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语音的道德经

语音的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5-05-16 15:08:03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三宝

[通行版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能广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今舍慈且⑨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⑩,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

4、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5、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

6、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

7、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

8、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

9、且:取。

10、以战则胜:一本作“以阵则亡”。

【帛书版原文】

第三十二章 三宝(67)

天下皆谓我大,不宵①。夫唯大,故不宵②。若宵,细久矣③。

我恒有三宝之④:一曰慈⑤,二曰检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⑦。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後且先,则必死矣⑧。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⑨。

①我:作者自谓,即老子。老子,为道的化身,故曰大。  “我大”通行本作“我道大”。  乙本作“不宵”,通行本作“似不肖”。至“夫唯大”以前甲本缺,从乙本补之。  宵:本义为夜也,与“肖”通,据语音名源,宵通小,为“小”;又义为相像,音为去声。《汉书·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貌。”後句甲乙本“肖”皆作“宵”。

句义:道之大,不似意识想像所比拟之小范围。

②句义:正因为其大无外,故不可以片面地用後天有为意识,仅仅单纯用智识的狭隘之小而揣度其大。

③细:微也,小也。通行本作“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句义:如若小,则又是“其小无内”地细微。

④宝:甲本作“葆”,含藏修真学诀义。葆通假“宝”。《史记·乐书》:“天子之葆(宝)龟也。”通行本作“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⑤慈:《说文》:“爱也”。帛书作“兹”,修真学象意选字,强调“有心为德不为德,无心之慈方为真”。後两段同。兹:《说文》:“草木多益”。兹、慈有一共同的异体字,即兹下加四点。

⑥检:本义为书匣上的标签,或题写目函。《广韵》:又检校也。有检查、检点、检讨、检索等义。又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此处指反省、检查自己的过失。通行本作“俭”。下同。

⑦广:《说文》:“殿之大屋也”。王筠《句读》:“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是曰广。”後句通行本作“故能成器长”。

句义:我因慈爱众生,无私无畏,所以果敢有力;由於经常反省检查自己的过失和不足,所以胸怀广阔博爱,能慈容包化同;不因私而逞勇於天下,故能成就德道事业的长久。

⑧“舍其检且广”一句甲本无,疑有遗漏,依乙本补之。通行本作“今舍其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

句义:由无私的“慈、检、後”而自然能够“勇、广、先”。如果舍公失去“慈、检、後”而言私欲的“勇、广、先”,则“勇”非其义,“广”非其德,“先”非其道。故必为取祸之道也。

⑨建:《说文》:“立朝律也”。《广雅》:建,立也。  如: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说文》:“从随也”。有好像、如同、如果,去、往,若等义。甲本作“女”。女,古通“汝”,亦通“安”(安之异体为女上有一短横,形极相近),通“如”(《集韵》谓如,古作“女”)。楚简本中“如”皆作“女”。  垣:筑墙围绕,护卫之义。通行本作“天将救之,以善以慈卫之”。

句义:天道所扶生确立者,必以慈爱关怀卫护德者生存发展。德者则以慈爱众生相印於天道,互为依存,循轨不逾。

【个人理解】

      这里道出了老子管理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实就是管理做人的一个标准,要想率领众人达成目标,就一定要持守这个标准,这其实就是符合道的规律的做法而已,如果不遵守的后果就是“死”,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做人首先的就是“为己”,只不过这里的“为”是指的“做为”的意思。

      道的样子谁也说不出来,因为这个是客观存在却不能用后天的智识观察到的东西,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这个规律却客观存在在那里,所以老子捕捉到了这个规律,自己命名为“道”,所以这里所说的三宝就是在个人管理的层面做到的符合道的规律的三个方面。这个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一样适用,道不会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而消失变化,这个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从几千年前开始就是这样,就好像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一样,这种规律永远都存在着,所以如何让我们的行为符合这个标准就非常重要,要做顺势而为的事情,不要有违天道的去做事,即使成功了也不会长久保持。

