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不公的主要表现

立法不公的主要表现

发布时间: 2021-01-11 03:02:06

Ⅰ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不包括立法平等

立法不可能人人平等,最简单的道理是不人人都有制订法律的才能。

Ⅱ 利益垄断与 什么 是立法不公的主要表现

利益垄断与责任规避是立法不公的主要表现

Ⅲ 立法公正的主要表现

您好!立法公正的主要表现是:(一)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二)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三)法律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谢谢阅读!

Ⅳ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在司法、守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这该怎么理解(高一政治)

公民没有立法权
只有人大有立法权
司法也不是公民的事,那是行政体系的事,
所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能是守法的平等,和法律内容上的平等。

Ⅳ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在司法、守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这该怎么理解(高一政治)

公民在法复律面前一律平制等是指:
(1)任何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守法上的平等。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追究,不允许任何违法分子逍遥法外,即司法上的平等。
(3)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公民事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职权活动;公民只有平等地选举代表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权利,但这不能称之为“立法上的平等”。

Ⅵ 大规模公司立法的深远意义表现在:(多选)

正确答案是:ABDE

Ⅶ 列哪项不是权利保障的内容( )(2分)A立法保障B组织保障C宪法保障D司法保障

B组织保障。

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定为一项基本原则。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法治建设新成果,以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划时代改革,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切实推进了人权的法治保障。

通过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创建保障公民更充分享有人权的制度环境。通过严格执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维护公民人权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公正司法,构筑保障公民人权的坚强防线。通过全民守法,夯实人权保障的社会基础。

(7)立法不公的主要表现扩展阅读:

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将人权法治保障确立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涵,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Ⅷ 司法和立法不公立会引起什么问题

司法不公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戕害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总开关,是法律实施的核心环节。我们党历来重视实现和维护司法公正,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司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和落实了一系列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有力推进了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有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有的越权管辖、插手经济纠纷,有的刑讯逼供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这些现象侵害群众权益,践踏法律尊严,逾越了社会公正的底线。

一、司法不公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司法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的社会功能,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遇事“找法律”“讨说法”的现象越来越多,司法途径成为老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普遍选择。司法不能主持公道,就会造成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如果司法不公得不到扭转和更正,群众利益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司法不公严重损害法律权威和法治公信。司法是国家强制力的具体体现,是法律权威的最重要渊源。“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司法公正,人们才能对法律产生信赖和尊重。司法公正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存在于每一个具体案件之中,存在于每一个当事人的具体感受之中。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司法不公会严重挫伤公众对司法的信任,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进而对法治公信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二、司法不公严重戕害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司法不公,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罪恶不受惩处、正义无法伸张,社会公正也就无从谈起了。
究其根本,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公正司法代表了国家法治文明程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保障公正司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回应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高度关切,为更好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了基本遵循。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有一句话在法学界广为流传:“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和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不公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致命的破坏作用。

Ⅸ 税法立法中的公平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应少纳税,没有负担专能属力的不纳税;
二是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极差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
三是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热点内容
有法律责任须偿还 发布:2025-05-08 19:47:05 浏览:824
通扎旗法院 发布:2025-05-08 19:46:08 浏览:8
具有法律效力员工入职承诺书 发布:2025-05-08 19:35:29 浏览:152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上海律师 发布:2025-05-08 19:07:15 浏览:610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发布:2025-05-08 18:54:16 浏览:979
油罐车法院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336
关于律师会见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731
法治时空商丘 发布:2025-05-08 18:36:09 浏览:354
法院给的送达回证 发布:2025-05-08 18:29:30 浏览:388
法官的问题 发布:2025-05-08 18:13:24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