的本义就是空谷的泉水绵绵不断地注入河流。
【谷神】就是【谷】的【精神】,兼具【虚】【动】两个特性。
具有【虚怀能容】的特性,就能达到【常无】,【常无】就能观照形而上体性之妙——【常无,欲以观其妙】;
具有【动流不息】的特性,就能达到【常有】,【常有】就能观照形而下物相之徼——【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两种特性,就是《道德经》第五章所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正因为【常无,欲以观其妙】与【常有,欲以观其徼】——被称为【玄】——的原动力【谷神】本来不死,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为【玄】的母亲——【玄牝】。
Ⅱ 谁知道道德经里面“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一句中的谷神作何解释啊请教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正因为“道”空虚无为,才能容纳万物,所以才说它生养了万物。万物都从这里产生,所以才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无形无状,周而复始,用之不尽,使万物赖以生存。
大意:
道孕育了天地万物,就像女性孕育生命一样,它虚空、变化、永不封闭。正因如此,道永恒存在,作用无穷
Ⅲ 什么是玄牝”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
[ xuán pìn ]
基本释义
[ xuán pìn ]
1.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2.《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河上公注:“玄,天也,於人为鼻;牝,地也,於人为口。”后因以玄牝指人的鼻和口。
玄牝,道教及修真术语。出《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具体所指其说非一,有天与地、鼻与口、上与下、父精与母血和肾、元神、黄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窍等诸说。又有认为即玄关一窍,《悟真直指》:“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为四大不着之处,天地之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之曰玄关一窍,又号之曰众妙之门。”参见“玄关一窍”条。玄牝,欲望也。欲望生则思想存。
中文名
玄牝
出处
《老子·六章》
作者
老子
读音
xuán pìn
释义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1]。
玄:幽远微妙之意。牝:指鸟兽的雌性。泛指阴性的事物 。
玄牝:微妙化生之意,是说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阴。玄妙阴阳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延伸
玄牝之门:指道生万物,万物由是而出。
天地根:谓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这可谓是谷神不死。
老子把‘道’称作‘天下母’,某种意义上,老子是提倡阴柔为主导的思想的。老子的思想贵柔守雌,他从“弱者道之用” 出发,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弱胜刚强”。他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就是以柔弱顺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在《道德经》[1]中,“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等这样贵柔崇阴的例子是很多的。这在当时战乱时期阳胜而杀伐的时代具有全局的平衡思想。老子用起以柔克刚的思想缓和当时战乱的阳刚杀伐的环境。
Ⅳ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后是什么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我认为是字面意思。根本不是“欲”字的通假。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说“旷兮其若谷”。与山谷有关,试看山谷: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沟,中间空荡荡的,非常空旷,好像什么都没有。
这个东西应该联系“空”来看,其实两者说的是一个道理:“真空生妙有”
为什么叫“谷神”呢?因为它生生不息,很空旷,但是能发起很多作用来,好像是有神的作用。
“牝”是女性生殖器(与谷有相似处。也说明老子那个时代非常尊重女性生殖器,而今天很多人听起来似乎感觉很不雅),众人的生命都是由其中产生,老子用“玄牝”是借用女性生殖器的功能、借用“谷',加上升华,来说明“道”生生不息的伟大功能,这个伟大功能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所以叫“天地之根”。
但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作用表现形式不是突然的,而是缓慢柔和的,并且连绵不绝,永远不间断。而这种作用似乎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叫“绵绵若存”
