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荣观
发布时间: 2025-08-26 00:35:53
A. 解释“虽有荣观,燕出超然”
直译为:任他外界在繁华,我只是一派闲适超然。
“荣观”就是繁华的内景象,此处也可以直译为容: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
“燕处”就是论语上讲的“孔子燕居”的“燕居”,指闲居。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意思是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才能名气出众之人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劳累,虽有荣观而身处自然则不违背人性。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 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竹简《文子》、《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汉景帝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