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Ⅰ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举例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案件结论和决定,而裁定主要是解决程序问题,如人民法院作出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等裁定,是适用裁定解决程序问题。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5日,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刑事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判决和调节有什么区别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1、本质特点,调解,民事调解书是当事人对自己纠纷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判决,民事判决诉是法官对当事人纠纷的评判;2、生效时间,调解,民事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立即对双方产生拘束力,不产生不服、上诉的情况;判决,一审民事判决书过了15天上诉期且当事人未上诉时生效,二审民事判决书一经作出时生效;3、救济途径,调解,民事调解书不可以上诉,不能进入后续的审理程序;判决,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从而进入二审程序。
Ⅱ 法院判决书已经下了,如何开生效书
法院不开具生效证明。判决书生效时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内国民事诉容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2)什么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扩展阅读:
法院出判决书到法院执行方法
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1、判决生效后,被告自动履行的,履行后,判决确定的义务即完成,原告不需要到法院申请执行。这种情况下,法院不干预。
2、被告没有自动履行,原告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会依法立案执行。这期间,被告自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告知法院后,法院会作结案处理,不需要给当事人材料。
3、法院立案执行后,被告通过法院转交款物的,由法院接收,然后转交原告。法院的接收手续就是法定的凭证。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Ⅲ 一审判决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之日是
如果判决书的话,在法院判决书送达之日的第二日起算,15日之内不上诉的话就生效回了。调解的答话,调解协议双方签字之时。不能上诉的民事裁定书,送达之时就生效;可以上诉的民事裁定十日内不上诉生效。刑事判决十日,裁定五日。行政判决十五日,裁定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该期限顺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结束后的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