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选篇道

道德经选篇道

发布时间: 2023-10-17 09:16:02

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1)道德经选篇道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Ⅱ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翻译与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01。名可名,非常名02。无名,天地之始03;有名,万物之母0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01;常有,欲以观其徼0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0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04。

今 译

若能用语言说清楚的道,并非永恒之道。若能用语言说清楚的道的名称,并非永恒的道的名称。无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名称,是万物产生之母体。所以,从常无中能观察大道无形的奥妙,从常有中能观察道产生万物的归宿。无与有同出于大道而异名,同样称为玄妙!玄妙又玄妙,是众妙产生的根本。

评 议

此章为《老子》的首章,是论说宇宙起源的哲学问题。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其中包含有三层内涵:一是说道不可言,没有名称。二是说道无名称,无名称是天地的开始;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便有了名称,有名称之天地是万物的母体。三是说无形的道,与有形的天地,皆同出于道,同出而异名,同样是玄微幽远。玄微幽远之道,是产生众妙之根本。显然,其中蕴含有玄虚神秘的色彩。因此,已故高亨先生说它“表现了老子的唯心主义成分”(《老子注译》),也是事出有因的。世人称《老子》、《庄子》与《周易》为“三玄”,其深奥玄虚,令人费解,可想而知。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21章)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第25章)即说明老子之“道”具有物质属性,属于唯物主义。

在古代,《老子》的注本和研究版本甚多,据统计多达五千六百种。古代《老子》的不同版本,包括楚简本《老子》(不足两千字)、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王弼《老子注》等等,皆为手抄本。《老子》的真本,尚未发现。由于《老子》皆为手抄本,在传抄过程中抄者有所增损,是不可避的。今天,我们只能根据不同版本,择善而从。就现行的《老子》几种主要版本而言,有的篇章,由于断句不同,就出现不同的训释。即以首章为例,予以简单的说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王弼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未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高亨先生沿袭王弼旧说,将此两句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穗雀子注译》)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介》这两句断句与高亨先生相同。此等断句,并不符合老子本意。又“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句,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严遵《老子指归》、王弼《老子注》等,皆断句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不符合老子本意,是显而易见的。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奚侗《老子集解》、高亨《老子注译》皆断句为:“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纠正了河上公、王弼等的错误断句。

老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春秋时代,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老子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和论说,存在玄虚神秘的色彩,这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哲学命题,只有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不过老子的宇宙起源说属于唯物主义,是不应动摇的。恩格斯说:“凡断定说精神先于自然界存在,因而归根到这样或那样承认创世说的人,便组成唯心主义营垒。凡认为自然界是基本起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各派。”(《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本第二卷第三六七页)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认为自然界是宇宙的本源,所以,老子是唯物主义者。

注释



01道可道:上“道”字,谓大道。下“道”字,作动词,谓说。“常”:原字为“恒”,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恒”为“常”。两句谓若能用语言说得清楚的道,并非是永恒之道。西汉河上公释“非常道”曰:“非自然常生之道也。”(《老子道德经章句》,下同。)

02名:上“名”字,谓永恒常存之名,即大道之名。下“名”字,谓可命名之名。魏王弼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老子注》,下同。)宋代林希逸曰:“常者,不变不易之谓也。可道可名,则有变有易猜搭早;不可道不可名,则无变无易。”(《老子鬳斋口义》,下同。)

03无名:谓道本来无名称。道产生天地枝肆,故谓“无名”为“天地之始”。河上公曰:“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之本始也。”

04有名:谓天地。天地产生万物,故谓之为“天下之母”。河上公曰:“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有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林希逸曰:“‘有名,万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

01常无:谓大道。妙:微妙,玄妙。王弼曰:“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02常有:谓天地。徼:河上公曰:“徼,归也。”唐代陆德明曰:“徼,小道也,边也,微妙也。”(《经典释文》,下同。)清代王夫之释“徼”为“边际”(《老子衍》)。清末奚侗曰:“徼,归终也。”(《老子集解》,下同。)与河上公训释相同。林希逸曰:“此两‘欲’字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

03此两者:指“有”与“无”。奚侗曰:“有生于无,故曰‘同出’;有、无对立,故曰‘异名’。”同出:谓同出于大道。玄:奚侗曰:“玄,《说文》:‘幽远也’。有、无相生,其理幽远。”

0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奚侗曰:“高延第曰:‘玄之又玄’,即《庄子》‘深而又深’、‘神而又神’,赞道之词。道生万物,故云‘众妙之门’。”

林希逸曰:“玄者,造化之妙也。”又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庄子》所谓‘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者也,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但赞言其妙而已,初无别义。”

