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劳动法有规定吗
Ⅰ 劳动法对退休人员的规定
法律主观:薯瞎圆
劳动法对于职工退休年龄是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数塌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因神姿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法律客观: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Ⅱ 劳动法关于退休工龄的规定
法律分析: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工龄是指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衍生问题:
退休时工龄怎么算
退休时工龄怎么算?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Ⅲ 我国的劳动法对于退休年龄是怎么样规定的
我国的劳动法对于退休年龄有着明确规定。对于在单位参保并从单位办理退休的人员来说,男性的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而女性的退休年龄则有所不同,如果是干部,其退休年龄为55岁;如果是工人,则为50岁。
对于通过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人员,男性的退休年龄依旧是60岁。而对于女性而言,情况则更为复杂。如果她们在个人窗口参保缴费满3年,则按照工人的标准办理退休手续和享受退休待遇,退休年龄为50岁。如果未满3年,但已达到退休年龄,那么如果是干部,则退休年龄为55岁;如果是工人,则为50岁。
而对于那些从未有过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在直接进入个人窗口参保并办理退休手续时,男性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为55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同时也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设定,反映了国家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退休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出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Ⅳ 退休后打工受劳动法保护吗
仍然享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一、退休后的打工行为属于劳动关系
退休后打工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虽然退休人员在年龄上已经超出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他们在打工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劳动付出,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安排,因此,这种关系应被视为劳动关系。
二、退休人员享有劳动法规定的权益
退休人员作为劳动者,在打工过程中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益,包括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用人单位应当尊重退休人员的劳动权益,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对退休打工者的特殊保护
考虑到退休人员可能存在的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差异,劳动法在保护退休打工者方面也有一些特殊规定。例如,用人单位应当根据退休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过度劳累或从事高风险工作;同时,对于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也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和保障。
四、退休打工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如果退休打工者的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其次,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最后,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
退休后打工的劳动者仍然享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动关系,享有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益。同时,劳动法也对退休打工者提供了一些特殊保护,并规定了相应的救济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规定: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但此规定并不排除退休人员再次打工时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新型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