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带家
㈠ 国内研究《道德经》的名家有哪些
王弼、河上公,这个是最出名的版本。
唐朝傅奕。
宋朝范应元。
清末魏源。
㈡ 道德经放在家里什么位置好
书房。
㈢ 道德经传播全球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①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②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德国哲学家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老子思想有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德国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㈣ 老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老人家的《道德经》给后人哪些教育
老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老人家的《道德经》给后人关于道德的传承。
㈤ 道德经里有没有说家庭矛盾不告诉别人
《劝世贤文》是一篇有很深功力的处世哲文,句句经典,需天天诵读,良好的心态,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家庭篇 心态篇 劝世篇 夫妻篇 兄弟篇 交友篇)
家庭篇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兄弟本是同根生,莫因小事起争论;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手足之情诚可贵,万事皆念骨肉亲;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孽深; 人生难得兄弟爱,同心协力变成金;
家贫方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 谦让尊敬情意长,天伦之乐喜融融;
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 为人当数孔让梨,桃园结义刘关张;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山上打虎亲兄弟,历代相传美名尊;
男子休嫌妻貌丑,妇人不怨夫家贫; 朋友相交宜谨慎,狼群狗党莫相亲;
贫穷富贵皆由命,夫妇相处要真诚; 休因酒肉为知己,急难不氛反笑贫;
刚柔相济两相安,和气家中少祸因; 结交朋友应信实,日久才能知人心;
同甘共苦好度日,清寒亦觉有暖温; 患难之时相爱顾,萍水相逢难知情;
夫妇本是前世缘,珍惜短促好光阴; 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难寻;
百年连理实非易,夫妇互敬应如宾; 四海之内皆兄弟,留心择友益无穷;
妇人口舌要提防,枕边是非起祸殃; 苦尽甘来是古训,莫为偷闲误自身;
姑嫂不和家必败,公婆恼怒暗伤心; 克勤克俭是美德,懒惰成性人唾弃;
做人姑嫂要善良,家丑不可对外扬; 为人当惜好光阴,勤能补拙是例证;
姑嫂之间要礼让,且莫小事争短长; 信实待人人看重,自欺欺人事无成;
细察事非防口舌,三从四德不可忘; 求人像吞三寸剑,勤俭节约莫求人;
先圣先贤作教训,妇道守口莫伤人; 家中虽有万贯财,不知节俭亦枉然;
丢海顺冰为正道,莫到最后方知恨; 驾车远行求乐趣,不为损友伤己心。
寡欲精神爽, 多思气血衰。少饮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 富从俭里来。
温柔终益己, 强暴必招灾。善处真君子, 刁钻是祸胎。暗中休使箭, 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 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 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 是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言, 灾退福自来。
心态篇
别人生气我不气 ,气出病来无人理; 人生本是一场梦, 为了小事莫生气;
万物有情心有爱, 何惧他人笑我痴; 纵然身处风雷雨, 坚信朝阳必再遇;
且将烦恼化烟云 ,风吹云散交好运; 知足常乐, 终生不辱。
来如风 ,去如微尘; 知福福常在 ,怡然自心安;
阿福福常,在 日日都开心; 是非终日有, 不听自然无;
人和自得乐, 家和万事兴;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风起云涌年又年,得得失失要乐天;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生死有命不由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境随心变随人转,逍遥物外似神仙;
蜻蜓舞动风飘扬,积德行善人表彰; 虽无家财万贯,喜有笑面开颜;
笑看世间事,前路我自行; 既是相依同林鸟,风雨同路见真心。
劝世篇
世事茫茫如流水, 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 富贵荣华莫强求。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显有德, 怕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于进步需思退步, 若着手先虑放手。
如得意不宜重往, 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不为珍贵, 知安乐方值千斤。
事临头三思为妙, 怒伤心忍让为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 知足者人心长乐。
夫妻篇
须知家和万事兴, 有爱夫妻过一生。
互敬互爱又互助, 稍有差错互劝惩。
夫妻之情重如山, 荣辱厉害都相关。
欲求美满诚为先, 推心置腹不欺瞒。
不听教唆不受骗, 信任理解最为先。
相互猜疑会成患, 朝花暮柳该批判。
一方有过耐心劝, 循序善诱莫野蛮。
一方有患莫怨烦, 体贴照顾莫疏远。
人生就象一场戏, 因为有缘才相遇。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应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 静心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 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 子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 神仙羡慕好伴侣。
兄弟篇
兄弟同居忍便安, 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与儿孙作样看。
财物区区莫认真, 一家到底是天亲。
万般要看爹娘面, 骨肉同胞有几人。
都受爹娘养育恩, 桃花千朵本同根。
莫将姐妹来轻看, 十指咬破与心连。
交友篇
酒肉朋友不可交, 交友须交正直人。
善友自有兰芝香, 缓急相依见性真。
无赖之徒宜疏远, 长期相处臭气熏。
臭气熏染沾恶习, 深入泥潭难追悔。
㈥ 《道德经》哪位大家研究得比较好
我觉得明代憨山大师注解的不错,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不像现代人以赚钱回为目的而答出书,几个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师的一句话说就是:“皆人人之老庄,非老庄之老庄。”就是不是现代文,读起来有些费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难看懂,正文部分相对白话一点,这是我看到的离现代最近的一本比较好的《道德经》注解了。
㈦ 老子的道德经,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关于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什么都不做,不是一种消极的无为,而是一种积极的无为思想。而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政治上的无为思想道另一种是指道德上的做人中的无为思想。
政治上的无为思想:(第三十七章)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它的意思是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它的意思是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㈧ 世界著名道德家有哪些
中国的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版德真经》、权《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 ,被誉为万经之王。
㈨ 有没有学术上的《道德经》注解,名家的,深层次、详细的解读。
给你推荐几个经典注解:1、台湾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2、任继愈《老子绎读》回;3、高答亨《老子注译》。这几位都是大师级别,学老子者不可不读。如果是初学者入门,首选南怀瑾《老子他说》。至于你说的市面上那些原文+译文+小故事之类的老子书,是沿用了成功学的套路,七拼八凑而成,没有解读者自己的原创性见解。这种书,可以说,百分百都是垃圾,纯粹骗钱的书,读了完全是浪费时间。读这种书,还不如直接去读老子原文。
㈩ 有一本小说 有章家 是穿越 主人公知道道德经
去书旗网搜一下吧,那里可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