按元代吴澄曰:“上篇之首句曰‘道可道’,故以‘道’名篇,尊之而曰‘经’。他本或作《道德经》上,则是以《道德经》为一书之总名,而分上下篇也。”(《道德真经吴澄注》,下同。)

Ⅲ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是什么

《道德经》全文节选: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 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作品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Ⅳ 道德经(一)

《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本为“恒”字,汉时避恒帝讳而改为“常”)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道曰金丹,释曰真空,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其妙无穷,有不可得而窥测者。若皆自然天然,本来特事,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即等而下之,鸟兽草木之微,亦莫不与圣人同此一气、同此一理。试观汪洋 大海 ,水至难测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无非水。太虚之气,亦犹海水一般。天地、圣贤、人物,虽纷纭错杂,万有不齐,而其受气成形之初,同此一气。除此以外,另无生气,亦别无生理,所争者,姿禀之各殊耳。孟子曰,尧舜与人同;又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诚确论也。

“道”,即无极大道。“道”之一字,其义最极最大,最细最微,其变化奥妙无穷,其理高深莫测。道,无名无象,不可见,不可触;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变化无穷,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无极生太极”,“有生于无”。无极就是“无”,太极即是“有”。无极与太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的阴与阳,是横向的对待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体,太极是分枝;无极是定静,太极是变动,等等。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顺而生万物;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返无极。无极本体为〇,动生太极为一;太极一本散为万殊,万殊返归于一本。这些都是无极与太极的辩证之理。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无极,“可道”是太极;道是无,太极阴阳则是有。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万物一体两面的总合。万物无不有阴阳,无阴阳就无万物;阴阳就是矛盾,没有阴阳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没有世界。大道无形,可生天地;大道无名,可长养万物,可为天下母;大道无情,可运行日月。

“道”,至尊至圣,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臭;但又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

“道”字,富有多层涵义。“道”字的结构,一个“首”字坐在车上行走。“首”即人的头部,首上两点代表天地阴阳;两点下之“一”,代表人为阴阳合一之体。一横下的“自”字,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命实体,坐车行进在人生旅途上,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交响曲。朱子(朱熹)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说文解字》曰:“道者,路径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风瘦马”、“远芳侵古道”的诗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着抽象的规律、法则,学理上、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以及实际的规矩,生天生地生万物之理,故谓之“道”。《左传》中所言“天道远,人道迩”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易·系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与佛家所论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义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测。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开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地人万物之体。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弊。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等论,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变化之道,是道的运行与应用。“可道”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之后的状态。太极生万物,有形有象,变化不测; 可言可说,可见可闻者,便是“可道”。 “可道”就是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间的飞植动潜,人类社会的万类万事等等,皆属“可道”。可道中有生有灭,有成有毁,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畴。

“非常道”,就是非恒常之道。真静悠久谓之“常”,永恒不变之义。眼既可见,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变换。既有变换,岂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学道、修道、证道、成道、了道为旨归。道可受而不可传。别人可以将道的感受告诉你,却不能将道交给你。修道就像鸭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体性特征,道的个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论。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这就是太上“观心得道论”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个“名”。第一个“名”,即大道无名之名。大道原本无名,为了阐述表达代表它的概念,无奈强立其“名”曰“道”,此名实为常名。道为虚无之体,不可见,不可闻,实无可指;以名而言,虚而无物,实无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显见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个“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随“可道”所生的象而来,由实际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万物,千门别类,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对万物分门别类,才安名立字,以识其体,以辨其形。世间事物,凡有变易者,皆为“可名”;无变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变有易,不能常存永恒,所以谓之“非常名”。万物皆可立名,惟生万物之大道,虽以“道”名之,总是强以其名,它毕竟无名。

第三个“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着可生可灭的事物,变动不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跟着体象之生而有,随着物之亡而灭。故凡“可名”者,皆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无名”之名,则可知世间种种名相事物,都在阴阳运化中生灭无常。故无永恒之物,亦无永恒之名。

“可名”与“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万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须执着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间名利二事,不宜贪求,贪者必招祸患。今人都在争求自己的“知名度”,却不知“名”是社会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气。无论何种“名”,名太高了,树大招风,名不符实,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古人云:“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讲的这个道理。佛家劝人放弃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欲”,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则。

道因名而存,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名因道而无不可。道无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状

【道】指形而下万物的形而上体性,又称为【朴】。这里的“万物”涵盖所有物质和意识。

【名】是对形而下万物的识别界定,又称为【器】。

诚如《易经~系辞》所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名不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秦汉以后逐渐向复合词发展,

