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婚前按揭贷款
❶ 请问新婚姻法中,如离婚对婚前贷款买房怎么处理
《最高院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回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答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❷ 婚前贷款买房,婚后办房产证。共同还贷。新婚姻法中是怎么规定的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买房,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夫妻一起还贷。房产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但婚后还贷部分以及对应的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
在这里,李律师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能证明婚后还贷部分也是用该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还的,那么婚后还贷部分以及对应的增值部分依然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另一方离婚时不能请求分割。
但,如果不是用婚前个人偿还的,而是用婚后收入还款,无论是用一个人的收入还款,还是两个人的收入还款,这部分都属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款。
❸ 【新婚姻法】婚前贷款买房一定归自己吗
现代社会,结婚前一方贷款买房、结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按中国的传统及婚嫁习惯,一般由男方提供住房,房产一般也登记在男方名下,婚后往往夫妻双方共同还贷。那么离婚时房屋应该归谁?是否会出现“老公变房东让男人一片叫好、女人一片抓狂”的情况?本律师认为,不尽然。 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据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适用该条款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具体如下: 一、本条要求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那么夫妻个人财产怎样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在婚姻存续期间于夫妻共同财产之外享有个人所有权的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具有的最为明显的三个特征是:一是夫妻个人财产独立于夫妻共同财产之外;二是夫妻个人财产的权利主体是单个的人,即夫或妻的一方;三是该财产权是夫妻单独所有的、具有非公有性。 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尤其是现阶段,我国亲属法采取保护夫妻个人财产的立场的非常必要。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适应财产关系的变化需要,同时也是保护财产权利人的权利支配的需要。 本条所指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是婚前个人财产,主要包括婚前个人所有的货币及一般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他们归个人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规定婚前个人的财产无论夫妻共同生活多少年,都不能改变婚前财产的性质,这是较好尊重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所有权,有利于保护财产权利人的权利支配。二、对本条不动产权利的归属的理解,不可死板、僵硬地适用法条,该条的适用有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离婚时该房屋的归属由双方协商。这就赋予了双方根据自愿原则对不动产的归属进行约定,这也是婚姻法对夫妻之间对夫妻财产分割的约定。 其次,本条司法解释第2款进一步规定了如果双方就不动产的归属达不成协议的时候,该不动产所有权由婚前首付方取得。敬请注意:该条第2款有明确字眼“可以”,也就是说,即便是法院判决也不一定是应当判决给登记一方。 最后,该条第2款也增加了要求法院在处理该不动产归属时要依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判决,本身婚姻法已经规定了这一原则,在司法解释中再重新强调这一贯穿婚姻法始终的指导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虑问题不周导致不公的后果。 总而言之,该司法解释第十条突出强调了婚姻当事人的个人财产以及保护,不仅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坚决否定了“转化论”,这样的规定大大突出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对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条作出判例时,也应考虑到该条严格的条件限制,以做到公平公正。
❹ 现在的婚姻法规定:婚前贷款买房,婚后还贷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房产是你的复个人财产,制但是共同还贷部分有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要作相应补偿(房产肯定是你的)。也许你说只是你自己还贷,但是你还贷部分的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啊。要不然一人买房,自己工资全拿去还贷,配偶不但要拿工资来养家,剩下的存款还要均分,也不是不公平吗?
❺ 新婚姻法婚前购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您好!应注意以下四点:买房要加名,赠与要公证,出资要留证,份额要明确。
第一,买房要加名。共同买房人要在购置合同、贷款合同等相关文书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以免日后产生争议。
另外,在合同签订时,办理过户手续时,原则上要求同时到场,因为共同购置的房产,到底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需要在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进而在房产证上载明,因此需要双方到场签字确认。但如果无法到场,也必须办理收取委托手续,并将相关事宜交代清楚。
第二,赠与要公证。如果一方未出资,一方明确表明将房屋赠与另一方,则应当签订一份赠与协议并进行公证。
第三,出资要有据。如果一方实在不愿意在房产证上加上对方名字,则另一出资方应保留好出资的证据,如存折、银行转账证明、提现证明等,以备日后发生纠纷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份额要明确。共同买房,双方对财产所占份额各是多少,需提前确定,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者可以选择共有形式,是选择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需要提前明确、分割,并在房产证上载明。
如果是双方共同出资,比例各半,则需在房产证上同时登记两人的姓名。如果双方出资比例不等,虽在房产证上也会登记两人姓名,但必须说明各自所占比例大小。
如果是一方的自愿赠与,也应在赠与合同中明确约定赠与的份额,并在公证文书中予以注明。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❻ 新婚姻法婚前一方首付,婚后双方按揭还贷。房产算谁的
1、按你所述,根据婚姻法解释(三),该房产如已登记在男方名下,则属于专男方个人财产属;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话,离婚时,房子归男方所有,女方可获得已偿还部分及还款期间房产增值部分的补偿。
2、在房产交易时,如需加上女方名字,都可以房产证未办理之前办理。具体只需买卖合同上男方、女方均签字,并约定份额即可(也可办房产证时另行约定)。
3、如果按第1种情况,该房已办到男方个人名下,此时如添加女方名字,虽可按规定不缴纳契税,但还是有其它的税产生的(虽相较契税少很多)。
4、办理按揭时分为贷款合同、抵押合同。一般来讲,银行会要求贷款人与抵押人一致,但也有贷款人为一方,房产抵押人为两方的情况,后者存在于房产是共有房产,而贷款只是一个产权人的情况。
不知可否理解?