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你死我活
① 一个人为了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了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这段话出自哪
“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就这句论断,来源于拉古迪亚市长在81年前对美国人的“拷问”,还是仅是一段流传于世间的福音故事。
1935年,纽约贫民区的一个法庭在庭审一桩面包偷窃案,偷面包的是一位老太太。法官问老太太是否愿意认罪时,老太太嗫嚅着回答:
“我需要面包来喂养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了。”
“既然,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法官最后裁定:“很抱歉,我必须秉公执法。依据法律,你将面临着 10 美元的罚款,或是 10 天的拘役。现在,该是你作出选择的时候。”
那时,8 美分可买一杯咖啡,10 美元的罚金绝非这位穷苦老太太所能缴纳的。否则,老太太也不会被迫去偷几美分的面包了。无奈之中,老太太只能选择“拘役”。
不用猜,老太太受到“拘役”的处罚是罪有应得。但因纽约市长拉古迪亚(Fiorello LaGurdia)参与了这次旁听,事情还是发生了变化。
就在大家将要离开法庭之时,只见纽约市长拉古迪亚(Fiorello LaGurdia)从旁听席上站起身,脱下自己的帽子,往里面放进 10 美元。
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 50 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太太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
法庭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法官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 50 美分。
这样的结局,令人满意,事情该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可拉古迪亚总觉得,老太太偷面包,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如果不这样,社会上还会出现类似的“老太太偷面包”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必须致信总统罗斯福。
很快,罗斯福收到了拉古迪亚的来信。信中,拉古迪亚“拷问”罗斯福:
为解决孙子的饥饿,老太太偷面包是种被迫无奈之举。难道说,你身为总统,就没有半点责任吗?
老太太偷面包,说明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地方!
当法律条文与人情伦理之间发生相抵触时,向老太太“赞助”10 美元,并要求在场的每位法官拿出50 美分“罚金”。回信中,罗斯福十分赞许拉古迪亚当时所作出的决定。
罗斯福在信中还说:
“每个人都应当有免于饥饿的权利。若还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政府就应该马上对他提供救助。若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而得不到救助,社会就有共同责任。拉古迪亚市长,请代我向老太太转告,说一声对不起!让老太太受委屈了。也代我向老太太保证,今后,社会上再也不会出现‘老太太偷面包’的现象了!”
半年后,美国政府相应推出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慈善救助体系。“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罗斯福也成为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开启福利事业的总统。
(1)社会与法你死我活扩展阅读: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严重地威胁到社会安定和民众安全,影响到政权的有序运行和法律确立的统治秩序,国家打击犯罪的立场是一贯的,态度是严厉的。
诱使犯罪发生的原因之一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公众的生活水平有自身的经济基础决定,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富人尊贵奢华、穷人举步维艰正是社会收入分配机制不公造成的。收入上的巨大反差,生活上的两极分化,极易使低收入人群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