      慈:是指的管理的态度,指的是发心,如果一个管理者是为了权力和利益去管理,没有慈悲的胸怀,不是为了部下的幸福去做事管理,那么就会不顾人的感受与能力,过分的提出要求,从而遭到失败。

      俭:是指的对自己的物质欲望要克制收敛,不要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去追逐利益方面的东西,这样你就会变得非常的胸怀宽广,不陷入利益纠葛的争斗之中,因为你的所求与别人的原本就不一样,那么自然也就会少争斗,规避祸端。

      后:这里说的是“不敢为天下先”,其实这里所谓的不敢为天下先,说的是谦卑居下的这种态度,在老子的哲学里一直都倡导谦虚居下的处事态度,因为“少则得,多则惑”,那么谦下的这种态度更利于自省,更能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和冷静,这种思维方式是能帮助自己获取成功的。

      所以你还会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消极避世的,讲述宇宙自然的玄幻哲学吗?很多人都没有细细品味过道德经这部经典,没有读经典之前切不可妄下定义,正所谓没有读懂理解,就不能随意评价指责,我非常喜欢《道德经》,这本书里诉说了一个在道的规律影响作用下,我们应该如何行事做人的道理,站在了管理的更高的角度来阐述这个学说理论,为的是天下苍生,造福万民,为的是天下之利,长治久安。所以我认为《道德经》是一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做人学管理的绝学,你觉得呢?

㈡ 宋读《道德经》之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有一部传世经典著作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它就像一部写满密码的天书。后世有无数的学者都尝试对它进行解读,对其探究出更多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以及在思想上的高度和深度。至今无有著作能与其相提并论。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有无数的思想家和名人都对其的境相所追捧,当然一直被追捧,从未被超越。

短短5000多字的文言大义,用四个字 "博大精深" 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内容丰富到无所不包,涵盖修身、处事、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等。读过 《道德经》 的朋友会发现,它的语言简洁凝练,高度抽象,诗化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韵散结合,节奏感强,大部分都是至理名言,有 "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功成身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等等。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及富哲理性和感染力,毫不夸张的讲,还可能是人类思想史上单位文字思想含量最高的哲学著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例可以对比一下,在《圣经》开篇创世纪,神造世间万物用了七天,第一天造什么,第二天造什么,到第七天完工。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宇宙可以生成天地万物?用13个字给出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确指出了万物为道所生,一二三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这也是老子宇宙生成论的由来,也叫道生万物说。

大道至简,虚极静笃。在《道德经》第16章,第一句话就是 "致虚极,守静笃”。 所以“虚、静”者,按一般解释,就是“心中无念为虚,念头不起为静”,意思是把心灵放空至“极致”。让心灵安住在虚静之中,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 私心杂念,坚守清静,顺应自然。虚与静,两者互为因果,这是道德本质,也是修身的根本。从养生层面来看,唯有亲近人体经络和气血才会正常运行。

在静坐中,人体的机能得到修复,身体耗氧量会下降,体温也会随之下降;通过长时间训练可以达到入静的状态,把机体代谢降到最低点,人体将进入最节能的模式。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通过静坐还可以训练自己专注的定力,同时能释放压力和情绪,让内在的生命与机体得到滋养,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身心,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和生活中去。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以上文字是听宋老师在线上分享语音,我整理成文字在与大家分享共勉。

热点内容
2018行政法教材 发布:2025-05-16 21:25:13 浏览:296
招教教育法律责任主体 发布:2025-05-16 21:24:32 浏览:749
2016年实施的建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6 21:12:30 浏览:473
绍兴市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6 21:12:13 浏览:948
电视刑法 发布:2025-05-16 20:44:19 浏览:18
行政法构成要素 发布:2025-05-16 20:39:49 浏览:880
自考本科经济法资料 发布:2025-05-16 20:39:48 浏览:308
我国行政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发布:2025-05-16 20:28:56 浏览:959
法院纠正违法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16 20:27:25 浏览:164
饭店公章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20:24:09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