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发生
❶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❷ 关于道德行为的小故事
道德行为的小故事一: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解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芸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詟为文景之治。
道德行为的小故事二: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肖看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绿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峧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道德行为的小故事三: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仙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道德行为的小故事四:
姜肱大被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伯准。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他们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可姜肱这是什么绿故。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强盗们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潋,并且很懊悔,就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道德行为的小故事五: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❸ 关于道德发生在古代人身上的故事
一、热爱祖国
1.苏武牧羊使节不辱使命
2.文姬思国弃子终归汉
3.陆游爱子之道
4.戚继光勇抗倭寇
5.林则徐虎门销烟
6.巾帼英雄冼夫人
二、服务人民
7.董奉行医为民造福
8.孙思邈一心赴救
9.李冰父子治水造福万世
10.“召父”开沟渎为民兴利
11.范仲淹忧乐心系天下
三、崇尚文化
12.三迁居孟母教子
13.颜之推教子读书
14.苏秦刺股发奋读书
15.车武子囊萤勤学记
16.忍饥寒宋濂苦求学
四、辛勤劳动
17.教稼穑神农尝百草
18.大禹治水一心平水土
19.愚公移山改造大自然
20.詹天佑创建京张路
21.化灵羽精卫誓填海
五、团结互助
22.荀巨伯舍已救友
23.李士谦乐善好施
24.侯可急人之难
25.孔融让梨
26.裴令公乞物为行惠
27.严世期敬老又抚幼
六、诚实守信
28.赵柔卖犁重信诺
29.崔枢应重义轻财
30.罗一峰志洁还镯
31.许衡有主拒吃梨
32.心许徐君季子挂剑
33.范式交友重信诚义
七、艰苦朴素
34.陶侃勤政务尚节用
35.张俭着旧袍三十年
36.弊车驽马晏子辞赐
37.王恭赠簟别无长物
38.殷仲堪持本不改色
八、遵纪守法
39.韩厥刚正执法
40.史弼抗歪拒邪
41.子文执法不徇私亲
42.狄仁杰公正敢护法
43.包文正铁面且无私
44.“海青天”摧强又扶弱
九、修身齐家
45.宋弘不弃糟糠妻
46.陶母言传身教
47.戚景通严以教子
48.桓少君弃富就贫
49.孟光梁鸿举案齐眉
50.乐羊子妻断机劝夫
❹ 作文素材 关于道德的时事热点新闻有哪些
“彭宇案”、“许云鹤案”这些因道德、诚信、良心而引发的社会受关注事内件仍在容人们心中留有余悸的时候,秋风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发了社会各届全民讨论,也让这个秋天更添了寒意——广东佛山2岁女童连续两次被车碾压,18位路人无一人上前施救,最终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处在社会底层的拾荒者——是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让18位路人漠然离去?是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让捡垃圾的阿姨热心施救?是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横在了当今社会?今天作文频道就事论事,就近几年频发的社会道德事件,为同学们搜索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的作文素材、时事素材,从道德的定义、道德观、时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讨论“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女童遭两车碾压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❺ 关于道德的内容
什么是道德? 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1]。道德存在的目的是直接关系到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正常的人格,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我们对道德看似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简单化和片面化,重视高层次的道德理论教育,而对社会道德等基础性的道德规范重视不足。 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他多从善。本善的,道德促使他继续从善。作为某些受过几年到十几年教育的人,在接受了十几年的系统教育后,依旧曝露出某些丑陋的一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道德的缺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效益的凸显使得教育等社会上的东西也变得功利化甚至市场化。自古以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但现代许多学校的教学理念里往往重视强调“才”而忽视了“德”的重要性,教育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是导致了大量缺乏道德的事情发生的重大因由之一。而一系列缺乏道德的事件的发生则说明道德的缺失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这不得不让人审视现代缺乏道德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在用人机制上也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成效却不显著,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是没有希望可言的,也不会走的长久。法治作为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是对道德约束的补充,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道德约束人的作用。道德能使人们主动去遵守行为规范,法律永远只能是使人们被动的接受。因此,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和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2]。人才与道德应该是相对应的两个范畴,有德才有才。道德的培养应该与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塑造同步进行,而其中若是出现道德的滞后,最终的结果可能会给社会、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一个没有道德,不懂得遵守道德的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中饱私囊、唯利是图、置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从国家高级官员贪污腐败到企业老总不顾消费者利益再到教师、医生的灰色收入,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虽然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人们对道德操守的无视则是问题更根本的所在。