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心理落差无法得到有效弥补,贫富两端的观念冲突和行为差异无法有效根除,长期以来积累的对富人的仇盯和对社会的不满就很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获得情绪解放和心理满足。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穷人对富人之间,问题的关键是由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引发公众对整个社会的情绪不满和心理压抑,他们将反过来把这种不满和压抑报复性投向社会。
② 社会与法观后感
这是前两天发生的真实案例。有一对夫妻,丈夫叫吴思明,妻子叫沈露。有一天,丈夫开着帕萨特去洗车,可是附近的洗车厂关闭了,平常洗车的地方也关闭了。终于,找到了一个洗车厂,在这里,认识了一位女朋友。
这位女朋友叫杨雅茹,很漂亮,是从乡村到城里打工的农村妹。不久,吴思明就喜欢上了杨雅茹,疏远了沈露律师,常常把家当成旅馆,随时可住,也从不给沈露说一句话。
渐渐地,沈露向吴思明提出了离婚。这时杨雅茹家,吴思明对杨雅茹说:“明天我要去上海谈事。”
“上海!我还没去过呢,你能带我去吗?”杨雅茹说。
“我要去工作,很早就起床了,很晚睡觉,没有时间陪你,你可以去商店买东西。”
“好,零花钱一口价:一万元!”杨雅茹外表漂亮,其实贪钱。
“可以......”吴思明极不情愿拿出这么多钱。
(次日)
杨雅茹去商店买东西,突然发现吴思明和妻子沈露在买东西。杨雅茹这才知道,原来吴思明有媳妇了,还骗了她!杨雅茹次日和吴思明吵架,吴思明就和沈露一起生活了。
沈露既漂亮又懂事,还是个律师。其实,沈露早已经解除了离婚协议。有一天,杨雅茹对吴思明说:“我要生孩子了,你给我十万元。”吴思明说:“开玩笑吧你,不可能的。”
“你信不信,我会自杀?”杨雅茹爬上大桥栏杆。
“随便你。”
突然,杨雅茹失去了平衡,还真的掉下水了。吴思明立即下水救人,路人见了,立即拨打120。
(医院里)
医生向吴思明爸妈和沈露说:“吴思明的肺部积水过多,死了。”吴思明爸妈又哭又叹气。吴思明爸妈来到杨雅茹病房里,听到杨雅茹在叫:“吴思明这个坏东西,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知道爱,疯了!”
吴思明爸妈对杨雅茹说:“你把我们把孩子生下来吧,小杨。”
“凭什么?”
“这样,我给你吴思明的所有遗产。”
“这还差不多。”
终于,吴思明爸妈把杨雅茹打动了,杨雅茹暂时成了儿媳妇。杨雅茹打麻将时,不仅要吴思明妈1000元,还要把丈夫的帕萨特来赌了一把。结果,全输光了。
“再拿1000元来。”
杨雅茹又输光了。
“再拿1000元。”
杨雅茹还是输光了。
“不信了,拿5000元来!”
又输光了。
“不打了。”杨雅茹亏了8000元加一辆帕萨特。
有天晚上,杨雅茹说:“我睡觉了,给我关灯。”
吴思明妈关了灯。
第二天早上,吴思明爸发现杨雅茹不见了。衣柜空了,首饰台空的,都是空的。还把50万遗产拿走了,孩子也打掉了。
吴思明的妈向沈露告状,沈露报案请公安局追踪杨雅茹,最终,杨雅茹被抓。
杨雅茹被判为诈骗罪,拘留十年。
我最可气的是杨雅茹,什么人啊?吴思明的爸妈一天才挣多少钱都搞不清楚啊?
③ 你死我活是什么修辞手法
对比
④ 社会与法观后感 600字
“社会与法”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开办的社会法治类专业频道, “公民、公正、公益”是“社会与法”频道的核心理念。作为“社会与法”频道的主要新闻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今年的两会报道以“和-谐社会话两会”为主题,以此契合我国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和“社会与法”频道关注法治中国、共享和-谐社会的专业品质。
本次报道的形态将由“动态报道”、“两会访谈”、“平安2005”三部分组成。其中“动态报道”由两会动态、人物特写、法眼解读、提案议案档案、两会内外等部分构成。“两会访谈”主要从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或邀请契合频道专业品质的人物,或选择契合频道定位的话题,走进演播室接受主持人专访。“平安2005”依托“社会与法”频道刚刚完成的大型系列报道“平安2005”,记录全国各地政法部门的平安举措,展望各地“和-谐省区”建设。
近期都在看中央12台的社会与法频道,越看发觉越喜欢,就如孩子喜欢中央14台的少儿频道一样,有空就锁定观看。
