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制度反腐法治反腐

制度反腐法治反腐

发布时间: 2022-01-07 14:23:07

『壹』 什么是制度反腐

综观古今中外的反腐败历程,曾经不断出现过所谓严刑反腐、运动反腐、高薪反腐制度等各种尝试,虽然一时取得成效,但最终都往往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胡同,制度反腐被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反腐方式。在反腐败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人们得出了一条共同的结论:反腐败最终要靠制度。“制度反腐”是指通过加强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建设,使得社会各阶层、组织、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符合该政权性质和宗旨的基本前提下得到合理的调整与归位,解决因制度本身的矛盾、冲突、缺陷而导致的腐败行为的反腐方法。于是,各种直接针对腐败行为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人们甚至期望能尽快形成一整套对已经出现或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行制止和惩处的各种法律法规,即通常所称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的反腐败,根本方法唯有通过制度建设;目前制度反腐仍然有许多缺点不足,归根到底要靠制度的深化、细化和改革;我国制度反腐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加强每个国民的法制意识。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要建立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等四个方面制度建设。这标志着中央下制度反腐的信心和决心,把反腐败工作推向了新阶段

『贰』 结合材料谈谈反腐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关系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反腐倡廉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推进,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有力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的勇气和决心。反腐倡廉既需要从思想上、作风上下功夫,更需要从制度上、法制上着力。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治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莫不是以权压法、以权越法、以权替法、以权傲法、权大于法的结果。经验一再表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和法律,走法治反腐的道路,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腐败,才能使各级党政干部在铁面无私的法律面前“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

『叁』 谈谈对依法治国与反腐倡廉的认识

反腐倡抄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袭
反腐倡廉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推进,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有力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的勇气和决心。反腐倡廉既需要从思想上、作风上下功夫,更需要从制度上、法制上着力。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治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莫不是以权压法、以权越法、以权替法、以权傲法、权大于法的结果。经验一再表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和法律,走法治反腐的道路,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腐败,才能使各级党政干部在铁面无私的法律面前“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

『肆』 政府如何制定制度来反腐

.1 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

我国政府反腐败机制的完善首先需要有相关法律作为基础,法律需要对政府腐败行为进行明确的限定,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法律对政府腐败行为的界定越严密,越能够加强法律的权威性,实现法律本身所应有的作用。

立法的角度来看,应该尽快出台《反腐败法》,明确界定反腐败的内容,对腐败分子的处罚要做到依法而行,建立起对纵容、包庇腐败分子的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公平反腐败的奖励、保护制度,引入社会监督,明确社会各界的反腐败权利与义务。另外,还要规定反腐败配套制度,例如:公务人员及家属财产披露制度、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制度和公共部门的良好管理制度等。

司法的角度来看,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反腐败司法体系。“历史事实说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可见,独立的司法体系对反腐败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基本做到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司法管理体制去行政化,以及排除地方党委对反腐败审查案件的干扰。

.2 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要从立法的角度来完善财产申报制度,人大应该加快研究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从法律角度明确财产申报的内容、形式、主体,并设立相应的财产申报机构。申报主体要包括全体公务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及家庭主要成员。对于公务人员将本人财产转移到其他人名下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督。“申报内容应当包括所拥有的不动产、一定价值的动产、债权、债务等等。如果无法说明财产合法来源,则以贪污受贿惩处。申报形式扩大为初任申报、年度申报、离任申报等。”还应该设立相应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管理部门。这一部门负责财产申报的具体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可以由上级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管理部门推荐,经同级人大任命之后产生。

.3 改革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务员要逐步建立起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2015年2月,我国已经公布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这一意见的主要目的就是形成职级和职务两个晋升通道。可以说,这已经是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他措施也应该尽快制定完成。还应该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制度,采取聘任制度,对于违法犯罪的公务人员要依法进行惩处。在干部晋升制度方面,也要尽快出台科学的考评体系,使公务人员的晋升有据可依,减少领导个人主观意见所占的比重。

.4 组建新的反腐败机构

整合原有的三大反腐败机构,建立起相对独立、统一的“廉政委员会”。具体来说,包括:

4.1 提升“廉政委员会”的行政级别

按照党章规定,纪委应该与党委是同一级别的,但是实际上,纪委书记受同级党委书记的管辖,级别是相对较低的。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该提升新的反腐败机构的行政级别,使其领导者的行政级别与同级党委保持平行。这样,可以提升这一机构的行政级别,使其真正成为监督机构。

4.2规范“廉政委员会”的职权

要对廉政委员会的职权进行规范,明确其职权主要包括:处分权、扣留权、人事建议权、宣传教育权、拘捕权、审计权、侦查权和立案权等。另外,还应该对同级领导干部拥有反腐败一票否决权等。实行垂直管理,只接受上级“廉政委员会”的管理。同时针对同级领导干部,要建立起反腐败档案,以避免“带病提拔”现象的出现。

