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答题方法

法学答题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1-07 09:19:29

Ⅰ 法律论述题如何解答

2003年司考试卷四,新增了一道出人意料又令人心动的30分的论述题,这被许多人称之为2003年司考命题的一大亮点。即是亮点,又被众所推崇,故笔者去年即推断日后可能被发扬光大。果不出所料,2004年此题型的题量和分值均有增长。
对于论述题,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难得是法学论述题除遵守论述题的一般规则之外,还必须运用法学思维、法学原理、法律规则和法律逻辑,来确立论点、组织论据和展开论证或批驳。从解题技巧来说,考生应当掌握以下几点:

1)看清论述题型:

论述题的题型不同,解答方式也就不同,考生一定要看清试题类型,选择相应解答方式。根据命题要求不同,论述题可以划分为叙述式、说明式、评论式、分析式和批驳式五种:

①叙述式论述题,一般要求考生把一事实或法律原理详细、准确地表述出来。

②说明式论述题,则要求考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学语言,对某一事件或法学原理进行解释。

③评论式论述题,就是要求考生运用所掌握的法学知识或理论对事件或人作出法学或法律价值评判;2003年司考试卷四的第八题,即属于评论式论述题,它要求考生在对某政府机关的做法进行评论的基础上,论证自认为其中正确的观点和理由。

④分析式论述题,则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法理与法律分解,并找出这些独立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

⑤批驳式论述题,要求应试者用自己的法学观点对试题所展示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

明确论述题的类型,选择作答方式,是破解论述题的头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如果出现偏差,后续工序则会陷入被动。

2)抓住中心问题。

司考论述题通常足先给出一个相应的案例或论述,然后提出需要考生论述的问题。故考生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问题,按照“是什么”、“是与非”“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展开阐述。

考生在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推敲题意,对于试题的测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全文的论述紧紧围绕着“中心问题”而展开,否则就有可能“跑题”。

3)确立主要论点。

中心问题和应答方式确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中心问题确立论点。在确立论点时,考生应考虑到时间的许可度,论点数量不宜过多安排应有主次轻重,尽量将重要的论点前置,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叙述,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

4)选准有力证据。

选择论据的首要准则或要求是针对性。考生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取证明力、解释力或反驳力较强的论据为论点服务。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考生不可能将所有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选择进来,必须进行筛选,只能将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说服力的材料选作论据,而不是毫无选择地进行材料堆砌。

5)论证全面充分。

论述过程要做到充分、全面。中心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的体现,并且所有论点都有充分的论据为基础,论点应足对论据的正确概括。要注意说理的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在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案件实际,将法理、法律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运用法学理论来对事实作出解释。

6)结尾呼应主题。

结束部分应是全文论述的概括和浓缩。考生在这里应用简洁的语言对全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以使论点更加突出。

7)遵守形式要求。

2003年的论述题共有三项评分标准或称三个采分点:

第一,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 (18分);

第二,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8分);

第三,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1000字(4分)。

后两个采分点,多是对答案形式上的要求,考生应注意答案的文字、语言、包括字数逻辑等,尽量符合题干中的各项要求。答案不在于多深多厚,只要找准了采分点,就会有个较好的得分

作者: 出处:政法网络学堂 日期:2005-12-04 12:53:21

Ⅱ 法学简答题怎么答

一般老师会给重点。。。。简答一般写下概念。。。特点。。。如果是比较的。。。就写概念。。联系与区别

民法学简答题的答题方法

1、含义;2、特点;3、法律效力;4,、联系

Ⅳ 法学简述题的答题技巧

1、弄清问题,寻找问题关键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
2、将知识点的各个要点答出,并按照提问方式的指导进行有侧重的解释。
3、注意条列分明,表明序号,以便阅卷打分。

Ⅳ 法学论述题答题思路(法理学)

法律解释,作为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和必经步骤,是司法过程的题中应有之意。现代司法抛弃了传统概念法学僵化保守的束缚,赋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将法官的价值判断融入司法裁判的过程,致力于使裁判结果获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法律解释弥补了法律与事实之间的缝隙,在保证实现法治统一性的目标
之下体现了法律适用的灵活性,从而成为法律适用的前提。一、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的概念解析司法过程的内容包括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以及在此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
两个步骤,其中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和前提,而正确适用法律则是司法的最终目标。在我国,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是指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
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

