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小区物业立法

小区物业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1-05 05:21:18

『壹』 中国什么时候小区物业可以立法

我国《物权法》实施后,被称为上海“物权法第一案”的某物业小区居民龚先生与小区开发商就其停车位买卖即停车位权属的争议纠纷,反映出关于停车位权属问题是否应当完全遵循市场交易惯例的问题。

[1]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因为物业小区“停车难”导致的相关纠纷越来越多,由于停车位的匾乏所导致的停车位比房贵等问题日益突出,究其根源在于小区停车位完全市场化的立法和社会政策导向,特别是《物权法》规定了开发商对各种小区停车位尤其是法定配建停车位均可依照约定永远拥有所有权,相关司法解释对此也未能很好地予以补漏,而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仍缺位。“停车难”导致的纠纷日益增多的客观现实提醒我们,《物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确定物业小区停车位的权属时,确实不当强调了其市场价值的实现和保护,而忽略了它对公民居住权益的保障功能。重新审视目前我国物业小区停车位的立法定位和法律规制措施应是未来立法的修正方向。

『贰』 为什么要对物业管理立法

1 物业管理制度的立法构建模式和我国立法现状
1.1 物业管理立法的必要性
1.1.1 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下的物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涉及物业区域维修养护、安全防范、环境卫生、绿化美化、车辆管理等多方面公共服务,而且影响市民工作生活的质量,更攸关现代化建设。物业管理因此牵涉多方面关系,包括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众多参与者,既有业主、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平等的民事关系,也有相关政府部门对物业管理企业监督参与的行政关系。在复杂的各种关系中,通过立法能够明确各方主体—政府、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管理企业、开发商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使物业管理有法可依,避免纠纷的产生。
1.1.2 法律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两个特征:第一,为缓解土地住房紧张,多层建筑的出现;第二,城市功能区域化,住宅小区等种类物业区域的出现,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化。
(1) 关于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是传统民法上的概念,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邻关系通常因土地、山岭、森林、草原自然资源、宅基地的使用、排水、排污、用水等而发生。相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享有要求对方提供便利的权利,承担为对方提供便利的义务。不动产相邻各方 ,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 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2)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多层建筑与物业区域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不动产权利形态,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伴随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一项重要不动产权利,指数人区分一建筑物而各专有一部分,就专有部分享有单独所有权;并就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共同部分,按其专有部分比例共有的建筑物所有权。传统的不动产所有权构成单一,仅仅指权利主体对不动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则由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持分权以及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三者复合而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物权制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传统物权法中有一物一权的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即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权利,也就是物权特定。物权特定或者一物一权,现在的法律上没有规定理由何在:首先是一物一权反映的是早期的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状态,即小生产经济状态。在那样的经济下,物权就是所有权。一个财产归张三所有,张三有所有权,其它人没有,一物一权原则是用来对抗历史上封建社会在一个土地上有两个所有权的封建分封制。庄园主的财产来源于国王,庄园主又把这个土地交给佃农耕种,在这个土地上,有国王的权利、庄园主的权利、佃农的权利,在过去叫一物之上多个权利,如双重权利等等。这样的权利不适应市场交易的要求,在房屋土地上有两个以上所有权,这个房屋土地怎么能够正常交易,市场交易的要求打破一物之上有双重、多重权利的状态,这就用一物一权原则来对抗,一物一权原则要求在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权利,这是市场交易的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最后发生了抵押权制度,在一个财产之上所有权以外还有一个抵押权,一物一权原则也就不符合状态了,但是法学家们不愿意放弃一物一权原则,他们把一物一权原则范围缩小,称一物一权原来讲的是一个物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所有权之外有一个抵押权,两个抵押权都不影响,因此这个原则一直在教科书上存在。但到了二战后,即六七十年代,各个国家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城市化的结果使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一人一幢房屋做不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其结果是在一幢建筑上有很多个所有权,那么我们所说的一个建筑物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已经行不能,试看一个商品房,20层的大楼上面有100多个买房人,同时存在100多个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存在一物一权原则,这就是没有规定一物一权原则的理由。
物业小区中的业主所有权实质就是区分所有权,而物业管理权是其中的一项权能。当前各国立法均肯定了区分所有权,甚至制定专门的区分所有权法。但如何有效维护保障业主享有的区分所有权,充分利用实现其物业管理权,协调众多业主的权利冲突,理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则是物业管理立法的任务。因为多层建筑以及物业小区中,人口密度集中,人际关系复杂,事关百姓安居乐业。旧有的法律框架,例如民法中的相邻关系制度等,难以适应城市物业的迅猛发展。所以,需要针对业主之间的共同关系、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进行专门立法。