自甲骨文始,到魏晋南北朝前期,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中国的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独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如“道、皇、帝、王、霸、名、法、兵、儒、有、无”等等。任何近义字,意思也还是有明确差别的,词和词组是较少存在的,即使有,也是一串或动宾或主谓的字组合而成的。可以这么说,我们祖先在遣词用字上是异常严谨的,严谨到一串文字中,任何一个字都是不可替换的,这一点上与法语很象,试想一下如果这一情形一直延续至今,那么世界范围内签订合同恐怕就不仅仅是以法文做标准版,还会有一份汉文版的了……

然而这一情形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尤其是广泛地译介佛典,使得来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向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地输入,它们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汉语双音词、多音词也多是在此成形,成为汉语的常用词,如实际、唯心、正宗、思议、忏悔、因缘、真谛、法门、世界、觉悟、刹那、正当、本峰、烦恼、出现、出息、方便、相对、绝对、知识、大千世界、本来无事等。在梵语中,习惯用双音节词组表意,在翻译佛经时,僧人们最初开始使用两个相近意思的字合成双音节词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僧人们只能模糊知道佛经的意思,而无法在将梵语中的一个词转换为汉语时做极其精确地定位,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接近印度语双音节发音的习惯。比如池与塘,休与息,因为双音词的产生而模糊了其本来意义。

所以不可为“无名”、“有名” 为意,后面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是同理。不能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处本意为论述“有”、“无” ,有无皆为名,不属于“道”的本体论、源起论,本体只有“道”,“有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德”的范围,是万物生灭、功能转化的层次的探讨,将“有无”理解为就是本源的本体论,就将道学滑入了错误的泥潭,庄子、王弼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学在哲学领域中招来质疑批驳的一个主要受攻击点。

“有无”的理解有两个层次的理解。

一是万物在“器”的层次上,“有无”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体的德”中的不同构成,“有”构成了器具的结构,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状;而“无”则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处。就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形式破坏了,“无”的功能也就破坏了。

二是物质世界形成过程的问题,这里的“有无”是“隐显”的关系,显性的前景主体源于隐性的背景环境的衬托,舞者需要舞台,黑字需要白纸,万事万物都是相互映衬依靠,互为条件背景,又各自为主,这就是隐与显。而“隐显”都是源于“道”,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立的概念相互转化才是宇宙永恒的运动,“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简单的理解,所谓“无”就是没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表示道的本体虚空无物,无物可见,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所谓“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表示道有着孕育生化万物的能力,是万物的源头与归宿。

“无”,是指太极未分,阴阳未判之前,无形无象的无极混元状态。因为大道本体未动,无形无象,故名“无”。天地本无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后,所以无是“天地之始”。

所谓“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无极状态。这种元炁初动之态,在阴阳则为氤氲(yīn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之交;在天地则为一阳之初;在日月则为晦朔(晦,月尽也,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月一日始苏也,阴历月初的一天。)之时;在四季则为冬春之间;在昼夜则为亥子之时;在人心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人心处于寂然不动之地,也可以称为人心中的“无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在鸿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动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浑然一团,无半点形迹可见,故曰“无名”。

虽名无,而天地人万物皆孕育其中,只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无,名天地之始”的无极状态。待到静之已久,气机一动,氤氤氲氲(yīnyūn),生育天地万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养育群生,就是“有,名万物之母”。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炁相抱,好似鸡蛋的白黄相抱一般;母者,天地开辟以后,化生养育万物,生生不息,关爱备至,如母之养子一般慈心。此名为“万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净身心,去妄存真,念虑俱灭,一心不动,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归,顺其一往一来,神炁相凝,打成一片。于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于无有之乡。浑然无人无我,无天无地无万物;而又非昏聩(kuì),不丢真我。于此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生,此即是我太极的开基,我本来真性之觉。

修真就是为了回归人心中“无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属于后天,变灭无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无名,又何言“有名,万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万物。大道以无极生太极,以无而生有,以一而生万物。万物皆从无极而生,所以无为有之母,有又为万物之母。天地从道而生,万物自道而成,故道又为天地万物之母,皆是自然无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万物虽各具一性,实同于一无;虽各具其名,实本于无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仓央嘉措的诗中有一句话:静时修止动修观。

故常无 (静时修止) 欲 以观其妙 ;常有 (动时修观) 欲 以观其徼。

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它去,并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这就是修观。因此,修止的人,要避开动乱的境界;修观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这就是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止、即停止,停心止妄,降伏烦恼;“观”即观达,观察妄惑,达到觉悟。“止观”即“定慧”。唯“止”能“观”,唯“观”能“止”。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止,又可为内观或 内观 。「内观」,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观察事物。最早见于《 列子 ·仲尼》: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内观体道。彻底根除内心所有不净杂染,达到究竟解脱和最崇高的快乐。它的宗旨不是纯粹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从根本上治愈人类的痛苦。