Ⅵ 案例分析(法律),答题技巧

举个做题的例子,自己看看
实例分析

【实例】

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该公司董事长王某代表本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规定,精密机床作价950万元,甲公司于10月31日前交货,乙公司在交货后10天内付清款项。在交货日前,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通知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予以拒绝。又过了一个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于是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诉。

问:(1)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2)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

【解题过程】

第一步,我们需要提取有用信息,排除没有意义的信息。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案例分析题,从题目文字来看涉及到的主体只有三个:甲公司、乙公司、王某。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提取以下有用的信息:a、王某是甲公司的代表人;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转让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乙公司后付款;c、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d、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拒绝提供;e、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其他信息,比如合同的标的(机床)及其价格、甲公司出卖机床的原因(因转产闲置)等等都可以忽略掉,与解题无关。另外,对于a信息(王某是甲公司的代表人)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其意义,即王某代表甲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的当事人依然是甲公司,王某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a信息实际上也属于对解题无关紧要的信息类别。

上述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就是:甲乙公司签订合同——乙公司经营恶化——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拒绝提供担保——甲公司解除合同。

第二步,我们来分析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内容。

在这个题中,法律关系比较明显。题目中明确告知考生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是合同关系。那么考生需要进一步想到,合同关系涉及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终止、违约等内容,那么这个题目涉及到的是哪个方面呢?由于合同的签订在题目中一笔带过,而合同并没有终止,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该题可能涉及到合同的履行方面,可能涉及到违约的问题。

先看合同的履行方面。合同履行方面无非涉及到履行方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法定权利义务和约定权利义务等内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按照合同的内容来确定的。按照合同,甲公司应当先对乙公司交付货物,然后乙公司再支付货款。这里有一个履行先后的问题。一旦在考题当中出现合同关系,同时存在履行先后顺序,考生应当马上想到不安履行抗辩权的内容。于是《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应该马上浮现在考生的脑海中。《合同法》第68、69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我们再来分析,看本题是否涉及到合同违约的内容。如果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是有法律依据的,那就是甲公司在行使正当的权利,乙公司应当尊重甲公司的权利。如果解除合同无法无据,甲公司的行为就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通过前面对于不安抗辩权的分析,我们看到甲公司是有权提出解除合同的,所以本题也就不涉及违约的问题。

分析到此,我们已经对本题的解答有了一个初步的意见,只需简洁地书写下来。

【参考答案】

(1)在本案中,根据甲乙公司双方的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当预先交货给买方乙公司。但是,甲公司作为先为给付的一方,在对方财产状况明显恶化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可能危及债权实现时,可以依据《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主张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因此,在发生纠纷时,人民法院应支持甲公司的主张。

(2)甲公司在依法中止履行合同后,及时通知了乙公司。但是乙公司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也没有为甲公司提供适当的担保。所以,甲公司依法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从以往的自考考题来看,案例分析类型题有时显得特别复杂。比如事实陈述很长,干扰信息特别多,或者设问比较灵活(例如直接问考生“本案应当如何处理”)。笔者通过对这个简单实例的分析是想让考生明白,只要掌握了解题诀窍,案例分析类型题的解题其实并不复杂。考生如果能做到摆正心态,熟练运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来分析题目、解答题目,那么再复杂的考题也可以归结为从信息(案件事实)到关系(法律关系的分析),再到内容(权利义务)这样一个解题过程,问题也就像疱丁解牛般迎刃而解。

Ⅶ 法学考研答题方法

辨析:先说概念,再说不同处,与相同处.
问答:先说结论,再说基本概念,原理等支持结论的理由.最后,简单总结.
论述:将命题分解成概念,原理,分别详细阐述.再细说理由.(从理论到现实,从简单到复杂).最后总结.(和问答差不多,但要更详细)。要包括法律问题的提出,(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问题的分析(运用基本原理),问题的解决。(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案例:先直接回答问题。再说法律理由,法学理论理由。