今晚印象比较深刻的,道德观念生活篇栏目,名字有些忘了,应该是13年前的什么来着,讲诉的是结婚礼堂里,新郎宋山答应给新娘白雪一个前所未有的,永生难忘的婚礼,新郎新娘正在结婚进行中,突然门出一女人带着一对双胞胎孩子不顾外人阻拦冲进来,并对新郎说:你不能结婚,你答应过不抛弃我和孩子的,并让孩子叫阿爸不要抛弃他们,二孩子真的就叫了,阿爸,你不要抛弃我们呀。新娘愣住了,还以为是新郎安排的一个恶作剧,很意外并笑着对新郎说,你这也太过了吧。突然看到新郎僵硬的神情,吓到了,赶紧问怎么一回事。新郎对着冲进来的女人说,嫂子,你怎么来了。。。。
原来,13年前,在宋山拿到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单回到家给父亲看时,父亲活了大辈子,露出来从未有过的笑容,父亲说道,这日子呀,是活的越来越有盼头了,正是这时,嫂子李晓兰也刚从县城里检查出来,怀了哥哥宋川的双胞胎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全家人高兴地赶紧通知了在矿山里工作的哥哥宋川,当晚,宋山正在屋里睡的更香,突然听到门口清微却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听到父亲惨痛地哭声,宋山赶紧起来看个究竟,原来哥哥宋川在矿山工作中出了意外死了,这天打雷劈般的消息更是另嫂子哭昏过好几回。没想到第二天,李晓兰的母亲来了,说要带李晓兰回家,这老人家何其不明白意思呀,是极力阻拦呀,说亲家呀,看在平时相处的份上,给宋川留点血脉吧,李晓兰的母亲见把话挑明,说亲家,竟然你把话说出来了,咱们就说清楚,这孩子肯定是不能要的,如果孩子留下来了,我们家晓兰以后还怎么找人呀。宋山这时扑通一下脆在晓兰母亲面前说,孩子生出来我会抚养的。李晓兰的母亲也发话了,孩子你抚养,你能保证我家晓兰也能照顾一辈子吗。这时老人家发话了,说能,能保证,于是望着宋山,宋山后退了几步吓一跳直叫爸爸,这可不成。。。。父亲扑通一下脆在宋山面前说,儿呀,父亲对不住你呀,如果你不帮你哥哥,我也不活了,让我跟着你哥哥一块走了吧。宋山见父亲这份上了,还能说什么,就答应了,麻木地去办了结婚证,娶了嫂子。
宋山高考后,正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宋山的父亲去世了,李晓兰的家人怎么也不同意宋山去读大学,宋山无奈写了份保证书,保证一辈子不抛弃妻子,宋山这村里长大的孩子,思想观念也很传统,虽然和妻子没有爱,也从没发生过夫妻生活,但他脑海里,依然默认了晓就是妻子,大学四年里,也从不忘记。直到毕业出来宋山去了深圳,遇见了公司里的白雪,白雪是一个知书达理的现代姑娘,家境条件也很优越,她早就对宋山的稳重与深沉有了仰慕之情。而宋山打内心底里也喜欢白雪,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妻子的男人,这份感情他不敢去接受。白雪终于有一天憋不住了,就问宋山,我从你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你明明喜欢我,为什么总对我若聚若离呢?宋山只能说,我家里在农村,父亲又双亡,怕配不上你,白雪听了是又气又恨又爱。从这以后,宋山与白雪的关系就更进了一步,但宋山内心在煎熬,对这份爱还是有所保留,好几次都想向白雪说明真-相,但一直没勇气。
⑤ “你死我活”什么意思,最近才冒出来的搞笑的吗还是以前一直就有的
你死我活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对问题补充的回复专
这个问题表达的意属思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也就是二者已不能共存,你死跟我活并非同一个意思吗,二者之间存在几种可能:
1、大家一起活;
2、你死了,我活下来了,
3、我死了,你活下来了;
4、二者都死了。
【成语】你死我活
【拼音】nǐ sǐ wǒ huó
【释义】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大海只将折箸搅,你死我活,猛火燃铛煮佛。”和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竟短;你死我活。”
【正音】死;不能读作“shǐ”。
【近义】不共戴天 誓不两立
【反义】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
【用法】 多用来指双方不能共存。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结构】联合式。
【辨析】~和“不共戴天”;都有“不能共存”的意思。但~偏重指“矛盾尖锐;不可调合”;“不共戴天”偏重指“仇恨极深”。
【例句】 这些都是非原则问题;冷静商量一下就解决了;为什么非争个~不可呢?
