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
⑴ 请问为什么要制定环境保护法啊 谢谢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此条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这一点是基础的直接的目的,这也是环境法的基本的任务,因而是不言而喻的。第二、保障人体健康,这是环境法的根本任务,是最终目标之一,强调人的利益。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即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环境法的最终目标之一。
要更深度的理解新环保法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参与第一环保网对环保法的政策解读。
⑵ 2024两会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
在2024年的两会上,有建议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以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这一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月1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组织的交流会上。该会议不仅在线下举行,还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超过15万观众参与,共同讨论环境保护法的改革。
建议的核心内容如下:
1. 挑战现状,呼唤改革
自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曾一度受到重视。然而,近年来,这种积极态势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诉讼成本高昂、地方行政部门的干预以及《环境保护法》中设置的过高门槛。为了促进公益诉讼的持续发展,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障碍,并通过改革立法来降低社会组织的起诉门槛。
2. 改革建议,聚焦关键
建议对《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进行修订,将关注点放在社会组织的业务能力和主体资格上,而不是仅限于民政部门的登记和连续五年的无违法记录。这样的调整将鼓励更多有能力和意愿的社会组织参与,并确保公共利益的捍卫者不会因为触及利益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立法的目的是保护公共环境,应当超越对社会组织身份的限制。
3. 呼吁行动,寻求突破
为了改变目前的困境,我们呼吁全国人大法工委深入研究,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具有激励性的公益诉讼环境。这样的改变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公益诉讼的活力,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绿发会杨洪兰和绿宣团队共同提出了这一提案,希望能在2024年的两会上引发深入的讨论,推动环境保护法的改革,确保每一个关心环保的社会组织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⑶ 国家环保政策有哪些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国家的核心环保法律。
2. 根据该法第一条,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第二条明确了环境的定义,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4. 第三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⑷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14法条新增点
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亮点(127):
亮点一:
立法目的与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充分体现新时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亮点二:
突出环境法主体的环境保护义务;加强了环境保护宣传,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1.新环保法强化了保护环境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明确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义务保护环境;2.强化了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以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3.将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写入法律。】
亮点三:
新法要求政府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并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亮点四:
新法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以保护改善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规范了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完善了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衔接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了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亮点五:
确立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
亮点六:
新法明确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亮点七:
新法加强了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
亮点八:
对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了专章规定。
亮点九:
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地位
亮点十:
赋予环保部门行政强制措施权,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新环保法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按日计罚;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增加了对企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人身处罚;对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行为规定了连带法律责任。】
⑸ 环保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明确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首先是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是建设一个清洁且适宜的居住环境,确保人民的健康不受损害。此外,还需要协调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可以被概括为二元论。一方面,直接目的是保护环境与资源,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这包括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另一方面,环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当环境得到妥善保护时,人们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
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未来世代负责的表现。保护环境与资源,可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生态环境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建设清洁适宜的居住环境,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前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通过环境法的实施,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保护环境与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是环境法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