Ⅷ 关于法学的论述题答题方法

07年司法考试论述题答题方法与理论储备

作者:佚名 攻略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7-9-4 10:26:29
一、论述题命题方式

论述是一种综合考察考生法学理论素养的方式.论述题的命题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命题作文式:如“案例、判例与司法解释”

2.分析格言法条式:“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法理”

3.案例/判例分析式:“黄碟案”

二、论述题答题要求

(一)形式要素:小段落、多层次、眉清目秀

1.段落要小,切忌不分段,或者段落太长

2.多层次者一要求整篇文章断落多,二要求一个段落之中有层次

3.眉清目秀是说书写要整齐,字迹要工整

(二)内容要素

1.说理

2.有据

3.多角度

4.正反面都要顾及

三、答题方法

第一步:概述题干,说明“是什么?”,即题干讲了个什么问题,反映的要旨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题干,说明“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出现题干中的问题,其产生的理据是什么?

第三步:综上所述,说明“怎么办?”及理论结合实际,指出该怎么办?

【例1】四川省双流县发生了一起村民激愤杀人案件。被杀害者张万安患有精神分裂症,不时打骂母亲和家人,还先后强奸母亲与大嫂。此外,张万安在村上不务正业,村上不少女孩在放学路上被他调戏过,他还经常打骂周边群众,使四周不得安宁。2004年8月24日,张万安的母亲及两个哥哥张万成、张万明预谋打死张万安。当晚9时许,张万成、张万明在双流县太平镇碰见弟弟,用扁担、木棒将其打死。此后,三人被捕关押。检察院认为,3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案发后当地村民得知此案开庭审理的消息后称,张万安死有余辜!村民认为,张万安的母亲和两个哥哥杀死他是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村上的人对3被告人都很同情,希望法院能判轻些。试从法的价值及其冲突的角度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A.此案反映了法的秩序价值和自由价值的冲突。

B.法律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于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必须平等的适用于每个公民。对个人自由进行限制最大的理由是这种自由已经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同等自由。正如密尔所说:“要使强迫成为正当,必须是所要对他加以吓阻的那宗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祸害。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本案中精神病张万安虽然是精神病人,但是其自由和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尤其是最珍贵的价值——生命自由非经法定程序,更不得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草率剥夺,这是无庸置疑的。张万安强奸母嫂、调戏妇女、打骂群众,扰乱安详和谐的乡村秩序,此类禽兽行,人神共愤。但张万安此类行为是其精神病所导致,实非一个正常的自由意志所甘为。

C.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签订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刑法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精神病人施加的只能是严加看管和医疗,而非剥夺其生命。张万安的行为再恶劣,他也只是一个精神病人的行为,其母其兄,在处理张万安的人身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冲突时,背弃国法施加于他们作为一个精神病家属和监护人,所应当承担的严加看管和治疗义务,而选择了一了百了方法,剥夺了张万安的生命,此已逾越了必要的限度,违背了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比例原则,其行为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其杀人情节,实属事出有因,法院在审理此案的时候应当运用个案平衡的原则,减轻处罚!

[例2]马某与赵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两人在饭店喝酒,马某说起现在生意难做,不讲信义的人越来越多。赵某随声附和。一向爱开玩笑的马某说:“老兄,凭咱们的关系,我就给你张借条玩玩都放心。”马某随即写了“今借赵某人民币6000元”的字条,签署自己的姓名后放在饭桌上。不料,几日后,马某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方知赵某竟以该借条为据将他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他偿还借款600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马某向赵某出具了借据,又没有证据证明自己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故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成立,支持赵某的诉讼请求。请根据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

【答案要点】

(1)法院的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成立。

(2)根据责任法定原则,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应当根据法律,而且只能根据法律。既然在法律上可以认定马某与赵某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因此马某作为债务人,应当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3)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合法证据证明的事实可能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属于法律认可的客观事实。既然本案中的证据证明了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自然被证据证明的债务人马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法律是概括性规范,进行规范性调整,关注是各种情况的共性,可能会牺牲个案的正义。本案中证据证明的事实与客观事实是不同的,这说明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本案中个别正义未能实现而否认法院判决的合法性。