4.3 加强对“廉政委员会”的监督

当然,对反腐败机构也需要进行必要的监督,不能使其变成完全独立的机构。因此,在保证“廉政委员会”能够保持办案过程的独立性的同时,也要让其接受党和人大的监督。下级的“廉政委员会”要介绍上级的监督。同时要介绍同级的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的监督。形成定期报告制度。

总的来看,反腐败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国又处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这又加大了反腐败工作的难度。所以需要不断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创造性的策略与举措,才能真正推进反腐败机制的完善。

『伍』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一要不断完善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要通过废、改、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要善于将党的反腐败主张和决策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国家立法将反腐败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轨道。在十二届人大已将反腐败法列入未来五年立法规划的基础上,要就尽早着手、科学论证、开门立法、广聚民意,加快制定出台反腐败法、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法、公共信息公开法、预防和处理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举报人和证人保护法等法律。要在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罚力度。要做到预防与惩治、治标与治本,监督与查处、实体与程序、运作规则与一般程序并重。要加强党内立法与国家立法的协调配合。要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进行清理,过时的及时废止,不完善的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紧制定,切实提高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为制度刚性运行夯实基础。
二要大力培养反腐败的法治思维。人的因素是最重要、最具变化性的因素,只有大部分社会成员具备了法治思维,反腐败法律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因此要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涵养制度为要、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努力提升法治理念。使全社会成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体现法治精神,让“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法纪教育,组织干部学习法律,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一切立身行事都以法律为准绳,自觉忠于法律、遵守法律,增强公务人员执法、守法自觉性。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切实解决好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使领导干部真正敬畏法律、敬畏民意、敬畏岗位。
三要依法监督保证法律制度刚性。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法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通过不断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和监督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刚性运行。推进反腐败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盯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使各级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用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通过治方式引导和规范群众有序参与监督。鼓励实名举报,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处理涉腐网络舆情,做到积极应对,正确引导。要进一步加强“三转”,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以权谋私等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维护法律制度刚性。
四要坚持使用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惩,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同时必须要坚持用法治方式查办案件,坚守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这一原则。要坚持实体正义和程序合法的统一,健全办案制度、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要规范办案流程,正确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绝不能随意性执纪、选择性查处和越权违规办案。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职能部门间协同办案、信息沟通、案件移送,做到“快查快结”。要严格遵守案件线索规范管理、办案安全事故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要细化办案标准,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纪恰当、手续完备,使查办的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五要打造过硬队伍提高法治能力。要按照打铁先要自身硬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切实防止“灯下黑”,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推进反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强化教育,进一步增强纪检干部的法纪意识,夯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定期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核,并运用好教育考核结果,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干部。要强化管理,促使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违反审查纪律就是违反政治纪律”的底线思维,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定。要强化监督问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坚决制止,对不适合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坚决调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袒护、决不手软,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腐败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最大的毒瘤,而法治是人类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好的社会治理方式,是治疗社会弊病的良药。纪检监察机关只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谋划工作,才能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融入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旋律中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陆』 制度反腐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二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健全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等制度,保证公正司法。 三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管理,彻底清理“小金库”。 四是健全金融市场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内控机制建设,完善金融账户实名制,有效防止和严厉惩处利用证券市场和资本运作等手段进行腐败活动。 五是完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 六是按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要求推进相关改革,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 七是完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制衡机制、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 八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性。

『柒』 反腐倡廉制度有哪些

反腐倡廉工作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落实“一保、一防、三抓”。即保证政令畅通,防控廉政风险,抓住主线、抓好重点、抓实效果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即: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政令畅通;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源头防治;加大查案力度,增强治本功能;加强廉洁教育,建设廉洁文化;加强监督检查,提升行风水平;开展专项治理,提升管理效能。

『捌』 谈谈反腐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关系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反腐倡廉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回,它的成效直接关系着答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推进,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有力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的勇气和决心。反腐倡廉既需要从思想上、作风上下功夫,更需要从制度上、法制上着力。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治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莫不是以权压法、以权越法、以权替法、以权傲法、权大于法的结果。经验一再表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和法律,走法治反腐的道路,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腐败,才能使各级党政干部在铁面无私的法律面前“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

『玖』 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推进法治反腐的政治生活依据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回心,起着总揽全答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中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基本执政方式,就是要将党的主张,按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热点内容
经营风险包括哪些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02:05:11 浏览:981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
中国法官协会成员 发布:2025-04-30 23:32:23 浏览:141
法院办公室先进材料 发布:2025-04-30 23:26:23 浏览:272
环卫工人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4-30 23:11:12 浏览:682
北大国际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4-30 23:10:58 浏览:137
司法局签名 发布:2025-04-30 22:23:56 浏览:124
街道机关规章制度总则 发布:2025-04-30 22:04:22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