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约定由第三人履行
1. 合同法 65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
第六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2. 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履行
涉及第三人合同,又称之为涉他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合同。罗马法除有若干例外,原则上惟承认契约仅于当事人间发生效力,故有“不论何人不得为他人为约定”之格言。统览各国立法,为实际上交易之需要,打破罗马时代之极端个人主义,一般承认涉他契约。我国《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分别对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履行作出了规定。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涉他合同的一种。我国《合同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称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义务,第三人因此直接取得请求权的合同。比如,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约定保险人向作为第三人的被保险人、收益人履行,而被保险人、收益人直接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保险合同即为最典型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第三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这种合同的主体不变,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第三人只是作为接受债权的人,因此,第三人不为合同当事人。(2)合同的当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这种合同往往是基于债权人方面的各种原因,所以,债权人应当经过债务人的同意,向第三人履行的约定而生效力。(3)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义务,否则,不能产生履行的效力。(4)向第三人履行原则上不能增加履行难度和履行费用,如果增加履行费用,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而是债权人的原因所致,债务人并无过错,故从公平和诚实信用的角度讲,应当由债权人承担增加的费用。
向第三人履行之要件,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认为,一是约定人与受约人间须有有效契约之成立。契约之成立要件,应依法律行为及债权契约通则定之。约定人与受约人间有效契约之成立,为第三人权利成立之绝对要件。二是须以第三人取得债权为标的。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产生以下法律效力:(1)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绝受领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情况及时通过债权人,并协商解决方法,由此所受的损失由债权人承担(2)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3)债务人基于对债权人的抗辩,可用以对抗第三人。比如,债务人因债权人原因而产生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可以对抗第三人,而不向其履行。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称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合同,是指经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义务,第三人没有因为履行债务而成为当事人的合同二我国《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其法律特征在于:(1)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该第三人并没有成为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仍然是原债权人和债务人。如果第三人没有履行,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责任。(2)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同意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至于第三人是否履行,应由债务人和第三人进行协商。(3)第三人代为履行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4)合同债务可以由第三人代为履行,即必须由债务人亲自履行的债务不能由第三人代为履行的除外。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后果可分为:(1)债权人应当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由于债务人已经与债权人约定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如果债权人不接受第三人的履行视为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债务而债权人违约。(2)第三人违约时,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第三人代为履行中的第三人只是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
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三人履行与《合同法》第84条、第85条、第86条所规定的债务承担,表面上看都是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但两者有明显区别:在债务承担的情形下,第三人成为了合同的当事人;债务人转计债务时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请求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再向原债务人请求承担民事责任。这些都是债务承担与由第三人履行的主要区别,且不能混同。
3.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由____承担违约
是的,这是合同法里面的债务承担问题。因为债务的转移要征得债权人的同意。第三人享有对债权人的抗辩权。同时第三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应当由债务人承担责任
4. 合同法,第三人代为履行,是在第三人和债务人之间作出协议,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
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由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做出协议,但该协议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
一、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由该具体法条可以看出,所谓第三人代为履行,是指第三人依照合同当事人约定由其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就此所订合同,通常称为第三位代为履行合同,即合同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合同的部分义务或全部义务的合同。
二、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的特征
1、第三人非当事人
第三人即非缔约当事人,无需在该合同上签字或盖章,只须第三人表示其愿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
2、对第三人无约束力
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第三人可以履行,也可以拒绝履行。故在此意义上讲,第三人仅为履行主体而非义务主体,对于合同的债权人而言,他只能将第三人作为债务人履行的辅助人而不能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对待,当第三人拒绝履行时,由合同债务人负责履行。
3、对缔约方有约束力
合同中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即第三人一旦同意履行,视为债务人的履行,债权人不得拒绝。
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内没有履行,或者第三人的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债务人未在履行期限内予以补正的,债务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四、特别提示
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由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做出协议,但该协议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如果债权人目的是保证债权得到清偿,则应采取三方签订其他形式的合同。
5. 怎样理解由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合同
一、“第三人代为履行”系根据《合同法》第65条的规定而产生,重点是:第三人不回履行债务答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即:债务并未转移,第三人耍赖时,债权人仍不得请求该第三人偿付,而应当找原债务人算账。
二、“债务承担”目前偶国法律无明文规定,但较为一致的学理解释和法院多个判例均认为:第三人主动与债权人达成清偿他人债务的约定后,成立新合约,第三人不得耍赖,如果耍赖,债权人可起诉请求其偿债。但此时,第三人与原债务人均未脱离原债务关系,债权人也可请求原债务人偿债。事实上,这种情况下,第三人和原债务人之间到底是各负其责还是连带(共同)清偿债权人,仍有争议,俺个人认为:应当是共同清偿责任。(限于时间有限,打字麻烦,就不详述了哈)
三、至于楼上解释的“债务转移”,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个《合同法》的规定较完备,可以自行参阅。
6.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与第三人利益合同有什么区别
两者是一样的。
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有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义务的权专利。这可以说属是对合同相对性的一种突破。不过要注意我国《合同法》第64条:“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这条不是规范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现在还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还是持这种观点),这种是第三人代债权人接受履行的行为,或者说是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三人是否对债务人有完整的债权,以及由此产生的请求权(给付请求权和违约责任请求权)。不过我也不太懂《合同法》第64条的立法原意是什么,它就是那样存在在哪里,学者们就这样解释。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如果说得不对也请网友指正,我也是最近在学合同法才注意这个问题的。
7.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若第三人不履行债务则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内三人不履行债务或容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所以法院不能追究第三人的违约责任,更不能强制执行第三人的财产。
8. 在合同法中,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三人的定义如何定义呢
合同的履行由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履行的,称第三人代为履专行,该其他人就是属你说的,第三人代为履行中的第三人。合同之债是特定当事人间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因为通常情况下,债应由债务人履行,债权人也只能向债务人请求履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债务由谁来履行对于债务人并不重要,债也可以有第三人代为履行。举个简单的例子。甲欠乙500元,到期未还,甲向乙索要,乙说没钱,甲原本只能向乙要钱,这时,乙的好友丙十分慷慨地说,不要找乙要钱了,我现在就替乙还500元。丙当场掏出500给甲。该案例中,甲乙是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丙就是第三人代为履行中的第三人。
以上主要内容我自己编的,部分参考资料: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505~5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