(5)法律与道德是不同的。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甚至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法律只是把道德的最低要求转化为法律。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在法律上却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不能因为赵某的行为不道德,而否认法院判决的合法性。

(6)根据法治的权利保障原则,对公民权利自由的保护必须依法进行。马某在客观事实上,并非真正的债务人,但要保护马某的权益,必须有法律依据;既然马某不能根据法律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具借条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其权益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解析】 回答此种法理学的案例分析题,关键的是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能仅仅限定在某个角度,除非题目有此明确要求。在从每一角度分析时,必须首先写明原理、原则或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案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能就理论说理论,脱离案情分析理论。

Ⅸ 答法学简答题的技巧

简答题回答技巧
(一)看问什么
(二)答基本概念
(三)模式:
1.回答所设回问涉及的基本概念。答
2.回答所指向概念或者原理的构成部分。

Ⅹ 紧急求助:关于法硕答题的方法

1.选择题

选择题是客观题,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尤其是单项选择题。考生在备考的初期和中期,要以掌握选择题知识点为目标,力图通过初期和中期的复习,将选择题的大部分知识点牢固掌握,而不要把选择题知识点拖到最后背诵阶段。背诵阶段主力攻克的是主观题,而不是客观题。考生在回答选择题时,首先要将题干审好,一定要审好题目再答题。正常情况下,选择题会顺向要求考生选择正确选项,但有时也会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选项,比如题干的表述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此时如果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前功尽弃。所以考试时审题很关键,一定要静下心来,先把题目看清,再做出选择。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技巧有:
(1)直选法,即根据题干信息,基于已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选出答案。这是最基本的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2)排除法,首先排除选项本身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其次排除与题干不相符的选项。
例1(刑法学)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展开“猎狐行动”,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 )
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
本题中,刑法的机能只有三种:规制机能、保障机能和保护机能,没有补偿机能,所以首先将D选项排除。
(3)对比法,即将四个选项进行对比。单选题中,正确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是不相容的,通过分析四个选项中的相互关系,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例2(刑法):我国1997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本题四个选项中,从旧原则和从新原则是相互排斥的,在选择时首先明确是从旧还是从新。一般情况下,法律都是没有溯及力的,也就是采用从旧原则。因此BC项肯定不选。刑法比其他法律特殊的地方在于对当事人有利的事后法,法律允许适用,因此不是单纯的从旧原则,而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因此选D。
2.简答题
简答题是法学方向和非法学方向都会考查的题型,简答题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经常考查重要知识点,考查冷僻知识点的时候很少。2018年法律硕士题型改革后,非法学和法学的简答题都是每道简答题的分值都是10分。
简答题在回答时,不需要过分展开。只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点答上,然后对每个要点进行一句话的展开即可。对于比较两个法律概念的题目,首先回答所比较的概念本身,然后再回答二者之间的具体区别。简答题每个知识点展开一点即可,但是也无需过度展开,不要答成论述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总则一道,分则一道。分则的考查中,经常考查重点罪名的构成要件。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比较容易考到的是物权、总则、继承和侵权。近年来,民法学开始注重对知识产权部分的考查,在简答题中开始出现知识产权,考生要引起重视。法理学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往往考查某一概念和特征、作用、种类,或者某两组概念的区别。宪法学也是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也是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考查。法制史的简答题,基本上都考近代史,在2018年备考时,将近年考过的近代史的内容排除,重点背诵没有考过的近代史可以考查简答题的知识点。
3.法条分析题
法条分析题只出现在非法学方向的基础课中。法条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重要法条的理解。刑法和民法各有一道法条分析题,每道题10分。
法条分析题一般设置2-3个问题,问题通常包括某个制度的含义、某个罪的罪状、构成特征以及条文中重要的、需要进一步阐述的关键词语等等。我们在回答法条分析题时,如果《考试分析》有明确阐述的,按照《考试分析》的表述回答。如果《考试分析》没有表述,但是有相应的司法解释的,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答。如果想在法条分析题中拿到高分的话,需要对重要法条、司法解释有一定了解。回答法条分析题,采用简单回答、直接回答的方法即可,不需要过度展开。如果是对法条中某个词语的解释,使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文义解释即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引申。
4.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存在于基础课中,综合课没有。刑法学和民法学各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非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15分,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20分。从分值可以看出,案例分析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对于考试能否得高分具有很大的影响。案例分析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的能力,要求考生运用学到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相对来说,法硕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不是太难,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基本,考生只要认真研读题目,基础知识牢固,就可以拿到高分。
