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2010最新合同法全文

2010最新合同法全文

发布时间: 2021-11-18 00:37:51

A. 2010劳动合同法全文

恩,你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四个月的

补缴保险,费用需要查询当地的社保中心

至于证据,先拿去吧,不过他们收,要给你写收条

B. 我要2010年劳动合同法全文

用户可以在网络文库中搜索和下载到2010年劳动合同法全文。

方法如下:

打开网络文库(http://wenku..com/),搜索“2010年劳动合同法全文”。选择进入网页即可查看到。


C. 劳动合同法全文2010

你好,根据你的提问,作如下回答: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内第五项的规定,劳动容合同到期终止的,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现有劳动条件,劳动者不愿意续订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除此之外,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注意: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从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2、劳动合同期满,劳资双方任何一方不愿意续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没规定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3、和楼上这位 xiaoxian304兄弟交流一下,如果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如换岗位、降工资等),劳动者不愿意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仍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以上意见供你参考,若有疑问,请给我留言。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4)2010最新合同法全文扩展阅读:

第十五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第十六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十七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E. 合同法全文最新2021

合同法已经废止了。

合同法已经被民法典替代了。
合同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去民法典查询。

F. 2010劳动法合同法

有几个问题您得明确一下:
1、您自己是否有事业编制。如果有编制,您和单位之间的争议属于人事争议,首先需要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如果您没有编制,属于劳动争议,需要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2、无论是劳动争议还是人事争议,如果一方对裁决不服或者劳动以及人事仲裁不予受理,都可以到法院起诉。
法院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200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8次会议通过,法释[2003]13号)

为了正确审理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现对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条 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人事争议是指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如果你想让法院受理这个事,你再到人事仲裁那拿个不予受理通知,这样法院就没有理由不受理了。

G. 合同法全文

建议到当地司法法律援助中心询问解决。

热点内容
惠山法院王臻 发布:2025-09-15 05:02:59 浏览:205
四川省司法鉴定收费 发布:2025-09-15 04:45:28 浏览:389
服饰店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5 04:45:19 浏览:266
2020年中级经济法教材电子书 发布:2025-09-15 04:25:27 浏览:561
应用解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5 04:20:39 浏览:531
罪恶都市律师 发布:2025-09-15 04:20:37 浏览:255
青岛司法局曹仁收 发布:2025-09-15 04:00:54 浏览:615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 发布:2025-09-15 03:59:52 浏览:849
法官铁窗泪 发布:2025-09-15 03:59:44 浏览:988
道德与法治美女老板 发布:2025-09-15 03:56:40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