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精句
Ⅰ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道德经》的精髓,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老子道家哲学的最核心的精神是道法自然!
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却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它是关于中国文化、中国思维和中国哲学的网络全书。道德经中阐发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心理学等。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老子还主张示弱的哲学。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
Ⅱ 论语中有关之学与教育方面的警句八则,论语中有关修身养性及处世之道的警句八则,道德经中精辟语句八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内亦君子乎?
2、君子食无求容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根源游学罗浮山养身之行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Ⅲ 道德经经典名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第七十章》
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版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权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Ⅳ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的全句是
我们抄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道德精句扩展阅读
这句话出自《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该文被选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2016年秋季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
Ⅳ 爱国名言名句十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内天祥
咱们容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Ⅵ 天道酬勤上一句是什么
天道酬勤是没有上一句的。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从《易》里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至《尚书》就有“天道酬勤”的说法。韩愈曾题词“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
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出现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辞海》(或参见《辞源》“天道”条)也是这么解释。
(6)道德精句扩展阅读:
成语解析:
【拼音】[ tiān dào chóu qín ]
【解释】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例句】
1、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俗话又说,瞎猫碰着死耗子。我们当然不会拒绝好运气,但是我们更要坚信天道酬勤。开开心心的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
2、天道酬勤!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如果你喜欢,随便你去拿,只要你付出相应的代价。
3、多一些努力,便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天道酬勤,只要勤字当头,苍天不负有心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成就大事业。
4、大学新生活,一定要珍惜。掌握学术知识,实现自身价值。培养良好习惯,完善道德品质。积极锻炼身体,珍惜健康生命。德智体全面发展,庆丰收天道酬勤。
5、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
Ⅶ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道德经》的精髓,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由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据说是因为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为关吏尹喜留下的5000字,后世称之为《道德经》。
全文虽5000字,从字数上看,的确不多,但是从内容上看却是广博精微,尤其在哲学的辩证法上的贡献更是同时期的思想家不能比的。
Ⅷ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道德经》的精髓,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一、辩证法——关于方法
《道德经》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他的辩证法,看待任何事情,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法。而《道德经》的辩证法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对立的。阴阳、彼此、内外,物我、得失、成功失败、荣辱、贵贱、为与无为、男女、教学、……如第一章的“道”和“可道”、“名“与“可名”、“无”和“有”。而二元的对立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反者道之动”。可以说,事物对立是绝对的。
2.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是相互依存的。事物的对立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相互依存也是客观的,也是绝对的。《道德经》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不立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立了一物,必有另一物与之对应存在。
3.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是相互转化的。万事万物的对立,是发展的起点,万事万物的发展的过程。万事万物相互转化,是发展的最终结果。世界之所以不断变化发展,就是万事万物在不断的相互转化。
二、管理学——关于过程
管理学也可以说是统筹学,也可以说是谋术,老子是最讲究谋的,要深谋远虑,谋术还要分阴谋阳谋。用管理学的话说,管理需要从长计议,必须有明文的政策,和暗中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