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刺猬狐狸法学

刺猬狐狸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1-01 10:17:02

Ⅰ 狐狸和刺猬的故事谁知道

1
狐狸和刺猬的故事
有一只狐狸在过河的时候,一不小心被湍急的河水冲到了山谷中。结果撞得浑身伤痕累累。狐狸在山谷里休息了很长时间,它被摔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有一大群非常饥饿的苍蝇欢聚在狐狸的身上,吸着狐狸身体上流出来的鲜血。
碰巧有一只刺猬爬了过来,它觉得狐狸非常可怜,想替狐狸赶走这群可恨的苍蝇,狐狸赶紧对刺猬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你千万不要那么做。这群苍蝇现在已经吸饱了我的鲜血,而且已经开始懒得吸我的血了。假如你真的赶走了这群苍蝇,等另外一群苍蝇飞过来以后,恐怕连我的性命都难以保全了。”
2
狐狸和刺猬的故事点评
这个故事使人们很快就想到生活中的贪官,一旦那个贪官被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聪明的人们就会感到很苦恼。有的人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何贪官在这个地方混不下去了,人们还那么想念他呢?那是因为,老百姓们已经把他养肥了。一旦他犯了错误调到别的地方工作,就会有另外一个新的贪官来上任,新来的贪官肚子空空的,箱子里也空空的,到时候百姓们不是更悲惨了吗?

Ⅱ 刺猬与狐狸何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狐狸和刺猬》的故事,里面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狐狸经过一条湍急的河流时,身体站不稳,被湍急的河水冲到了一个非常深的沟里,遍体鳞伤,一步也动不了,在那里躺了很长时间。一群饥饿的吸血蝇落到它的身上,在它伤口上面吸血。有一只刺猬直过,发现狐狸这样痛苦,非常同情它,问是否让它把折磨它的吸血蝇赶走。狐狸说:“谢谢你,但一定不要把它们赶走。”刺猬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不想赶走它们呢?”狐狸回答说:“不要,因为你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些吸血蝇已经吸足了血,即使叮我,也对我伤害不大了,但是如果你赶走我身上这些已经吸足了血的吸血蝇,其他更饥饿的就要来替换它们,那就会把我还余下的那点血全吸干了。”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明白要想铲除那些害人虫,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人们都像这只受伤的狐狸那样,纵容甚至滋补那些害人虫,国家能昌盛吗?社会能安定吗?

一个国家,从社会到各个领域,要想树立正气,就必须铲除邪恶。青少年从小就要注意品德修养,一身正气,勇于和各种不良现象做斗争。

Ⅲ 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那是什么事呢

古希腊寓言中,狐狸代表多元论思想家,用不同的方法应对世界上不同的问题,他们不相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变真理;而刺猬是一元论思想家,万事只用一招,卷起来把刺对准敌人。不过我更喜欢《我只喜欢你》里面的解释,狐狸狡猾,知道很多事情,觉得自己聪明能做大事所以比较浮躁。刺猬自知笨拙,危险一来只有那一种方法应对,它们不会有狐狸那么多的想法,只想着怎么保护好自己、怎么生存,所以它们知道脚踏实地、立足当下,放在蜗牛身上解释就更贴切了,“背着壳,一步步往上爬”。

Ⅳ 刺猬 狐狸 猩猩和寒号鸟中哪个不是一类的

刺猬还是狐狸?这取决于中国法理学学者自身的理论选择。如果选择刺猬的立场,那么这个对大问题的追问会产生一个多层次的理论空间。

Ⅳ 狐狸与刺猬 柏林的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本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艾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一九○九——
一九九七)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以八十八岁高龄告别人世。这位常被誉为英
国最博学的思想家,没有留下任何一部系统性的代表作,他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
零散文章的结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他强烈的" 反体系" 立场有关,因为事实上
柏林一直拒绝写作大部头的系统著作。不但如此,柏林本人常常表示当世学界过
高估计了他,说他自己的写作从无计划,更从未想过青史留名的问题,而是更多
像一个出租车司机,哪里有叫唤就去哪里。但不管怎样,英美学界数十年来对他
确实评价甚高,认为柏林的特点在于擅长以一篇文章点出重大课题,用寥寥数十
页廓清别人用数百页篇幅说不清的问题。

Ⅵ 刺猬与狐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刺猬注重本质,而忽略其它

您好
这是一个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旨在说明一个关于处世态度的道理,与其忍受两次折磨,不如将一次折磨忍受到底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你

