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善意第三人举例

合同法善意第三人举例

发布时间: 2021-03-06 20:25:34

㈠ 关于买卖合同法律效力的问题,牵涉到善意第三人

你可以仔细阅读下《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专或属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如果B是以A的名义与C签订合同的,B没有代理权限的,需要经过A的确认。
而B是以自己的名义与C签订合同,而古董属于动产,B持有古董并对此作出处分,C有理由认为B是所有权人并以合理的价格善意取得,因此,买卖合同有小,A只能向B要求赔偿,而不能要求C返还。

㈡ 如何理解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请举例说明 多谢

若甲乙签订了购房合同,乙方支付了款项,但一直没过户登记,甲方又将房屋卖给了丙,丙对甲乙的合同完全不知情,且甲方将房屋过户给了丙方,则丙作为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

㈢ 在合同法中,善意相对人是什么意思

民法上有所谓“善意第三人”、“善意相对人”的概念。此处的“善意”是民法上的回概念,有民法答上的特殊意义,不能用我们口语中所谓的善意去解释。主要指的是合同的相对人或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第三人,因自身没有过错也不可规则于己的行为,取得一定的财产或利益。善意指的就是没有过错。法律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法律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权利,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经济法:物权法中的不动产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意思通俗一点,有例子最好!

以机动车转让为例,
第一,登记不是机动车物权转移的法定义务。法律没有就机动车物权转移必须进行登记作出明确的规定。是否登记,由当事人作出选择。不能说没有登记就认定机动车的物权没有转移。是否登记,不是判断机动车物权转移的标准。
第二,判断机动车物权转移的标准最主要的是交付。只要机动车从出卖人手里交付给买受人,机动车物权就转移,买受人就取得机动车的物权,而不管是否进行了登记。是否进行了过户登记,不影响机动车物权的转移。除了交付之外,登记当然也发生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结果。
第三,机动车交付之后,新的物权人就该机动车享有的物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善意,就是第三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机动车的物权已经转让。它包括这样两个内容。一是第三人不知道该机动车已经由出卖人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口头约定的方式出卖给了买受人。二是第三人不知道出卖人已经将该机动车交付给了买受人。换句话说,第三人如果只是知道出卖人准备将该机动车出卖给买受人,而不知道交付的这种事实,那么,第三人就是善意。只有第三人既知道出卖人要将该机动车出卖给买受人,又知道已经交付的事实,这时才认定第三人不是善意,而是恶意。
因此,所谓的善意第三人,除了具备善意的这一要件外,还应具备合法要件和登记要件。合法,是指出卖人和第三人签订的机动车买卖合同合法。登记,是指第三人已经将机动车登记到自己名下。如果机动车还没有登记到第三人名下,这时的第三人还不是物权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的善意第三人。

㈤ 解释并举例《合同法》 第四百零三条 委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及第三人选择相对人的权利

《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解析:
本条规定了委托人的介入权和第三人的选择权。
1.委托人介入权的行使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②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受托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③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④受托人在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时,向委托人披露了第三人;⑤不存在“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情形。在委托人行使介入权时,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
2.第三人选择权的行使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②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受托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③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④受托人向第三人披露了委托人。第三人可以在受托人和委托人中选择一方作为相对人主张权利,但不能同时选择受托人和委托人为共同相对人,且第三人在作出选择后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㈥ 法律中的“善意第三人”指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例:甲欠乙10万元,以自己所有的一辆汽车为乙设立抵押,但没有办理登记。抵押期间专,甲未经乙的同意,以属9万元的价格擅自将汽车卖于不知该汽车已设有抵押权事实的丙,并货款两讫,乙几天后知晓此事诉至法院,称自己不同意甲出卖该汽车,主张甲与丙的买卖无效。法院对于乙的请求不予支持,因为乙的抵押权由于没有办理登记,所以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丙。此案中,丙就是第三人,并且是善意第三人。如果丙在买甲的汽车时知道该汽车设有抵押权并购买,那么他主观上就属于恶意,而此时法院就会支持乙的请求,保护乙的抵押权。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㈦ 物权法24条中善意第三人的范围是什么如何判断结合不同的交付方式,有哪些善意第三人并举例。

1、物权法来中的善意第三人自是指不知情、无恶意的第三人。例如:你借东西给你朋友A,A将这个东西卖给B,但B不知道A没有处分权,也不知道该东西是你的所有物。此种情况下,B为善意第三人,B取得你的东西的所有权。2、如果B知道A要卖的东西是你所有的,那么B就是知情的,明知A没有处分此物的权利,而卖此物,则B不成立善意第三人,B不能得到此物的所有权,有义务返还你的此物。

热点内容
德国民法七大发现 发布:2025-09-17 03:14:28 浏览:94
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17 03:07:40 浏览:931
通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7 02:45:32 浏览:497
巴林王国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45:27 浏览:909
明代司法机关 发布:2025-09-17 02:45:25 浏览:677
工期违约金最高限额合同法解释 发布:2025-09-17 02:39:53 浏览:154
2018年修改后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39:00 浏览:853
行政法的本级 发布:2025-09-17 02:25:37 浏览:952
学习准则及条例课件 发布:2025-09-17 02:25:27 浏览:785
立法座谈提纲 发布:2025-09-17 02:24:47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