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讲道德就仁义

讲道德就仁义

发布时间: 2021-12-24 18:40:22

❶ 三字经里《孟子》者,七篇止,说道德,讲仁义的讲解

三字经里《孟子》者,七篇止,说道德,讲仁义的讲解?我有个回答,不知是不是呃,一定要采纳!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②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 身沂然③,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孟子的学生。②敝屣(XT):破鞋子。(3)欣(xin):同 “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 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 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 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读解】
这是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 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 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应与庶民同 罪。所以孟子回答说:“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亲出事而坐视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对 一般人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 个道德难题叫做“公(或法)孝不能两全”。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动作可就大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 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这不就为了父亲而改变 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吗?
但在孟子看来,的确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公孝两全:一方面, 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发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 瞽瞍;另一方面,抛弃天子之位,便作为儿子,锭而走险,冒死 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遗憾。
这个两难问题,在我们今天来回答可就不一样。因为,我们 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虽 然在总体上说“孝”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公孝不能两 全”就成了“公私不能两全”,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难解决了。虽 然在情感上仍然难,但至少在理论上是不难的了。
何况,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会为了父亲而“弃天下”呢?莫 说“弃天下”,就是弃一局长处长的官位也会舍不得的啊,多半只 有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弃父亲的。更何况,即便不为前程,仅为父 亲低微,父亲穷酸而弃之的,也有人在呢。在这种清况下,也就 没有什么“两难”了罢。
回到孟子的原文,应该一提的是,所谓“瞽瞍杀人”云云,当 然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我们今天的法律知识竟赛假设一些案例一 样,并非在舜做天子的时候他父亲真的杀了人,他也并没有因此 而偷偷背负父亲而逃,像一个被通缉的犯人一样隐居海滨。如果 真有这样的事,那我们倒应该特别欣赏舜的气度了,什么气度?进 为天子,退为逃犯,隐居海滨而“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这种 能进能退,“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气度,尤其是,终身“欣然”, “乐”而忘天下的乐观通达,真是非等闲之辈所能的特殊禀赋。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舜作为圣贤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当然,孟子“言必称尧舜”,而孟子所称的尧舜难免没有理想 化的色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❷ 讲什么仁义道德

基本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词语分开解释:
仁义 : ①仁爱和正义:仁义道德。 ②指和蔼善良:他人挺仁义的。
道德 :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❸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是什么意思

“讲道德,说仁义”意思是说由孟轲所作《孟子》这本书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说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指不偏,“庸”指不变。

“作大学,乃曾子”意思是说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这段话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

(3)讲道德就仁义扩展阅读: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❹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啥意

这是三字经的原文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❺ 论语者,20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这是三字经的原文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❻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出自哪

好像是三字经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孟子者,七篇止
指《孟子》共分七篇,止,有不同的理解,A语气词,用在句末.B副词,仅,只是.根据对偶的原则,与“孟子者”相对,就应作以上这两种理解.C停止.
讲道德 说仁义
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

❼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啥意

这是三字经的原文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❽ 只有强者才配讲仁义,讲道德

孔子那套本来也就是讲给当权者听的。所以说强者才配谈仁义道德是必然的。你弱小的连生存都困难你怎么实现你的仁义道德呢?丛林法则告诉我们: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环境淘汰。 弱肉强食,丛林中的资源有限,只能强者才能获得最多。
实力弱小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一种策略。
同类竞争,异类共赢。
强弱是可以逆转的,所以时刻要有危机意识。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前进也不正是强者推动的吗。弱者是没有话语权的。想要那种理想的状态只有看在那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能不能实现咯。呵呵</B>

❾ 佛法中讲仁义道德是什么

把儒家五常配在佛家五戒就容易懂了。
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为礼,不喝酒为智,不妄语是信。仁义道德是因守戒行礼而形成的准则和规范。

❿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出自哪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热点内容
有趣的婚姻法知识问答题 发布:2025-05-08 17:25:42 浏览:56
税务鉴证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8 17:13:00 浏览:43
黑山律师 发布:2025-05-08 16:57:28 浏览:934
法规核查 发布:2025-05-08 16:56:22 浏览:389
合同中代表人负责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8 16:51:15 浏览:173
道德情操论哪个版本 发布:2025-05-08 16:37:41 浏览:846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发布:2025-05-08 16:27:55 浏览:464
法院主体责任落实 发布:2025-05-08 16:22:50 浏览:43
段波民法百度云 发布:2025-05-08 16:22:48 浏览:946
十四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发布:2025-05-08 16:21:05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