Ⅶ 刺猬为什么怕狐狸

刺猬理念源自古希腊的寓言《刺猬与狐狸》,它讲述的是: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它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但每一次刺猬都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行动迅速,皮毛光滑,脚步飞快,阴险狡猾,看上去准是赢家。而刺猬则毫不起眼,遗传基因上就像豪猪和犰狳的杂交品种,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到处走动,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是在实际中屡战屡胜的却是刺猬。这则寓言说明,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而这足以使它能从狡猾的狐狸中逃生。其实,人也可以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和刺猬。衣赛亚·伯林便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他认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成简单的 “刺猬理念”。刺猬理念强调深刻思想的本质是简单。而这也就是那些卓越的人之所以与他们同样聪明的人区分的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大同思想;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E=MC^2;亚当·斯密和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正是这些拥有刺猬本质的人,将复杂的事件简化了,使我们更加接近自我。通过研究调查那些成功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公司,吉姆·柯林斯根据刺猬理念提出了三环理念——他发现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的努力寻找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不是由随意的简单观念堆砌,而是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你能在什么当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什么是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对什么充满热情。其实,将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三环理念应用于个人自我的追求,如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同样具有意义。以三环理念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举例。当你选择一个职业时,你是否考虑过这三环:我要从事的职业是否是我最具天赋的?我可以在这个职业上取得卓越的成绩,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现在从事的。所以你要注意你对自己的洞察力。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不仅要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还要能通过自己的卓越职业中获取利润来支持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和职业的未来提升。你是否充满热情?这份职业是否能引发你的热情,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西方有句谚语:“制鞋匠,干好你自己的活儿就行了。”沃尔格林公司,就是一家凭借简单的刺猬理念:“最好、最便利的药店,可观的单位顾客光顾利润”,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执行,最终实现成功跨越的卓越的公司。如果你学会找出自己的人生中、职业中的刺猬理念,专注于此,坚持不懈。你注定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过自己期望的人生,拥有自己热爱的职业,这难道不是你的梦想吗?刺猬理念告诉我们: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去轻易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Ⅷ 狐狸和刺猬课外阅读题答案

参考:(1) 便对狐狸说:“狐狸大哥,你难道不想尝尝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死穴。”死穴是指( ) 刺猬的死穴指( )
狐狸愿意放了乌鸦是因为( )
(2)如果有一天,狐狸又遇到乌鸦,然后又被抓。乌鸦会说什么?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给文章设计一个续篇。(100字~150字)(不可以太多,也不可以太少) 答案
1.死穴的意思是致命的弱点
刺猬的死穴是腹部的那一个小眼
狐狸愿意放了乌鸦是因为乌鸦告诉了狐狸刺猬的死穴
2.狐狸又想吃掉乌鸦,乌鸦说:“不要吃我,我可以帮你打听其他动物的死穴,你就可以每天换着吃了”。狐狸信以为真,就把乌鸦放了,乌鸦利用这个机会就逃到另一个森林了。 这告诫我们不能贪心

Ⅸ 西方谚语说,狐狸知道所有的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刺猬与狐狸》,讲的是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
当代西方思想家伊赛亚·伯林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刺猬与狐狸》,提出了“刺猬型思想家”与“狐狸型思想家”这一妙喻。说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一直有两种思想家:一类是追求一元论的思想家,他们相信世间存在而且只存在一个绝对真理,并为此不顾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一直上下求索,他们愿意将这个唯一性的真理贯透于万事万物,恰如刺猬一样,凡事都以一招应之:竖起它那满身的刺儿;另一类则是承认多元论的思想家,他们不相信世上真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他们体察世间万物的复杂微妙,因此宁可自己陷入矛盾,也绝不强求圆融一统的真理,恰如狐狸遇事之灵活花巧、机智多变。

Ⅹ 伊索寓言《狐狸和刺猬》主要讲述什么

一只狐狸渡过湍急的河水时,被冲到一个深谷中。他遍体鳞伤,躺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一群饥饿的吸血蚊蝇叮满了他的全身。这时,一个刺猬走了过来,十分可怜他的痛苦,问需不需要赶开这些害他的蚊蝇。

狐狸回答说:“不用啦,请你不要打扰他们。”刺猬感到奇怪:“为什么不要把他们赶跑呢?”狐狸回答说:“千万不要,你所见到的这些蚊蝇已吸足了我的血,不再叮咬我了。你若替我赶跑他们,那另一些更饥饿的就会来将我所剩的血吸干。”

道理:与其忍受两次折磨,不如将一次折磨忍受到底。

(10)刺猬狐狸法学扩展阅读:

部分动物形象

狐狸

在众多寓言中狐狸象征虚伪、奸诈和狡猾,而“狡猾”更是成为了狐狸的标志性词语,孤狸也以反面的角色出现。在《伊索寓言》中狐狸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狐狸从来不参与其他动物的战争中,只是远远地冷眼旁观,或者直接离开。笫二,狐狸能够化被动为主动。

但《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有时又以另一种中间形象出现,没有好与坏,甚至许多道理和教训是通过狐狸说出的。狐狸的想法、做法与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处事方式相似,不招惹是非,会保护自己,因此,狐狸的“狡猾”实则是一种聪明。

羊的周围强敌环伺,而羊的单独行动往往是悲剧出现的原因,尽管有时候能够化险为夷,但不幸是经常的。这种动物体现了一个最普遍的道理,即团结的力量。同时,羊是弱者的代表,象征着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百姓,他们从不奢求什么,只要安稳、平静的生活。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为机关提供 发布:2025-05-05 18:09:46 浏览:67
简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征 发布:2025-05-05 18:05:26 浏览:174
婚姻法第42条释义 发布:2025-05-05 18:00:21 浏览:5
法定上怼法官 发布:2025-05-05 17:59:35 浏览:32
民法典备考 发布:2025-05-05 17:49:43 浏览:489
安全员安全生产法律知识题 发布:2025-05-05 17:32:30 浏览:985
自愿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5 17:12:23 浏览:201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 发布:2025-05-05 17:10:40 浏览:237
法律援助钰司法救助的衔接 发布:2025-05-05 17:02:38 浏览:389
刑事诉讼法280条内容 发布:2025-05-05 16:51:50 浏览: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