1.2 物业管理的实践模式
物业管理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模式:
1、委托式物业管理 即由业主通过物业管理合同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对整个小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管理效果相对要好一些。其主要弊端是:管理费用较高,很多中低收入居民承受不起。目前许多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费收缴率较低,不少中低收入者反映,买了房改房以后,交不起物业管理费。这是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
1、 自营式物业管理 所谓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就是住宅小区(台湾称社区)的物业管理,既不由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也不聘请社会上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而是由楼房业主自己管理。
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的最大优势是,业主基本不用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也能对普通住宅楼房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并实现政府要求达到的管理目标,即对住宅楼房及其设施设备和住宅区内的绿地、车辆实行集中统一的维修和管理,创建安全、整洁、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

1.3 物业管理的立法模式
由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物业管理产生的前提,物业管理的立法实质上体现在区分所有权的立法当中。境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物业管理法的体例主要有:
1、民法模式。此种模式以意大利和瑞士为代表。指在民法典中若干条款,,以规范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如《意大利新民法典》的第1117至1139条有下列规定:建筑物共同部分之范围,共有人对共同所有物之权利,共同部分之不可侵害性;共用部分之变更,共同所有建筑物的部分设置费用之分担,楼梯之维护与重建;天花板、地下室、地板的维护与整修;日光浴室之排他使用;建筑顶楼之建筑;建筑物全毁或者部分损毁;管理人的选任与解任,管理人之职务,管理人的代表权;关于分层住宅所有人(区分所有权人)不赞同时之提起诉讼;管理人之外围,分层住宅所有人引起之费用;分层住宅所有人会议的权限,分层住宅所有人会议之组织的决议的效力,分层住宅所有人会议人异议;分层住宅所有人间之规约,共同所有法之准用。
2、单行法模式。此种模式以德国、日本、法国等国为代表,指专门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权,其中设专章或专节对物业管理进行调整。如1962年4月4日日本颁布《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的第一章第四节为“管理人”,内容包括:管理人的权限、管理人的选任与解任、管理所有委托规定的准用及区分所有权人的责任等;第五节为“规约及集会”,内容包括:规约事项、规约的设定、变更与废止、依公证书设定规约、规约的保管及阅览、关于集会的如今、决议事项的限制、表决权等等;第六节为“管理团体法人”。内容包括:管理团体法人之成立、名称、管理团体法人之理事、监事、监事的代表权、管理团体法人事务的执行等等。
在英美法系,物业管理一般亦进行专门立法。例如,美国各州均有了自己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从而对物业管理进行规范。而且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制定了《统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UNIFORM CONDOMINIUM ACT),供各州立法时进行参考。另外,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寓大厦管理条例”以及香港的《建筑物管理条例》也是对区分所有建筑物物业管理的单行立法。
对以上两种立法模式比较而言,民法模式的优点在于以民事基本法形式确立了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将物业管理纳入民商法的整体调整范围,使民法典更加丰满和完善;其缺点是无法详尽物业管理的诸项制度,使法律的操作性削弱,而且物业管理涉及众多的行政管理规定,无法在民法中一一体现。因此,笔者认为,进行专门物业管理立法的模式较为可取。

1.4 我国物业管理的立法进程 :
……
参考物业管理网
http://www.gywygl.com/6/5256.html

http://www.gywygl.com/6/4078.html

http://blog.sina.com.cn/gywygl

『叁』 物业管理都有哪些法律法规

《房屋维修管理》《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内法》《前期容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注册物业管理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业主大会规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物业管理财务管理规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提倡业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物业服务企业。

第四条

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

(4)小区物业立法扩展阅读:

掌握并灵活运用物业管理法律规定是物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书就是为培养、提高高职学生和物业管理服务一线从业人员掌握并运用物业管理法律规定的能力而编写的。

全书从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责任,物权与物业权属、房屋登记制度、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物业管理常用法律法规等方面介绍了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基础知识;