在回答案例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案例。审题是做题的前提,题没审好,关键条件没有看出来,那么回答的时候肯定会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所以审题很重要,一定要把题审好,对症下药。第二步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白整个案例的意思,在脑中搜索与案例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案例事实与法律规定结合起来。最后,在脑中整理好答题思路,然后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一般先表明观点,开门见山的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如何先写“某某构成**罪”,然后再对该回答进行展开,写明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与本题案例是如何结合的,这些都要写到。
法硕考试涉及的案例分析题都比较基本,法学方向相对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审题,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5.分析题
分析题是综合课的题型,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都有分析题,非法学综合课分析题分值每题均为10分。法律硕士法学的分数线分值15题分,但法制史的材料是20分。
法理学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在材料后设置3-4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法理学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法理学中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没有集中在某一章节,所以法理学分析题如果想拿高分的话,每个章节都要认真掌握,而且要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答法理学分析题的问题时,首先也是开门见山的回答材料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展开,最后将该知识点与材料进行结合。
宪法学的分析题考查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公民的基本权利、违宪审查制度、公民权利的保障等等,尤其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分析题经常给出一则侵犯公民权利的材料,要求分析公民具有哪些权利,材料中的行为又侵犯了哪些权利,对于该侵犯行为,应当如何给予纠正等等。在对宪法学的分析题进行备考时,首先要掌握材料中涉及到的权利,然后是重点掌握该权利受到侵犯后应当如何保障。
法制史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古文,然后根据古文回答2-3个问题。所以要求考生对于古文要有一定的了解,至少大致看懂题干中古文的意思,然后根据古文的意思辨别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对于题干中的古文,不要求完全看懂,每个字都明白什么意思,只要能看懂大意,能对应上《考试分析》中涉及的知识点即可。然后运用《考试分析》上的表述来回答问题。
6.论述题
论述题是最能反映考生法学理论功底的题型,也是分值较高的题型。在非法学方向中,法理学和宪法学考查1道论述题,每题分值为15分,共计30分。在法学方向中,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和宪法学都考查论述题,共四道试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这说明法学方向的考生要重视对论述题的备考复习,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要给予重视,这些知识点容易考查论述题。
从近几年法理学的考查方向来看,论述题一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论述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与社会、法制和法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法理学的论述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复杂,可论述的角度也比较多,不会造成无话可说的情况。但是法理学的论述题想拿高分的话,只看《考试分析》是不够的,平时还需要多积累与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等,如此在结合实际时才有话可说,有实际可结合,论述题才不会显得太过于教条,不丰满。法理学的论述题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理论。
宪法的论述题考查的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重大理论问题或者是重要制度,例如违宪审查制度、选举制度等。在回答宪法学的论述题时,先将涉及到的概念写上,然后再进行详细论述。而且宪法的论述题也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书上的观点。
刑法学的论述题一般涉及到重大的理论问题,比如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等等。在备考时,对于重大的理论问题,法学方向的考生要多看一些参考书,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析》,如此才有可能拿高分。
民法学与刑法学一样,论述题涉及的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中物权和债权的内容最为重要。一般来说,论述题答案的灵活性较大,考生可以结合各家观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言之有理,且不偏离主流观点即可。

热点内容
经营风险包括哪些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02:05:11 浏览:981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
中国法官协会成员 发布:2025-04-30 23:32:23 浏览:141
法院办公室先进材料 发布:2025-04-30 23:26:23 浏览:272
环卫工人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4-30 23:11:12 浏览:682
北大国际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4-30 23:10:58 浏览:137
司法局签名 发布:2025-04-30 22:23:56 浏览:124
街道机关规章制度总则 发布:2025-04-30 22:04:22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