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之得一

道德经之得一

发布时间: 2025-05-11 19:44:14

❶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⑩,将恐蹶⑾。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⑿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的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❸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作者简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老子,又名老聃或李耳,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更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他的声望之高,甚至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被世界公认为文化名人,位列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列。他的智慧结晶体现在不朽著作《道德经》(也称为《老子》)中,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顺应自然,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于公元前471年。他字伯阳,谥号聃,这个名字中的“聃”与“耳”在古代有相似的含义。据传,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的居民,这个地方在西周时期曾为陈国领地,现今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和安徽省涡阳县之间,两地对其出生地的归属存有争议。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被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智慧和教诲在道教中被尊崇为至高无上的道祖,他的思想和著作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生活。他的智慧遗产,如《道德经》中的深邃哲理,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❹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的原文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正。
其致之也:
天毋以清将恐裂;地毋以宁将恐废;
神毋以灵将恐歇;谷毋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贱之本欤?非也!
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

注释:
毋: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蹶:倒下、跌倒。
孤、寡、不榖: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榖”。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非: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
誉:荣誉、美名。
碌碌:平庸的样子。硌硌:奇异的石头。

译文:
从前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就变清澈,地得到一就变宁静;
神得到一就变灵验,谷得到一就变充盈;
万物得到一就生长,侯王得到一就用一来让天下平正。
那推导出:
天无法再清澈恐怕将要裂开;地无法再宁静恐怕将要废弃;
神无法再灵验恐怕将要休息;谷无法再充盈恐怕将要枯竭;
侯王无法贵重高尚恐怕将要倒下。
所以必贵而以贱作为根本,必高而以下作为基础。
因此侯王自己称呼孤、寡、不榖。
这违背以贱为本的原则么?违背!
所以到达无数荣誉,没有荣誉。不欲望平庸的玉石,奇异的石头。

理解:
一元与多样。
以前那些能够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个中心就会从混沌变为清澈;地围绕一个中心转就会从震荡变为宁静;
神得到一种能力就可以施展从而变得灵验;山谷有一最低洼就会因积水而充盈;
侯王得到并运用治理天下这一最高的核心法则,天下就会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推导出:
天无法清澈,就会重回混沌,电闪雷裂;地震无宁静,人兽都会离开,进而被废弃;
神无法灵验,不再被世人信仰信任,神灵就不得不休息;谷不能充满水,那剩余的水也会被蒸发,恐怕将会枯竭;
侯王如果无法被人们再认为是贵重的、崇高的,恐怕侯王的地位就可能被推翻。

天,是律动的抽象。地,是安、静的抽象。
神,是生发、化用的抽象,是由内向外,由极端向广泛的一种显化。谷,是汇集、归藏的抽象,是由外向内,由广泛向极端的一种归纳。
万物,是集合中个体的分立指所有的东西,它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个集合。侯王,是集合中个体的归结。
“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这三个抽象辩证关系,代表着不同纬度的二分世界模型,三对二分世界模型。三对辩证关系共同构筑出一个更为宏大的宏观世界模型,用以描述、论述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而阐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现象。这里的“三维”,不是空间上的三维XYZ轴,是抽象理解的维度、背后关系的维度、统分统合的维度。

贵是由无数的贱而不断叠加累积而成,所谓高是也是又无数的下叠加积累而成。贵是靠贱来衬托,高是靠下来显赫。
所以必贵一定要以贱作为根本,为支撑自己的贱而做工作;必高则一定要以下为基础,为下谋福祉。
因此那些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这就是以贱为本么?违背!

所以那些获得数次荣誉的人,只不过是用无数个贱下堆积出来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荣誉!
所以不要去羡慕成为那些碌碌平庸的玉石,而要做奇异的石头。

❺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译文

在古代的智慧中,道德经提到,那些领悟并实践道的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天,因其遵循道,得以保持清明的秩序;地,由于道的力量,得以平静无扰。神明因道而显现出无比的灵性,河谷则因道而充盈不竭。万物在道的指引下,得以繁衍生息,生长茁壮。而王者,通过道,成为引领和统治的象征,成为万民的领导者。


然而,如果这些关键的元素失去了道,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天将不再清明,可能面临崩裂的危机;地若动荡不安,恐将面临崩溃;人类若失去灵性,可能会走向灭绝;河谷干涸,生命之源将消失;万物无法生长,世界将陷入荒芜;王者失去领导地位,国家将面临动荡。


因此,智慧的王者们明白,他们尊贵的地位并非源自自身的优越,而是以谦逊为根本,自称“孤”、“寡”、“不谷”,这正是以卑微为尊的表现。真正的荣誉并不在于表面的赞美,而是内在的力量和坚定。他们追求的,不是如宝玉般璀璨,而是如山石般坚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世事的磨砺。

热点内容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
传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2:23:25 浏览:299
私房菜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2 12:22:16 浏览:193
国家劳动法迟到多少分钟才算迟到 发布:2025-05-12 12:17:37 浏览:113
铲车使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2 12:17:37 浏览:119
法院让政 发布:2025-05-12 11:43:47 浏览:209
中小煤矿关闭补偿条例 发布:2025-05-12 11:31:55 浏览:856
宣传法律知识的游戏 发布:2025-05-12 11:30:16 浏览:384
全国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5-12 10:58:44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