从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治组织等方面介绍了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物业服务合同、管理规约、物业管理早期介入、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物业的接管验收、物业的装修管理、房屋修缮管理。

房屋设备设施管理、物业环境管理、物业安全管理、物业服务收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物业管理服务其他收费等法律规定方面介绍了物业管理不同阶段各项具体业务相关的法律规定;

从房地产法律关系、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地产租赁、房地产中介等法律规定方面介绍了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的房地产法律法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又适合作为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参考读物。

『伍』 小区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小区物业服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小区物业服务的内容应当按照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进行。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物业服务指的是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一般而言,物业服务具体包括综合管理、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管理、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停车管理服务等内容。

2

一般的物业公司可以为任何小区服务吗?

答:不可以,看等级。物业公司分三个等级,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可以承接各类物业管理项目,二级资质的物业公司可承接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三级资质的物业公司可承接2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

3

预交物业费有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答:按照规定,物业管理公司不得违背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的意愿提前收费;经批准可以预收的,预收期不得超过6个月,对此,若是物业公司没有出示政府行政部门批准文件,可以拒交。

4

业主有权审查物业管理企业的收支吗?

答:没有。只有业主委员会可以请有关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因为一般的业主不具备专业的财务资质,即使是专业财务人员也无法以个人身份提供具有合法效力的审计证明。

5

房屋有质量问题,业主能拒交物业费吗?

答: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业主应该向物业管理公司给付物业费,业主是债务人,物业管理公司是债权人;而在房屋买卖关系中,业主是债权人,开发商是债务人。业主不能要求物业管理公司为开发商前期的建设质量等问题负责,因此不能以物业管理费来抵消前述遗留问题产生的损失。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向物业管理公司给付物业管理费。

至于前期出现的遗留问题,如果保修服务可以解决的,通过保修服务解决。保修服务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其他非保修方面的问题,应该由开发商负责解决。开发商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合同约定等,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6

交房后一直未装修,是否应交纳物业费?

答:在物业公司书面通知业主交费后,就算业主一直未装修居住,也应当交纳物业费。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颁布了司法解释,《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经书面催交,业主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或者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交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请求业主支付物业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以未享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

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有权停水停电吗?

答:供水、供电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业主与供水、供电公司;物业管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两者处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中。

停水停电的权利是供水、供电公司的一项重要合同履行抗辩权,物业公司不是供水供电合同的主体,自然不享有供水供电权。在物业管理合同中,约定在业主欠缴物业费的情况下,物业公司可以以停水停电为惩罚手段,在合同法上属于涉他条款,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这种条款应征得权利人的同意,否则,为无效条款,业主反而可以追究物业管理公司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业公司擅自停水停电给供水、供电公司造成损失,供水供电公司也可以向物业公司索赔。

8

物业公司能够对业主进行各类罚款吗?

答:不能。对于业主乱扔垃圾、乱搭乱建、乱停车等行为,物业公司都不能罚款。

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只有特定的行政执法单位才能对公民进行罚款,其他个人、企业一律不得对他人进行罚款处罚。

9

『陆』 现行的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前段时间我刚好整理了一些相关法规装订成册,用于员工学习,发给你希望有帮助。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33)
4、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504号)…………………………………………………(46)
5、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110号)…………………………………………………(54)
6、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建设部、财政部令第165号)……………………………………………(59)
7、建设部关于印发《商品房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制度的规定》的通知
(建房(1998)102号)…………………………………………………(65)
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279号)………………………………………………………(67)
9、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建设部令第80号)………………………………………………………(74)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的通知
(建房[2009]274号)……………………………………………………(76)
11、关于印发《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通知
(建房[2010]165号)……………………………………………………(83)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9]7号)………………………………………………………(87)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9]8号)………………………………………………………(90)
14、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
(2006年9月28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92)
15、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价服[2010]267号)…………………………………………………(104)
16、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部、财政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建房[2008]18号)…………………………………………………(108)
17、关于印发《福建省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建房[2009]30号)…………………………………………………(110)
18、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住宅建设示范小区评选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建房[2004]139号)…………………………………………………(114)
19、福建省建筑装修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97号)…………………………………………(121)
2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定价目录的通知
(闽政[2015]31号)……………………………………………………(126)
21、福建省物价局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闽价服[2015]282号)…………………………………………………(133)
22、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XXXX)………………………………………………(134)
23、XX人民政府关于公布《XX市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标准及收费指导价》的通知
(XXXX)………………………………………………(154)
24、XX市物业管理区域划分暂行规定
……………………………………………………………………………(190)
其他: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⑷、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⑸、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⑹、住宅建筑规范2012新版
⑺、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⑻、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⑽、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柒』 物业管理立法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小区治理进步。之前,由于物业管理法律的滞后,导致很多小区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直接受影响的无疑是众多业主。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业主的不幸或者悲哀,实际上受影响的却是小区的治理进步。
其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小区,都进入了以维护保养为主的阶段,亟待物业管理立法及时跟上,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妥善解决小区存在的各种问题。
其三,是对国家立法背景的呼应。随着民法典即将实施,民事法律方面的规范也越来越重要,涉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完善,而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也必须在立法层面予以完备。实际上,一波地方物业管理立法潮的出现,本身也是基于民众需求、