而这些行为与某些人的缺乏道德的致使这些所谓的人才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将职业道德以及社会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对道德和法治的无视也造成了他们在迷途中越走越错误。竞争与忍让基本对立,博弈与道德基本对立。如果你一心胜在博弈, 甲骨文中的“德”就可能输在道德;你一心想赢得道德,就容易输在博弈。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与自信没有法纪,是第三空地里游荡的个人意志,那里的灵魂正将演变成智慧,它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新文明的创生。其实人类的文化进程无穷无尽,无终无果。
❻ 急急...!求几则关于社会道德的故事
181、有点力量就要帮助群众
❼ 举一些近期发生的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乔秀文
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版的生活权,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
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二、拖车不收车主的费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的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7)关于道德发生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作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❽ 关于道德的文章
【编者按】 记得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牧羊童经常高喊“狼来了”, 多次上当受骗的乡亲们在狼真正到来时却没有赶来,结果这个不诚实的孩子连同他的羊群一起被狼吃掉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否则后患无穷。然而,就在我们苦口婆心教育下一代时,在成人社会中,却充斥着假冒伪劣、缺斤短两、坑蒙拐骗等不良社会现象。诚实守信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伊斯兰教有着重视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如《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就是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这里,“诚实守信”既是一种基础道德,又是一种时代文化,还是一种做人标准。从宏观上讲,诚实守信对于构筑以信用为准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对于建设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诚实守信应是立身之本,个人信用是人际关系最为根本的信用,也是社会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广大穆斯林和所有善良正直的人们一样,把诚实守信崇奉为高尚的品德,把不辜负信任,坚守信用,维护信誉视作为人处世的最佳形象。
其实,“诚实守信”的做人美德,是伊斯兰教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强调要求穆斯林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敬畏真主,要和诚实的人在一起。”(第9章第119节)《古兰经》还告诫“诚实的男女”穆斯林,“真主已为他们预备了赦宥和重大的报酬”(第33章第 35节)。《古兰经》还一再要求穆斯林重视信誉,说话算数:“你们应当履行诺言,诺言确是要被审问的事。” (第17章第34节) “当你们缔结盟约的时候,你们应当履行真主的盟约”(第16章第91节);“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履行各种约言。”(第5章第1节)“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说你们所不做的事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事,这在真主看来,是很可恨的。” (第61章第2至3节) “当你们卖粮的时候,应当量足分量,你们应当使用公平的秤称货物,这是善事,是结局最优良的。”(第17章第35节)
伊斯兰教的圣人穆罕默德以诚实作为穆斯林的楷模,在他身上体现出热爱和平、善良公正、廉洁宽容、勇敢坚忍、诚实守信等各个方面的美德。我们要成为一个虔诚敬畏的穆斯林,首先要以穆圣为榜样,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把自己的“伊玛尼”(信仰)装点得更为俊美。穆圣对诚实做人十分重视,他曾说:“的确,诚实能使人向善。正义引人于天堂,一个人诚实,那么在安拉的阙下被记为‘诚实者’;的确,谎言将诱人于罪恶,罪恶则致人于火狱。一个人说谎,同样,在安拉的阙下被记为‘说谎者’。” 穆圣又说:“舍弃令你疑虑不安之事,追求令你心安理得之事。因为诚实使人心旷神怡,而谎言让人忐忑不安。”穆圣还要求穆斯林“坦率、诚实、保持贞洁,接续骨肉。”关于维护信用,珍惜名誉问题,穆圣也有许多教诲,如“两面派有三个特征:(1)说话撒谎;(2)结约爽约;(3)被信托时死不承认(即使他们封斋,礼拜,自称是穆斯林)。”他说:“ 谁具备四大特征,谁就是地地道道的两面派。谁具有其中之一,谁就有两面派的嫌疑,除非放弃以下行径:①被信托时死不承认; ②说话撒谎;③结约爽约;④争辩时破口大骂。”
根据《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教诲,中国一些著名穆斯林学者在汉文伊斯兰教著译中也阐述过穆 斯林所崇奉的美德——诚实守信。如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一书《友道》篇中提出:“诳言者不可近 ,彼终朝欺哄,彼此皆伤。”意思是说,对说谎话的人不可接近,这种人整天进行欺瞒哄骗,彼此都 会受到伤害。他还在该书《较量》篇中指出:“正教修道工夫,无有穷尽,然其初入者,总于‘三品 ’、‘十条’,缺一不可”,“三品者,乃心间诚信”,“舌上定念”,“身体遵行”。虽然着重说 的是坚定信仰方面的事,但仍然包括了诚信为做人主要标准的内涵。另一位回族学者马注在其名著《 清真指南》卷五“格论”中论述道:“天经谕:‘失约一定拿问。’圣人谓:‘说谎不是我的教生。 ’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所以言真语实,外不欺人,内不欺己。今人一味爽约,不顾颜面羞耻,误己 误人,把以妈纳(信仰)黑暗无光,岂不是路上行尸,人中鬼祟?”“以妈纳之培养有十七条,其中 之一是‘同朋友,要信实’”, “板德有七层黑暗,作以思略目之幔帐:一、失信;二、谎言……是 兹黑暗,若宝瓶盛以臭水,名虽正教,从吉庆之门已远。”马注又在该书卷八中概括出必须作“讨白 ”(悔过)的110种表现,其中有一种就是“失约爽信”。
我们认为,为了使诚实守信这种美德成为全体穆斯林和所有公民的基本公德,一是要完善法制建 设和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对失信又触犯法律的,要依法严惩,对不守信用而违背公德的,则通过新闻 媒体来批评、谴责,鞭笞丑恶,启迪良知。二是要树立个人信用典型,加强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教育, 使诚实守信为美德,虚伪失信为耻辱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提升素质,完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