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劳动法婚假正文
❶ 北京婚假多少天
北京婚假有效期不固定。因为法律对婚假有效期没有规定,但是很多单位都会制定出一个有效期限,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有一年的、还有领取结婚证当年的。
需要提醒的是,单位可以根据情况规定员工请婚假的有效时间,但需要开大会宣布给每一个员工知道或在员工入职时告知这项员工守则,必须是在员工知晓的前提下,而不是你从来没听说单位的这项规定,直到去请假时才被告诉过了期限。
北京:婚假3天+7天=10天
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第十六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1)2018北京劳动法婚假正文扩展阅读:
晚婚假天数:整个国家不一致的,有在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大部分省市扩展或增加婚假天数(+)的关系,也有一些直接符合规定的天数的婚假晚婚(包括关系)。
注:迟婚假的天数应以最近的文件为准。
晚婚:男人25岁第一次结婚,女人23岁第一次结婚。
根据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晚婚年龄在3岁以上视为晚婚。晚育指年龄超过24岁的妇女。中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22岁,女性20岁。
因此,晚婚是以法定结婚年龄为基础的,青年男女超过法定结婚年龄3年以上为第一次结婚,即男子达到25岁或女子达到23岁为结婚年龄;晚育,婚后即适当推迟先生育孩子的年龄,即妇女在24周岁以上。
2016年,全国各省全面取消“晚婚假”。最初的婚假、产假和陪产假(即人护理假)相关的变化,从法规、最省的婚假是删除设定的晚婚晚育,延长生育假的大原则下,绝大多数的省份婚假天数的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29个省份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11个省份删除了《晚婚假条例》,不再对晚婚假作出补充规定。然后这些省份将保持他们的婚假符合国家法律,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和山东。山西和甘肃保留30天的奢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婚假
❷ 劳动法婚假工资怎么算 法定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 ? ?劳动法婚假工资怎么算,每一位合法的中国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对于新人法定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一、劳动法婚假工资怎么算 法定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1、我国国家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女满20周岁,男满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的带薪婚假。
2、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如果不在同一地区工作的,可根据路程的远近,另外再给予路程假1—3天左右。路程假期间是带薪休假的。
3、我国国家规定的法定晚婚年龄(女满23周岁,男满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婚假,只有3天法定婚假。至于晚婚假则于2018年被正式取消。
二、法定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不少单位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土政策”,因此不少网民询问,国家和上海市对此是否有统一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婚假期间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九条:
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探亲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支付假期工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较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以上就是劳动法婚假工资怎么算,法定婚假工资如何计算的精彩内容,点击了解更多:云南再婚婚假有几天
❸ 再婚假规定 2018年再婚假有多少天
离婚率逐年攀升,二婚也成了热门话题,而关于再婚时的婚假问题也备受关注, 再婚假有多少天、关于再婚假的规定有哪些,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再婚假相关讯息,快来看看吧。
【名词解释】公民结婚离婚或丧偶以后,再一次结婚,与再婚类似,但有二的缘故,说明这是结第二次婚,即二婚。
2018年再婚假有多少天?
一般情况下,再婚者与初婚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相同的,所有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即使夫妻双方均为再婚,照样享受婚假待遇。假如企业执意不批准婚假的话,建议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再婚假有多少天,可以说等同于‘婚假有几天’。
再婚假假相关规定
在2017年中,根据现行法规我们了解到二婚与初婚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因此二婚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有这样的答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所以二婚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
根据目前《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国家关于婚假的详细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注】:由于新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原15天晚婚假已取消。
二婚婚假可以享受多少天?
截止至2017年1月前,我国法定婚假天数为3天,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婚假天数,例如北京市政府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即2016年二婚婚假具体根据本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详情可以拨打本地计生办电话或社保局电话12333。
二婚婚假期间工资怎么算?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法以及婚姻法等条例规定,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探亲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支付假期工资。即二婚婚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为有薪假期。
二婚有晚婚假吗?
我国晚婚假已经正式取消。我国旧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但2016年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即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了晚婚假。所以二婚没有晚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