最后四个字“用之不勤”,我认为有两种解释,都可以。也可以当做有双重含义(不会出差错):
····第一:“勤”字通“尽”,意思是指“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其实“道”的作用本来也是永无穷尽的)
····第二:“勤”字就是“勤”字本身,是指我们把握应用“道”时,不要过度,要适当,要缓和,这样才能与“道”绵绵不绝而又柔缓的特性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道”的作用。这样才是“善为道者”~ ~
Ⅳ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何解
“谷神”我认为是字面意思。根本不是“欲”字的通假。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说“旷兮其若谷”。与山谷有关,试看山谷: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沟,中间空荡荡的,非常空旷,好像什么都没有。 这个东西应该联系“空”来看,其实两者说的是一个道理:“真空生妙有” 为什么叫“谷神”呢?因为它生生不息,很空旷,但是能发起很多作用来,好像是有神的作用。 “牝”是女性生殖器(与谷有相似处。也说明老子那个时代非常尊重女性生殖器,而今天很多人听起来似乎感觉很不雅),众人的生命都是由其中产生,老子用“玄牝”是借用女性生殖器的功能、借用“谷',加上升华,来说明“道”生生不息的伟大功能,这个伟大功能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所以叫“天地之根”。 但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作用表现形式不是突然的,而是缓慢柔和的,并且连绵不绝,永远不间断。而这种作用似乎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叫“绵绵若存” 最后四个字“用之不勤”,我认为有两种解释,都可以。也可以当做有双重含义(不会出差错): ····第一:“勤”字通“尽”,意思是指“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其实“道”的作用本来也是永无穷尽的) ····第二:“勤”字就是“勤”字本身,是指我们把握应用“道”时,不要过度,要适当,要缓和,这样才能与“道”绵绵不绝而又柔缓的特性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道”的作用。这样才是“善为道者”~ ~ ---------------------------------------------------------------------- 以上都是诚心话,希望多参究一下!~ ~ ~
Ⅵ 有没有得道高人谈谈老子的 谷神不死的真正含义
怎样理解“谷神”二字?有些注释者认为,“谷神”就是“食神”或“生养之神”(司马志:《老子全书》),著名国学大师高亨亦有类似看法。老子在第二十章曾有“贵食母”的提法,而“道”确有生养万物之功能,加之“谷”可作五谷之“谷”(食物),这些表面上相近的事实则极易使人形成“食神”或“生养之神”的联想或印象。历史上还有一些训诂方家如陆德明、毕沅、俞樾等,通过“浴”、“谷”、“榖”、“欲”等字的考据,不遗余力地向“生养”方向“训”去,好像不指向这个方向就不能把握老子的原意一样。
笔者认为,若把本章放到《老子》一书的整体框架中加以逻辑地把握,“谷神”二字迎刃而解。老子谈“道体”,第四章用了“冲”(或盅)字,第五章用了“橐籥”二字,第六章用了“谷”字,其意皆在言“道体虚空”,三章意义相承前后贯通,“指器而实非指器,指物而实非指物”(萧天石语)。因此,这里的“谷”,就是山谷(表示虚空,第十五章的“旷兮其若谷”一语可以为证)。老子讲“道用”,第四章用了“或不盈”,第五章用了“虚而不屈”,第六章用了“神不死”,前后同样是一脉相承顺理成章。“真空”方能“妙有”。联系到第六十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神”(作用)的用法,谷神之“神”应理解为谷(空、虚即道)之作用,“谷神不死”意指虚空(道)的作用永不衰竭、不可穷尽。
陈鼓应先生认为,“谷神不死”的“神”形容的是“不测的变化。‘不死’,喻变化的不停竭”(《今译》,P98),该句的译文为“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竭的”(同上,P99)。笔者认为,老子这里的“神”应理解为“作用”或“功能”,与前两章联系起来看,“不死”显然是指“作用不竭”或“功能不灭”而非“变化不竭”。至于“测与不测”、“变与不变”也无法与“作用”、“功能” 直接挂起钩来,不能说“变”的才有功能才起作用,“不变”的就没有功能或发挥不了作用。事实上,根据老子的意见,在很多情况下道的作用恰恰体现在“不变”上,进一步的变化反而背“道”而弛。如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把持使其发展到盈满反而达不到目的),第十五章的“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第三十、五十五章中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是本章中的一句最能引起注释者联想(想象)因而最易在理解上产生歧义的一句话,但得其真意者尚不多见。有的注释者一见到“牝”字,就认定为雌性生殖器(遍查字典、词典及相关文献,“牝”皆指与“牡”相对的雌性鸟或兽而并非指生殖器),把“门”理解为雌性生殖器出口;还有些注释者把“玄牝”理解成“黑色的女阴”,“门”为生殖的门户,“谷”之形,状似女阴,故“谷”、“牝”同理。更有甚者,不仅视“谷”为女阴,还认为谷中必有水,多水则(道)生殖旺盛。
