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原则绑架
① 道德绑架有哪些类型遇到道德绑架该怎么办
这不叫道德绑架,真正的道德绑架是你应该做的,而你没做。有道德的人做了那件事会收获幸福感,伪善的人却感觉痛苦。而你这事没有人会收获幸福感……你应该学会拒绝。以及语言的艺术。姑娘婉拒知道嘛?比如那个雨伞的。可以说买回来备用的,说自己忘性大怕掉了没伞用。
道德绑架一般都是你太注重广场舞大妈对你的看法,忽略你自己对事件本生的独立认知,分析理解。等你自己想清楚了就会做选择了:一个是做别人眼中的,一个是自己心中的
② 什么是道德绑架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么都称之为“道德绑架”的人,等于连这样的道德底线和道德义务都要取消。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
观点三(以偏概全):这种情况部分人不会对其子进行教育而是责骂或讽刺,尽管知道做的不对却不用正确方式引导,比起“道德”来说更愿逞一时口舌之快,用道德的正面来否定别人的经历见闻至使其更加偏激。
案例
2006年9月,为了筹集孩子“神经干细胞移植”所需的4万元手术费,一位母亲向王菲、李亚鹏夫妇发出求助信,这封信刊登在了报纸上。
2006年3月,北京地铁车厢里,一个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号召乘客转告李宇春、徐静蕾等名人向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献爱心,得到媒体广泛报道。
③ 怎样看待“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就是拿一个你不敢公开反对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你,左右你的行为。把具体情境下的道德,抽象为没有具体情境的道德原则。对具体情境的有限道德责任,扩张为无限的道德责任。一个人可以在具体的道德情境里做选择,但无法承担所有维度的选择和责任。把钱花在打扮自己、吃得更好、买好车好房是不道德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
④ 你如何看待道德绑架行为
我记得有个印象很深的事情:
公交车站到站后,上来了一位老人,老人上车后才发现自己忘带钱了。所以对司机说自己没钱,希望师傅能通融一下。
本来也是两块钱的事情,司机想着老人家也确实是忘了,于是打算着帮老人出这个钱。
这时候,后面的乘客发话了:“司机,才两块钱啊,就算了吧,老人也不容易。你就当做做好事,毕竟每个人都有老的那天,对吧。”
其他乘客都点头表示赞同,但公交车司机接下来对这位乘客说的话会让全车人都傻了眼。
司机回应到:“两块钱确实不多,老人也确实是特殊情况,我也没准备向他要。但事情要说清楚。要不要那两块钱是我的事,如果你想当好人,你就帮老人把坐车的两块钱出了,不愿意出,就不要用你口中的善良和道德来要挟别人。你想的倒也挺美,不愿意帮老人出这个钱,却跑出来装好人。钱我可以不要,但这个好人我自己会当。”
司机的话一说完,全车人都沉默了,仔细想一想也确实是这样,人家司机都已经让老人上车了,这位乘客却自己跳出来再用道德来“绑架”司机一次。
师傅随后让老人找个位置坐,并表示这两块钱自己会补给公司的。
这个事情让我印象很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审判他人。
如果你想做好人,就请付出行动,不要只停留在嘴上,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绑架别人。
正如尼采所说,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最后,分享一个以前看的段子:
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坐在爱心专用席上,旁边还有一个座位。然后车上来了个老太太,带着他的孙子,大概十七八岁。
老太太让孙子坐在空位上,自己站在年轻人旁边,一直盯着他。年轻人受不了,就给老太太让位了。
后面的大爷看到这件事,也站了起来给年轻人让位置,年轻人连连摆手。大爷说:“下个站就到了”,年轻人一听也就没什么负担,坐了大爷的位置。
然而大爷并没有准备下车,而是站在老太太的孙子旁边盯着他。老太太的孙子受不了,也给大爷让位了。坐在后面的年轻人,看到大爷回头过来给他比了个“耶~” 你大爷毕竟还是你大爷!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大爷!
⑤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怎么回事
道德绑架行为要不得。道德可以提倡,但不必“绑架”。理由:1、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迫使某人就范,动机崇高,但手段错误,每每尴尬收场。因为有的行为虽然与道德伦理格格不入,但他并没有给其他人造成威胁。2、在民主的潮流中,多元共存成为人们较容易接受的存在原则。即便在今天的中国,多元共存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宽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道德绑架: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⑥ 用马哲原理谈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的实质: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者众人做或者不做某些行为,冠以“美德”与“义务”等字眼,并且有社会舆论作为后盾的强迫行为!马克思的矛盾普遍性原理正确揭示了道德绑架在当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表明了道德绑架问题不同与一般道德问题,其自存在着特殊性。
道德绑架出现的原因所在:
1、道德绑架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供需关系失衡,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问题。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上层建筑的状态都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社会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因此我们的上层建筑表现出不够的适应性。贫富差距、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矛盾一定的激化都是上层建筑其侧面的反应。
2、心理因素作为内因通过外因起到了作用。人们内心都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道德思想,在一些事物上或多或少有着不是很积极的看法,因此在道德绑架中这些人们容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最大化的刺激了人们消极看法的增长,当到达一定值时,于是人们心中的怒气无从发泄,那些无辜的优势人物就往往成了攻击对象,人们也能够借此来寻求一种假象的心理平衡。整体借此带动部份,内因借此带动外因,让我们看到人们在道德评判是内心是混乱的,心理因素战胜理性取的主导地位。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自古以来重视道德的作用,在教育中,学生们被灌输的就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准则。正是这种教育模式,人们的道德认知能力是固化的。当发现有人没有做他们认为理所应当属于道德范畴必然的事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愤怒,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然而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大多数道德绑架事件并不存在一定要实行的必然行为,而是人们在主观上强加了自己个人的意愿。在这种行为背后表现的确实群体社会意识的低下与幼稚。
道德绑架的预防措施:
1、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制度,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切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转型升级。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稳步有序的向前进,弘扬十三五精神,继续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从个人层面出发,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我们要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⑦ 什么叫做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个群体思想道德低下,认为资源多的人就必须帮助资源少的人,才能达到一种心理平衡,也顺带达到了自己帮助别人的虚荣感。
⑧ “坚守道德”和“道德绑架”的区别在哪里
坚守道德就是有自己的良心,不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自己的原则,不会违背专自己的道德。属道德绑架就是在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忍不住诱惑,痴心妄想,没有能力绝不择手段的要去实现他,这就是道德绑架,自我的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