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犯罪
① 你认为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有何区别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概念比刑法学关于犯罪概念所界定的范围无论从年龄还是行版为上看都
要宽泛得多。权
犯罪学研究犯罪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所以它研究犯罪既要依据《刑法》的犯罪规定又
不局限于《刑法》它从年龄上说可以是不满14
周岁的未成年人从行为内容上说既有犯
罪行为又有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所以犯罪学也把不满14
周岁的人实施了严重危害社
会行为当作“犯罪问题”加以研究。此外对于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从刑法学角
度不认为是犯罪但从犯罪学角度也把此类问题纳入研究的范围甚至还把不良行为也纳入
研究的范围。
② 为什么犯罪学中犯罪概念应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在违法犯罪的总范畴之中的,而刑法学的犯罪则是一个社会具体的犯罪概念,是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具体化。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包含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
③ 刑法学犯罪名词解释
犯罪名词解释: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权利,以及其它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④ 怎么理解刑法学中的着手犯罪中的着手
着手 要求对法益有现实紧迫的危险,没有着手就是犯罪预备。比如想抢劫,尾随目标就是犯罪预备,当他把受害人拦住开始使用暴力或相威胁时就是着手,因为这时候对法益已经有了现实紧迫的危险了。
⑤ 无论是犯罪学还是刑法学犯罪行为都具有刑事违法性
不是的,刑法来学中源的犯罪肯定是要具有刑事违法性的,因为在刑法学中没有刑法就没有犯罪,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犯罪必须明文规定。但是犯罪学中的犯罪意义不同,范围更广,除了包含刑法中已经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还涵盖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没有被犯罪化的行为,有时候根本谈不上刑事违法性。
⑥ 刑法学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的区别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
犯罪学:关于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⑴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目的相同。
为了防止和减少犯罪而与犯罪作斗争是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目的。
⑵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科学,所以,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犯罪学与刑法的关系。 “没有犯罪学的刑法是个瞎子,没有刑法的犯罪学是无边无际的犯罪学”。
刑法对犯罪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刑法为犯罪学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逻辑点。 其次,法律所定义的犯罪始终是犯罪学所研究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对象。
再次,刑法和刑法学为犯罪学中的犯罪对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确的刑事法律对策理论及其实践。
⑶北京大学法学院王世洲教授引用域外学者的论述,“犯罪学是刑法学的眼睛和牙齿”。犯罪学为刑法学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材料与对策。
⑷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如它对犯罪行为法律特征的确定、所确定的犯罪种类,为犯罪学研究方向及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条件。
刑法学中所研究的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功能,也是犯罪学中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刑法学的研究—诸如在犯罪的心理态度、量刑原则、刑罚种类、量刑制度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务。
⑸犯罪学与刑法学同属刑事科学。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⑴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的法律科学,它以成文法为依据,对犯罪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侧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以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准确地惩治犯罪。
犯罪学从犯罪发生的过程入手,通过揭示犯罪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
⑵研究对象不同。
刑法学主要是研究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理论,不是犯罪和刑罚这两个现象的本身,而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本身及其产生的。
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以前的情况(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刑法学是犯罪后学科,犯罪发生以后的情况(惩罚犯罪与矫治罪犯)
刑法学是研究法律的法学,犯罪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科学。
⑶两者研究的范围不同。
刑法学研究的是刑事法律中所规定的犯罪,即法定犯罪。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不仅仅限于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还要研究近似犯罪的违法行为和比较严重地危害社会的行为。
⑷两者研究的角度、出发点不同。
刑法学研究的角度是从犯罪的个体行为出发,着重个体行为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研究。虽然目前承认单位也可以构成犯罪,但其最终的惩罚也要落到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犯罪学则把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
两者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概念的理解不同。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点,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刑法学看来,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达到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⑦ 为什么犯罪学中犯罪概念应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
因为刑法学中的刑法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刑法,狭义单指刑法典,广义版指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权范的总和(不单限于刑法典)。
因为我国采用的是罪刑法定原则,成文的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的行为也可能被遗漏,因此相关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也是犯罪学需要学习的。
⑧ 犯罪学与刑法学中犯罪的界定之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你好,犯复罪学(制Criminology),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刑法学是研究刑法极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犯罪是刑法学的开端,刑法学只提到犯罪的构成,罪名及刑罚.它们互为同源关系.
⑨ 刑法学中构成犯罪的要素
犯罪构成也可以称为构成犯罪的要素,分析犯罪构成,不外乎从这四个方面去分析查明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比如盗窃罪的犯罪客体,就是公共财产或公民私人财产所有权;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就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即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比如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结果是破坏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关系;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结果是使他人的生命权利丧失了。 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比如盗窃罪的主体,必须是年满16周岁、有责任能力的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必须是年满14周岁、有责任能力的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是特殊的主体,如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比如贪污罪、受贿罪,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其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其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他所实施的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也即指故意或者过失。比如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具有窃取公私财物的犯罪故意;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故意。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绝大多数都是故意犯罪,只有少数几种罪是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等。在故意犯罪当中,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具备特定的犯罪目的。如破坏生产经营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形形色色的犯罪构成要件,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这四个方面的要件。
记得采纳啊
⑩ 刑法学和刑法有什么区别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刑法学的正式诞生。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