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有几种情况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有几种情况

发布时间: 2025-09-13 05:49:33

『壹』 行政法律关系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同其他法律关系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受其委托和授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即必须有代表国家从事行政管理的当事人。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法人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不可能产生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外有关机关之间可以依法产生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在大部分行政法律关系中,国家行政机关作为当事人一方,其地位优于对方当事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一般只要具有这方面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单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能由社会团体或者公民的意思表示而发生。(2)某些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也往往因国家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即确定。(3)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增设或限制、剥夺对方当事人的某项权利,也可以增设或豁免对方当事人的义务,而对方当事人不能这样做。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其权利和义务等都是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事先规定的,行政机关和其他当事人都不能自由选择。

(四)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违法者,通常要向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有时还要对受害的公民负责。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特点的社会关系,才是行政法律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贰』 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这意味着,如果在某一法律关系中,没有行政主体作为一方当事人,那么这一定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地位和法律角色是固定不变的,不能由另一方当事人代替。例如,在我国的行政诉讼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而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且双方不能互换角色。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这体现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存在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称性,行政主体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而行政相对人则相应地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不对等性是由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这意味着这些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下来的,而非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意协商决定的。这种法定性体现了行政法律关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行政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解决方式及程序具有特殊性。对于这类争议,不能简单地适用民事诉讼法或刑事诉讼法的解决方式,而需要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特定的程序来解决,且解决争议的方式和程序具有特定的要求和限制。

『叁』 如何解释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由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类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受其委托或授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这意味着只有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才能成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而公民、法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民、法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常不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然而,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行政机关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还有行政机关与外国相关机构之间,可以合法地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其次,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的地位通常是不平等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大部分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其权利和义务相对更为广泛。具体来说,(1)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通常只需要具有相关职权的行政机关单方面决定,而不需要对方同意;(2)某些行政法律关系的终止往往也仅需行政机关单方面行为;(3)行政机关有权增加或限制、剥夺对方的权利,或增设或豁免对方的义务,而对方无此权力。

再者,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事先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好的,不允许任意变更。这确保了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最后,违反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规定,通常需要向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有时还需向受害的个人或组织负责。具备这些特点的社会关系才可被视为行政法律关系。

『肆』 可以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有( ) A、合法的行为 B、非法的行为 C、事件 D、法律规定

可以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有:D、法律事实。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但是,只有法律规范和权利主体往往并不能产生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还必须有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有三个: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

2、权利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

3、法律事实,即出现法律规范假定指出的那种情况。其中,法律规范和权利主体是法律关系产生的抽象的,一般的前提,而法律事实则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法律关系只有在一般与具体的前提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4)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有几种情况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行为的特征:

1、主体资格要件,即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合法;

2、职权要件,即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使法定行政职权的行为;

3、法律要件,即行政行为必须是一种法律行为,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

4、程序要件,即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步骤、方式、方法、时限和顺序。

热点内容
婚姻法给了女骗子机会 发布:2025-09-13 09:44:18 浏览:513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838
刑事诉讼法与依法治国 发布:2025-09-13 09:37:05 浏览:127
司法拍卖机构 发布:2025-09-13 09:35:36 浏览:559
最低限度的道德 发布:2025-09-13 09:35:34 浏览:274
劳动法中甲方可以提 发布:2025-09-13 09:19:46 浏览:148
嘉兴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3 09:03:44 浏览:582
与道德相勃 发布:2025-09-13 08:48:46 浏览:67
道德是撒 发布:2025-09-13 08:46:51 浏览:338
移民搬迁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3 08:46:45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