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建国初老婚姻法

建国初老婚姻法

发布时间: 2021-02-01 14:42:03

① 建国初期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② 建国以来的婚姻法及每部的更新与发展

婚姻立法理念的变革与发展
婚姻家庭制度的嬗变是婚姻家庭立法理念变革的反映。婚姻家庭的立法理念从强调管制发展为尊重私权,注重保护公民的自由和自治权利,注重保障弱势一方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强化法律救济和社会救助,从追求形式平等发展到实质平等。
1、从强调管制到尊重私权
自治与管制,自由与限制历来是婚姻家庭领域最受关注的、争议最大的问题。婚姻法的发展史就是自由与限制,自治与管制的分野和博弈的历史。由于在传统上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婚姻法涉及对配偶、父母、子女等亲属身份关系的认定,甚至关涉宗法等级关系的维系,必然具有较多的国家强制和权力确认的成分。我国1950 年婚姻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除了受到前苏联婚姻家庭立法模式的影响之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强调国家对婚姻家庭的调控“, 促进具有决定一切意义的社会生产力底发展”[3],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私法自治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人格尊严,实现个人的自治权利。1980年婚姻法和2001 年修订的婚姻法都是以不断扩大公民的私法自治权利,保障公民的意思自治原则为立法理念的。例如,夫妻财产制度从单一的法定共同财产制到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并立,再到约定财产制的完善与个人特有财产制度的确立;这一变化的进路是不断地扩大夫妻个人决定其财产状况的自由权利。[4]同时婚姻自由原则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1994 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要求公民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必须提交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到2003 年《婚姻登记条例》对此规定的取消,以个人自行出具的签字的声明取而代之;特别值得引起关注的是2003 年《婚姻登记条例》将1994 年条例名称中的“管理”二字的删除,淡化了婚姻登记的行政管理色彩,扩大了公民个人婚姻自由的权限,更加体现婚姻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保护当事人婚姻自由的立法理念。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婚姻法对公民私权的尊重和保护,看到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法中的逐渐扩张,当然,婚姻法对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是有节制的,适度的干预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与和谐的必要手段。因此,我们也发现了管制和权力作为自治与权利的保障者与补充者的角色和作用。当公民自治有悖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时,国家和管制就会出现,成为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器;而当公民自治无法取得一致时,即争议无法解决时,管制和权力又会作为最终的争议解决方式出现,这种方式往往以司法的名义或补充性条款的名义出现。[5]一言以蔽之,现行婚姻法由当事人的充分自治和国家与社会必要的管制构成,且自由和自治业已成为婚姻法的主旋律。自治的张扬,无疑昭示着婚姻法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对婚姻家庭主体之间平等关系的认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人的终极关怀和保护。
2、从追求平等公正到强调司法效率和自己责任
婚姻法从古罗马法时期就已产生,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法律部门之一。古代婚姻法和近代婚姻法均体现了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伦理特征和等级要求,因而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其他尊卑亲属之间的不平等成为那时婚姻法中的当然内容,对平等、公正的呼唤成为古代、近代婚姻法改革的目标和追求。
纵观中国婚姻法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由婚姻家庭主体间的不平等到平等,由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非正义到正义,是贯穿婚姻法历史脉络中的主线。自1950 年婚姻法始,无论是1980 年的婚姻法,还是2001 年的修正案,都以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原则,婚姻法的相关具体规定都体现了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祖孙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平等。在坚持男女平等的前提下,追求公正也是婚姻法的另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如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作为对结婚自由的限制,体现了婚姻正义;夫妻约定采取分别财产制之后,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一方的财产清偿,体现了对以善意第三人为化身的交易秩序的保护和交易公正;离婚时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对婚姻关系中弱者的保护和对社会正义的维护。另外,特定条件下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相互抚养、赡养义务的规定,以及一定条件下兄姐与弟妹之间的相互扶养义务的规定,体现了代际之间、同辈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公平与相互性。上述制度无一例外地体现婚姻法中的平等与公正,可以说,平等、公正是现代婚姻法最重要的基本价值。