何谓“玄牝”?玄即玄妙,牝即母性、雌性,意为生殖、生养。道作为生殖的母体不同于一般的母体,而是玄妙的母体。道之生殖是无中生有,谓之一玄;为天下万物皆为道所生,其超常的生殖能力谓之二玄;道一直是在“似或存”(第四章)、“若存”(第六章)的状态下实现生殖并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谓之三玄。有此“三玄”(抑或“多玄”),故曰“玄牝”。
关于“玄牝之门”中的“门”字,应与第一章中的“众妙之门”中的“门”字对应起来理解,两个门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指生殖器,也不是指门径、出口(陈鼓应先生把两处之“门”皆理解为门径。见《今译》,P77,P99),而是指根源、策源地,事实上所指就是道。王弼的注解堪称得其真意:“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老子《道德经》注,王弼著,楼愈烈校注,P17)。“所由也”即根本也!“众妙”的根源是什么?是道。“玄牝”的根源是什么?是道。孰为“天地根”?还是道(使“玄牝”成之为“玄牝”的道)。一个东西不是以其本身而是以其门径成为另一个东西的根源,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逻辑上都很难讲得通。笔者之所以在对第一章的解读中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成“玄妙背后的玄妙即道之玄妙,是一切玄妙的根源”正是基于这种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译文如下:
道的功能永不衰竭,称为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根源(道),是天地产生的本根。道存却难觅踪迹,道用则无穷无尽。精锐五角场
Ⅶ 老子的《道德经》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何理解
“谷神”并不是指稻谷之神,谷是指山谷,山谷是空荡荡的,所以用山谷来形容大道的虚无。空荡荡的山谷可以生养万物,恰好可以用来形容大道能生万物。神是指孕育万物的能力和不拘于形式的过程。谷和神合起来就是“谷神”,所以它是一个词,又不是一个词。可以理解为大道虚空生养万物,其精髓就是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玄牝”一词中,玄是指旋转变化,牝是指雌性的生殖器官,牝本来写作匕,象形字,像女性生殖器官的形状。
在古代,科学不发达,加之人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女性能生儿育女,无法给以科学的解释,他们看问题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对女性的生殖器官充满了崇拜甚至畏惧,他们看到女子的肚子一天天隆起,十个月后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多么神奇!
他们不知道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是孕育生命的开始,夸大了女性生殖器的作用,以为其里必然蕴涵着无数奥妙和玄机,所以才能从无生出有来。
大道万物就如同人类的孕育过程,它充满了神奇又不为人所目睹,正因为我们无法亲眼看到,才更突兀出它的神秘和深奥。大道的孕育和女性孕育不同点在于,大道生育万物的功能的无限的,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而说“玄牝不死”,它怎么可能死呢?这是大道的本质特征使其永不停息地生化万物。
“玄牝之门”就是指大道生殖器官的门道,它存在吗?在哪里?如果大道存在牝门,那大道也就是实体了,能够摸得着看得见了,可实际上大道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形象;如果大道没有牝门,那么这样形容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大道的牝门存在于“无”的状态之中。无的状态无处不在,充盈于整个宇宙中。无中生有,有又变无。无的蕴意是不见踪影又无法寻觅,从整体到分散,再由分散聚为整体,包含一切变化。它永远都不会枯竭、停息,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
(7)道德经谷神不死扩展阅读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1:
“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译文2: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Ⅷ 请问“谷神不死”的含义
:山谷,意谓空虚。谷神:指由道质和道性所构成的大道,也可谓大自然。因道的状态类似虚无,所以称其为谷,因其蕴藏妙用并因应无穷,所以称之为谷神。谷神不死:因其从不失灭,所以说是谷神不死。
Ⅸ 《道德经》中“谷神不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Ⅹ 怎么理解《道德经》谷神不死
谷神:谷字帛书本及王弼本皆作浴,应为传写之误,通行本作谷为是,但有后学以五谷之谷作解,实在是不足取的,谷字为山谷之谷,若作五谷之谷,本应写作榖,当不至传写误成浴字。谷犹言道博大精深、虚怀若谷的状态,神犹言道神奇变化、无穷无尽的功能。不死:犹言永恒长存也。谷神不死的意思就是:虚怀若谷、变化无穷的大道是永恒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