『捌』 关于小区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

民法典有关于物业合同的规定,但条文很少,只有几条原则性规定,主要还是各省市制定物业管理条例和各省市法院的会议纪要等指导性文件

『玖』 各地物业管理立法不妨互相借鉴

电梯坏了没人修、违法搭建无人管、消防通道被占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因为小区的物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烦恼。为打通“堵点”,近期,深圳、北京、重庆等地物业管理条例相继实施,成都、广州等地将修订或制定物业管理条例提上日程,台州、西宁等地也就本市物业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多地物业管理条例近期或出台或修订或征求意见,都是一种好现象。一方面,在实践中物业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既影响业主合法权益也影响小区和谐,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问题需要从立法入手。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暴发、垃圾分类等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小区物业管理的功能与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各地物业管理制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以北京为例,过去10年主要依靠《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虽然该办法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业主要求和社会发展。5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从“办法”升级为“条例”,制度内容也有多项突破,如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增加了突发事件下物业落实应急措施责任,值得称道。
再比如,新修订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相比原条例都进步不少。深圳《条例》要求加强对业主共有资金、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管,修改业主大会生效和表决门槛,降低业委会选举门槛,并强化对业委会的监督。这是针对深圳物业管理暴露的新问题量身定制的新药方,有望让物业管理回归健康状态。
也就是说,无论是新施行的地方物业管理条例,还是正在立法的地方条例,都是以各地物业管理问题为导向对原制度进行完善,这体现出立法者正视问题、顺应民意的立法态度。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立法亮点,因为各地物业管理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互相借鉴可提升立法效率和质量。
如北京现有10213个住宅小区,其中仅有1216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业委会成立率明显偏低。所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创新性提出,可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来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这有利于解决业委会成立率低的难题。其他业委会成立率偏低的城市,不妨借鉴北京的这种创新。
实际上,电梯坏了没人修、违法搭建无人管、消防通道被占用这类老问题,不是某个地方“特色”,而是共性问题。如何解决物业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各地在立法中都在探索,其中有的地方摸索的办法更有效果,对其他地方而言就是现成的良策,直接借鉴比苦苦摸索更明智。要指出的是,物业管理以自治为主,充分征求民意才能立好法。
除了立法需要互相借鉴,落实法规同样需要互相借鉴。长期以来,由于居民小区属于业主自治范畴,行政管理很少介入,这就造成业主自治不力,而行政管理又缺位。虽然有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地方物业管理制度,但落实效果都不太理想。因此,明确各方责任应成为立法重点,强化责任落实才能避免物业管理法规沦为“纸规”。

热点内容
室内装修工地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3 05:26:02 浏览:467
劳动法实训自我评价 发布:2025-05-03 05:11:14 浏览:856
法院内设机构 发布:2025-05-03 04:58:23 浏览:861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 发布:2025-05-03 04:55:30 浏览:709
国安立法投票 发布:2025-05-03 04:53:51 浏览:842
中国法治政府 发布:2025-05-03 04:50:45 浏览:327
劳动法开除赔偿标准 发布:2025-05-03 04:50:06 浏览:179
赠与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3 04:50:06 浏览:457
香港行政立法司法 发布:2025-05-03 04:49:58 浏览:970
吉大的法律硕士好吗 发布:2025-05-03 04:37:12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