③ 建国后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那些姨太太们都去哪了呢

新中国成立之后,姨太太们大多数选择了离婚,少数选择了继续原来的婚姻,之后姨太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1950年5月1日正式实行,在第一章里的第三条中,明确规定了:“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这条法律中明文规定不允许重婚,换而言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男人只能有一个配偶,再也不给纳妾了,否则就是犯了重婚罪。

简单来说就是女方想要自由而离婚的,不管是正妻还是小妾,男方都不得阻拦。而强行拆散也会适得其反,因此那些不愿意离婚的妻妾,就一起继续共同陪着一个男人生活。

因此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老一辈还会有两个老婆这样的情况,这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④ 为什么建国后先提出婚姻法

因为婚姻关系是在中国存在最普遍的人际关系之一。因为婚姻关系导致的社内会矛盾容、人际冲突,在中国社会最为常见。
相对于男子,妇女和儿童在中国社会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建国之初,我国就制订了《婚姻法》。
同时,《婚姻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正如《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那样: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⑤ 建国后实行一夫一妻,那“姨太太”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该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男人们可以娶三妻四妾,即便到了民国时期,有钱有势的财主军阀们也会讨几房姨太太进府。

不过,虽然曾经的男人们可能有好几个老婆,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正妻,换言之,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以前正房之后的都叫做妾,新中国成立后才在法律上规定男人不能多娶。

当时妻子是需要明媒正娶的,纳妾则只需要下了聘礼,用一顶小轿子抬到家里即可。

由此可见两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所谓的妾室不过是用来满足男人的生理需要或是用来传宗接代延续子嗣而已。

⑥ 建国后就实行一夫一妻制,那当时那些达官贵人的姨太太们何去何从

建国后就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些达官贵人的姨太太都被藏了起来。

⑦ 为什么建国之初先颁布的婚姻法才颁布宪法

为了急需解决当时的婚姻问题,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所以先制定的婚姻法

⑧ 解放前多妻的家庭到解放后怎么对待

1950年《婚抄姻法》确立了“一夫一袭妻”制度,而对于之前已经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1953年颁布的婚姻法解释规定:
在解放之前已经形成的一夫多妻,如果妻子在《婚姻法》颁布之后,未提出离婚的,他们的婚姻关系应予以维系。
又如,1952年12月,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古大存在《宣传婚姻法的一点意见》中写道:
婚姻法施行前的重婚、纳妾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离婚,要看女方(妻、妾)要求来决定,我们不能强迫其离大或是离小。如果妇女一方要求离婚时应立即批准,并照顾其离婚权利。如果女方没有这样的要求,就仍应让他们保持原来共同生活关系。
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一夫多妻家庭都会被施加各种压力,要求只留一个,甚至动员小老婆出来揭发丈夫和大老婆,所以很多家庭都解体了。但始终还有一些一夫多妻(或者说一夫一妻多妾)的残留.

⑨ 1993年之前老婚姻法关于结婚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1993年之前颁布过两次婚姻法修正过一次:

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 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关于结婚年龄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9)建国初老婚姻法扩展阅读:

中国婚姻法关于婚龄的规定,不是必婚年龄,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否则就是违法。

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贯彻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婚姻法也鼓励晚婚晚育。一些单位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代替法定婚龄,不达到这一结婚年龄,不批准男女双方结婚,这样做是不妥的。

法律是倡导晚婚,而不是强制晚婚,不是说结婚越晚越好。为保障在婚龄问题上严格执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婚姻法和本办法规定的,也应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试岗的规定 发布:2025-09-13 13:27:23 浏览:781
劳动法可不可以辞快工 发布:2025-09-13 13:18:12 浏览:871
立法设刑 发布:2025-09-13 13:17:23 浏览:738
江夏区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3 12:58:11 浏览:596
刑法有漏洞吗 发布:2025-09-13 12:53:52 浏览:512
法律顾问团参与投资谈判 发布:2025-09-13 12:41:14 浏览:644
河北省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3 12:41:13 浏览:419
英国司法权掌握在 发布:2025-09-13 12:39:08 浏览:102
美国司法部高级官员 发布:2025-09-13 12:38:56 浏览:42
法治政府提案 发布:2025-09-13 12:38:18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