⑥ 如果人与人是敌人,那么何必居群合群,若人与人之是朋友,又为何面对利益你死我活,人与人究竟啥关系
总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简单?微妙?......?实在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群体。
1、这正如台湾作家王鼎钧所说:“人与人的关系好比玩跷跷板,平衡只是一刹那,而且目的还是追求平衡。
2、玩跷跷板的麻烦是因为要有个对手,可是没有对手又玩不成。”
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多么引人深思的见解啊!
3、比如沉浮于仕途的为官者,有人的确干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民鞠躬尽瘁;有人则为了维系自己的权威,创造业绩,保住官位,时时警觉万分,总感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虽然坐在台上时从容镇定,其实终日胆战心惊;有人要考虑上司、下属的关系,他时常用“筛选法”、“排除法”确定谁是心腹知己,谁是危险的异己。
利益固化,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4、像这种官场之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可谓“复杂”;而与世无争的隐士及出家之人,清心寡欲,清闲自在,悠然于雅俗,他与人们的关系可谓“简单”;然而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如此单纯,彼此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
朴实敦厚淡如水的人却是情深意厚,时刻笑脸相迎的人也许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还有一些人,每每提及时,总是让人唏嘘咂嘴,说不出个好歹是非。这些关系让人感觉高深莫测,可谓“微妙”。
5、利益相同为友,利益不同为敌。
这个too 地非常欧特。
⑦ 你死我活的近义词
你死我活近义词:来
誓不两自立,势不两立,不共戴天,鱼死网破
来自网络汉语|报错
你死我活_网络汉语
[拼音] [nǐ sǐ wǒ huó]
[释义]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非常激烈。
[出处]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竟短;你死我活。”
⑧ 喜欢看法制节目女生,特别是那些悬疑案,经常看《今日说法》,《社会与法》之类的,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应该是做事成熟冷静,果断,不喜欢拖泥带水,不会优柔寡断的人,给人太理智的感觉,有点像女强人,不过如果是在感情上,偶尔弱一点也没关系的。
⑨ 求一部外国电影的名字,男主角叫卢比,故事发生在监狱里,女主角每天都举办一个叫“你死我活”的格斗比赛
你丫闭嘴! Tais-toi! (2003)
导演: 法兰西斯·威柏
编剧: 法兰西斯·威柏
主演: 杰拉尔·德帕迪约 / 让·雷回诺 / 理查·贝里 / 安德烈答·杜索里埃 / Jean-Pierre Malo
类型: 喜剧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03-10-22
片长: 85 分钟
又名: 请你闭嘴 / 闭嘴 / Shut Up!
IMDb链接: tt0310203
.
铁蛋(杰拉尔·德帕缔约)是个大话痨,与人聊天不分时间、场合和对象,也因此他没有朋友,在监狱里一个接一个的换着室友,直到他遇到总也不说话的杀手卢比。铁蛋可以一直对卢比说下去,卢比(让·雷诺)不说话,不生气,脑子里总在策划越狱。
尽管卢比的越狱计划天衣无缝,却不想被铁蛋死死的黏住,可也正由于铁蛋的帮忙,两人在混乱中逃了出去。卢比心中还有为女友复仇的计划,然而铁蛋只是想永远和卢比做朋友,开一个餐馆。一个喋喋不休,一个喊着要对方闭嘴。两个人在逃亡的途中,冲突不断,笑料迭出。 &; 豆瓣
就是这部了
⑩ 形容“兄弟不合,你死我活”的诗句有哪些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____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李白《赠汪伦》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____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____黄庭坚《品令·茶词》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____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____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____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____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____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____杜甫《贫交行》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____柳恽《江南曲》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____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____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____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____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____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____张九龄《答陆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