内观是通过自我观察来达到自我转化的方法。它专注在身与心之间的密切关联,此身与心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通过经过训练的专注力直接体验到,专注在那促成生命体、那持续不断地联系及影响心之流的身体上的感受。也就是这种以观察为基础,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处的自我探索旅程,得以消融心的不净杂染,结果获得一颗平衡的心,充满着爱与慈悲。

观,又可为外止,《易经》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了我们诗画的空间的特质。这种“观”不只是仰观俯察。张法认为“游目”有两个层次:首先表现为游动的视角。《画山水序》有云:“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就是一种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点透视的立场。

这种“观”不只是仰观俯察。张法认为“游目”有两个层次:首先表现为游动的视角。《画山水序》有云:“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就是一种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点透视的立场。这种观照之法,构成中国文化中空间意识的特质。古人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的“宇”,而同时须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的“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时空合一体。中国诗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盘盘桓、周旋、徘徊、流连,哲学书如《易经》所常用的如往复、来回、周而复始、无往无复,正描出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观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中国文化的“写意”式“虚、灵”的空间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因为我是学画画的 用到绘画里比喻大概就是,画一幅画,例如【一组静物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就像画画之前要观察整体,首先要忽略掉【静物物体本身】,心中将其置于【无】的境地整体观察,才能结合【静物】和【周边环境】为【一体】,才能观察到所谓心中想要描绘的整体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画【构图能达到和谐】。

“常有欲,以观其徼”大概就像起笔要画【静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坏境将其【独立】,心中将其置于【有】的境地,我们将要画的景物称之为【阳形】,除主要物体外背景称之为【阴形】,因为将【静物独立】,所以才能观察到【徼】,观察到【阴形与阳形的边界】,从而才能能勾画出想画的物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将之意。是言人能常无欲念,先天体性不被后天情欲耗损,处于至清至静、寂然不动的常无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万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机,可见至道生生不息之妙。无欲无念神清静,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辈所说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现在“无中而生有”。此“有”无穷无尽,奇妙无比。修真人果能处于常无、常空之境,即可会心于此妙;亦可知“常无”是天地无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见世界。“徼”音校。“徼”即窍,意即微妙之机;亦可引伸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征兆。“常有欲以观其徼”,此是太上圣祖示诫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观世俗万物万事的归宿趋势;观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发生、发展与终结,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规律,皆是隐动在先,阳随其后。隐虽潜在无中,但却有据;显虽从隐而出,出则有窍。隐显互变,变中有妙,此妙即是窍道。人果能在常态的“常有”中,洞见隐微之徼,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便可知“有名万物母”的真谛。

自古仙佛圣真,无不由此窍妙之动而成。无以观妙,有以导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互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须掌握的执两用中原则,皆是用中之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是指“常无”与“常有”。“有”与“无”名虽不同,但都是从“无极”中所出,故曰“同出”。称“无”为“无名”,是说万物尚未成形,无有名相,仅是一炁的混沌状态,故曰“无名”。万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称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异名”之义。

所谓“同谓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张衡在《太平御览》中说:“玄者,形而上之炁,无形无象,大道本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作于太气,禀受无穷”。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变化莫测,不可捕捉,无端倪,无形象,无言说;至静至明,至圆至活,至显至露,至真至常;浑化无端,妙用无方。所以谓之“玄”。

“玄”者,深远之谓也。修真者当从无欲有欲、观宏观妙处下手。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是阴静阳动,一炁分为阴阳二气,二气又归一炁而已。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返无,名曰复命归根。皆是太极一炁阴阳的变化。两者虽名不同,但实际上同出于一源。太上称此为之“玄”。这是第一个玄。

学者欲得玄道,必须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心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这是又是一个“玄”。及至气机一动,虽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没有一动之想。只有一心,没有二念,是为“有欲观窍”。这是第二个“玄”。

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众妙之门。“玄”者,天也。天道阴阳二气运化万物,生生灭灭,轮转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还有天,三千个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层次各有不同。清轻者在上,重浊者在下。阴阳之气的质与量不同,变化之深奥亦各异。

