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茶与道德经

茶与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1-01-03 09:42:43

A. 冯友兰先生的"何止于米,相期于茶。道超青牛,论高白马"何义

这是冯友兰贺金岳霖八十八岁生日联。上联是“道超青牛,论高白马",下联是"何止于专米,相期于茶。属
“青牛”借代骑青牛出关的《道德经》作者老子;“白马”借代论辩“白马非马”的公孙龙。所以上联的大意是,称誉现代哲学家金岳霖的学术造诣超过了古代的老子与公孙龙。
米就是指米寿、茶就是指茶寿,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米字的形态,一看便知为八十八,所以米寿就是88岁;而茶字形态恰如米字之上又加上草字头,可推想到再加廿,成108岁了。粗看起来,这话好像是图高寿,“茶”是精神文化层次的,因此,从“米寿”到“茶寿”应该还暗含着“再攀精神高峰”的意思。所以,下联的大意是,再攀精神高峰,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B. 老子与孔子有关茶道知识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来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自律,人生的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C.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超青年的出处,作者及其意思

是1983年,冯友来兰先生源与金岳霖先生同庚,均是88岁。于是冯友兰先生就写了两副对联,这副是送给金先生的,是道超青牛不是青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中,米可拆成两个八,茶可拆为一十八,就是108岁的意思,所以两句就是说期待能活到108,就是高寿的意思了。后面论高白马出自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就是说比公孙龙的论断还要高,青牛代指坐在牛上的老子,就是论道比老子还要高超。

D. 孔子和老子在树下喝茶有什么典故

这个画面应该是出自明代画家丁云鹏的《三教图》。

三教图中描绘版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权相谈的场景,为丁云鹏明想象之作,意在表达对佛、道思想的膜拜以及对儒家学说的尊崇。

此图画孔子、老子、红衣罗汉坐于树下共同探究玄理的情景。画中三位智慧长者面目严肃,神情专注,孔子儒雅敦厚,循循善诱,正发表言论;老子道貌岸然,谨慎而善辩,他注视着对方,似乎准备随时发问;红衣罗汉双目低垂,安详而平静,从他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已沉于思索之中。

图中描绘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相谈的场景。事实上这种场面是从来不曾存在的,画家不过是凭借手中画笔,表达了自己对佛、道思想的膜拜以及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在画中,丁云鹏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对佛像的擅长,一方面更是以信徒的身份,因此,他将释迦牟尼置于中心,端坐于绿柏与菩提树下,课晶、凸鼻、虬须、红袍,法相庄严慈祥。释迦两侧的岩石上,分画孔子与老子侧坐。孔子束峨冠蓄长须,着蓝色暗花长袍。老子骨骼权奇,长眉疏发,着褐色布袍、云头红履。

E. 22 逐渐的爱上了 太极,易经。道德经。京剧,喝茶。这是什么节奏,与年龄不符啊,小伙还挺精神的,

哈哈 气质开始转变 慢慢古典话 没事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人 不能忘

F. 《道德经》这段话的意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注释:
(1)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上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音gu,车轮中心的圆孔,车轴从当中穿过。古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2)当其无,有车之用:无,指车毂中虚空的部分。正因为有了车毂中虚空的部分,(车轴才能在里面转动),才使车具有了运载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的意思: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G. “谁蔚茶苦,其甘如荠”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经典名著A《论语》 B《诗经》 C《尔雅》 D《道德经》

“谁蔚茶苦,其甘如荠”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H.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论语》B《诗经》C《尔雅》D《道德经》

B《诗经》
《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I. 老子.孟子.孔子在一起喝茶但是只有孟子.和孔子在喝茶谁拿茶叶

不象话,来两个口口声声尊自师重道之人竞然在老师师爷面前坐着喝茶,太不象活了,按儒家提倡的应该把老师安排在上位,老师不坐学生也不落座,老师坐下喝茶学生弟子应待立一旁,这孔子孟子倒好,自己坐下喝茶为什么不让老子?不在乎老师是吧,这满天下人都知道孔子问礼的事,看来这礼真是白问了……

J. 为什么 一边喝茶一边看《道德经》就是茶道 呢

这是对茶道来的错误理解。自
引自网络-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热点内容
观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制类节目 发布:2025-05-06 00:06:11 浏览:14
骗法官 发布:2025-05-06 00:03:59 浏览:564
完善规章制度意义 发布:2025-05-05 23:45:41 浏览:283
房屋购买收据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5 23:40:24 浏览:891
行政诉讼法第14条释义 发布:2025-05-05 23:38:26 浏览:298
村委过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5 23:37:18 浏览:653
徐金桂行政法精粹2017 发布:2025-05-05 23:37:17 浏览:693
争做道德小公民 发布:2025-05-05 23:36:41 浏览:196
宣读规章制度串词 发布:2025-05-05 23:13:25 浏览:309
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离职的规定 发布:2025-05-05 23:12:44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