无极生太极,宇宙间之万有,皆生于无,皆来自宇宙本源。所谓“又玄”,即极之又极,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隐之又隐,深之又深,远之又远之义也。圣人观无而识玄之妙,观有而识玄之真;观有与无之同,而愈能识玄之变化无穷。这种“又玄”,在太虚,为太虚之妙;在天地,为天地之妙;在万物,为万物之妙。一切有形无形,有色无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这个大本源。这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义。

【本章说解】

《道德经》旨在论道德。何为道德?无极而太极,自然无为之实理,谓之道;造道实有而得于己,谓之德。“经”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谓之经。道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是宇宙万物之总枢,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总要。自古以来,仙佛圣真,无不是从观徼观妙处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见梗塞,心识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进道,所以难知道之窍妙。

“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万物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不色不空,永恒常存。太上在《清静经》中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圣祖老子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哲学思想的基石和总纲。其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道”和“德”,最后又归结为一个“道”字。“道德”二字,是对自然界最本质、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对天下万类万物理性的高度浓缩。

所谓“德”,就是唯道是从。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世间万事,皆是道的体现,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现。天地人万物,皆载有道之德性,有德则生,无德则亡,这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失道而后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来到这个三维空间,才需要积累德行,以弥补道性之不足,这就是修德证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规律,故需要修心补德。德满道自圆,即可返归道乡。

德是进道的阶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体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五德全备,则德合于道,身心才能归于无为先天,万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无为而无不为也。

道的体性有十大特征:即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道本先天,无法言说,后天文字语言终难尽意。道之十大特征,体现于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显态为之德,隐态为之道。人的后天世界观,只有改造修证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谓之合道。

修真证道,下手工夫就在玄关一窍。太上在首章就将无名有名、观窍观妙指出来。此窍不在别处,就在一个“心”字中。人身虽有许多关窍,需要经过修炼打通,与天体自然沟通,以弥补体内真炁之损耗,再造性命,终而复归为乾健之体。但百窍千窍,总揽于心,心通则百通,心明则万明。故修道之要全在于心,全在于观心得道,除观此心、修此心、证此心以外,别无它途。

本章开头四句,是说大道的本源(核心),无形无状,不可思议,难以穷究。在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没有端倪可见;此种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虚守静时的无为状态。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开辟;在人就是静极而动,一觉而醒,真炁已动,此即是炼丹育神之机。这种转瞬之变,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其要在于:一觉起处为玄牝,这是人体内天地开辟之端。此觉不是后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无,静极之后的一种先天真性的闪露。自古仙佛圣真,无不是从此一觉而动之机所造成。

在修心问题上,在世界观与认识论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进入修道的实质阶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论上可以口若悬河,长篇大论;即使具有许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离开修心这个根本,终而难达真境。

首先应知何为心?对于不知此“心”深刻内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论”。这是莫大的误解。仅仅观肉心,观主观意识之心,是永远无法得道的;不仅不能得道,就是识道、有道、证道也无法实现。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传,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清楚。我们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悯后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达大道真理。由于显态文字对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采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启示,具有感性认识,使其逐渐认知,并进而修证实践大道。

“有无”的理解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形成过程的问题,也就是“基本元素”的产生过程,这里的“有无”是“隐显”的关系,显性的物质来源于隐性的元素,而“隐显”都是源于“道”。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是万物在“器”的层次上,“有无”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体的德”中的不同构成,“有”构成了器具的结构,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状;而“无”则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处。就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形式破坏了,“无”的功能也就破坏了。因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有无相生而为众妙之门。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Ⅳ 道德经全文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⑨!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Ⅵ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 #能力训练# 导语】《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下面是 无 分享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1.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注释

恶已:恶、丑。已,通“矣”。斯:这。相:互相。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盈:充实、补充、依存。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作:兴起、发生、创造。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稿含知(第二章)翻译

天下人都知键消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二章)赏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老御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2.《道德经》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3.《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 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4.道德经名句精选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 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 政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 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道德经名句精选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评价。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5、物壮则老。——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6、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声音听不到声音,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热点内容
专升本民法重点 发布:2024-07-27 18:38:02 浏览:854
法学发言 发布:2024-07-27 18:28:52 浏览:817
电视大学法学专科 发布:2024-07-27 18:27:29 浏览:403
刑事诉讼法ppt百度网盘 发布:2024-07-27 17:04:07 浏览:918
19年中级经济法第一批试题 发布:2024-07-27 14:30:07 浏览:535
水库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发布:2024-07-27 14:25:54 浏览:818
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位阶是什么 发布:2024-07-27 12:56:15 浏览:119
与律师结婚 发布:2024-07-27 12:05:51 浏览:153
司法业务用房标准 发布:2024-07-27 11:01:27 浏览:437
园林工程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布:2024-07-27 10:26:14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